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弓长贤敏的头像

弓长贤敏

网站用户

其他
202001/20
分享

遥远的回响

          弓长贤敏

 千年一叹,这个书名真是恰如其分,一语双关。余秋雨先生在千年之际2000年历时了4个月,跨越了4万多公里,从中国出发,分别探访了希腊,埃及,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等国家,通过现有的遗迹追溯古文明的踪迹。

没有经过,确实难以体会。全书由近百篇散文组成,但几乎每一篇散文只有一页半,这出乎了我的意料——不像是余秋雨先生文化散文的篇幅;却也在情理之中,正如他的原话所说,“我笔下的文字一片从容安详,给人的感觉是一路上消消停停,轻松自在。其实根本不是那回事。”确实如此,中东战乱频仍,硝烟弥漫,武装分子等不安定因素使得他们的行程变得危险而紧张,可以说他们只顾得上赶路,有时面对古代遗迹也只有眺望一眼的时间。

余秋雨先生作为一名文化学者,所以他认为他此行的使命就是要发掘这些古文明给我们带来的现代意义。每天坚持写一篇日记,通过卫星发送装置发给大陆的凤凰卫视,报纸登刊的便是每天更新的日记。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中,普通人能生存下来已是万幸,何况说每一天写一篇日记呢?他说,“熟悉我文风的读者,也许会抱怨这本书的写法过于质朴,完全不讲究文采,那就请原谅了。执笔的当时完全没有可能进行润饰和修改,过后我又对这种特殊的写作状态分外珍惜,舍不得多改动。我想匆促本是为文之忌,但是,如果这种匆促出自于一种万里恐怖中的生命重压,那就是另一回事了。”这种状态下写的散文,其实也是没必要修改的,一个人在如此紧急的情况下写出的匆匆散文,怎么可能不是发自心声的呢?相较之下,中国建国初期杨朔的散文受到了不少追捧,但近些年对杨朔的评价可谓是毁誉参半,他的散文从一个生活断片,就迅速的反映出时代的侧影,可在文章的创作上千篇一律,形式单一,在当时痛楚的现实面前,过分强调诗意,使其散文抒情“失真” ,有其历史局限性,现代文坛也常常斥道:为文不切实,不求真。所以文章以“诚”为本,以“情”为真 ,像“千年一叹”这样的散文可是求之不得的。

 今日,我与我的好友闲侃,谈话结束我说我要继续去中东旅游了,没等他发问,我打上了破折号——读着《千年一叹》,跟随余秋雨先生的脚步,读着他写的旅行日记,探访北非,中东和南亚。他深解其意,笑容弹来,我深解其味,笑容弹去。确如先生所说,短小的文章看起来平淡质朴,却暗藏危机,处处艰险。还好,今日我看完之时,合上书本,深深的叹了一口气,还好顺利回归,作者的体会是以实践换来的,我们的感受却是从日记中读来的,这两者虽有不同,亦有共通。但谁都知道这两者是没法比的。但至少,我们也由此得到陶养,作者用他的经历换来了我们的精神经历,我们的想象力和思维也由此得到开发,从而受益。

  我们的色彩记忆也霎时唤醒:蓝色的希腊,黄色的埃及,象牙色的以色列,灰色的伊拉克,黑色的伊朗,不可名状的巴基斯坦,油腻的棕黑色的印度,绿色的尼泊尔;我们领略了希腊文明、埃及文明、希伯来文明、巴比伦文明、波斯文明,印度河—恒河文明;我们看到了闲散可爱的希腊人,看到了精明深厚的埃及人,看到了精明的以色列人,看到了信仰的巴勒斯坦人,看到了艰苦素净的约旦人,看到了落后艰难的伊拉克人,看到了开放的伊朗人,看到了美丑并存的巴基斯坦人,看到了为自由而抗争的既虔诚又愚昧的印度人,看到了辉煌的尼泊尔人。一路风风雨雨,一路色彩分明,一路跌跌撞撞,一路感慨万分!

 最后篇章,整理一路感受,作者终于可以静下心来整理这一路的所得,对盛极必衰的疑问?对文明造的孽的质问?对中国为何成了例外的反思?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两种境界,也是两种感受,期待着某一天,我们也能亲身去看看,看看这些古老文明的遥远的的痕迹,是否能够引起我们的共鸣和思考?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