搜索
辛夷的头像

辛夷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208/17
分享

端午

 又是一年端午节,学校离家不是一般的远,端午是回不去了,学校也挺贴心的,提前一天给我们发了粽子。粽子用一个精致的小袋子装起来,袋子很漂亮,看得出学校很用心。让我泛起回忆的并不是粽子,而是那一条手链,红色的丝线编织而成,挂了两个小铃铛,还有一个小玩偶,很是可爱。在老家那边,端午也会用丝线编点东西戴在身上,是一种美好的寓意吧!忽而很是想念故乡了,以前经常在家过节,倒是没什么感觉,而今在外求学,寒暑假方才回家,便也是体会到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深深思念。

 家乡的端午,有些风俗还是与外地略有不同的。我的家乡是贵州南部的一个小山村,多山,喀斯特地貌孕育的锥峰林,一片连着一片,像极了足球运动员穿的钉鞋鞋底。多山多溶洞,多地下河,但是我家附近是没有河的,以前是要到较远地方的一个洞里挑水吃。香蒲是长在水边的植物,家里过端午基本上都不会用到香蒲,见都是不曾见过。或许在别的地方也有用,但是就我家那一片村落是没有用香蒲这个习俗的。艾草是有的,不过乡下这块也没有插艾草的习惯,城里有吧!我记得是有,端午节赶集,街边就一堆一堆的,全是艾草,他们说味道有点怪,我闻着是觉得挺清香的。粽子是要包的,我父亲不喜欢放肉啊板栗这些东西,觉得放这些个东西反而让粽子丢失了原本的味道,他唯爱灰粽。每年都提前好几个月去山上采集一种草,我们这地方管这种草叫做“羊耳艾”,叶子毛茸茸的,很像羊耳朵,因此而得名“羊耳艾”。晒干后撸掉叶子,烧成灰,拌着糯米包粽子就是灰粽了。端午节前的那些天,村里就经常冒出股股浓烟,还闹出过好多笑话,护林员林业局的人骑车风风火火地赶来,原以为是发生了火灾,却发现是村民在家里烧灰,相视一笑,交代了几句注意安全就走了。灰粽吃起来有股子特殊的香味,没有肉粽的肥美,也没有甜粽的甜蜜,但吃起来却有家的味道。

 雄黄酒是有的,不过我们还要在酒里加些大蒜。大人做好了雄黄酒,用手指头蘸点酒在孩子额头写个王字,又在手腕和脚腕画圈圈,最后再绕圈脖子。老人说涂上雄黄酒,进山不会被蛇啊蜈蚣啊那些个毒虫咬,虫子都怕这雄黄,当时只觉得好玩,也不信这个,后面看电视上说雄黄确实能够驱虫。父亲弄好雄黄酒,都会含两口然后喷在门边,说是这样可以阻挡一些不干净的东西进家来,在鸡鸭舍边也喷几口,凡是有牲畜的圈舍都会弄点雄黄酒,老话说:“辟邪”。我也含过几口酒,大蒜味道特别浓,让人直想吐,白酒在口腔里很刺激,整个口腔都有一种火辣辣的感觉,那一整天脑海里都是那一股子大蒜味,晚上吃饭都吃不香。

 粽子一般都是三角粽,家里有小孩的,会包一个枕头粽,粽子很大,粽如其名,像枕头一样,这还不算完,还要挑小的箬叶包几个小粽子,挂在大粽子下面,用彩线捆起来,煮熟了戴在脖子上。村里小孩子几乎人手一个,挂着粽子满街跑,都在炫耀着自己的粽子,那时候谁要是没有,这一整天都会成为大家嘲笑的对象。粽子不一定吃,但是要有,小时候不比谁的粽子有肉,谁穿了新衣服,几个小孩聚在一起,数着各自大粽子下挂的小粽子,比比谁的多,谁的好看。

端午是要染红蛋的,挑几个漂亮的蛋,鸡蛋鸭蛋都行,煮熟了用染料染成红色,这些事都是母亲去干,父亲忙着杀鸡准备晚饭。母亲染好了鸡蛋,就去屋里头拿出一些彩色的丝线,有时就干脆用些毛线。母亲一双巧手上下翻飞,一根彩绳就出来了,又做个小套子,刚好能把鸡蛋装进去。做好了以后母亲就把绳子和鸡蛋一起挂我脖子上,让我自己出去玩,到了晚上就把蛋取出来吃掉。那时候谁的彩线颜色丰富好看,一准能当上孩子王。如今身在远方,看见这手链,也不免想起了许多往事。

 关于吃食,倒也不是那么讲究,没有青团,雄黄酒不会喝的,只是涂抹一下罢了,鸡是要杀的,不论什么节日都要敬一下祖先。我曾问过父亲为什么每个节日都要敬一下祖先,父亲笑着说:“老祖宗离家远了,也想过节呀!我们要请他们一起过节,团团圆圆的才好。”那时候不是很懂,只觉得节日有大鸡腿吃就特别幸福。

 读书和看电视上所说的端午节的种种习俗,我当时很好奇,总是问父母为什么人家的端午有香蒲艾草和龙舟,而我们的却没有。母亲说中国那么大,各地的习俗肯定是不太一样的,有点偏差是正常的。

 小时候过节,是喜欢节日丰盛的饭菜和小吃;现如今过节,是家人团聚的幸福美满!只可惜小时候不懂,长大了却身不由己。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