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纪强的头像

王纪强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6/12
分享

面,系着童年的馋涎

文/王纪强

凉面在炎炎夏日里给人凉爽和惬意,在忙碌奔波里给人悠闲和自在,在喧嚣浮华中给人淡泊和宁静,浑身透着一种舒爽的凉意。这也许就是人们喜爱凉面的缘故!

我记忆地第一次吃凉面是在19岁那年的夏天,在县城东桥往南关去的那个路口当时那个心情真的是惬意,清爽,痛快,怎想凉面还能当饭吃又解渴解饿!时光在流逝,无形中凉面成为我喜好,夏天吃凉面,冬天吃炒凉面,感觉满满的。

其实吧,临淄凉面之所以具有如此魅力,主要还在于它独特的口感,味道。 临淄凉面独特的口感,更多的是源自于其主材面条的品质和加工工艺——临淄凉面必须要用来自高纬度地区,生长期长的小麦加工而成的精粉为原料,在和面环节要比制作一般面条或其它面点至少多揉制五分之一的时间,并添加适量食用碱,压制成圆形面丝,看起来油黄油黄的的那种,这样面质筋逗,煮得软硬适中,出锅后立即放入涂了植物油的大盘里边拌动均匀,用大风扇助风晾凉,这过程称“掸”,“掸点凉面来吃”其实就主要指这个过程。掸好的凉面要表层油光光的没粉质,嚼起来有韧劲;若煮得太硬或太软,吃起来会觉得面生或太柔,都会严重影响口感——所以凉面店里制面师、调味师可都享受金领级尊崇哟!

相传,唐朝高宗时,工部尚书武士之女武媚娘(武则天原名),14岁时,就被唐太宗选入宫中为才人。当时因君命难违,她不得不离开她自小青梅竹马的情郎哥常剑峰。武媚娘在幼时读书之余,常和剑峰一起游河湾,而河湾渡口有一家削面店,他们每次游河过湾,总要到削面店吃上一碗。因此与店老板混得熟了,经常边吃边淡论面的制作,一段时间后也对此有了较深的了解。后来,他们想夏天要是吃一种凉面该多好。于是便和面店师傅一起试验,终于用米浆研制成了一种柔软可口、绵韧不粘的米凉面。媚娘和剑峰高兴得抱成了一团,削面店师傅见此情景,便打趣这一对小情人:这面不如就叫“夫妻米凉面吧”恰巧这天又是媚娘的生日,夫妻米凉面就这样诞生了。由此传开,成为当地人人爱吃的地方名食。后来,媚娘去了京都长安。虽然她与常剑峰终未成夫妻,但夫妻米凉面却被流传下来后来,武媚娘当了女皇帝,还念念不忘“夫妻米凉面”,每逢生日,必命御厨给她烹制一碗食用。这样一直到她的天年。现在,女皇蒸凉面仍然在武则天的故乡——四川广元被广泛食用,但在外地,几乎很难吃到正宗的女皇蒸凉面。

在临淄凉面界,素有“一碗料汁成就一个传奇”美誉!尤其临淄凉面招牌之称的“程凉面”!也足以说明:精致独特的料汁成就了临淄凉面传奇,料汁与临淄凉面传奇的相互支撑,料汁与临淄凉面成就临淄城市名片的相互支撑! 凉面的调味极就是临淄的凉面最独特之处!毕竟面食筋逗已达到整个凉面界高度标配,临淄凉面之独特当然就是它在料汁配制上的独家秘籍了!

四川的调味料离不开“姜葱蒜、糖醋盐、香油麻辣芥末子”。临淄凉面的料汁绝对离不开姜蒜汁、酱油、老陈醋、白糖和香油、葱花儿、香菜、榨菜粒和炒熟的黑芝麻和黄豆、花生碎和核桃粒,更离不辣椒油和花椒油,黄芥末——是它们的有机融合成就了临淄凉面特有的料汁,特有的斑斓色彩,五味俱全的口感,更成就了临淄凉面的独特魅力! 姜蒜水虽然制作简单,先把生姜和大蒜剥皮捣碎成溶溶的姜蒜泥,然后加入常温白开水搅拌均匀待用。 另备好酱油、醋、糖、香油、花椒油、辣椒油(可以朝天椒、牛角椒和菜椒分别自家炼,打得细细的各种椒粉中加入烧辣的油即可),另可根据自己的口味准备上炒的芝麻、黄豆或是榨菜粒。 最最最重要的一项调料——黄芥茉(绝不能用日本芥末!说三遍)——这也是只有正宗临淄凉面才添加的调料了!凉面中加入了芥茉,吃起来会有“冲”鼻子的感受,特别冲的话,能一直冲到额头到两边的太阳穴,冲的时候会让人难受到鼻涕眼泪飞流直下,冲劲过后却感觉通身都舒泰,舒筋活血,甚至胜过吃大餐,做按摩了。 打底配菜——绿豆芽!切掉绿豆芽的根须,放入沸水中焯两分钟,迅速泡在凉开水里——让凉面吃起来更爽口!当然由于现在临淄凉面也日益产业化和商业化,为降低成本并适应产业化规模经营需要,许多店家就将绿豆芽改成海带丝——但其口感和品质可就大打折扣——甚至都不叫临淄凉面了!

我今年46岁了,还时常想起故乡,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让你不想都难,故乡,不止是一个符号,它已经成为我感情的寄托地。

走过童年,总忘不了母亲熬的糊米汤与绿豆汤。如今离开农村老家多年,不再忙麦收,母亲仍旧熬这汤来避暑。每逢母亲熬汤,又把我的思绪拉回了故乡。故乡的麦收啊,就像一场大戏,到了锣鼓喧天开场的时候,那就甭提多“忙”了。

布谷鸟叫的欢实,有些日子了,麦地里的麦哨也惹人注目。到了麦前的关键时刻,奶奶等老人也麻利的干活,搓麦绳、磨镰刀、准备过麦的家什,忙不过来。孩子们还没有放麦假,得空也要帮老人干点力所能及的活,老人也乐的给我讲个故事享耳福。

俗话说:三秋不如一麦忙。望着如山的稻草,要耐住心烦,一点点消化掉,搓成万条草绳,预备收割时捆麦子。老人眉飞色舞的谈论着,孩子们也不落后,手累了,腿搓疼了。有个老人对日子的向往和麦收吃好东西的许诺,就有无穷无尽的动力。

麦绳还没有搓完,好天,奶奶端着簸箕在院里的老磨盘上晒绿豆。那些没有收拾干净的绿豆,偶尔有豆荚包裹着。剧烈的日光一晒,有的爆裂,那响声不亚于奶奶二月二炒蟹豆。

绿豆晒好了,还要盯着那鸡、鸭、鹅,防备它来个突然袭击。啄一些倒不可惜,就是蹭翻了筛子、簸箕就费劲了。妹妹等不会搓草绳的孩子们就义务看家禽,也轻车熟路。奶奶的骂猪声、母亲的鼓励声、孩子们的议论声、家禽的叫声和谐在小院,很热闹。

晒完绿豆,奶奶就细心的选干净。藏在大瓮里,因为是生的,孩子们也不能偷吃,家禽也没有办法糟蹋,老人很放心。

过去防暑降温的东西,一是糊米汤,二是绿豆汤,三是瓜果,四是冰糕,学校偶尔会给学生们发粒仁丹。瓜果虽然不稀罕,却不是随心所欲的吃到的。冰糕就是个稀罕物了,几分钱一根,也很奢侈。

母亲筛好的小米,里面的草屑、小石子等杂物都捡拾的干干净净。淘好了,灰尘也没有了。麦地里一开镰,母亲就炒糊米。看着那彤红冒烟的大铁锅,那个香糊味直往鼻子里钻,心里痒痒的。等到那一大锅汤熬好后,自然凉着。大些的孩子,推车草绳,随大人络绎不绝去地里收割了。当然奶奶与妹妹,这一老一小,在家忙饭,饭也是好的,肉炖菜、白馍,有时候也变花样来顿手擀面解馋。童年的记忆中,细粮是很受欢迎的。地里一片丰收景象,一片热火朝天。

白水是不怎么解渴的,一开始捎去的绿豆汤已经是暖瓶、水壶见底了。汗流浃背的我们,不解渴。往地头也不知道望了多少次,看到奶奶与妹妹来送汤。远远的就欣喜若狂,迫不及待的喊叫。那扁担桶还没有利落,不等母亲喊,就盛满了碗,喝个痛快。

糊米汤与绿豆汤是很少同时烧的,老人们忙不过来,总要避暑,怕热着孩子和忙麦收的大人,就今天送糊米汤,明天送绿豆汤。很过瘾,奶奶心疼大人,也心疼孩子,有时将她镇咳嗽的白糖撒到糊米汤与绿豆汤里。那可是奢侈,在我童年的印象中,糖是好东西。

母亲仍旧乐此不疲的熬糊米汤与绿豆汤,当母亲端给我一大碗糊米汤或绿豆汤时,往日忙碌的影子又浮现在眼前。母亲的汤味道虽然地道,却再也难以找到童年时代那迫不及待、欣喜若狂的样子。

母亲的糊米汤与绿豆汤,浸透了岁月,一脉亲情氤氲在故乡。香气缭绕,温馨难忘。

炎热的夏天~爽爽的凉面特别合胃口,我知道凉面各家各行各地都有不同做法,但是源于从小的爱和习惯…真的不能忘记贵州凉面的味道,说真的,和一般的煮了之后过凉水,贵州凉面稍有不同,需要上火蒸两次,中途还要过冷水加香油~但是,真的比一般煮完之后直接过水的凉面…要更加有嚼劲。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