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荣爷》是频阳子老师的力作(原载2015年《满族文学》第二期)。尽管全文仅八千余字,但场面的宏大、年代的跨越、情节的设置、人物的刻画、人性的思考、语言的凝练、正能的倡导无一不在呈现着作者的文学功底与功力、思想的高度与广度、人格的崇高与伟岸。
品读《柏荣爷》,就像在品尝一桌既丰富又精致的宴席,每一道“菜”都凝聚着张老师对小说的独特见解和高超“厨艺”。让我们从主人公“柏荣爷”的塑造层面来剖析这篇小说成功的缘由吧。
小说一开头,以张家堡张姓为宏大背景,让“柏荣爷”以岁数轻、辈分高、“蛤蟆眼”的形象走到读者眼前来。在广大农村,年纪小、辈分高的人比比皆是,何况“柏荣爷”还长着一对不讨喜的“蛤蟆眼”,为何“柏荣爷”又能成为本篇小说的主人公呢?读者的阅读探究兴趣被立即调动了起来。
第一段中,作者寥寥几笔交代了“柏荣爷”的家境和身世,“家穷”,当过“壮丁”,娶了逃荒的老婆,用“耿直”“身材高大,结实”白描了“柏荣爷”的性格与身体条件,为下文奠定了的牢不可破的基础,让即将展开的轰轰烈烈的故事大厦建立在坚实的“地基”上。然后,作者从以下几方面刻画了“柏荣爷”的形象。
一、“柏荣爷”的忠勇
以顺阳河发大水为背景,用三个村子的村民抢水浇地的大型、恶性、遍发事件突出了“柏荣爷”的勇敢。紧急关头,“他抬脚一甩,两只布鞋就被扔到了背后,他纵身一跃,跳进河中央。水势太大,一个浪头越过,柏荣爷打了个趔趄,河水把他淹没了,混黄的激流旋转着翻滚不息。就在人群大呼小叫之时,只见柏荣爷挺身而起,随着后一个浪头的回溯,他把手中的铁锨插进河底,抓住锨把,又纵身一跃,稳稳的站在了河中的大石头上。”这一段描写堪称精彩绝伦。把一个不怕事、敢担事,勇于为全村人出头的“柏荣爷”形象惟妙惟肖地刻画了出来。
然而,“柏荣爷”的出头不是强权霸道,而是因为水渠是本村“六老太爷在频阳县长任上出资修建的”,于情于理,应该先浇张家堡的田地。“柏荣爷”先尝试以理服人,在讲理无效的情况下,“谁敢动手?没王法了!柏荣爷一声怒吼,随手扬起铁锨甩了出去。铁锨像一柄飞镖,呼啸着,画着弧线,飞向顺阳河右岸。刹那之间,一棵碗口粗的白杨树,被拦腰切断。树身摇晃着,忽忽悠悠,像在河水中打漂一般旋舞,眨眼间瘫倒在马张寺青壮劳力们的脚下。”
“柏荣爷”先礼后兵,制止了一场大规模械斗,勇敢中又带着克制,铁锨飞向树,并没有飞向人。在村人的感叹声中,作者带出“柏荣爷”原来是抗战老兵,用机关枪撸过日本人。这样,“柏荣爷”的勇敢就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埋在骨子里的军人担当和英雄气节。
“柏荣爷”的忠勇在“文革”背景中又表现了一次。在纷乱的派系斗争中,他告诫儿子强娃:“社会再乱,做人的规矩不能乱!”这一句话真是神来之笔!为下面的勇救公社社长埋了强有力的伏笔。
“就在主持人准备宣布会议内容时,一条莽汉手持竹竿,猴子似的从后台闪了进来,腰身一挺,举起长杆,‘啪’的一声脆响,电灯泡瞬间爆裂,台上台下,一片漆黑,全场人群,轰然大乱。柏荣爷猛虎扑食似的,敏捷地跃上舞台。他抓住穆社长的裤带,身子一趄,甩上自己后背,一个鹞子翻身,就跑到了城墙豁口跟前。柏荣爷把穆社长扔上去,抓了只胳膊,让穆社长溜到城墙外,他随即跟下,又背起了穆社长,穿过果园,飞身再越过土墙。他脚下生风,一口气把穆社长背出了五畛地。”
这段救人叙写紧张激烈、扣人心弦,把“柏荣爷”的忠勇之心刻画得入木三分。同时,这段描写中又处处体现着“柏荣爷”不但忠勇,还胆大心细、智勇双全。既神不知、鬼不觉的救出了穆社长,又不留痕迹,让造反派抓不着把柄。回扣了铁锨镖树、制止械斗的情景,使“柏荣爷”的形象区别于草莽英雄,更加准确立体,鲜活动人。这里让读者慨叹的不光是“柏荣爷”的军人正气,还有作者的文字张力。真是字字有力、句句见效,增一个字嫌多,减一个字嫌少,让人拍案叫绝!
二、“柏荣爷”的仁义
“柏荣爷”是半个泥瓦匠,半个小木匠,虽然只是一个“二迷”,做不了大活儿,可那时候,张家堡贫困,大部分人请不起大匠人,“柏荣爷”便成香饽饽了。帮人修茅房,还工不还工无所谓,只想吃一碗葱花拌面,因为家里孩子多,大半年时间都在啃包谷面窝头,喝红薯粥。另一家要盘火炕,“柏荣爷”照旧答应了,对方答应给他擀出汤翦面。还有一家要垒猪圈,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对方答应给他做白面削削子,而不是胡辣汤。
多数农村人到了晚上就早早睡了,“柏荣爷”却闲不住。他把收拾来的干树枝加工成蒸馍篦子、纺线车子、小桌子、小凳子,还有桐木箱子。村里的女人说没钱,他痛快地说不要钱,拿木料来换就行。
这一部分把“柏荣爷”的仁义之心穿插在巧手和馋嘴里。他乐于帮人,不要工钱,只想吃一碗白面面条,因为家里负担重,长年累月吃不到细粮,他馋嘴实在是无奈之举,也是人性本真的表现;他利用闲暇做成小家具,不收村邻的钱,只要对方拿家里没用的木料来换即可。这是换一种方式来回馈乡亲们,进一步呈现他仁义的本性。
“柏荣爷”的仁义不光出现在日常生活中,还表现在危险环境中。在冒险救社长一段,“柏荣爷回头再三打量,看准没有人追上来,从怀里掏出了两个蒸馍,塞给穆社长,让他缓一口气,尽快北上桥山。”当时的情势危险、惊恐,但是“柏荣爷”还掏出了两个蒸馍……那个年代,人们饿着肚子搞斗争,两个蒸馍可能是一两天的口粮,“柏荣爷”毫不犹豫的塞给正在走背运的社长,灵魂之清澈、人格之魁伟立刻显现。
读过这几段文字,不得不佩服作者的生活积淀和巧妙构思。作者对农村生活了如指掌,所有描写十分接地气,不矫揉做作,不生搬硬套。既写出了“柏荣爷”的大仁大义,又没让他的馋嘴贪吃影响他的形象,反而增加了不少真实感和憨厚可爱。
三、“柏荣爷”的智慧
“柏荣爷”做了不少箱子和洗漱匣子,遇到集会的时候,他带着老婆,担着自己的产品去赶集。卖了钱了,就与老婆吃一碗面皮和二两油糕,回来的路上还吼几句秦腔,给穷苦的日子增加一些乐子,羡煞邻里熟人。那个年代,家家都穷,但是脑子活络的人总会想办法改善生活,尽最大努力,让家里人过得好一点。“柏荣爷”就是这种能人!他开动脑筋,挣点外快,提升生活质量,既表现了他不同于众人的智慧,也体现了他勇于改变家人生活状况的抱负。
“柏荣爷”的智慧还表现在“割尾巴”那一部分。面对上面派来的老何组长,他不卑不亢,毫无惧色。“满脸不屑,手里挥着烟袋锅,一意的比比划划。”先说家里没盐、没油了,工作组长同意他去领二斤油和五斤盐。放在一般人,在当时物资短缺的年代,能有这样的斗争成果,已经相当不错了。但是,“柏荣爷”趁热打铁,步步紧逼,又拿三个孩子的学费没有着落来说事,他说孩子当中,一个是共青团员,一个是少先队员,是国家的未来,是接班人……一席冠冕堂皇、理由充分的话让“老何憋红了脸,沉默了一刻。他终于扭过脖颈,瞥了一眼三祥,甩了两下巴掌,转过身子走了。”这场舌战交锋,“柏荣爷”用智慧战胜了强权,大获全胜。
在这两部分的写作中,前一部分着重“巧”,把“柏荣爷”的聪明才干写得活灵活现。后一部分着重“刁”,把他的能言善辩写得痛快淋漓。让读者看见一个有血有肉的农村能人。如果作者没有厚实的生活阅历和扎实的文学功底,是难以达成目标的。
四、“柏荣爷”的爱情
在小说中,我们时不时地被“柏荣爷”和七婆的“爱情”感动着。其实,他们的婚姻只不过是困难时期“凑合”的结果。但是,从头到尾,我们感到扑面而来的幸福和甜蜜。
“老婆把柏荣爷当神敬,做饭、织布、缝洗衣裳,早晚先给沏好茶水,端上小桌,柏荣爷坐在马扎,抽几口旱烟,喝两口热茶,好不自在。”
“小胜的嘴巴闲不住:我七婆替您扛行李,卖了箱子,要请我七婆下馆子。柏荣爷大嘴裂开,和眼睛并列成了平行线:爷——,难为不了你七婆。”
“小胜靠近了几步:七婆——,今天上流曲镇,柏荣爷没亏待您吧?七婆兴奋得合不拢嘴:没。没呀。小胜:带您下馆子了?七婆拢了把面前的头发,笑嘻嘻地说:跑半天远路,就跟你爷换换口味。小胜听说换口味,嘴里口水出来了。他追着问:七婆吃啥了?七婆说:一碗粳糕,一碗醪糟。”
“三祥生龙活虎,腿脚快,嘴也快:柏荣爷每回上流曲镇,都要带我七婆。柏荣爷嘿嘿乐呵:老伴老伴,永远的伙伴。三祥嘴巴裂开了,补充说道:老夫老妻,形影不离。柏荣爷脖颈一伸:你七婆——,是这个!说着就伸出了大拇指。三祥装作不懂:爷——,这个代表啥?柏荣爷正色告诫三祥:你七婆,伟大得很!”
“你七婆——,给我先后抓养了六个娃儿;一日三餐,生的做成熟的;纺线,织布,做鞋纳袜子,夏天备单衣,冬天换棉衣;洗刷,收拾屋里屋外,给爷烧水泡茶;招呼亲朋好友,维系乡邻关系;还不忘下地劳动挣工分,她样样家事,都想走在别人前头。一天到晚,手脚闲不住。”
作者通过对“柏荣爷”和“七婆”的语言、手势、神态等描写,把这一对患难中结合的夫妻日常写得让读者羡慕,比成千上万自由恋爱的夫妻还默契,并告诉读者他们的幸福密码是互敬互爱、互相珍视。在这里,我们看到作者对婚姻的思考和观点。
五、“柏荣爷”的倔强
“上个九十年代,国家对抗战老兵实行生活补贴。柏荣爷闻讯,心里一阵炙热,在家待不住,当即坐车去找三祥。”
作者这里仅用几句话就把“柏荣爷”要面临的新冲突交代清楚。在侄孙子三祥轻描淡写地劝他说补贴只是象征性的,劝他不要太当真时,“柏荣爷变脸了。蛤蟆眼珠子要蹦出来了:你爷——,把脑瓜子提在手里,打了几年小鬼子,那怕补贴一分钱,证明政府承认我是有功之臣。”
光这一段话就足够震撼读者的心灵。“他一边说话,一边起身,双手解开了裤带,随即露出了内裤。”“在小腹的位置,果然有个小兜。他手指伸入小兜内,拿出一包牛皮纸。”“纸包放在了桌子上,纸质已经黄里泛黑,十分柔软。柏荣爷小心翼翼地把它打开,眼前展现的是一本红褐色的荣誉军人证和两枚军功章。”
看到这些字眼,我落泪了。一个提着机关枪与日本人拼命的老英雄为了政府的认可,小心翼翼地拿出了视若珍宝,珍藏了几十年的抗日“证明”。
这里,作者并没有关于“柏荣爷”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的描写,但是,作者的高明在于用自己的文字让读者心跳加速、呼吸急促。那本红褐色的荣誉军人证和两枚军功章历经五六十年,始终深藏在“柏荣爷”的灵魂中,支撑着他与众不同的多半生,也支撑着整篇小说的震撼力度。至此,读者才恍然大悟,原来“柏荣爷”不光打过日本人,还是荣获嘉奖的战斗英雄。我们敬佩老英雄的同时,也敬佩作者的表现方式,貌似涓涓细流、波澜不惊,实则波涛汹涌、高潮初现。
六、“柏荣爷”的豁达
在小说的最后,作者通过三祥的好奇,公开了“柏荣爷”当年勇救穆社长的壮举。让人啧啧称奇的是,作者笔锋一拐,通过三祥的口,说出了穆社长后来位居高官,曾多次探访救命恩人未果,现在就住在附近,问“柏荣爷”想不想去看看老朋友。
任谁也想不到,作者竟然这样写道:“柏荣爷很平静,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都是陈年旧事,再提它没啥意义了。”
“柏荣爷”正处于迫切证实自己抗战英雄的紧要关头,如果去找一下穆社长,说不定他的诉求就是一个电话的事情。然而,“他向屋外望了一会儿,手中的香烟静静地燃烧,烟灰已经多半寸长了。柏荣爷眼神迷离,岁月的沧桑凝滞在上面,却静如止水。”这种大恩不必言谢的豁达是普通人无法做到的,一个高贵的灵魂就巍然屹立在所有读者面前,随之而来的是小说的高潮。
我相信,只要有良知,看到这里都会“胸口热乎乎的。”随着“柏荣爷”最后一句话:“咱是农民,和人家不认识。跑到人家那里干啥去!”一位高风亮节、豁达无私的“柏荣爷”让所有读者敬仰至骨,小说戛然结束。
除了上文谈及的写作技巧和手法,作者全文以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紧紧抓控着读者的眼球。最深入人心的当属对“柏荣爷”不同时期“蛤蟆眼”的描写了。
例1:“外人三思不得其解。到三祥会说话了,他就称呼柏荣叫老爷。柏荣伏下身子,拍了拍三祥的胖脸蛋,一对儿蛤蟆眼挣得溜圆:娃儿,不敢!叫爷就行了。上面还有六老太爷呢。”
例2:“走上河堤,马张寺人已经抢先一步,西去的水渠扒开了,河水正翻着跟头往外涌泻。柏荣爷脸色煞白,蛤蟆眼瞪直了。”
例3:“姜渠口的河水哗哗东流,张家堡的男女老少欢呼雀跃。小胜腿肚子抖个不停,他怯怯地跟上去,和柏荣爷搭讪:爷啊——,那铁锨出去,若是甩到人群里,起码铲断几条大腿。柏荣爷站住了。蛤蟆眼又瞪圆了:都是乡邻乡亲,咋能狠心往人身上铲?!”
例4:“郭婶说:大旺在薛镇带回了一袋洋面,您想吃葱花拌面了,啥时候过来都行。柏荣爷蛤蟆眼笑成枣核了:嘿嘿,无功不受禄吔!”
例5:“牛子娘说:我给您做胡辣汤。柏荣爷蛤蟆眼要跳出来了:总不能一天三顿喝汤吧?”
例6:“一看到强娃臂膀上的‘造反派’红袖标,柏荣爷气就不打一处来。本来生就的一对儿蛤蟆眼,眨眼间就充血成了牛卵子。”
例7:“三祥……在街巷里见了柏荣爷,跑上去就询问:柏荣爷——,村里人都说,是您背走了穆社长。柏荣爷停住脚步,蛤蟆眼又睁大了……”
例8:“牛子横上街头,挡住了柏荣爷……柏荣爷停下车,蛤蟆眼满眼的不解……”
例9:“三祥不服气:我就是上了岁数,也看不出我七婆,有多么伟大。柏荣爷再靠近了些,蛤蟆眼珠子要跳出来了:你应该清楚吧,你七婆——,给我先后抓养了六个娃儿。”
例10:“三祥一听,柏荣爷打听抗战老兵补贴问题,禁不住呵呵笑了:柏荣爷,国家对抗战老兵津贴,只是象征性给一点钱,不要太当真。您小儿子在深圳外资公司,年薪二三十万,您老缺那几个钱吗?柏荣爷变脸了。蛤蟆眼珠子要蹦出来了:你爷——,把脑瓜子提在手里,打了几年小鬼子,那怕补贴一分钱,证明政府承认我是有功之臣。”
除过成功的细节描写外,本文随处可见的人性刻画也深入骨髓。
例如抢水浇地事件中,一看“柏荣爷”的铁锨跟飞镖一样厉害,“带头闹事者傻眼了。不知谁喊了一声“撤”,马张寺的后生们才缓过神来,掉转身子,撒腿就跑。转眼就不见了踪影。”欺软怕硬是人的本性,在农村,这种本性尤为张扬,丝毫不加掩饰。作者这里让对方的嚣张气焰急转直下,既形象生动,又合情合理。
又如“柏荣爷”的贪吃,当时家家户户缺粮食,“柏荣爷”家里人口多,尤其困难。由此,他为左邻右舍帮着干活,只想吃顿好的。这里的人性揭示与他的形象并不矛盾,反而反衬出他勤劳朴实的一面。
再如:“柏荣爷”与工作组长唇枪舌战一段,他乘胜追击、不依不饶,并没有显得他泼皮无赖,反而揭示了他为生存据理力争、针锋相对、不畏权贵的铮铮铁骨。人性最原始的层面就是为了活着,或者为了活得更好。“柏荣爷”是抗战英雄不假,但在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下,他只想让一家人活得好一点,这是他作为人,作为一家之主的本性,也可以说是天职。
还有小胜多次追问“柏荣爷”和“七婆”赶集时吃了啥,嘴里留了口水。人常说:说啥缺啥。小胜之所以这么上心地问,就是羡慕,想吃。当时人人都吃不饱肚子,小胜的行为和语言合乎一个青年的本性。
综上所述,《柏荣爷》这篇小说句句用心,处处细心,段段精心,全篇攻心。用八千多字写了百万巨著的内容,从解放前一直写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令人惊讶折服的是:该详细表达的内容,作者并没有一带而过,而是不惜重墨,在历史变迁的大事件中展示主人公“柏荣爷”的人物形象。时代背景也没有含混不清,而是清楚明了,主次得当。之所以能做到一字千钧,归功于作者的积累、修炼和思考。
感谢作者用《柏荣爷》为当下逐渐衰落的文坛,提供了一部短篇小说的教科书。
注:此文发表在《陕西文学》2024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