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工一的头像

王工一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6/12
分享

春联里走来爸爸

日渐临近的父亲节沟起我对爸爸的怀念,爸爸生前的音容笑貌,近几天,一直在心中翻江倒海,令我辗转反侧。特别是爸爸为乡亲们写春联,为我讲解赏春联的镜头,连续不断,清清楚楚,好像看到他从铺天盖地的春联里朝我走来,越走越近,那慈祥的面孔,那亲切的声音,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仿佛又回到了爸爸的身边……

每当春节将至,年味渐浓,爸爸就会为写春联忙得不可开交。老爸写春联,在村里小有名气,上到耄耋老者,下到学字孩童,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岂止本村,还扬名到三里村五里店。每每提起村西头老王先生的春联,人人都会说,一个字:绝!俩儿字 :漂亮!左邻右舍、前街后院,包括前村后堡的老乡,来者络绎不绝。要春联不说“要”,而叫“请”,因为春联和财神一样,对它得毕恭毕敬,用“请”。

老爸写春联,下笔如有神。贾平凹著《棣花》,说商州举人韩玄子第八代子孙作虎时,先要铺好宣纸,蘸好笔墨,便蒙头大睡,一觉醒来,将笔在口中抹着,突然脸色大变,凶恶异常,猛扑上去,刷刷刷刷,眨眼便在纸上跳出一只兽中王来。如果除掉其中的神话色彩,老爸也有相似之处:他备好笔墨,选好词句,把大红纸折叠出尺寸,展开,运笔,只见笔头在纸上飞舞、跳跃,“刷刷刷刷”,一鼓作气,完美的对联便跃然纸上。

爸爸给大家写春联,不要报酬。但,请了春联的乡亲们,盛情难却,杀了年猪的,送来上等好肉;蒸了年糕的,拿来热气腾腾的一盘;做了豆腐的,也切出一大块。大年初一拜年,也少不了道谢。

好比春风化春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改革开放把市场经济搞活了。只能“送”和“请”的春联,也可以出售了。老爸激情焕发,笔耕不辍,节前三个月就动手,写好的春联摞成摞,靠近年根,拿到集市,成了抢手货,天天销售一空。

那年年三十,我和弟弟一起到集市卖春联。购年货的人摩肩接踵,熙熙攘攘,周围连放一辆自行车的空当都很难找到。买春联的人应接不暇。不曾想,横批先于对联卖光。来了一位中年妇女,在我们摊位选中一幅不撒手:“横批呢?”“卖光了!”她瞪大眼睛左顾右盼,最后定神到我家的春联上:“还是喜欢你这一幅。你给配个横批不就完了吗?” 一句话提醒,我从别处购入适合配对的横批,给她配齐了,也把剩余的对联配齐,很快售罄。那一年,爸爸的春联卖了300多块钱,这在当时,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呢!

年三十上午,是贴春联的最后时间。一位本家大叔来到我家,人没进屋,爸爸透过窗户就望见了:“又是一个来请春联的。”送的送,卖的卖,家里一幅也没了。大叔苦苦相求,老爸便在写字台上铺好大红纸,挥毫泼墨。叔叔夸口:“老哥的字啊,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高高兴兴地拿走了。后边又有人来,老爸都照此搭理,只是他们夸口的措词不同了,有道是:“一笔而下,若脱缰骏马,腾空而来,绝尘而去;又如蛟龙飞天,流转腾挪。”

老爸的书法造诣,来自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常年下苦功练笔。他是中学书法老师,有关书法的藏书很多,中国五大类字体都是他经常研究和使用的,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有空练字,几乎成癖。钢笔字写满了的纸,再拿来写毛笔字。看完了的报纸,也会派上用场。不仅在纸上写,还用树枝在地上写,用手指在空中写。专心至致,走火入魔。对客人说:“你要根据‘对子’的内容来选择字体,魏体,有力;隶书,圆润;行书,豪放……我本人的字体,你肯定感觉熟悉、亲切、柔和了。”逗得客人哈哈大笑。

大家喜欢老爸的对联,还因其内容广泛,可以选择。他典藏古诗词和对联大全,每写一幅,都精推细敲,一丝不苟。有些对联,还加以改动,直到满足乡亲口味为止。他经常帮助街坊邻居选择,进屋对面的墙上选“抬头见喜”,猪圈的围墙或者栏杆上选“肥猪满圈”,鸡舍上选“金鸡满架”,立柜上选“金银满柜”。还叮嘱他们,春联一定不能贴错,一旦错了,就会出现笑话。那一年,本家的一位远亲,取走春联以后,又返回来要重写一幅,原来儿子在贴春联时,马马虎虎,没有细看,把“抬头见喜”和“肥猪满圈”贴颠倒了,被家长大骂一通,全都撕扯下来,只好重写,重贴。客人城需要更多的选择,老爸就翻翻他的春联藏书,比如,要图个吉利的,就选择:一帆风顺吉星到;万事如意福临门;横批:财源广进。上一年连获喜事的家庭,就选择:旧岁又添几个喜;新年更上一层楼;横批:锦上天花。经商的家庭,就选择:财源滚滚随春到;喜气洋洋伴福来;横批:财源广进。佳节盼父母健康长寿的家庭,就选择:寿星伴子子长寿;童婴映老老还童。

一位本家大伯把老爸的对联看出了灵气,他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的第一年,你家就出现了咱们村的第一个大学生,后来呢,你家孩子都上大学了,都出息了。用你的对联,沾沾福气,吉祥如意嘛!

随着对联设计、美化、印刷业的迅猛发展,市场上各种对联应有尽有,更加精美,印刷品成为人们的首选。但,也还有一些乡亲喜欢手写对联,他们说:手写的对联更真、更亲、更有年味。

爸爸在写春联的时候,还滔滔不绝地讲春联。我听得一知半解,人们走了之后,就好奇地问。老爸很高兴,说:“知学,知问,春联里边的学问才能搞明白。”接着就对我滔滔不绝了:“春联”,有上联、下联,还有“横批”“竖批”。上下联与横批竖批在内容上都是匹配成套的。横批可以说是中心,为上下联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比如: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横批:吉星高照。

后来,当我有了一定接收能力,父亲就讲得更多一些:上下联相互关联、彼此对应,有正对、反对和串对。比如:“三间大屋间间间,九横长梯横横横”(“间间间”读作jiān jiān jiàn;“横横横”读作hèng hèng héng),是正对;“扫千年旧习,树一代新风”,是反对;“白雪才铺黄土上,春风又到柳梢头”,是串对。上下联在词性、词义、韵律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要求。瞧对看,听对闻,扫墓对上坟;行对走,跑对奔,早晚对黄昏;神州千载秀,赤县万年春。

我读春联,经常摸不到头脑,不知道从右往左,还是从左往右,直到念不通句子、撞了南墙,才改变方向,重新来念。老爸告诉我三个规律。第一,按中华传统礼仪。“左”为大,上联一般在“左”边,这里所说的“左”,对于看联人来说,是对面,实则应该是右。第二,按横批句子顺序。如果横批是从左往右,那么上联就在左边,下联在右边。反之亦然。第三,按上下联最后一个字的“平仄”声。最后一个字为仄声者(仄声,一般指三四声),是上联;最后一个字为平声者(平声,一般指一二声),是下联。

有道是春节家家户户贴春联,但是有一年我发现邻居的大院里却冷冷清清。问了老爸才知道,按照习俗,家中如果有人去世,当年春节就以不贴春联的方式来表示对逝者的悼念之情。

2005年,老爸已经83岁,可是对春联的有关信息仍然特别敏感,饶有兴致。他说,这是一个大好消息,国务院把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他经常重复遗产名录里的相关内容,念给来选“对子”的人们听:对联有一千七百多年历史,一般以两行文句为一副,但没有字数与句数的限制,少则一字,多至千言,以声律的平仄与词性的对仗为关捩。对联以文字为内容,以书法为载体,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传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

后来,随着年龄增长,视野拓展,我从多渠道、多视角,更加广泛地了解到春联的有关知识,这才意识到,跟着老爸赏春联,只是入门而已,春联,作为中华文化的经典,博大精深,值得我们毕生研修、世代流传。

到了晚年,老爸的手写字有些颤抖,我们姐弟几个劝他不要再写了,他却执意不肯,说:“写书法,好比打太极,写的时候,就是运气发力,对身体很有好处。“他八十多岁时仍然坚持。

老爸西去已经多年,但他书写的春联永远挂在那遥远的山村,挂在故乡的老宅,永远挂在我的心头……

(2022年6月12日星期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