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戈壁牧羊人的头像

戈壁牧羊人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407/12
分享

我在巴丹吉林沙漠等一场大雨

若要写我的基层工作现状,就不得不写我工作生活的地名。旗是内蒙古特有的县级单位,我出生在内蒙古阿拉善右旗额肯呼都格镇(现改名巴丹吉林镇),后来工作在本旗辖区内的曼德拉苏木(苏木为乡镇级单位),苏木所在地为呼德呼都格嘎查(嘎查为村级单位),29岁的时候,我被调到了本旗辖区内的雅布赖镇,镇政府所在地为新呼都格嘎查。所有的地名,都有“呼都格”,汉语意思为“井”,因为阿拉善右旗人一直都是逐井而居的,从前,哪里有水先辈们便在哪里生活。现在,我们工作的重点还是安全饮水工程,让牧民群众告别苦咸水,喝上清甜方便的自来水。今后,我们工作的重点依然是保护好地下水资源,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财富。之所以只保护地下水,是因为巴丹吉林沙漠横贯阿拉善右旗全境,虽然土地面积有7.3万平方公里,但是却无径流,适宜人类生产生活的面积仅占6%,年均降水量最少仅为20毫米,年均蒸发量最高却达4200毫米。

我们的水很珍贵,饮用水则更为稀缺,因为极端缺水,所以节约用水是刻在血脉里的。内蒙古的水龙头拧开并非都是牛奶,我们有两个水龙头,分为饮用水和生活用水。外地的我大学同学来找我旅游的时候,刚来就用饮用水单独洗了一件半袖,后来看到我日常攒好多衣服用生活用水洗,然后又用洗衣服的水冲马桶、拖地、擦车……很多年过去了,每当提起这件事,他还是很懊悔浪费了那一盆饮用水。

我家和我工作的地方,是阿拉善右旗相邻的两个乡镇,也算是离旗政府所在地距离最近的一个乡镇。但是我开车走,还是要走100公里。一路上,我先要穿越一个小的山脉,然后依次穿越戈壁、丘陵、沙漠。我穿越的沙漠,便是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的交汇处,近年来通过治沙,有效阻止了两大沙漠的大面积交汇。防沙治沙是我们工作的另一个重点。每年都是全民参与栽种梭梭树、打草方格。上班路上,除了偶尔会遇到骆驼和羊群,其他的都是干旱的大地,虽然已是夏天,但因为一直没有降水,路边还是和冬天一样,枯黄一片。晴天的时候,马路北边的巴丹吉林沙漠的高大沙山,像一条盘踞的恶龙,黄沙无边无际,一点一点朝着马路方向挪动,所以治沙工作不仅刻不容缓,还任重道远,否则等两大沙漠完全交汇后,我们生存的家园也将会被黄沙掩埋。

我们可以在巴丹吉林沙漠中可以生活和繁衍,都要归功于骆驼。骆驼离不开巴丹吉林沙漠的广阔天地,而巴丹吉林沙漠的人,更离不开骆驼。

这里独特的气候、食用的草木、饮用的咸水是很适合骆驼的生长的。尤其是艰苦的环境,锻造了骆驼坚韧的意志。

在曾经交通不便的时光里,是骆驼充当交通工具,打通了沙漠与外界的联系。骆驼浑身都是宝,驼肉、驼毛、驼奶、驼皮养育了一代代的阿拉善右旗人。

驼毛保暖性能极佳,伴着阿拉善右旗人度过了所有寒冷的黑夜。我去西安上大学的时候,一共有两大包行李,一包是日用品,而另一包就是驼毛被子,这床驼毛被子温暖了我在异乡求学时每一个寒夜。毕业回来的时候,物流业已经发展起来了,本地也有了快递,快递回来两件行李,一件是日用品,另一件还是我的驼毛被子。母亲把我的被子里面的驼毛清洗过后进行梳理,驼毛晒干之后又蓬松温暖了起来。母亲又把这些驼毛缝成了被子,作为我最重要的行李陪我来到了工作的地方。

沙漠种不出玫瑰,但是沙漠也并非寸草不生。

巴丹吉林沙漠地下水丰富,沙漠里有140多个海子,这些海子滋养了周边的绿洲,也养育了沙漠里的牧民。牧民在这里放牧、发展旅游业。虽然我也是牧民出身,但是却工作了以后才有机会深入巴丹吉林沙漠腹地。峻秀挺拔的沙峰,静谧碧蓝的海子,淳朴好客的牧人,遥远而神秘的沙漠游牧生活,孤单的蒙古包里有充满信仰的哈达,美味的牛羊骆驼肉,唱不完的酒歌,喝不够的美酒。在这里,人迹罕至的蒙古包与欢声笑语同在,传统畜牧与现代科技并存。经过上级多年惠牧政策的支撑,无论有多偏远,都配备了现代化的风光互补、通讯信号、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独特的地理位置,艰难的交通,坐越野车要翻越两个小时的高大沙山才能到,这就注定了这里不管有多美,也只能是一个小众景点。巴丹吉林的壮美和神秘不是我的只言片语能描绘出来的。厚重的游牧文化历史,传承几百年的巴丹吉林庙,站在沙峰上,仿佛看到驼队驼着砖瓦在沙漠里一点一点前进,深深浅浅的脚印。从前的时间很慢,一生只能做好一件事,但是却能流传百年。

曾经有外地朋友问我,我在基层乡镇政府的工作具体干什么,我竟不知道怎么回答,虽然每天很忙,但仔细想想,好像也没有干什么大事,没有什么可说的。常规性工作便是对接发改统计、农牧林草、自然资源、环保水务、司法应急这些部门,按照上级要求做好工作和信息文件报送。其实更多的是非常规性工作。大雪封路,积沙封路、危房改造、防汛抗、旱春秋防疫、安全生产……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所有事情我们都管。工作时间长了,真的感觉就是大家共同管理着一个大家庭,要想着怎样挣钱养家,怎样过日子。家庭成员相互之间发生矛盾,如何化解。谁家有挣钱新路子,就支持和推广,谁家遇到困难了,大家帮助共渡难关。

面对艰难的环境,勤劳善良的阿拉善右旗人没水找水,行难修路,有沙治沙,想着改变,从未想过离开。

无数次在遮天蔽日的沙尘暴中前行的时候,我都想过,如果我不是土生土长在这里的,我会不会来这里工作,我想我可能是不愿意来的。所以我对北疆楷模徐乃超是很佩服的,他可以放弃大城市的一切,与妻子一起在荒漠上建立夫妻哨所,服务牧民,在条件艰苦的他乡默默奉献。还有大漠边境线上的“活界碑”尼玛老人,在荒凉的戈壁滩上带着家人守护边境的半个多世纪,始终把党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用热血和忠诚守护祖国北疆。他们只是这里牧民的一个缩影,广袤的沙漠戈壁里,每隔几十上百公里就会有一个人家,孤零零的房子、羊圈驼圈还有水井。虽然干旱让放牧变得异常艰难,但是牧民还是在坚守着祖国的北疆大地。

今年,为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阿拉善右旗与甘肃省民勤县就打好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签署跨区域联合防沙治沙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承担阻止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交会的重大责任,推进沙漠边缘和腹地、上风口和下风口、沙源区和路径区系统治理。西部荒漠综合治理项目(二期),仅在我镇就涉及39余万亩沙化土地。我们主要通过草方格的方式来治沙,把干枯的麦草插进沙漠边缘的沙坡上,形成一个个相连的方格,将前进的沙坡全部围起来,从高处向下俯瞰,蔚为壮观。以此来阻止沙漠的前进。草方格并非要把沙漠变成土地和良田,而是要保持现有的沙漠地质形态,让沙漠不再前进。

沙漠里刮沙尘暴并不是稀奇事,我也早就习惯了阿右旗的风,早晨、午后、傍晚、深夜……任何时间、不论季节,随时都有可能起风,黄沙遮天蔽日,有时候一整个春天都在刮风。但是近年来,虽然风还是多,但是沙尘暴却明显减少了,因为当地治沙这件事,各级政府在二十年前就开始了。早在2004年前后,当地就开始大刀阔斧的推行退牧还草政策,这对于以畜牧业为支柱产业的少数民族边疆地区来说,异常的艰难。不过经过多年的产业转型升级,现在草场上留存的牲畜不及二十年前的十分之一,且因为驼奶的热销,骆驼也由传统放牧变成了舍饲养殖。牲畜的减少,令草场得到了休养和恢复,植被覆盖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去年到今年,阿拉善右旗又遭受了旱情,虽然已经到了六月份,但是大地还是光秃秃的枯黄一片,牲畜遭受严重“饥荒”,牛、羊、骆驼都骨瘦如柴。牧民一直在贷款买草料,畜牧业一直处于“寒冬”,出现了各种困难和矛盾。井水见底,泉水干枯,很多牧民需要开汽车去很远的地方给牲畜拉水。而更严重的是,因休牧而得以恢复的荒漠草原生态环境,正在因干旱而逐步恶化。此时,巴丹吉林沙漠的牧民对于一场大雨的渴望已经到达了顶点。

周末,我所在的镇子,通过多方奔走,筹集到了136吨饲草料,第一时间发放给了养殖的牧民。虽然天气炎热又干燥,但是牧民们依旧干劲十足,言谈间对于今后的畜牧生活还是充满了希望。和他们一样,所有生活在这里的人,都会努力生产生活,等一场大雨,将干涸的沙漠浇透,让沙漠变成绿洲。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