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纪强的头像

王纪强

网站用户

散文
201812/27
分享

读书是生活的调味品

文/王纪强

把读书当作生活的调味品,也是我的独具特色的想法。猛然想起这句话时,那时候正津津有味的看着《赵树理文集》,这是1980年10月的版本,已经是弥足珍贵了。在这个喧嚣的时代,从事务的繁忙和单调生活的间隙挤出点时间是不容易的。看点好书,心里不再空虚,也算是些许收获吧。而这种收获已经是奢侈了。

《小二黑结婚》是山药蛋地里的一颗植株,无疑是有生命力的名作,在婚姻包办年代遵循的规则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敢于挑战封建思想,追求婚姻自由应该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自由恋爱,这个在今天司空见惯的名词,在过去却是新鲜的。

这个故事放在今天,也许不是个具有轰动效应的故事,而在旧中国封闭落后的农村的确是超级地震。小二黑与小芹这两个憧憬未来美好生活的小人物,要自由结合,代表封建思想的“二诸葛”和“三仙姑”能无动于衷吗?阻挠也是正常的,而自由的步履谁又能阻挡得了呢。

二诸葛按照自己的想法为小二黑收养了一个小姑娘做童养媳妇,小二黑的反抗意识是果断的。“你愿意养你就养着,反正我不要。”而三仙姑背着小芹给定了婚事,小芹在母亲面前也是同仇敌忾的。“谁收了人家的东西谁跟人家走”,抗婚、拒婚,两个年轻人对待落后包办婚姻的态度是同出一辙。“人心是捆绑不了的”,捆绑能成夫妻吗?婚姻自由是对旧思想的反戈一击。

当然斗争的背后,也隐藏着人性的善良的细节。二诸葛对小二黑的决绝无能为力的时候,忘不了去那如同闺女一样的童养媳妇的坟前泪如雨下,寄托哀思,虽然他左右不了儿子对自由婚姻的追求,实质上他是左右不了新社会的趋势。这个小人物的思绪,也是复杂的。

赵树理智慧宝囊中抖擞出的都是解放前后,土地革命、互助组、合作社时期的农村中的系列人物形象,无论是“二诸葛”、“三仙姑”,还是“福贵”、“小经理”、“求雨”、“田寡妇看瓜”,这些无数的个性,其性格的魅力,敏锐的视角都是独特的。二诸葛的“不宜栽种”的忌讳,三仙姑“米烂了”的忌讳,让读者读到此忍俊不禁。而事情的发展出乎常人的意料,区别于中国小说的弊病“从头看到尾”。

看赵树理的小说,不像看大部头的曲折复杂的作品,看到的似乎是身边的最熟悉的人和事。用“喜闻乐见”这样的词汇比喻绝对名副其实。他让人物出场都是平和自然的,如“小芹”、“金旺兄弟”、“小二黑”、“斗争会”、“拿双”等故事情节没有拿捏和词语的刻意华丽,娓娓动听的讲述与主题密切相关的丝缕。人物的魅力不止在语言上,而且贯穿在做派上。从“二诸葛的神课”到“恩典恩典”,对农民的看似精明,实则愚昧落后,让人笑过之后陷入长长的沉思。原来人物的精彩,不是靠语言的华丽来矫揉造作的,而靠线条、靠生活中的本身的作料去感染。我想,衣服与颜色,主次分明,而互不替代。赵树理的作品感人肺腑的故事都有个主调,有个丰富的核,而外表就不怎么注重了。

每一个看过这部不朽名作的人,都感叹:这不就是我曾亲眼看到的发生在我身边的事吗?为什么我就写不出来。喜欢读,喜欢想,乃至去品位,去升华。我想,心灵的愉悦的较大成分应来自于好书的滋养。

我想,我们缺乏的不是精神营养的素材,而是缺乏的是涉猎精神营养的态度、习惯、慧眼。文章千古事,甘苦寸心知。有人说:都忙着挣钱了,谁还有闲工夫看书。钱也是欲望的一种,欲望这个无底洞想填满看来是徒劳的。而坚守精神的愉悦,也是难能可贵的。

读书是生活的调味品,我头脑中冒出这句话,虽不是至理名言,要自找乐趣,不妨就从《小二黑结婚》开始。

书不厌倦,好书你能看N次吗?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