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树国的头像

王树国

网站用户

散文
201809/08
分享

我的父亲(2038字)

 

块泽河畔,有一个叫“芝麻炭”的村庄。因煤生树状,富含焦油量,煤味纯正带清香,顾名思义“芝麻炭”。与河对岸的村庄隔河相望,人们常称这里为“小台湾”。这里是父亲的第二故乡。

父亲八岁那年,爷爷感染伤寒,无法医治,年仅三十九岁便离开人世。父亲跟随奶奶过门到芝麻村的贺氏人家。贺氏爷爷是奶奶的哥哥的舅子,奶奶的哥嫂都已离世,唯一留下一个儿子,无依无靠,与我的父亲同岁,比我父亲大月份,成了我的表伯父。奶奶与贺氏爷爷带着我的父亲和我的表伯父开始过上了一种特殊家庭的日子。在这里生活的异姓人,进取心特强,往往谨慎、坦诚、勤劳、上进、忍让,父亲就是一个言语不多,谨小慎微,忍让有余,勤劳善良的典型代表。

父亲十三岁那年,奶奶也不放过供他上学的最佳时机。于是乎,上了一年级,跳过二年级读三年级,再跳过四年级读五年级,最后进县城中学读了一年初中。后来省里作出“缩短战线,保证重点,为钢粮让路”的决定,对学校采取调、并、退的办法,将超龄学生动员回家,父亲不得不回家务农。那个时代,识字人不多,父亲就算是村里的读书人了。

父亲十八岁那年,奶奶把父亲和表伯父的婚事办了,各自独立成家,父亲和表伯父便合伙搭建两间茅草屋,开始了当家作主的新生活。听妈妈说,分家时仅有的财产是她当时出嫁时外婆家陪嫁的一只木箱和一个木柜,其他别无多余。按照爸妈的说法,自从有了自己独立的家,便开始有了责任,开始有了担当,干啥得前思后想。尤其是做了父母之后,干啥都得做出示范,做出榜样。

六十年代末,按照上级号召,小学不出村,初中不出大队,高中不出公社,全国上下兴起办学高潮。芝麻炭村也不例外,办起了耕读小学,父亲在村里当上了民办教师。当老师,只能与女同志一样一天记八分工分,如果节假日参加生产队劳动,也可以按每天十分工分记。不管怎样,工作需要,生活需要,父亲任劳任怨地实践着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七十年代初,父亲和表伯父商议,决定将茅草房改建成瓦房,经多方努力,东拼西凑,建盖了三间瓦房,家住一间,养猪养牛用半间。当时,父亲任生产队会计,“抓革命,促生产”便成了父亲的主要工作。由于这里清泉长流,土地肥沃,气候适宜,煤炭资源丰富,村民勤劳,和谐共处,耕作有方,四季产水果,四季有蔬菜,生产队牛羊成群,群众吃穿没问题,上交公粮余粮不在话下,所产粮食还要调去支援其他生产队。那时,我已经岁,大哥二哥均已上学,大哥放学后上山割草,二哥在家煮饭,同时还要喂猪。父亲照顾不了我们,妈妈身上背着四弟,手里还要拉着我,带着我们兄弟俩一起上山干活。无论是在玉麦地里除草,还是在田里插秧,妈妈的背上都有弟弟,而我呢,在田埂地角边玩,妈妈累的时候便把弟弟交给我照看。弟弟饿了,带他在地埂边上摘野萢(读pāo ,山上的一种野果,可以食用)吃,或者摘杨梅吃。爸妈早出晚归,每天挣足男十女八的工分,保证了年底分粮养活一家人。

七十年代末,我们家有兄妹六个,住一间半瓦房,还要养猪养牛,实在是苦不堪言,亲戚朋友来了,只有在堂屋中间铺地铺。万般无奈,爸妈又只好以房换地,另起炉灶,重新建盖三间瓦房。虽说是盖房,其实支起一个架子,四周用玉麦草拦起来,这样住五六年。这期间,妈妈天不亮就起床脱土基,脱满一场子正好赶上生产队出工,父亲利用晚上放工回家背石头,日积月累,几年下来,四周的墙才砌起来。至于搭楼轮,铺楼板,安门窗,隔房间,那得靠慢慢的攒钱,一年添置一点,几年才修了像个住房的样子。这期间的日子是人在家中坐,风吹草动能感觉,春夏秋冬预先知。

八十年代初,土地承包到户,父亲是生产队会计,负责分地,一边丈量一边记录,别人挑选剩下的远地瘦地是咱家的。地分了,父亲被安排在大队茶场任场长。种植茶树,管理施肥,采茶加工,联系销售,无不亲力亲为。家里的主要劳动力是妈妈和大哥,大哥结婚后另立门户,家里靠妈妈一人支撑,一边种地,一边做点小生意维持我们的上学费用。后来,调整产业,茶场转让,父亲回家务农,购买了磨面机、碾米机、压面机,开始为村民服务,不分早晚,不分白天黑夜,随叫随到。村民们都说我的父亲说话十分拿理,对人谦和,不发脾气,不怕麻烦,遇事沉着镇静,笑迎各类顾客,很受村人尊重。

在父亲眼里,教书是做善事。他常常说我们“从小不育,到老不弯”。我理解,这也是他当老师的教育理念吧!他说,当老师就要好好爱护自己的学生,把正确的知识教给学生,千万不能马虎。要教人真知,要教做真人。种地也是如此,必须用心去种。他说“你哄地皮,地就哄你的肚皮”。做人更是如此,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已,他说“人要学会以心换心,要学会感恩戴德”,要做到忍让、宽容、当担、诚信,才会受到别人尊重。

父亲严而不言,言传身教,教给了我们“一心一意做事,踏踏实实做人”的为人处事之道。父爱如山,深重而久远,像一盏明灯永远照亮我们兄弟姊妹的人生之路。这就是父亲留给我们兄妹最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