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温圣巍的头像

温圣巍

网站用户

散文
201806/01
分享

印象桂林

 

印象桂林

 

 

桂林乃中国山水之胜景,故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称。说起桂林,中国人无人不晓,据说嫦娥从月中摘取桂树,马群变成了群山,菩萨净瓶中的水化作了江水,故有“桂林桂林,桂树成林,漓江漓江,离别之江”的说法。2010年,有幸到桂林开会,遂游桂林,桂林之印象,记忆犹新。

一、石林

走进石林,我被这石之灵动所感染。除了奇形怪状、气势恢宏的“喀斯特”地貌特征外,这里还集湖泊、溶洞、瀑布及独具特色的萨尼土著人之风情。穿行于石林之间,犹如穿行于一个巨大的城堡:一道道门禁,一道道沟坎,一座座坚如壁垒的石墙,一条条曲径通幽的小道……这里也犹如一座迷宫,石林深涧,道通道、径挨径、梯连梯……若不是导游阿诗玛(对彝族美丽姑娘的昵称)领路,阿黑哥(游客)定然迷于林间。

“石林风景”是石林风景区的代表性景点,也是进入石林迷境必经之处。“石林风景”的背面是惊心动魄的“千钧一发”奇境,两列高耸入云端的石峰构成一道天壑石门,顶上夹悬着一巨石,看似摇摇欲坠,令游客心惊胆颤,我们不得不加快前行的脚步。穿过这“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危险之门后,“千钧一发”的悬惊马上峰回路转,便到了如厅似屋的“且行为佳”崖洞。洞内有石桌、石凳、石栏。是游客小歇纳凉的好地方。过了“且行为佳崖洞”,顺右边小路可到莲花峰。莲花峰雄踞剑峰池旁,浮出水面30余米。峰顶巨石横卧、石缘向上圆翘,宛如盛开的莲花,故称“莲花峰”。登上莲花峰,俯瞰四周,沟壑纵横,深渊无底,仿佛坐在刀山剑丛之上。

“莲花峰”下面是“剑锋池”,是石林最低的地方。池的四周峰高耸,峰如刀丛,剑锋池水若隐若现,蜿蜒于石缝之间,抬头蓝天一线,白云朵朵,俯瞰池水,天光云影,石峰倒映。这里是观看石林全貌最佳的地方。小径曲折,形若蛛网,景色变化,神奇莫测。仰天俯地,便可看到双鸟渡食,犀牛望月,象踞石台,千年清龟,凤凰梳翅等胜景。它们个个栩栩如生,令人目不暇接。

然而,石林不仅是石之林,更是森林之林。在望峰亭上,揽山犹如揽林,只见山山相连,峰峰相邻。而且每座山峰都如层森垒叠,每座山峰又犹如窜天白杨,树梢笔直如刀鞘耸入云天。据阿诗玛说:云南石林构景面积达1100多平方公里,受保护的面积就达350多万平方公里。

石林的魅力不仅仅在自然景观,还在于独具特色的土著萨尼风情,以“阿诗玛”为代表的民间文化艺术,其独特的语言文字,内涵丰富的诗文传说。斑斓绚丽的民族服饰,火热豪放的民族歌舞,粗犷粗豪的摔跤竞技,风格独异的婚丧嫁娶,无不体现古老民族的文化韵味和地域特征。在石林内的一个小广场上,萨尼人跳起欢快的三弦舞蹈,我们随之加入,载歌载舞,尽情体验了一下这源于民族生活的豪情和欢快。跳着跳着,仿佛回到了远古刀耕火种的时代,如痴如醉,令人流连忘返。

石林的灵动文化是亿年风霜的奇观,是风霜不朽的千古魅力。

 二、象鼻山

从桂林公园左侧进入,映入眼帘的就是巍峨的象鼻山。山上林木葱茏,藤蔓蓊蔚。浓郁间,掩映着盘桓曲回的石栏步梯,步梯上游的游人如织。山脚下,飘萦着浓郁的酒香。据说,这是窖在山洞里的三花酒,丝丝缕缕地飘逸出来的香味。三花酒起源于盛唐时期,因漓江水,禾稻花和芳草花酿成而得名。号称中国米酒之代表。闻着酒香,拾级而上,半山上,狭窄陡峭的石梯崖壁上,有一醒目的“西南保障”的摩崖石刻,书者为国名党抗日将领时任第十五军中将参谋长的何宣,人虽作古,雄风犹存。

站在山顶,林木成荫,从浓密的枝叶和藤蔓中极目远眺,密匝匝的高楼尽头,是林桂特有的逶迤山峦,碧莲玉笋,参差嵯峨,薄薄的雾幔,将阳光擦得毛玻璃似的,仿佛是一幅淡淡的水墨,人在景中,身在画中,登临观景台,鸟瞰桂林城,放眼两江水,秀美的漓江和桃花江,在此绕山交汇,倒映苍翠,水面宽阔的漓江,游船如织,上下梭行,不时翻卷着洁白的浪花。

象鼻山的造化,在于鬼斧神工般地拱出一个大洞,据阿诗玛说:“洞长十七米,宽九米五,高十二米,象山外侧的石壁,视觉上十分似大象的鼻子,俯首江中饮水。正因如此,便有“象鼻山”的称谓,这个洞,又叫水月洞,因其洞在水上,如明月浮水得名,故“象山水月”便成了桂林山水一大奇观,文人骚客莫不叹为观止。宋朝蓟北处士赋诗《水月洞韵》写道:“水底有明月,水上有明月,水流月不走,月走水还流。”该诗描摹了蓝天、空洞和水底月亮交相辉映的妙景。明代诗人孔镛写道:“象鼻分明饮玉河,西风一吸水应波,青山自是绕奇骨,白日相看人厌多。”水月洞与南望的穿山月岩相对,一悬于天,一浮于水,形成了“漓江双月”的奇特景观。

三、漓江

据导游说,游漓江最快要一整天,我们便早早起床,立马出发,梦里千百回,今日终成行。

到漓江码头乘船,才得知游览漓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坐汽船,一种是坐农家竹筏。如果坐汽船,有普通舱、有豪华舱之分,走近一看所谓的普通舱和豪华舱区别就是普通舱为船的底层,豪华舱不过是船的第二层,第二层视线没有任何遮挡,欣赏风景可一览无余。普通舱为100元,豪华舱为200元,坐上豪华舱后才觉得坐竹筏的感觉恐怕要比坐船的感觉要来得更逍遥自在,悠然自得。也许导游看出了大家的心思,马上解释道:“坐竹筏可要两天,坐汽舱一天就可以游完全程”。船初行进,风景平常,可大部分来自闹市里的人们,依然馋得不愿回坐位,用手中的相机来回拍个不停,许是为了观景,留个难得的纪念。船行进很慢,我坐在船头,离水面很近。头探出窗外,尝试着听听漓江的水声,可什么也听不到,瞬间就想到贺敬之曾道:“神姿仙态桂林山,”“如情似梦漓江水”。原来这里的水清亮灼眼,安静轻柔,不动声色。怪不得听不到水声。此时墨绿的水似柔情蜜意,流淌在桂林山水之间,宛若少女纯情透明的眸子,洁净温婉。岸上的风尾竹,一大片一大片的,远处是绵延起伏的山脉,简直是人在画中游。

独秀峰,仙人推磨,童子拜观音,九马画山,山青水秀,翠竹掩映以及岸边随处可见的凤尾竹,让我想起了朱哲琴那首名曲《月光下的凤尾竹》,导游一直不厌其烦解说而我却无心聆听,循着自己的感觉,陶醉于每一座山,领略每一处景,随心所欲浮想联翩,恣意情思,全然与导游所说的传说无关、与典故无关。

已近深秋,山的绿色渐淡,而阳光显得更亮丽,照得有点刺眼,

船行兴坪段,突然,五峰连体入眼,东南北三面环山,西面峭壁临江,高宽百余米的石壁山,青绿黄石,众彩纷呈,浓淡相宜,斑驳有致,宛如一幅幅神骏图。记得旅行家徐霞客曾对此景这样描述道:“其山横列江南岸,江自北来,至是西折,山受啮,半剖归削崖,有纹层络,绿树沿映,石俱黄、红、青、白,杂彩交错成章,上有远望画如屏,故名“画山”。宋代诗人邹浩比作天公醉时的杰作:“应时天公醉时笔,重重粉墨尚纵横。”清代诗人徐弓赞叹:“自古山如画,从今画似山,图呈九首,奇物在人间。”“画山”堪称漓江“巨壁美”之冠,美哉!桂林之山,“画山”其美非它莫属

下午三时许,我们到了阳朔,阳朔堪称甲桂林。可惜此行安排很紧凑,因晚上安排了“印象刘三姐”,这是张艺谋老爷子第一部执导的风景印象艺术片,故阳朔的桂花、月亮山的远景、大榕树的独木成林、黑龙潭洞中船行,只能匆匆而过了。

刘三姐是广西北族传说的歌仙,“印象刘三姐”是全国第一部“山水实景演出”。山峰的隐现,水镜的倒影,烟雨的点缀,竹林的轻吟,月光的披洒,美轮美奂,清风倒影的漓江特别迷人,烟雨漓江,细雨如纱,飘飘洒洒,云雾缭绕,似如仙宫,如入梦境;其艺术想象力和感染力,出神入化。

六十分钟的表演,张艺谋老爷子用红色、白色、银色、黄色将刘三姐的经典山歌,民族风情,漓江渔火创新组合不着痕迹地融入桂林山水,身穿白色纱巾的妙龄少女翩然起舞,水镜晨妆,风解罗衫,山水与袒露的少女彼此呼应,灵性在山水深邃处或隐或现……

看遍青山绿水,聆听春风秋月。每每回忆起桂林,记忆里依然飘摇出一幅幅如诗如画的风景……

“水几重啊山几重?

水绕山环桂林城

是山城啊,是水城?

都在青山绿水中……”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