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纪强
今年大年初二又回到了故乡,街道已经日新月异,农村五化工程如火如荼,我感叹和谐社会建设和新农村的进步。那消逝了的喊街声,似乎又回响在我耳际。那是永远的乡音,温馨如昨。
在农村生活的十五年,是我一生最宝贵的经历。喊街,是儿时最熟悉的颇具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喊街的无穷韵味,只能遗留在乡村的记忆里了。
做了母亲的女人的喊街,最难忘怀。喊街也不是随便喊的,虽然不是随心所欲的嚷,却是那时候农村少不了的特色,如同那浓郁的土音,最令人难忘,想来温馨如昨。
如今再回农村,几百年来延续的老习俗已经是销声匿迹了。如今的孩子似乎比昔日我们童年时代乖巧了些,按时回家,到点吃饭,仿佛是约定俗成的。不再喊街的女人们,似乎忘记了过去的岁月。
过去,没有电,孩子们除了津津乐道于露天电影的精彩情节里,最兴奋的就是去田野里、小河边、芦苇丛里玩耍。当然没有了时间概念,只要尽兴,就忘乎所以了。
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孩子们不回来也是司空见惯的。这晌午,大亮天的,老人不用担心孩子们会走失。无论如何贪玩的孩子,到了钟点不用喊街就回来的。一个原因是,肚子管着,还不到吃饭的时刻,肚子饿的叫,就催促孩子们自觉的回家了。
晚上就不同了,也就是黄昏的时候,那些在外觅食的疯狂的鸡鸭也大摇大摆的回家了。天擦黑,孩子们还没有回家。或者在村落里玩,或者在附近的田野里耍。老人心急如焚,往往急得不得了。
老人去胡同口或大街上,望了几遍,也没有看到孩子的踪影。这就急了,向回来的农人打听孩子的下落。人家说没有碰到,就烦躁的嚷:“这些挨千刀的。”或拿“私孩子”怨孩子的不识趣。就喊街了。提着孩子的乳名:“某啊,吃饭了啊。”拖一句长音,尖利的像口哨。
听到母亲喊街的孩子,知道到了吃饭的时候。听见了,总立即应声:“唉……..”。老人喊几声,附近的孩子迅速跑回家。顷刻之间,喊街就结束了,鸡叫声、狗吠声随着那飘散的炊烟,归于平静。小村一个安静的夜晚来临了。
喊了半天,声嘶力竭的扯着嗓子的女人。听不见孩子的回音,就担心得不得了。这喊街就演绎到村外,田野、小路、河塘一阵此起彼伏的乳名声不绝于耳。直到孩子们答应,相跟着回来,大人一边严厉训斥。有时候,孩子们被打的鬼哭狼嚎。
声声裂帛似的喊街声,饱含着对故乡的赤情,永远珍藏在童年的记忆里。老人的担忧,母亲的渴望,都如一阵风永远一去不复返了。
人就是这样的心态,天天守着好的心态,不觉着多么好,而一旦失去,就魂牵梦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