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云游翼的头像

云游翼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2/07
分享

老郑的宝葫芦

老郑的宝葫芦


昨个是家家户户除旧迎新的日子。贴春联,吃团圆饭,饮团圆酒,种种活动好不热闹。自然也免不了清除过往记忆的残存。在整理房间的时候有一个小东西,从我的背包里滚了出来——一个木质的小葫芦。那是老郑给的,里头藏着一个秘密。


关于那个葫芦。应该是在某一节古代文学课上发生的事情,老郑提问了一首古代诗歌意象的分析问题,我欣然举手,老郑觉得回答的不错,奖励给我一个葫芦,木头做的。他说他很喜欢收集这一类东西。而这个葫芦很小,小到只有两节指关节那么大,里头似乎是实的,更不用说能把它打开装进一些个东西。但出于对老郑的个人崇拜我还是带着疑惑并小心地把这葫芦好好保存了下来。


与老郑结缘也是由文学牵线。在认识老郑之前我是一个极度自负的狂人,用某著名诗人的话说,那便是“少年自负才高八斗”。步入漳城院之初,先是添加了班导师白老师的联系方式,在聊天的字里行间中,常常卖弄自己写作的本事,向白老师请教诗歌写作的问题。术业有专攻,白老师把长期的经历用在课程论方面的研究和教学方面,因此便将我引荐给老郑。说这是我们学校文学专业的正教授,文学方面厉害得很。


添加上老郑的QQ以后,便毫不客气地和老郑探讨起了诗歌,交流起了自己的写作作品。问了老郑一个很大的问题,“什么样的诗歌才能称得上好的诗歌?”老郑始终很和善儒雅的,包括他的回答。很温柔地跟我说,让我把自己的作品挑几篇打印出来,上课的时候去找他。我便迫不及待地挑了几首自认为极度满意的作品,如愿的在第1堂古代文学课上见到了老郑。相对而言,老郑似乎更满意那首《镜子前的猫》,些许是有一些思辨的成分在里面,但当我拿着自己认为所谓的古风诗歌给老郑看的时候,老郑只是很委婉建议我这种风格的写作不如去填词。交流一番之后,老郑大致给我的写作划了一个朦胧派的范围,向我推荐了顾城北岛舒婷海子以及欧阳江河等人的作品。而之后的实践里也证明了,这些作品对我的帮助是极大的。


老郑和别的老师不大一样。老郑备课是及其简约风,每一页PPT上几乎没有几个字,全凭他一张嘴,从先秦讲到现当代,还时不时拿我写的东西出来做个“反面教材”。但往往围绕的就是PPT上面那几个字或者几个词构成的核心内容,所以又不能说他离题。老郑的发量是令许多大学老师所羡慕的,也是许多教授所羡慕的,发质发量太好了,与那些聪明绝顶的老教授,形成了某种程度上的对比。


老郑有跟我们提过以无为用,有容乃大相关的道理,而那个葫芦我却始终打不开,解读不出来葫芦里头的道理。


随着系列文学史课程的结束,迎来了我个人期待最久的写作课,尤其是讲到诗歌写作的时候,我是特别来神的,像是被某一颗写作的陨石炸开了七经八脉,尽管我算不得什么诗歌上的天才。在写作课期间我写了好多首诗,但最满意的还是当属课堂上写的《在闽南种一粒冬天》。老郑一行一行的帮我提修改建议,却保留了我原本的情感主旨,仅是修剪了些许枝叶。起初写这一首诗的动机,莫非有二,其一,闽南没有冬天,这对于一个从湘西过来的人来说是极其罕见的。毕竟我从未体验过,在12月份穿短袖的感觉,但也正因如此导致在闽南的日子里是遇不着雪的,便少了一种关于雪的浪漫,因此让闽南拥有冬天是每个闽南人的希望,尤其是对于思想浪漫的大学生而言。其二便是源于某种文人相轻的鄙视链, 我曾结识过在北方某一线城市上学的诗人他说只有在一线才可能遇到优秀的现代诗和诗人。而我写这首诗便是想告诉他在偏远的地方会有诗歌正如没有雪的城市也会拥有冬天。


也是在那一刻我才明白了,老郑的木葫芦里面装的到底是什么?于我而言那就是一粒文学的种子,在没有缝隙的地方钻出隧道,在远离土壤的地方,生根发芽。但这个过程也是寂寞的,沉默的无人知晓的。正如阳明所说的,不作花想,不作叶想,不作枝想,用敬了。一样的道理。若非得描述得形象些,那便是一个播种的过程,播种之时不奢求开出怎样的花,结出怎样的果,只管用心浇灌,以虔敬之心为肥,纵使冬季凋零,来年依然枝繁叶茂。或许这便是海子能写下“我必将失败/但诗歌本身,以太阳必将胜利”的缘由吧。


想明白这些之后也开始闭上了自己的嘴巴,收起了老郑说的“年轻人特有的桀骜”,沉默地拿起了笔,不断地勾画删除。在这期间也曾获得过一些奖项,但我始终明白这远远不够也完全够了。而这些明白,正是老郑葫芦里的秘密……


嘭!烟花绽放的声音让我从梦中惊醒,睁开双眼便来到了2022,我四下寻找我的葫芦,却不见踪迹,摊开右手时,才发现握在心上的口袋。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