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云游翼的头像

云游翼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008/07
分享

浅聊现时代的“感伤主义文学”

对于“感伤主义文学”百科上是这么定义的“感伤主义文学是18世纪后期欧洲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中产生的一种文艺思潮。发源地在英国,因英国作家劳伦斯·斯泰恩的小说《感伤旅行》(1768)而得名。”“它产生于英国,是当时英国软弱的城乡中小资产者情绪的反映。面对大变动的社会现实,痛感自己生活的失败,既不满贵族和资产阶级的暴虐,又不理解社会变革的原因,产生了感伤的情绪,感伤主义作家在创作上突出地强调感觉和感情,着力描写个人内心的感受,渲染中下层人物的痛苦和不幸,作品充满感伤情调。”

   或许是文学与思想的影响过于深刻,以至于到了如今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感伤主义文学借助于书籍,杂志以及网络新媒体传播的更广了。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感伤文学似乎比心灵鸡汤更受追捧了,牵涉到“孤独,生,死”之类的话题往往能收到更多的点赞,转发与“共鸣”,这种共鸣往往牵动的是“孤独,感时,伤怀”的一股淡淡而又深沉的忧伤。这反倒像极了曾无数次被人吐槽的非主流“葬爱家族”中的“葬爱”俩字。感伤是人类应有的精神物质活动,而如果只是像某些用“一朝被蛇咬”来告诉读者听众“远离井绳”的因噎废食式的感伤语段,我姑且只能称其为“葬爱文学”,爱,敢爱,相信爱本应该是一种力量,是一种敢于向前追求的精神动力,而“葬爱文学”只是教人们放弃内心对于理想对于美好的积极追求,将那最卑微最薄弱的一丢丢追求给埋葬罢了。当然,其最终的结果在旁观者眼里看来不过是将头埋进土里就以为万事大吉的“鸵鸟式”逃避伤害而已。

很显然,现如今的某些感伤文学实质上只不过是在“葬爱”罢了,已然与18世纪的感伤主义文学有着云泥之别。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幅油画,画了三个人,一个人脚下什么都没垫,只看得到画着蓝天白云的一堵墙的墙面;第二个人脚下垫了一些书,他的高度超过了墙,他看到了墙以外的被雾霾所笼罩着的高楼林立的都市;第三个人脚下垫了更多更多的书,以至于他的高度已经超过了云层,他看到了雾霾之上的晴空万里。其实我觉得这幅画其实特别形象地说明了一件事,就是人站的高度的差异决定了人所能看到的东西的差异,比如第一个人没有自己的积累与学习也就缺乏判断力,看到的只能是别人画给他看的世界;而第二个人有了自己一定的积累看到了“童话”以外的世界其实充满了黑暗与雾霾,也就好比进去了“葬爱文学”的感伤氛围里;而第三个人,积累学习的更多,站的更高,眼界更高才能拨云散雾见日出。

所以说与其沉溺在“葬爱文学”的感伤世界里,倒不如试着提高自己,提高自己的眼界,最终守得云开见日出。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