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纪强
临淄的礼道很少,经过建国70年的演变,也节俭了很多,一些繁文缛节逐渐减少,也是社会的进步。移风易俗,也是社会的日新月异。点茶,这段久远的往事,还鲜活在我的脑海里。
点茶是老临淄的风俗,起于何时不得而知。不过,打我小时候起,就对点茶津津乐道。当然那都是陪伴奶奶等长辈去的,最得意洋洋的是坐席。为的就是那桌席面的好吃的,很过瘾。
童年时代,坐席这样的好事毕竟不多。你想,要紧亲戚家的喜事毕竟是少的。即使有个喜事,大多是父亲去挡场面,老亲戚自然是奶奶这长辈去出席,一大家子省吃俭用也要郑重其事的。面子也许是那个时代庄稼人最看重的,礼随少了不行,多了又随不起。
孙男弟女一大帮,奶奶总偏向小的孩子,大孩子却见不得世面,也捞不着好东西吃。不过,妹妹总是陪伴奶奶去坐席。回来后,就眉飞色舞的炫耀那场面,多少菜,几大件,我们好羡慕。
哥哥去公社中学上了初中,父亲在外上班,这上得了台面的男人们几乎都去不了。邻舍北家、庄里乡亲们谁家有个喜事,母亲也要随份子。我七八岁时,就替父亲去坐席。当时的场面钱是三元,那就能上席。五元呢,就是要紧的亲戚了。贺喜的礼品,也有面条或面粉,五元钱外加一架喜幛,是舅舅姥爷辈的拿出手的礼。这份厚礼,自然账房记的清清楚楚,喜幛加红纸写的清清楚楚,就挂在正屋的正面。自然都是老套的尊称,写家们按照老规矩写喜幛。词嘛莫过于“大德望”、“大闺范”,写或挂还有安排桌次,都郑重其事,不失礼。就是“拿巧”习惯于斤斤计较的厉害客人也找不出茬来。
写家有一手拿手的工夫,对称呼是心知肚明的,看桌子的座次或喜幛的措词或挂的位置,亲戚的重要或远近一目了然。
弟弟继明结婚的时候,五奶奶还健在。当然喜帖是提前发的,开头是一个字“光”,如正中是:奉慈命王兰聚携兰昌敬礼,右翼是:敬备喜宴午酌侯。名眼人一瞅见就明白,是王兰昌的儿子结婚,上有母亲辈份的老人五奶奶健在,指派哥哥兰聚出面。当然这都是老生常谈了,结婚人没有奶奶,如果有爷爷的,自然是父亲“奉严命”或“严命“。吃完了宴席,要写谢帖,开头一个“谢”,称呼如上,“鞠躬”字样,一幅乡村礼节跃然纸上。
喜帖呢,要紧亲戚,要提前去请,当然要拿请帖去。顺便带包糖或火烧,走村串巷把一干亲戚都通知到。娶亲前三天大摆宴席,爷爷奶奶辈的老亲或舅妈、姨、姑等老人男人来坐完席就回去了,女老人们就看着娶媳妇。自然也有女席,一张桌子,八个位子都满满的。首席的是最高辈份的老人,她发号施令,说吃就吃,说放筷子聊天就聊天,很热闹。美中不足的是女席,不上酒,这菜是少不了的。
奶奶妹妹的孙子结婚,奶奶作为长寿的姨姥娘被娘家人用独轮车推了去,我有幸去开了一次眼,也算见了世面。奶奶坐首席是名正言顺的,席面上先上了果碟,一家人津津有味边吃边啦。奶奶放筷子,一桌子人如影随行。
那时候,八元就办一桌子上档次的宴席。四大件不可缺少,清炖鸡、鱼、红烧肘子、莲子八宝饭。这些能美死个人,肉蛋也就是四喜丸子是后来的名菜。最后一个菜自然是汤,上了汤,意味着宴席接近尾声,接着上一箢子雪白的馍。
上了清炖鸡后,一桌子人的眼都直了。只待奶奶发令,筷子一举,一招呼,大人孩子欢欢喜喜,筷子起落,勺子叮当。那香菜末翻滚的鸡汤、诱人的鸡块就进了口,那种欢快或满足、迫不及待劲头简直是难以想象了。鱼呢自然是压轴菜,上得晚。嗜酒的男人们贪得无厌,30个盅子一斤的高度酒,早把人灌晕了,更有甚者坐了一辈子宴席难得见一次上齐四大件的,也是遗憾终生啊。
那薄片的红烧肘子,肉香和谐着热闹的气氛,富有无穷的诱惑力。孩子们按捺不住,大人也能把孩子们震住,长辈说“动筷子啊”。年轻的谦逊一番,说:“老人先来”。尊敬了老人,老人先动了筷子如同来了个锣鼓开场,孩子们蜂拥而来。眨眼之间,也就是一筷子的功夫,鱼就无影无踪了。只有孤零零的鱼骨头在取笑着庄稼人,接下来的庄稼人平时罕见的莲子八宝饭。红花绿毛的,也很过瘾。
吃完了菜,意犹未尽,那就拼了劲头的饱吃几个份量足的馍。打扫一下残羹剩菜,不过大件呢,要象征性的留点,避免失去了脸面。给帮工的留点想头,不过那肉蛋、琉璃山药或土豆、拔丝地瓜,都要给主家留点。避免给主家留下“下面”的嫌疑或埋怨。杯盘狼净是最不齿的,吃不干净也是显示一个主席礼节水准和领导高超的标志。主家满意,客人满足,账房舒心,一举多得。
宴席进行到一半时,结婚的男人来行礼,照老风俗老规矩磕头问安。奶奶等长辈要赏厨,也就是一人凑几毛,合计一两块钱,厨师自然喜出望外感谢万分。
提前三天待客后,接下来就是结婚仪式。在仪式上,新郎新娘要拜天地,捎带着拜这些老亲戚们,奶奶等长辈要赏新娘磕头钱。想来,男人的点茶,坐完席就算完了。女人呢,提前几天看着娶媳妇,坐大席几次,其他时间也是尽管吃喝。直到娶完了媳妇,点茶就到了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