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纪强
《静候青春散场》反映的是时下流行性的社会生活现象,虚无缥缈的网络层面中的复杂化的生活角色是最值得去琢磨的。我敢大言不惭的说春鸣已经具备了塑造鲜明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技能。
好小说必备三要素,人物突出、情节跌宕起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都为可读性的绵延打下基础,环境的架构也是必须的。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小说源于生活,有时候看完小说总想对号入座,又总对不上号。小说中的典型人物,是神似的人物。这一个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他不只是真人真事的简单模仿,"杂取种种,合成一个",这样的“韵”是通过作品的鲜活来烘托的。性的描写也很老道,男人与女人“搅”在一起,这样的用词绝妙就绝妙在出奇不意。太直白的小说,一竿子插到底的情节是最没有吸引力的。网络中的人物埋伏在生活的暗处,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春鸣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段是概括介绍少,具体的描写多,松散劲头足。写人物的外貌有时候是只言片语,让人读欲不绝,趣味横生。我认为一部成功的小说,不注重语言文字的技巧,而发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的特长最独到;通过“旁敲(适当插入别人的议论)侧击(胜过主人物千言万语)”,走“异曲(侧面烘托为主)同工(正面起笔为辅助)这样的手法更绝妙。简单地说,小说就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春鸣这方面的功夫拿捏的好,也日臻成熟。
小说即“琐屑之言,非道术所在”。 桓谭在其所著《新论》中,对小说如是说:“若其小说家,合丛残小语,近取譬论,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小说仍然是“治身理家”的短书,而不是为政化民的“大道”。春鸣的小说是集生活性、社会性、爱情、心理、意识流于一身的。其容量之大、人物之多、寓意之深,视野广阔,不读是体谅不到的。 当然了,春鸣的小说也离不开小说的“虚构性”本质。她擅长“捕捉人物生活的感觉经验”,舍得竭力挖掘更深厚的内容,其感觉经验愈是新鲜、细微、独特、准确、深刻,就愈是引人入胜。看她的小说,像是观一个社会万花筒,也恰似去一个热闹的集市寻觅“众生相”,这可从春鸣这部“清明上河图”发现喜怒哀乐的“景”与“色”。
网络全天候、情感复杂化、约会频繁化……金钱、肉体、真情、假意……一部都市情感小说洋洋大观,让我们用另类的视野看社会,看待人生,“欲望”是多极的,缠绕着追求、彷徨、挣扎、无奈和向往的美好精神征程上的东西是混杂的……,也许这就是生活的,生活的核,也有时而现实,时而虚幻的壳。
春潇“儒商”的约会引人入胜地走进了一幕戏,男人都是女人的镜子,“我仿佛看到一双贪婪的眼睛,正在我肥翘的臀上攫取着……”,来自于深厚生活环境的联想是小说别出心裁出彩的地方,语言的细致与情节的魅力是和谐的。“你太有魅力了!”、“我太爱你了”是男子取悦女子的虚情假意,渔色是男人惯用的手段。“哇塞”、“我靠”,时髦的口头禅无不显示出时代的特色,虚拟的精神,网络化。读过一本好小说的人都有个感觉,找不出虚构的成分,感觉这就是眼前生活中的枝叶,情节不逼人不罢休。能使你牵动,俘获你去贪婪地读之为快,然后共鸣、感染,你说,这是在读小说嘛,这是在品生活的酒。有口感、有眼福、有后劲,一部小说最拿人魂魄的本领就是赏心悦目。
情人是流行病,散心、喝酒、聊天是心照不宣的生活现象。宁春这个倾诉伙伴身上同样有着相同之处,“比如我们都喜欢喝红酒买新裙子,比如我们都喜欢被男人追求,比如我们都喜新厌旧……”,这就是抓住了现代生活的核。现代生活已经不是过去的两点一线式的单调,而是丰富多彩的。
合则聚,分则飞。性被提到生活的高度应该是社会的进步,从性封闭、性开放、性泛滥,观念的更新,也是无可辩驳的。从聊天、幽会、亲密接触、到网恋,这个小说的角度把握的好,捉鱼的樵夫对春鸣一贯的风格评价得体:欲推不拒的情色,欲罢不能的魅惑。“我和宁春有条不成文的约定,一米七五以下的不见,气质不好的不见,本科以下的不见,谈吐庸俗的不见,没有私车的不见,小气的不见,不长胡子的不见”,这些滑稽的规矩,为网络生活的多彩增加了韵味。“青春的尾巴像泥鳅,一不小心就会在指缝间滑走”,词语的老道和诗意为小说的可读性增加了亮点。与“任明星”的约会,是一场心理的煎熬,“度秒如年”,形象无比。“邂逅浪漫”这是网络社会最时髦的词汇,让人感觉到社会的多极,情感的嬗变,情感搅扰在社会这个大染缸里,你说,人的感情能不复杂和多变吗?
“四个人的约会”,这种方式有点像姜太公钓鱼的意味。见面的经典与经典的见面,知面、知人、知心,这都是人际交流的三个阶段。情人是这个网络泛滥的生活环境的元素。歌厅、茶楼、洗头房这些休闲场所成为消遣的去处,“昏黑中到处弥漫着欲望的飞沙”,这是来自于生活的最现实的字眼。“做女人最大的幸福就是不断地有男人追求”,这是久经情场的老手的座右铭。手机上的荤短信,采撷这样的司空见惯的“材料”,小说的社会化将更有吸引力。“语不惊人死不休”,小说虽然不似相声那样直接刺激人。“短信游戏”、 “抽牙签”游戏,约会是生活的符号,人生何尝不是一场场游戏呢?感觉作者在这方面拿捏的好。小说中的“宁春和我”,追求的是浪漫,但又不放弃顾家的现实,扮演着家外的刺激和贤妻良母的角色,也是时下城市人的生活写照和思绪。
我想,一部作品极像一个肥美的水果,有好的表,有诱人的肉,有真杏仁似的核就无可挑剔了。桃子也好,李子也好,有甜美的果肉可口足够读者“赏心”,有引人入胜的诱惑力足以“悦目”。食欲、目欲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两个代表。小说中有一条起伏的线牵引着读者渐入佳境,读之不忍掩卷,读之淋漓尽致,读之感天动地。被人物和情节俘虏的感觉,“情不感人死不休“是小说的极致。读好书,如观胜景。好与不好,尽在心中。我想,春鸣的小说的魅力也在此吧。人是需要牵扯着的,文能动人,人就是被摄住魂魄,“死”一回也心满意足。
给勤奋而情感丰富的春鸣文友提个建议,应该多学学尹璐的写法,感悟一下《出局》作者王秀云的风格,小说再凝练一些,语言再精致一点,情节再曲折一点,效果就会更显著。
不过春鸣的《静候青春散场》无论浅也好,深也罢,还是值得一读的。景不醉人人自醉,春鸣的这部“大景”定引你渐入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