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纪强
拿孩子当盘菜,这是生活的感悟。生活中的学问都是从细枝末节中学到的,做人也如此。随风潜入夜,细雨润无声。
“习惯了的不一定是好的”、“大人说的不总是对的”诸如此类的话听儿子说多了,总以老子居高临下以尊者来教训儿子为己任的我,闲来无事,琢磨一番,这孩子们说的话还真有几分道理。
人的性格是最难改变的,这与生俱来的脾气也许是性格的表现形式,也是更难改的。再就是后天养成的习惯。好习惯还好,被孩子们效仿,还说得过去,这坏习惯呢,“传染”给孩子就后患无穷了。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人最容易孤芳自赏,对自己的优点和优势津津乐道。喜欢别人赞美,而对弱点、缺点却讳莫如深。人的面貌是难改的,而言谈举止却可以重视。有些就不拘小节,不管别人的感受,夸夸其谈,旁若无人信口开河。这是一,更令人厌恶的是大庭广众之下,剔牙、喧哗等,就不是一个聪明人了。
人最难得的是讲话讲究分寸,说话要三思而后行。出口前考虑一下,话题别人是否感兴趣。有无听众,只知道图自己痛快。不计后果的人,不止是对牛弹琴。每逢我眉飞色舞高谈阔论时,儿子就提醒:“话不投机半句多。”我暗中观察了一下活泼的儿子,感兴趣的事,兴高采烈。不感兴趣,就沉默寡言。孩子的行事方式,作为大人也应该要当个好学生。
孩子有孩子的兴趣范围,也有自己的主张。孩子喜欢运动,喜欢看动画片。我总是老生常谈:“怎么老看些没用的呢?浪费时间啊。”儿子很少反驳,逼急了,河东狮吼。我想,强制培养一个孩子的兴趣,是徒劳的。细想想,孩子有孩子的视野,有他的兴趣点。有些事,靠恨铁不成钢式的灌输是适得其反的。
我总想按照我的思维,努力“打造”一个尽可能完美的孩子。无论从体魄上,还是道德上,学习上,人际交往上,也许是徒劳的。孩子喜欢《猫和老鼠》,何必逼迫他去读鲁迅呢。孩子喜欢《樱桃小丸子》、《流氓兔》,何必逼他去“品三国”呢?由此及彼,我想到了,老婆费尽心血要改掉我的十多年的生活习惯,最后失败了。老婆诉苦:“怎么要你学好,咋比登天还难呢?”
我曾听过一句话:“不能指望改变别人,也不轻易被别人改”变、“你不能改变环境,你可以适应环境”,适者生存的大道理人人皆知。不过,轮到自己头上,就不轻松了。人最难的是:不是想不到,而是做不到。
老婆诉苦:“我逼了你13年,也就是改变了生活陋习的十之一二。我这是何苦呢”?儿子一句话:“你怎么老想改变别人呢?爸爸能改变你吗?”一句话,老婆百思不得其解。
“我像你如此大的时候,早学会做饭了”、“说了多少遍,你咋就不听话呢?”,孩子大多是让步,也采用反唇相讥“你那是啥年代”,我想起了一个意味深长的成语“刻舟求剑”。按照自己的并不完美的标准去要求孩子,这些父母们又何苦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轨迹走呢?
一个月前,我从淄博晚报上看到了一篇短文《女人小心婚后的三个误区》,很受启发。“误区一:嫁他,又不是嫁给他家。误区二:他那么爱我,婚后一定会接受我的改造。误区三:既然结婚了,老公就应该属于我们的小家庭。”看罢,我想老婆13年来努力的结果,应归于第二类型。不妨逆向看,男人你能改造你的老婆吗?何必去绞尽脑汁“改造”呢?
当我看到精彩的节目时,旁若无人的手舞足蹈。瞅见身边的老婆、孩子,人家一点也不乐。看到靓女美眉,脱口而出“太漂亮了”,羡慕之词溢于言表。儿子用眼神阻止我,言下之意让我赞美老婆,别让老婆吃醋。我无动于衷,失落的老婆毫不客气的睬起了我的耳朵。
我愤慨:“这说了句实话还不行吗?”一边的儿子笑逐颜开。
身为家庭领导,凡事还真得拿孩子当盘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