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紫川的头像

紫川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12/07
分享

千年一知音

千年一知音

 

紫川

 

900多年前,在人间天堂杭州,一个人正站在破败萧索的西湖边上,踟躇着、怅望着、思索着、等待着……

他是一个职位与才华反差极大的人,所做的武官职位很低,却是文华藏腹,鉴赏高明,有很高文学修养的大收藏家、鉴赏家;他就像自己收藏的古字画一样,把无边光景惊世意象卷在画轴中,留给人的是画轴背面的清白寒素淡淡墨香。他就是杭州左藏库副使、两浙兵马都监刘景文。

 

苏轼天上人。

他的精神永远奔突在无垠世界。

北宋元祐四年(1089),苏轼不愿忍受朝野中人的打压,主动提出申请外放,被朝廷获准,第二次任杭州知州。江南七月,青山如黛,绿水似镜,朝野之外的风是这样的悠然怡悦,轻松恬静,悠然怡悦的风吹着悠然怡悦的船,悠然怡悦的船满载着豪放的词飞扬的诗骇人的意象,仿佛腾着云驾着雾的仙人,泊在“天堂”的岸边。苏轼的滔滔文思锦绣文章正好和杭州天堂般的美景相契合,他的政治理想远大抱负正好和杭州的水陆通衢活力开放相对应。他的灵感在飞翔,诗要开花,词要结果,文章要快马而奔。他要歌唱,他要吟诵,要把万丈豪情唱给能够陶醉其中的人,要把千缕积郁诵给可以理解他的人。

刘景文和苏轼相遇了。此时,刘已57岁,苏轼54岁。两个人的花白胡子被杭州的酥风吹舞着,他们脸上的皱纹里打着政治坎坷人生偃蹇的烙印,骨子里都埋藏着中国的文士精神,血液里都涌动着一股浩然正气。刘景文很快成了苏轼拨动高山流水琴弦的知音,苏轼很快成了刘景文这块璞玉的发现者欣赏者,两个人的精神之手紧紧的握在了一起,成了声气相投的好朋友,整日诗酒唱和,饮宴江湖。

时间转眼就到了下一年,杭州迎来了一个不平凡的春天。轼用大文豪的如椽巨笔擘画着他在杭州的施政计划。疏浚西湖,筑起堤坝,沿河植柳,湖心建塔,保护生态。而刘景文这个有安邦之才却无施展之地的人,把帮助苏轼实现政治理想当做自己的政治理想,推波助澜,添薪吹火,成为苏轼施政计划的积极响应者和协助者。从公元1090428苏堤开工,刘景文几乎天天陪着轼安步代车、酷暑挥汗,督工监造。西湖杨柳夹岸,艳桃灼灼;绿水荡漾,山影映照的优美图景,是苏轼政治理想和文学情怀相结合的经典之作,也成了收藏在刘景文箧中的一幅绝佳山水画苏轼以一颗诗心治政,留下的政绩成为永世景仰的一首诗,诗里诗外都有刘景文的影子。

刘景文是仕进失意,苏轼是政治失意。但失意归失意,他们没有把失意变成杯中的消极颓废,没有因此销蚀对平淡生活的非常热情,他们的胸怀都能装得下浩渺海洋,他们的性格都像大山一样峻拔超迈,他们的诗心都浸泡在诗经汉赋唐诗宋词中。每日评书题画、听琴对弈、焚香煮茗、玩碑赏帖、拈笔弄砚、吟诗作赋、谈禅论道,把诗意的酒沉醉在生活中,把失意的生活酿出诗意的芬芳。

这一年晚秋的一天,西北风凌厉的刮着,树叶早已凋零,湖里立着的是几枝残荷,花池中倾倒的是几朵败菊。苏轼站在这寒冷的风里,风吹衣袂飘飘举,举目望去,心中不免凄寒。在荷与菊的影子里他看到了憔悴但依然坚韧的刘景文,这两年来与他情同手足的刘景文。英雄惜英雄,才士重才士,灵心闪现,忽然有了给刘景文写一首诗的想法。苏轼拿起翠管,文思如大海风涛,意象更潇洒不群,诗成具高超辽远,把对刘景文愁苦潦倒的悯惜,和振作坚强的希望写进了他的诗里,赠与这个潦倒一生的老人。

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字面上的意思是,水面上的荷花已像伞一样可以雨的荷也已枯萎;篱笆边的菊花,管秋却还挺立那可以傲抵寒霜的枝朋友,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得,就是秋天橙黃橘绿时节

看似写愁秋却不是写愁秋。苏轼要告诉自己朋友的肺腑之语是,我们不能抗拒岁月磨蚀,年龄已老的像那残荷,但我们的精神却永不倒下,傲然挺立,愈历风霜,愈加坚劲。一年中到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人生年过半百正是富有经验、事业有成、学业长进的时候,我们要倍加珍惜这最美好的人生季节啊。

苏轼一生贬谪流放遍尝苦难山水自然滋养着他伟大的精神世界他的血脉中到处流淌着山岚清泉奇石劲松,胸中氤氲着大自然的美妙瑰丽,所以,描绘人、事便融入了对天籁的彻悟和体察

一首千古名诗诞生了,放在苏轼的诗集中,为苏轼的万丈光焰又增加了一道璀璨光芒。而刘景文藏在诗里,把这美的意境抚摸了一遍又一遍,领受了苏轼的深情厚谊、美好期望,内心充满了感动和满足。然后,回过头来,面对着他的古玩,去另一个世界里乐然畅游……

  

刘景文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值得苏轼这样推崇嘉许吗?我们来打开放映机,回放他的事迹纪录片。

刘景文(1033-1092),名季孙,景文为其表字。原籍开封,是北宋名将刘平的小儿子,将门之后,袭父亲的军功,做了一名小小的武官。他收藏甚丰,是北宋著名收藏鉴赏家。

在那个到处盛开着诗的花朵和流溢着词的芬芳的时代,刘景文底蕴深厚,气度不凡,发笔精金,以自己的博学善诗,与文学界顶级人物过从甚密。他曾用自己的诗征服了文坛巨匠王安石。刘景文在饶州管理酒务时,有一次王安石巡视江东各地官员工作,到饶州考察酒务之事,来到他的厅堂,看到屏风上有他写的一首诗:“呢喃燕子语梁间,底事来惊梦里闲。说与旁人应不解,杖藜携酒看芝山。”此诗含而不露,气韵深藏,襟抱开阔,气度雍然,借景表情,以境传郁,正是时人最为推崇的风度。王安石也曾写过一首诗:金炉香烬漏声残,剪剪清风阵阵寒。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仔细品味,刘诗诗中的意境有相通之处,所以,那种无奈、无聊、郁闷,旁人不解,王安石解,正应了他写的那句诗“人生乐在相知心”,两颗心在瞬间同频共振。王安石捻须读罢,赞叹良久,心为之倾倒,不顾领导身份,和这个下级僚属话诗论文,气氛融洽,相谈甚欢。完了,不问工作,华丽转身,登车而去。不久直接把刘景文从一个武官提拔为饶州学官,使刘景文的才华尽被世人知晓。

在文人的聚会中,刘景文才思敏捷,即兴属联,语惊四座,技压群芳。王安石出了一联考刘景文:“念兹在兹,释兹在兹,名言兹在兹。”刘景文应声和道:“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王安石听后大笑,甚服其捷才。苏轼也曾给刘景文出过一联:“一则仲父,二则仲父;千不如人,万不如人。”刘景文和道:“一则仲父,二则仲父;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苏轼拍手赞叹。刘景文《送孔宗翰知扬州》诗有云:“诗书鲁国真男子,歌吹扬州作贵人”,被时人称为精当。他给苏轼寄诗:“四海共知霜满鬓,重阳曾插菊花无?”苏轼大喜。

同时代的文学家对刘景文给予很高的评价。黄庭坚《次韵刘景文登邺王台见寄》之五:公诗如美色,未嫁已倾城。嫁作荡子妇,寒机泣到明。绿琴珠网遍,弦绝不成声。想见鸱夷子,江湖万里情。把刘景文的诗比作未嫁的美人,倾国又倾城,意喻他的诗是“藏在深闺人未识”的佳作。又有《和刘景文》诗写道:“刘侯本将家,今为读书客,诗名二十年,风雅自推激”。晁补之《送刘景文两浙两路都监》写道:“诗篇惊人众侧耳,蚤有高誉无卑栖”。苏轼《次韵刘景文见寄诗》写道:“烈士家风安用此,书生习气未能无”。《书刘景文诗后》苏轼说:余尝评景文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俗气”。万卷书凝成一股书卷气,赋之人儒雅风流,赋之笔高轶超迈,可见刘景文是怎样的识鉴宏远、风采晔然。《答刘景文》谓:“公每发言,如风樯阵马,迅霆激电,不意于中复有祥光异彩,纤余致腻,盎盎如阳春淑艳;时花美女,诚不足比其容色态度。”说话如“轻舟已过万重山”,才思如“八骏日行三万里”,表情如“美人立于花丛间”,风度如“五彩云霞放祥光”。在这些大诗人大文豪的笔下,刘景文不是一个落拓潦倒的小吏,而是一个能言善辩,才思敏捷,感情丰富,雍容雅和的人。他的思想风樯航行于辽远浩瀚的大海,他的精神阵马驰骋在广阔无边的草原,襟抱是如此高远,气象是如此阔大。这才是刘景文,一个不被执政者发现,而被苏轼所挖掘出的刘景文。因此,苏轼封予刘景文“慷慨奇士”的荣誉称号,将他比作三国时体气高妙的孔融。曾经毫不避讳的跟别人说:“老来可与晤语者,凋落殆尽,惟景文可慰目前耳。”苏轼“衰暮思故友”,说的认真恳切,丝毫不避讳别人的嫉妒。

刘景文和苏轼、黄庭坚、王安石、张耒、晁补之等同时代的名人关系都非常好,均有诗歌酬唱。

他为官清廉,为人正直。

他是一个面目清癯,两鬓多髯的老者。

他是一个大收藏家、鉴赏家,收藏有书法作品三万余轴,画数百幅。

他是一个文武全才,官场上却很郁郁不得志的人。

 

中国的文士,有一个传统,他们不仅在文学上意气相投,切磋唱和,相互砥砺,而且在政治上举荐才俊,提携同道,推重贤能。“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其实刘景文是不甘寂寞的,苏轼深知道刘景文是一朵藏之名山的红花,他想让一片绿叶绽放为一朵红花。写罢《赠刘景文》,苏轼似乎觉得为这个感情甚笃的朋友还做的不够,因为一首诗仅仅是一首诗,只定格了一种意象,只表达了一种寄托,毕竟不能改变一个人的政治命运。而他要做的正是通过自己的名望,为刘景文呼吁,让刘景文得到朝廷的重用,一展政治才能,改变现在怀才不遇的境况。对于一个文人来说,笔就是他的重型武器,是他舞起雄风的大纛,是他吹出响亮的号角。大文豪轻拈玉管,胸中欲言,一泻而出,落笔千斤,字字如石,句句含铁,直接把推荐信写给皇帝。

乞擢用刘季孙状(或题作举刘景文状)
    五年十一月日,龙图阁学士左朝奉郎知杭州苏轼状奏。右臣自少闻赵元昊寇,延州危急,环庆将官刘平以孤军来援,奸臣不救,平遂战没,竟骂贼不食而死。平有数子,皆才用绝人,不幸早世。今臣所与同僚西京路分都监左藏库副使刘季孙,则平之少子,笃志力学,博通史传,工诗能文,轻利重义,虽文臣亦未易得。而其练达武经,讲习边政,乃其家学。至于奋不顾身,临难守节,以臣度之,必不减平。今平诸子独有季孙在,而年已五十有八,虽备位将领,未尽其用。伏望朝廷特赐采察,权置边庭要害之地,观其设施,别加升进。不独为忠义之劝,亦以广文武之用。如蒙朝廷擢用,后犯入己赃,及不如所举,臣甘伏朝典。
    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苏轼给朝廷写了这封推荐信。信中不仅说明了刘景文的身世,而且高度评价刘笃志力学,博通史传,工诗能文,轻利重义”,最后怕朝廷不信自己所言,说假如朝廷提拔了刘景文,他作奸犯科,或才能平庸,我心甘情愿接受朝廷处罚。这好比在皇帝面前拍着胸脯保证,如我对刘景文的推荐不实,可拿脑袋试问!

人物有大小,气味相投却没有高低。历史上有许多大人物和小人物因为气味相投互相吸引,结下深深的友谊。把文人的举荐信,写成武人的军令状,其举贤不避亲之宽广胸怀,其有责任敢于担当之钢铁肩膀,真乃世所难寻。千古重才谁能敌,百代重义罕与匹,高山流水遇知音,伯牙子期友谊长。由此可见一斑。

 

公元1091年(北宋元祐六年)的某一天,大书法家米芾坐在窗明几净的书房中,香炉中奇香袅袅,屋外阳光明媚,他的心情很好,手握竹管,轻点烟墨,信笔写来,正给刘景文修书一封。

是很简单的信札。

芾箧中怀素帖如何?乃长安李氏之物。王起部、薛道祖一见便惊云:自李归黄氏者也。芾购于任道家,一年扬州送酒百余尊,其他不论。帖公亦尝见也。如许,即并驰上。研山明日归也。更乞一言。芾顿首再拜。景文隰公阁下。

事情的缘由是,米芾欲以欧阳询二帖、王维雪图六幅、犀带一条、砚山一枚、及玉座珊瑚一枝,交换刘景文所藏王献之〈送梨帖〉。刘景文知道苏轼喜爱米芾的砚山,便投桃报李,想趁此机会把它送给这位亲密的朋友,便答应米芾。但米芾后来因为砚山被王诜借去,久不归还,只好又写了这封信札给刘景文,想改以怀素的书帖作为交换之物。

这一年,米芾正当41岁,精力充沛,学养厚实,书艺已达颠峰。因为环境优美,内心平和;因为是一般性的书札,因为是写给朋友的,心无顾忌。随意之作,天真烂漫,肘下风生,纸上墨酣,寓老练娴熟于自然之中无些许造作,书家生命意识,笔下涓涓流泄。真是行笔如战鼓摧征,鼓点繁骤,愈来愈急;如钱潮翻涌,后浪推前浪,一浪高过一浪;如追风逐电,势极迅疾。气势如崩云裂石,排山倒海,激越磅礴,淋漓酣畅。整体一气呵成,痛哉快哉!

这时侯,苏轼的鼎力举荐起了作用,刘景文鸿运当头,接到了擢升为隰州知州的任命文书,真是青云直上到碧霄,“漫卷‘任’书喜欲狂”。把兴奋的心情拾掇进行囊,挑一个黄道吉日启程赴任。米芾的信札是收到了,细心放入包裹中,暂且把这件不要紧的事放下来。走出山明水秀的南国水乡,走上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来到万山丛中僻居山陬的隰州。然而到了隰州(今山西隰县)任上之后,雄才命薄,不到两年就身染沉疴去世。这笔文人雅士的“交易”也就永远搁浅在宋人的笔记中。

信札当年叫尺牍,对于一般人来说,写信只不过是写信,传达传达消息、表达表达心意和问候问候安康而已,对于书法家来说,他们的信,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一张纸片,他写的既是传情达意的文字,又是烟云舒卷的书法,在用文字与对方说话的同时,不经意间把他的全部书法艺术功力挥洒在了上面,意象天然,鬼斧神工,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刘景文得到的就是这样一封充满书法艺术魅力的“‘书’信”。这封信札就好像一阵风,吹来了暗香无数;就好像一阵雨,洒出了虹霓彩练。米芾没有专意为之,刘景文没有刻意收藏,但是一幅极品书法掩饰不住自己耀眼的光华,走上了泱泱华夏书法艺术宝库最显眼的位置。九泉之下的刘景文不知道,这尺幅很小仅有85个字的书法作品,却蕴奇藏精,成为他一生中收藏的最有价值的一幅书法珍品。他不仅只是保存了一件极品书法,而且把米芾写给自己的“景文隰公”四个大字留存在中国历史中、留存在中国书法史中,把他这个小小的隰州知州映照的华彩焕然,把地处山陬的隰州映照的璀璨夺目。 

米芾的这个尺牍被后人命名为《箧中帖》,随着年代之久远身价倍增,珍宝异常。几经辗转落入皇家之手,藏于清宫,解放前漂洋过海,现收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中。

 

苏轼在刘景文的心中占据了很大的位置,内中有崇敬、有仰慕、有钦佩,也有离别牵挂、殷殷问讯。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谈。刘景文升为隰州知州急急忙忙要远走北方赴任,他在启程时首先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拜会朋友苏轼。他想感谢朋友、知己、恩人,与朋友分享这个人生的幸福时刻;他想与朋友对面而座,抚几茗茶,畅叙阔别之情。他绕道去颍州(今安徽阜阳)拜访苏轼(元祐六年八月1091)。绕道颍州要路过滁州,这个滁州就是几十年前欧阳修在这里寄情山水当醉翁,尽收风光命名醉翁亭,醉眼明心写醉翁亭记的滁州。如今欧阳修1045年任滁州)远滁州已6年,作古也已近20年。但是他的醉翁亭记没有因为他的去世而声名黯然,相反随着他离去日久,愈来愈被世人珍重。珍重的表现是竞相拓印醉翁亭记碑刻,以致年深日久,磨损严重。现任滁州知州王诏,欲让文名声望很高的文坛魁首苏轼重书一通,以传承文化延续文脉,却苦于无引荐之人。恰在时,刘景文路过滁州,正好是去看苏轼,正好是和苏轼关系特殊。王诏额手称庆,真是天助我也!赶紧抓住这个难遇之机,修书一封,托刘景文传递相求。同时赋诗一首以述志趣。

刘景文风尘仆仆而来,苏轼不胜欢喜。一则喜刘景文擢升,二则喜知己相见,可以畅叙胸怀。握管摇笔立就《喜刘文至》诗:“天明小儿更传呼,髯刘已到城南隅。江淮旱久尘土恶,朝来清雨濯鬓须。相看握手了无事,千里一笑无乃迂。平生所乐在吴会,老死欲葬杭与苏。过江西来二百日,冷落山水愁吴姝。新堤旧井各无恙,参寥六一岂念吾。别后新诗巧摹写,袖中知有钱塘湖。从此诗中我们看到两人的感情是愈老愈深,“相看握手”暖意融融,“千里一笑”会心会意,一切都尽在不言中。

及至接到王诏转来的书信,苏轼对恩师欧阳修的感念之情油然而生,不胜唏嘘之余,欣然应诺此事。这是这一年的十一月,寒风萧萧,大地寂寂,但是苏轼的心却始终在沸腾中,刘景文在苏轼处住了大约十日,他款待刘景文的最美佳肴就是他手书的《醉翁亭记》。在这十天里,苏轼书写了两种字体的《醉翁亭记》:一种是应刘景文所请,以真(又名正体,包括楷书和魏碑)、行、草兼用字体写长卷,世称草书《醉翁亭记》,笔法豪迈奔放,如绵裹针,外柔内刚 端庄淳厚,神韵飘逸,凝重厚实,豪气奔放。珠联璧合,世间双美。一是滁州太守王诏求书,用大字楷书写成。

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

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千古好事,就是在一个合适的时机遇到了一个合适的人,做出的一件合适的事。

这是刘景文一个顺便的请求:给王诏写,也给我写一幅吧。于是为苏轼展纸,苏轼的儿子磨墨,苏轼就奇逸开张、烟云卷舒的写开来。我们知道了,刘景文离开颍州的背囊里,携到隰州的书画中不仅有米芾的尺牍,还有苏轼的草体《醉翁亭记》。他背的是山水,他在山水中行走着;他背的是诗画,他在诗画中行走着。很难想象,绝世墨宝背在刘景文伛偻的背上,走了千里以上的路程,水火不侵,盗强不劫,怀抱不遗。可见刘景文不管是水旱两路,骑马坐车,昼行夜宿,一样对他的收藏如性命般看护的很紧。在他的任所就更不用说了,想来,他一直密不示人,将所藏高高挂在房梁上。日日为其熏上两炷檀香,让自己的心灵浸淫于艺术的天地之间。

但是,他还是不能违背宿命,丢下他的宝贝,在隰州任所永远的诀别尘世。苏轼的草体《醉翁亭记》遂自刘家散出,为世人辗转收藏。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见此卷大为惊喜,在卷上题了长长的一段话,此宋学士东坡苏公之笔,赵子固家藏旧物也,今为伯田冯先生所得。余在京时尝见此卷于高仁卿家,前后有子固印识,今悉亡之,想为俗工裁去。讵谓神物,而灾亦见侵如是!然而字画未损,犹幸甚耳。或者议坡公书太肥,而公却自云:短长肥瘦各有度,玉环、飞燕谁敢憎?又云:余书如绵裹铁。余观此帖,潇洒纵横,虽肥而无墨猪之状,外柔内刚,真所谓绵裹铁也。夫有志于法书者,心力已竭,而不能进,见古名书则长一倍。余见此,岂止一倍而已!不识伯田之所自得又几何?元贞二年四月一日持来求跋,聊为草草。”赵孟頫极为激动地说,他见了该长卷,书法进步了好多倍。由此可以看到苏轼的《醉翁亭记》长卷对中国书法的影响之大。

建国后其碑刻移置河南博物馆。

苏轼草书醉翁亭记》,全文401字,每字约10厘米见方,作品的开头和结尾,以楷书为主,中间则以连绵的草书为主,而且楷书的转折处也多断笔。这样相互映衬,就显得断处愈断而连处愈连。气脉组合得巧妙。奇趣不断,令人叫绝。拔萃出类,笔力遒劲,神采飞扬,堪为一绝。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放纵不羁,恣肆横逸,落笔如风雨,真神仙中人。欧阳修的文是千古绝唱,苏轼的书法,如江河奔腾势不可挡,如山泉挂瀑韵味无穷。好文加上好字,好人加上好官。美景、美文、美书三者兼备,终使苏书《醉翁亭记》以“欧文苏字”而名满天下,成就中国文坛一桩盛事和美谈。

刘景文在隰州,没有记载他政绩的文字。洪迈《夷坚志》中记载,刘景文的外甥说,刘景文在隰州,隔几天就去晋文公祠去瞻拜一次,瞻拜时,仿佛和晋文公低语,口中念念有词。有时,他在办公的厅堂里坐着,忽然就闭了门,说是晋文公来了,又仿佛听见房中有低语声。有一天,他对一个部下说,天帝叫你来了,你先去,我过几天就去。大家听了都很吃惊。不几天,果然这个人就无疾而终。又过了几天,他也死了。过了一夜,又活转来,命人拿笔,写下三首绝笔诗。然后告诉人们,我到天上掌管雷部的事情,这次是真要和大家告别了,闭住眼睛停止了呼吸。他去世是在隰州任上两年多的事。

刘景文带着一段传奇得道升天去了。

隰州,春秋时为蒲,是后来成就霸业的晋文公的封地。隰州虽处内地,但不仅在宋朝,历来就是偏僻蛮荒之地,经济文化十分贫瘠。在这样的一个山沟沟里,不打战无由建战功,没有浩荡之水修不出西湖美景,大约民众质朴争讼也很少,州牧的事情自然就少之又少了。这恐怕与刘景文的政治理想相去甚远。尤其是无事可干难耐的寂寞,寂寞不是来自自然环境的,而是来自精神的饥渴。谁与刘景文吟诗弄文、鉴赏金石、臧否人物、纵论天下?环顾此郡,寂焉无人。一个高蹈之人,最可怕的是无对手,敌人可以刺激他的斗志,朋友可以激励他的上进,知己可以抚慰他的心灵。苏轼远在几千里之外,山遥水远,难通音问。寻觅这里的高人,也只有晋文公了,只有晋文公的韬光养晦,图谋大业,心雄万夫,胸怀天下,才能与刘景文互相倾慕,对面而坐,相谈甚欢。刘景文就与死去千余年的晋文公私语,倾诉衷肠,传递款曲。

刘氏酷爱收藏,视书画金石为生命,过世时,家无一钱,但有书三万轴,画数百幅。刘景文的收藏,以王羲之〈送梨帖〉价值最高,此帖仅有两行,十二个字,苏轼认为其价值胜过唐代邺侯李泌收藏的三万轴法书。按说,刘景文的身家何止百万千万,办豪华奢侈的葬礼绰绰有余,办体面的葬礼不在话下。事实是,刘景文做官所得俸禄全部用于淘买书画金石,整日与书画为伴,沉醉在金石之中,家中却不名一文,粮无一石,茅棚破屋,妻儿寒号。死后,灵柩从隰州运到晋州(现临汾),再无力往老家移厝。一个人孤零零在陌生的异乡等待着魂归故里,安葬祖坟。刘景文两个女婿都先他去世,儿子是个最低级别的“三班借职”武官,无权无势,囊中羞涩,大约也不想落骂名马上将父亲一生珍藏变卖,只好到京城求告父亲的故友。

当听到刘景文病殁任所的噩耗时,当看到刘景文的儿子丧魂失魄哀哀凄凄的样子时,苏轼五内俱焚,肝肠寸断。想不到两年前和刘景文在颍州的欢谈,竟然成了永诀;几年前和刘景文在杭州西湖上的笑语,竟然消逝在杳渺中;两人远山阔水般的心心相印,成为一段历史。在血雨腥风的政治斗争中他没有流过眼泪,在悲欢离合的人生遭际中他没有流过眼泪。而今,挚友的离去,让他老泪纵横,涕泗涟涟。蘸着泪水,苏轼颤抖着手提起了笔,笔飞快的在他的思念中游走着,越游越快,笔下,字字是血,点点是泪……


                   乞赙赠刘季孙状

元佑七年十月日,龙图阁学士左朝奉郎守兵部尚书苏轼 状奏。右臣等窃闻仁宗朝赵元昊寇,延州危急,环庆将官刘 平以孤军来援,众寡不敌,奸臣不救,平遂战殁,竟骂贼不 食而死。诏赠侍中,赐大第,官其诸子庆孙、贻孙、宜孙、 昌孙、孝孙、保孙、季孙等七人。诸子颇有异材,而皆不寿, 卒无显者。家事狼狈,赐第易主。独季孙仕至文思副使,年 至六十,笃志好学,博通史传,工诗能文,轻利重义,练达 军政,至于忠义勇烈,识者以为有平之风。性好异书古文石 刻,仕宦四十余年,所得禄赐,尽于藏书之费。近蒙朝廷擢 知隰州,今年五月卒于官所。家无石,妻子寒饿,行路伤 嗟。今者寄食晋州,旅榇无归。臣等实与季孙相知,既哀其 才气如此,死未半年,而妻子流落,又哀其父平以忠义死事, 声迹相接,四十年间,而子孙沦替,不蒙收录,岂朝廷之意 哉?今执政侍从多知季孙者,如加访问,必得其实。欲望朝 廷特诏有司,优与赙赠,以振其妻子朝夕饥寒之忧,亦使人 知忠义死事之子孙,虽跨历岁月,朝廷犹赐存恤,于奖劝之道,不为不补。季孙之子三班借职璨,见在京师,乞早赐指挥。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贴黄。季孙身亡,合得送还人为般擎。女婿两房,并已死尽。其丧柩见在晋州,无由般归京师。欲乞指挥晋州,候本家欲扶护归葬日,即与差得力厢军三十人,节级一人,般至京师。

苏轼义不容辞,又一次给皇上写奏折,从刘景文的父亲写起,父亲英烈宁死不屈,景文有异材工诗能文,家庭如何困难,不抚恤不能振奖劝之道,最后俱写刘景文死后惨状,建议皇上赐予钱物,拨出兵丁,让刘景文的灵柩能够回到京师进行安葬。因为这篇奏折,有了一个家无担石”的成语。形容家里没有存粮,比喻家境困难(古时十斗为一石,两石为一担)。

刘景文死后,留给苏轼的是无尽的思念,在他的诗文中多有感怀记录。“忆昔刘景文,其父死西战。出身与我同,诗文亦璀璨。结交苏与黄,秦张同一贯。文武初不分,西班不须换。”以寄托深深地怀念之情。《苏轼集补·刘静文诗后》:景文有英伟气,如三国时士陈元龙之流。读此诗,可以想见其人。以中寿没于隰州。哀哉!哀哉!昙秀,学道离爱人也,然常出其诗,与余相对泣下。”《黄山谷诗·刘景文》:刘季孙景文,平之子也。慷慨奇士,博学能诗。仆荐之,得隰州以殁,哀哉!尝有诗寄仆曰:四海共知霜鬓满,重阳能插菊花无。死之日,家无一钱,但有书三万轴,画数百幅耳。身后图书漂散,余亦须发尽白;今对此诗,令人气塞。

有道是: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在刘景文不得志的时候,苏轼和他是知己朋友,在刘景文成为一州首长的时候,苏轼和他是知己朋友,在刘景文化鹤西游后,苏轼仍然和他是精神上的朋友。他们自相见的那一天就注定了一生不变的精神友谊。苏轼的巨人之手对于刘景文来说是平常的朋友之手,苏轼举世罕有的集文学之大成的那颗头颅,对于刘景文来说是生命高蹈的协奏。

 

花艳艳的开着,叶油油的绿着,自从有了植物的生命,花和叶的友谊就一直延续着。

他与大诗人苏轼相知,帮助苏轼疏浚西湖,把自己忙碌的身影印在了西湖水镜中。

他诗才很高,却不出名,藉苏轼的一首《赠刘景文》,才让人们知晓了他的才名节操。

他是书画金石鉴赏家,因为收藏,和米芾交往,因为和他的交往,米芾才写出了《箧中贴》,《箧中贴》让米芾的书名光焰更长,而他却寂寞的站在这方尺牍的方寸之角下。

他替别人向苏轼求字,顺便让苏轼给自己写了一幅,没有给自己留下,却给这个世界做了一件千古好事。

他是一片多么美丽的绿叶啊,托出了无数朵红花,让红花妆点天地盛景,自己却悠然离去。

《赠刘景文》、《箧中贴》、《醉翁亭记》;刘景文与苏轼、刘景文与米芾,谁是谁的绿叶,谁是谁的红花?历史就这样把友谊真诚、奇遇巧合融汇在一起,融成一段千年的过往,知音的绝唱,友谊的传奇。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