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纪强的头像

王纪强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1901/16
分享

谈“食”字话回归

文/王纪强

   对于农村饭,我是有发言权的。我亲身经历了改革开放40年,祖国波澜壮阔的变迁。从过去吃惯了粗茶淡饭,到钟情于大米白面,再到如今的又痴迷粗粮,这就是一个回归。

   大儿子最近来了兴致,想吃点农村饭。儿子说:“我对城市饭腻了,到奶奶家吃点农村饭,换换口味。”我就想,如今的孩子真厉害,反而津津乐道这粗茶淡饭来,令我始料不及。

   写的回忆性文章多了,几乎全是些吃喝的短文,80后的孩子们就不乐意了,说:“我不喜欢你的风格,写的孬好不说,老是农村饭就腻歪了,除了吃就是诉苦。”相比之下,儿子这90后的孩子们,反而津津乐道起这农村饭来。

   电话打给母亲,母亲说好办。在楼后的野地里挖了些苦菜,苦菜蘸酱,儿子吃一口,苦涩的撇嘴。一口就拒绝了,才知道这农村饭难吃。母亲给买的纯玉米面煎饼,吃一张就够了。

母亲做的榆钱窝窝头,玉米掺杂小米面的,儿子很感兴趣。吃了一个,母亲又做了菜粥,当然是野仁心菜,滑溜入口,小家伙赞不绝口。当然那些婆婆丁,蚂蚱菜等做的菜豆腐,无滋无味的,儿子也品不出滋味。父亲怕孙子吃不了这苦,就别出心裁换个花样,葱花爆锅,油炒,美不胜收。说起昔日的粗糙难咽的豆渣,儿子跃跃欲试,可惜母亲是无能为力了。

农村饭过去大都是粗粮的,儿子想吃碗红高粱饭,喝碗黍子粥,母亲就难做了。为什么,如今这粗粮已经是销声匿迹。不过,这地瓜蛋子、萝卜粥,我童年时代是人也吃,生产队的牲口也吃。如今儿子见了,一副眉飞色舞的样。

母亲的绝活还有擀饼,掺杂了玉米面的黑面饼,母亲还做的细致。不过已经不是用昔日的大鏊子,鸟枪换炮变成了今日的电煎铛了。母亲擀的单饼、油饼、菜饼,儿子赞不绝口。不过,昔日母亲擀的酥子饼,儿子是没有口福了。过去在农村田边地头的酥子棵,如今已经成了稀罕物了。

农村饭最普普通通的还是冬天的大白菜,没有多少油水,污烂味道。母亲给我儿子做了一小碗,小家伙就目瞪口呆了。说:“奶奶,这叫农村饭吗?”母亲说:“你爸爸小时候过冬,直到年根都这样吃。”儿子才体会到了昔日的苦不堪言。

父亲喜欢吃咸菜,那老辣疙瘩咸菜,老粗盐腌的咸,刺激嗓子。儿子吃一片,就吃不了了。不过,母亲来一番忆苦思甜。端给儿子一碗玉米粥,就着胡萝卜咸菜片,儿子也能喝的喷喷香。

一个假期过去了,去接在奶奶家品尝农村饭的儿子。儿子说:“苦死了。”看着回到小家饭桌上的鸡鸭鱼肉,迫不及待,旁若无人的狼吞虎咽。

儿子吃饱了,说:“爸爸,还是这城市饭好。农村饭我够了。”一家人开怀大笑。

我语重心长的对儿子说:“农村饭还有不少呢,你奶奶做的龙面,花色品种很多。不只是吃苦,还有享福呢。还有锅饼、洋槐花馅食、菜团子,还有那年根下的蒸年糕、蒸馍馍、黑萼子炖肉汤、炸年货、猪蹄冻…….

还没有说完,儿子的馋涎又不由自主流下来了。

  对食物的回归,也验证了国家日新月异的变化。山乡巨变下,对吃食的观念的改变。粗粮,细粮,营养学上的学问,也要感慨党的好政策。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