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纪强的头像

王纪强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2/05
分享

母子知心话温馨


          文/王纪强   

  常言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母亲的性子,这个话题也能写一篇有血有肉的好文章。我想,生活就是人生最好的老师。它不但教会你面对困难的勇气,也磨炼你的性格。引导你战胜一个个困难,迎来一个个胜利。

老婆说:你又能了解母亲多少呢?实质上,我很粗心,虽然与母亲朝夕相处,对母亲也只是粗线条的了解。家庭就是一幅布局绝妙的山水画,缺少了那个元素,都不是一个好作品。我们的家庭生活,也是如此。换言之:知母莫如子,也有一定道理。母亲的性格独特的,那就是暴躁。不过,我以为母亲很像鲁迅先生说的一句话: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说的是母亲的火气。

小时候,我武断的以为母亲的性格如三舅四舅那样慢,很少有大动肝火的时候。几十年的观察,才发现是大错特错了。母亲属于那种心直口快,心里也能承受,但到了万不得已也要爆发的脾气。总之,不是好脾气的人。

陪伴母亲打吊针,母亲劝我:家和万事好。又说要求同存异,说:一母生百般,也有兔子也有獾。强求别人或家人接受你的观点,那就是家长制。母亲是忍字当头,大度从事。

知道了母亲生了小病,牵挂着,就来了。母亲生气了:“都忙忙的,来干啥,怕别人不知道你娘生病吗?”本来是件好事,老娘想多了。我就不言语了,正陪着。母亲就山南海北的说起那含辛茹苦的日子,拉扯我们的不容易。猛不防,问:“早上吃饭了吗?”我说:“没。”母亲就熊上了:“都四十的人了,还不知道保养自己。自己不疼谁疼呢。指望别人能行吗?”这话匣子一开,什么“人是铁,饭是钢”的道理就纷至沓来。母亲催促我要么回家做点,要么去附近金茵利群吃点。知道母亲认老理的脾气,不敢反驳。知趣的我就出去吃饭了,吃完饭母亲心满意足了。不过,这训子的话也总没完。

过年嘛,母亲喜欢吃的菜也没有多少。饭菜瞎了,又叨个不休。初六那天,碰巧父母家的防盗门开不开了。就打出租把母亲接到我家,母亲一瞅见冰箱里空荡荡的。就埋怨上了:“这哪像过日子的人家。”我自觉去买菜,父母亲又不乐意了。就喜欢吃大白菜,馏馒头,熬稀饭,两个老人不让我出去买,也就罢了。回家母亲就睡不着觉了,与父亲说我这个孩子就是没有头脑。孩子是好孩子,就是不知道顾家。

看孙子的脚奇臭,是胶鞋沤的。母亲不训媳妇,就对我下了手。说:“你说怎么老不惦记事呢,自己的孩子脚都沤白了,不知道心疼吗?没有事也不给孩子刷鞋,洗袜子。孩子没有个好习惯,不都是你教的吗?”我检讨几遍,母亲数落完了。临了一句:“说也白说,打小拉扯的,我还不知道你那脾气。左耳进右耳出,什么时候到我这个年龄就理解了。”

训斥完了我这不满意的儿子,又说起了她的孙子。说:“啥人啥命,你这眼里没活,不会疼人。这孩子不随你吗?孙子初一去了姥姥家,就像没有家的孩子。没头脑的东西,连个电话也不给我打。白养了。”我脸上火辣辣的,母亲没事人似的。

牙口不好,父母亲离不开粥。每次回家吃饭,母亲也不管我愿意与否,给我盛上满满一碗几乎要溢出来的粥。说:“一米冻三关,啥养人,粥最养人。你们这些自以为是的孩子,三天不吃肉老以为自己吃了亏。打倒算盘啊。”不喝,母亲不让步。喝了,我也不情愿。母亲说:“你以为喝毒药啊,你娘能毒死你吗?”你说,这老太太,挖苦的我,只有痛快喝了,她就高兴了。

为了吃早饭和喝粥,冬天加衣服的事,母亲也不知道叨叨了多少遍。母亲养生的习惯是见天多喝开水,多喝粥。劝我喝,我说:“单位上喝茶,一天三顿粥,不是玉米的,就是大米的。”母亲说:“啥也不如小米的。”这“老顽固”不逼儿子就范是不留情的。

说起如今的媳妇眼里没有婆婆,母亲说:“这不是走社会吗?我当媳妇那年月,不是千方百计哄着你奶奶,啥也让婆婆管着。含辛茹苦挣工分,委屈了也是自己解决。公开与婆婆闹,让婆婆生气,街坊邻居也笑话。”不过,母亲总是设身处地关心媳妇与孙子女。

母亲这辈人,是掉了空里的人。年轻时让婆婆管着,很压抑,好不容易熬到了婆婆的份上,这年轻的媳妇又不服她这“天朝”管了。母亲说:“我也想开了,再像过去那老传统婆婆管媳妇,也不灵了。自己的经自己念,十个指头还不一样齐呢,更何况这新社会的媳妇呢,她不训你,就烧高香了。”和平共处,母亲的性子是不对媳妇们使的。不过,儿子嘛,看不惯就训上了。急了,母亲说:“怎么着,亲不亲,砸断骨头连着筋。说说你们,是为了你好。老话不是说吗,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你掂量一下,是不是这个理?”说是说了,至于孩子们听进去与否母亲就无法左右了。

母亲是个好老人,不过这起了性子,来了脾气也够厉害的。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