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是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因为作者的如椽巨笔,煌煌巨著,小说绝不仅仅涉及到了科学,更涉及到了人类学、政治学等人文领域,在很多方面都可以给人类以思考。
悲悯
人在遇到伤害时,应该怎么办?
最简单的,忍气吞声。很多时候,这是人们不得不采取的对策,因为没办法。比如,权力部门的伤害——封建帝王对臣子的伤害,不管正当与否,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司法机关的审判,不管是不是冤假错案,你都得服从。再比如,流落荒岛的两个人,一个身强力壮,还有一个怯懦胆小,根据自然丛林法则,那个身强力壮的必然会欺负胆小的,胆小的人也只能忍气吞声。在社会上,很多时候我们受到了伤害,恐怕也只得忍气吞声,因为维权成本太高——或者诉讼成本高,或者取证成本高。于是,很多鸡汤文字基于这个事实,开始宽慰人心,说什么“吃亏是福”、“难得糊涂”之类的话。这些文字当然是有价值的,在人们不得不承受命运的伤害又无能为力时,这些文字如宗教一般,让人的心灵得到平静,从而有了直面人生的勇气,正确度过后来的人生。
当然,忍气吞声肯定不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一再忍气吞声,事实上就是窝囊废,让伤害者更加的肆意妄为。人和动物一样,有其自然的劣根性,如果一个人欺负你成了习惯,他就不会为欺负你而感到过意不去,而只会变本加厉。西方一个行为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危险的实验,她给了人们一个小时,这一个小时,人们可以任意对待她,无需承担任何责任,她也不会反抗。事实上,人类的劣根性很快证实了这个实验的危险,开始人们只是摸摸她,很快就开始伤害她,甚至有人想杀了她,丝毫不顾及她眼中痛苦的泪水。社会契约论也一再强调,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充满了弱肉强食,正是因为我们害怕被更强壮的人欺负,所以我们都放弃了欺负别人的权力,形成了公共契约,把制裁权让渡给公共权力。尽管如此,我们在社会上还是受着种种有意无意的侵害,小到一句暗讽的话,大到财产的侵吞甚至人身的伤害。面对这些伤害,勇敢者是应该以直报怨而不是以德报怨的,其实这也是温文尔雅的孔老夫子强调的。面对强权的伤害,我们应该反抗,哪怕是螳臂当车自取灭亡,这才是值得鼓励的行为,因为这才是“义”。义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大义才能大勇。当日寇的铁蹄肆虐中华大地时,我们有着敌后的游击队;当法国维希傀儡政权成立以后,法国抵抗运动并没有停止;同样,当三体人统治地球时,地球的反抗之火也不会熄灭。
反抗强权当然是对的,但无奈的反抗强权,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也可能会导致更加荒唐的结局。所以,对伤害的最高境界是悲悯,是宽容,是原谅。这,是最难的。面对伤害,能够从对方的角度着想,想想对方为什么这样做,很多时候就能够理解对方,原谅对方。能够这样做的人,心理一定是强大的,就像一个大人看着一个犯错的小孩,最终只是宽容的笑笑。雨果的《悲惨世界》,是悲悯的代表作,那个偷了面包而坐牢的囚犯,正是因为一个牧师的悲悯,从而唤醒了自己心中悲天悯人的情怀,成了一个真正高尚的人,面对着种种社会的不公,丝毫没有怨怼,而是以菩萨心肠走完自己的人生。人类高于动物的地方,最终还是人类的善良。
会有人说,悲悯不也是忍气吞声吗?确实,否定之否定,当事物发展到第三阶段时,很多时候和初期是类似的。悲悯和忍气吞声有类似的地方,就是不报复,但和忍气吞声还是有着本质区别的。忍气吞声是心中有恨不敢报复,而悲悯是真正的原谅,心中已然无恨。当然,在现实中,我并不赞成我们对任何伤害都要做到悲悯,对真正的恶人,只有雷霆手段方能展示菩萨心肠,但对很多至亲之间的矛盾和伤害,悲悯肯定才是最正确的选择。事实上,人们都能体会,最容易伤害自己的,往往是自己最亲近的人。没有悲悯之心,也正是离婚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在《三体》故事中,叶文洁在文革时候受了伤害,形成了反社会的人格,这无可厚非。文革,对很多倔强而坚持良知不妥协的知识分子来说,确实就是地狱。所以叶文洁想报复社会,利用三体文明来改造地球文明。事实上,后来她知道错了。首先,另一个文明对地球文明不是改造,而是毁灭;其次,任何文明都有自愈性,地球文明也不例外。在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很多黑暗时期,如中世纪,如焚书坑儒,最终文明的曙光还是荡涤了一切的尘埃。文革,虽然对叶文洁影响巨大,但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上,不过是连浪花都算不上的小小涟漪。叶文洁很快也感受到了人生的美好,她看到了村民的善良,看到了国家的希望,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了。她受到文革的伤害,开始忍气吞声,因为没办法;有机会时,毅然反抗强权。但正是没有悲悯之心,酿成了大祸。同样面对文革的伤害,在电影《归来》中,陈道明饰演的父亲,在女儿胆战心惊告诉自己是她伤害了父亲时,淡淡的说声“早知道了”,这个情节感人肺腑。正是他的悲悯,他明白自己女儿的无奈,所以根本没有怀恨之心。事实上,叶文洁后来也明白,当初伤害自己的人也都受到了伤害,自己报复社会的同时也在伤及无辜,但大错已经酿成,外来文明的入侵已不可挽回。没有悲悯之心,人间就会成为地狱。
人文科学
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谁更重要,一直有着争议。从中国的高考制度就可以看出,国家是偏向自然科学的。确实,国家需要具有丰富科学知识的人实干兴邦,而不需要一帮耍嘴皮子的人在社会上指手画脚。当然了,这是玩笑话。
但是,在三体文明中,这就不是玩笑了。三体人认为,在文明的毁灭中,有着丰富人文情怀的文明,存在时间是最短的。人人都风花雪月,人人都在追求心灵的愉悦和身体的舒适,这样的社会是经不起风雨的。只有科学的进步,才能具有抵抗风险的能力。这当然不错。所以,三体人都是没有情感的。但是,刘慈欣事实上也写了,人类的人文精神也是有影响力的,当我们害怕三体的入侵时,三体文明同样害怕我们的文化入侵。后来当我们与三体人和睦相处时,三体人教会了我们科学知识,我们也教会了三体人人文精神。这让我想到了中国的历史。在中国数千年的发展史上,中原文明一直遥遥领先于周边的异族,但文化领先没有武备,又常常会遭到异族的入侵,甚至受到灭顶之灾。但是,中华文明却没有断流,为什么?正是貌似无用却深入人心统治一切的人文传承。异族入侵,可以在马背上打下天下,但灭不了中华文明。他们想马背上治天下的话,只有被文明反噬。元朝是想马背上治天下灭绝中华文明的,最终成就了朱元璋,让明朝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由南向北统一全国的政权,说明了元朝的不得人心。而满清,虽然马背上得了天下,却很聪明的拜中华文明为师,将自己融入了中华文明,才最终坐稳了政权。这也就是说,即使有着外星文明,他们或许可以打败地球人,却毁灭不了地球文明。
回到开头,人文和自然科学谁重要?确实自然科学在社会的发展阶段更重要,因为技术能直接带来财富,带来进步。而人文,作用的只是人的精神领域,只能间接的对社会的发展起作用。但是,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须要有相应的人文思想配套,否则将会停滞不前,就像黑暗的中世纪,因为从根本思想上就错了,所以无法取得突破性的科学成就。而文艺复兴一扫思想上的阴霾以后,自然科学也打开了高速发展的通道。所以我相信,中国目前的高考制度是暂时的,是针对中国现在国情的政策,当中国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必然会重视人文学科的建设。
对普通人而言,这两者的关系,可以视同为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差异。自然科学就是人的物质世界,是立身之本;而人文科学则是自己生活的态度,决定着自己的生活高度。当然,是愿意过一个有思考的人生,还是就做一个浑浑噩噩衣食无忧的快乐小猪,那是人各自的选择,别人无权干涉。反正我觉得,一个人有了人文底蕴,有了思想,才能领会“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的闲适,才能领会“山间之清风江上之明月”的赏心悦目,才能领会“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的离情别绪。否则,即使有了再多的物质财富,人还是会穷得只剩下钱了。
诚实
我们都知道,诚实是一个很优秀的品质。诚实到了极致,什么状态?就像三体人之间的交流,直接阅读脑电波,我想什么,都不需要说,你直接可以看到,那当然没有欺骗,人们之间相处会何其简单。
问题是:极致的诚实,真的就是善,就是好的吗?我们都知道,有很多话我们不方便当面说,所以采取一个委婉的说法,这也是一种欺骗。比如说,看到一个女性,长得真不怎么样,我们就直接对她说:“你长得真丑”?如果她能阅读我的脑电波,那没办法,因为我确实觉得她长得丑,没法隐瞒自己的思想;但她只要无法阅读,那就行了,我肯定不会说这句话,会说你长得还行之类的话,虽然也知道是违心,但无所谓,因为我这是客套话,也没有伤害谁。我相信,在人类世界中,这种场面上的话,很多是虚伪不诚实的,但没人会因为这些话质疑一个人的品行。再比如,我们对家人的报喜不报忧,医生对绝症病人的隐瞒病情,这些都是目的善意、结果善意的欺骗,不是诚实,当然更不是恶。
从人类的历史进程来看,战争是迈不过去的槛,甚至可以说,有人类就有了战争,以致于最终只有战争的威慑状态下,才有相对平衡的和平。而在战争过程中,欺骗无所不在,为了战胜对方,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中国在春秋之前,战争是相当讲规矩的,几乎就像体育比赛,有固定的格式和程序,要等双方都做好准备,列开阵势,然后真刀真枪的干一场。甚至在对方逃跑时,都是有规矩的,只能追五十步,五十步还没追上就不再追杀,所以才会有“五十步笑百步”的话,就是说逃到五十步就无需再逃,继续逃到百步的人是傻子。这些可能颠覆了我们的认知,但古人确实就这样认为的,所以宋襄公不愿趁楚国立足未稳而攻击,即便最后失败了,还被史学家认为是春秋时的霸主,虽然他跟其他几个霸主比是名不副实的,但这就说明了古人认为他诚实而仁义。可惜的是,战争没有裁判员,胜利是唯一法则,就像一个没有裁判的体育比赛,最终必将打破规则,各种卑鄙手段层出不穷。战争中很快就出现了各种卑鄙手段,甚至还用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谋略”,最后还有了以各种阴谋诡计为能的兵家,在这些人的推动下,诚实的人在战争中只能一败涂地,退出历史舞台。这是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进而在社会生活中,无论是商海还是职场,都有人在教种种谋略,而谋略可以说就是教人不诚实。甚至在最需要诚实的人际交往上,也有人教你种种相处的人际关系宝典,实际上也是一种迎合他人控制他人的手段。可以说,人类社会充斥着不诚实,连诚实的人在这个社会,也不得不以各种不诚实的手段生存,就像曹操一样,一个本性真实的人,却是各种阴谋诡计的高手。
当诚实的三体人遇到地球人,好玩的事情出现了:三体人明确告诉地球人,我们要侵略你们,消灭你们的文明。因为三体人根本不知道还可以欺骗地球人,掩饰自己的目的。于是地球人醒悟了,要誓死保卫自己的星球。可面对科技力量远胜于自己的敌人,我们的一切言行都在敌人监控之下,我们唯一可以利用的,竟然是人类最古老最原始的手段——不与任何人交流的头脑。实际上,就是谋略和欺骗。不过,当地球人和三体人和平相处互通有无时,地球人教会了三体人人文,也让三体人学会了欺骗,于是后来,三体人才会欺骗地球人,进而采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攻地球,试图灭亡地球文明。
爱
罗辑为了表明自己对对方的爱,以对方为原型,写了一部小说,但是最终,他却爱上了书中的主人公,而放弃了对方。
这是匪夷所思的故事,现实中应该不会存在,因为除了傻子,谁都明白真实和虚幻的区别。但是,真正偏执到极致的艺术家,就是傻子,因为他们分不清理想和现实,分不清想象和虚幻。在古希腊神话中有爱上自己影子的罗基索斯,中国电影《霸王别姬》中也有张国荣饰演的那个分不清自己和师哥究竟是何关系的优伶。现实中,西方有疯子尼采和梵高,中国也有竹林七贤等等诸多沉醉于自己精神世界的文学家。
在我们普通人看来,似乎这一切都荒诞不经,都是些和我们遥不相关的疯子。但有谁知道,我们深爱的人,其实也只是我们自己的认知?马克思主义认为,外在事物都是要通过自己的意识进行认知的,所以你眼中的某某某,就是真实世界中的某某某吗?他不过是真实世界中某人在你脑中的影像而已。为什么情人眼里出西施?在热恋时,我们都会把对方想象得太美好,而当现实中走到了一起,褪去了理想的光环,我们才明白,原来现实生活中的他是这个样子,远不是我想象。当爱情碰到现实,危机出现了,于是有的人能够调整自己的心态,就此白头偕老,也有的人会大失所望而放弃婚姻和爱情。事实上,在我们先辈包办婚姻的年代,因为双方根本没有爱情,也没有期盼和想象,反而不会失望,所以婚姻的稳定性反而更高。这是一个客观事实:任何婚姻说到底都是一场赌博,对方婚前婚后的变化是你无法预估的,你无论婚前对对方多了解,都无法真正全方面的掌握对方的一切信息,而你婚后将面对他的一切。我一直认为,很多动人的爱情小说,最圆满的结局就是有情人终成眷属,至于这两个人成了眷属后,面对生活中的鸡毛蒜皮锅碗瓢盆,是不是大失所望,最后像涓生和子君一样分道扬镳,无法说。世界无法圆满,爱情更无法圆满。
总之,真正的爱,只能存在于理想中,而不是存在于现实。你理想中的影子,如果没有进入你的现实,会永远是你的理想,永远是你的挚爱。而一旦变成现实,恐怕你很快就会认清对方,就会失望,而爱情也就死亡了。
自私
自私,是人的本性。甚至可以在某种意义上讲,正是人类的自私,给了人类以欲望,从而给了人类发展的动力和压力。
人都是自私的。博弈论中有个著名的囚徒理论,充分反映了自私的后果。假设有两个囚徒,或者更准确的说,两个犯罪嫌疑人,在完全独立得不到交流的情况下,警方对两个人分别审讯,结果假设是:双方都不说,警方掌握不了证据,不得不放人;如果双方都承认了犯罪行为,警方会提起诉讼,双方各坐一年牢;如果一个人承认而另一个人不承认,那么承认的人可能会坐一年牢,而不承认的会坐十年牢。在这种情况下,博弈论认为,对两个人中的任何一个人来说,认罪是最理性的选择。再进行演绎,假设如果双方认罪,各判五年;以致到后来假设双方认罪,各判九年,博弈论者都认为,认罪是理性的选择,因为你只能恶意的猜测对方,这是人的自私本性。当然,我对这个理论是存疑的,因为涉及到机会成本的问题,但是我不得不认为,这个理论是有其正确性的,因为人本性确实是自私的。
一种极端的情况,就像三体中所说的黑暗战争,我们假设一下,几个人困在深山,然后要往山外跑,但是物资有限,支撑不了这么多人到山外,那么必然带来一个困境:大家遵从人道主义,都死;某个强壮的人,杀死了别人,他一人享有全部物资,可以到达山外,获得新生。也就是说,或者全部死亡,或者部分死亡。在这种情况下,就是黑暗战争,最聪明的人首先抛弃了道德观念,先下手为强,率先对其他人发起致命的攻击。这就是黑暗战争,很不人道,但是符合人类自私的本性。
三体中的黑暗森林理论,其实就是自然选择的丛林法则。西方哲学家说过,他人就是地狱。在自私的利己主义者看来,这是唯一的真理。我们可以想象,如果人类社会没有自然契约的制约,肯定遵循丛林法则,力强者生,力弱者死。当我们面对未知的外星文明时,没有自然契约,那肯定遵循丛林法则,肯定先下手为强,主动发动致命攻击。这是符合人性本恶的自私原理的。而且,三体提到的技术爆炸论,确实是新颖而明智的。当一个星球想入侵另一个星球时,由于距离遥远,即便以光速行驶,可能也要上百年甚至上千年,而这么多年以后,谁的技术更先进,很难说。你的军队过去,是征服还是送死,是赌博。不要觉得奇怪,中国历史上几千年都位于世界科技文化之巅,即便到了明朝末期,也不逊于世界,但仅仅百余年,清朝的因循守旧和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带来的技术爆炸,中国很快落后了。宇宙的文明,谁敢保证不与其类似?
地球人在科技被锁死后,想战胜三体人,没法在技术上赶上敌人,唯一的可能就是阴谋诡计,就是从人自私的劣根性出发。当然,这里的人,不仅仅是地球人,还包括三体人,包括宇宙中存在的其他文明。说到底很简单,你不是想侵略我吗,我无力反抗,但我可以把位置报告给宇宙的其他文明,总有文明会高于你,他会毁灭掉你。如果你不想被毁灭,很简单,你别入侵我。这正是社会契约论的雏形。
人都是自私的,那人类将充满了罪恶。但是事实上,人类社会为什么还是充满了善意?两个原因:第一,人在自私之余,还有爱的需求。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已经明确表示,生存需要是低层次的需要,人还有社交需要,爱和被爱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等,在这些需要面前,生存并不重要。正是人类的价值观,抑制了性恶论的滥觞。我如果参加一个我愿意的聚会,我愿意付出代价,比如说金钱的代价——我请客,比如说时间的代价——我愿意陪你。第二,恶与恶的制约会产生善。地球人制定了社会契约,我的自私不能侵犯你的权利。也许,对外星文明一无所知的地球人,无法和外星文明达成契约,但是,在宇宙大背景下,只要有高智慧的存在,必然会形成社会契约,因为这是保护自己的唯一方式。事实上,书中最后也分析,黑暗森林理论,最终导致的是宇宙的毁灭,那难道就没有智慧体会想到战略平衡,想到宇宙契约?我认为是不可能的。
善良
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终究是人的社会属性,即人的善良。存在即合理,所以很多性恶论的学者会质疑善良的作用,但善良之所以能成为人的本质属性,终究是有道理的。从原始人的互助开始,到社会发展以后的守望相助,善良的品质在人类历史上熠熠生辉。我一直以为,善良就是善良者的存在方式,根本不是为了什么目的,所以根本无需解释我为什么不想伤害别人,哪怕为此我可能得到了伤害。很明显,程心就是一个这样善良的人。
然而值得深思的一件事:自私就是罪恶,善良就是美好吗?刘慈欣说,未必。程心是个善良的人,她连一个小小的毛毛虫都不忍伤害;与之对应的维德显然是个邪恶的人,对同事可以随时下黑手,对可能影响他的程心也毫不犹豫起了杀心。但是,在小说中,维德总是对的,而程心却总是错的。首先,执剑人。我实在想不通,程心为何去做执剑人,事实上,明智之士都看出了她不适合,因为执剑人是要威慑对方的,那必须是个心狠手辣的角色。程心不是,最终当三体人入侵地球时,本应发出信号同时毁灭两个星球的程心,终究下不了手。而三体人正是了解了程心,判断出她下不了手,才敢于入侵地球。如果维德做执剑人,三体人自己都承认,这个恶魔绝不会有丝毫犹豫,所以他们绝对害怕维德,不敢越雷池一步。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这在伦理上说不过去,但在战争状态下,这是唯一的胜利法则。没有雷霆手段,哪有菩萨心肠。程心的悲剧只是说明了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一个人如果不能报定牺牲一切之决心,当然不能让敌人害怕屈服。当然,地球的悲剧全部怪罪于程心也是不应该的,程心就是个善良的小姑娘,是地球人自己选错了人,当然要承担相应的代价。事实上,这说明地球人在和三体人和平公处的过程中,已经忘记了两者还是你死我活的敌人,只是因为威慑才维护的和平。面对敌人,当然应该是维德这样不择手段的恶魔才有用,而圣母一样的程心,只会为地球带来灾难。还有,星环公司。维德领导的星环公司,决意研究光速飞船,而人类社会不允许私自研究。在星环公司和人类的博弈中,维德毫无畏惧,因为他为了目的会不顾一切。但是,还是因为程心的善良,星环公司放弃了对抗,放弃了光速飞船的研究。事实上,正是她的退让,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最终导致了地球的全面毁灭,后来她也明白了自己的错误。当然,我们无法怪罪于她,她就是个善良的小姑娘,三体人都不害怕她的执剑,她更没有勇气违法对抗全人类。她不知道,恶与恶的制约才是善,面对强权的一再退让,不是善,而是懦弱。我们可以设想,如果不是程心而是维德做最终决定,地球人大概率不敢和维德做互毁博弈,也就不会浪费那可贵的时间,在地球面临毁灭时,至少会有很多人会逃离到太空,维系人类文明的进程。
让所有读者意难平的是,这样一个总是犯错误的人,却一再很幸运的获得善报。第一次的失败,地球已近乎灭绝,可流浪在外的飞船意外发出了信号,替她完成了使命;第二次的失败,导致地球的灭亡,可她公司其他人的私下努力,却为她留下了光速飞船,让她成了地球文明的幸运儿。也许吧,刘慈欣还是善良的,还是希望黑暗森林能有善良的种子遗留。说奇怪也不奇怪,不管社会多么黑暗,善良的人得到的回报必然是善良。程心的善良得到了人们的谅解和尊重,所以尽管她事实上一再判断错误,得到了很严重的结果,但社会上并没有苛求她,因为这是她的善良所致。这就是“无心做恶,虽恶不罚”。与此相对应,黑暗战争的胜利者返回地球,却受到了审判。我们可以理解他们在当时的选择,但毕竟向同胞举起了屠刀。正常社会状态下,是绝对不允许丛林法则的,否则社会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所以,可以理解,但不可以原谅。
善良,或者说是人道主义,在光速飞船问题上,显示了与理智的严重对立。当地球面临毁灭时,只有光速飞船可以逃离,显然光速飞船只有少数精英人士能够享有,这时候的伦理问题就摆在了全人类面前。人生而平等,虽然社会实际上有着能力、地位、财富等的不平等,但生命面前是平等的,所以当灾难来临时,例如泰坦尼克号的沉没,妇孺优先逃离就是人性的光辉,因为这是生命的平等;而如果富人精英优先逃离就是人性的耻辱,因为生命的平等遭到了金钱的玷污。可是,当光速飞船造出后,那些能够拥有光速飞船的无一不是精英人士,他们享受了尊荣和繁华,如今面对死亡时依然能够逃离,这让普通百姓造成了心理上的严重失衡。活着已经受到了不平等,在死亡面前还要遭受不平等吗?那样不暴动才怪。所以,统治者明智的否决了光速飞船。这是基于善良的人道主义。但是,这其实违反了理智。姑且不说光速飞船到底是不是有用(事实上在末日来临时,只有光速飞船才有用),人家利用自己掌握的资源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事实上是给了地球文明另一个可能,完全是好事啊,为什么禁止?又有什么理由禁止?这不是政治学上典型的多数人的暴政吗?只要大多数人同意,就可以随便剥夺一个少数者的权利?换言之,宁可大家一起完蛋,也不让少数人活,这样的逻辑,是人道主义吗?事实上还真是善良的人道主义,因为对黑暗战争的审判,与此如出一辙。刘慈欣给了人们一个沉甸甸的思考。
刘慈欣说,宇宙是黑暗丛林,看不到希望。知道辩证法的人就会知道,置之死地而后生,黑暗丛林必然导致的宇宙毁灭,事实上也必然蕴含着生存的希望。看似不可能,其实也很简单,正是大家都看到了随意打击别人的严重后果,也就不敢打击别人,从此相安无事。就像人类社会签订了社会契约,宇宙必将签订宇宙契约,各文明都放弃了随意侵犯别人的权力,转而交由专门的惩戒机构。貌似不可能,但正如人类数千年的发展史所展现,宇宙如果真有智慧生物,也必然会这样发展,因为这才符合全宇宙的最终利益。当然,发展是缓慢的,可能临近的星球先组成联盟,就像原始人类先组成部落,最终会通过战争和和平的种种博弈,形成宇宙契约,破坏黑暗森林法则。说到底,善良之光终将照耀整个宇宙。
降维打击
三体中太阳系的毁灭,太震撼了。降维打击,真正意义上的降维打击,将三维的太阳系变成二维平面,所有的一切不再存在。我很佩服刘慈欣的想象力,但震撼之余,刘慈欣也给自己挖了个坑:降维打击是无法停止的,一个星系灭亡了,宇宙仍在降维中,而这样的事情,可能在宇宙中到处都在发生,那么,高智慧人群怎么才能生存?没有办法,只能自行降维。事实上,这是无法想象的。任何一个实体都是三维的,没有厚度的只是一个影像。再高智慧的人,也无法以影像的方式存在。
现实中的降维打击,其实只是个比喻,是杀鸡用牛刀的意思。例如,让一个高中生来做小学生的题目,自然不费吹灰之力。降维打击在中国体现的最明显的,就是人才的高消费。现在,中国学生的毕业门槛越来越高,四十年前的高中生就是高知了,到现在的本科生满大街,研究生比比皆是,甚至很多单位招人的起点就是研究生,事实上有必要吗?一个基层的执法人员,一个农村学校,甚至都可能要求是研究生起步。这有两层原因:一是说明就业形势不好,很多本该早走入社会的大专生本科生找不到工作,不得不继续学习延缓就业,造成社会学历的普遍提高,一些体制内的“好”单位有了更多挑选的基础;二是降维打击,确实也有优点。确实,有些工作可能高中生就能做,但高中生和研究生相比,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是完全不一样的,同样的事情,做的人不同,会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更不要说遇到一些疑难问题时,能力水平的高下可能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所以,总体说来,人才的高消费,不能不说有其合理性。特别在教育行业,基础教育阶段引进高层次人才,其实是必须的。钱理群教授早就说过,基础教育阶段更需要高层次人才,所以他醉心于中学教育。原因很简单,别看小学生学的只是简单的算术和基础汉字,知识面很窄,但学习更重要的不是获取知识,而是学习方法的获得,思维方式的转变。中国传统教育中,中学生各类竞赛拿奖拿到手软,可到了大学科研就不行了,这绝不仅仅是研究环境的不足,更是学生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学生应试厉害但创新不足。而创新不足的根源,就在于中国学生从小就很少受到创新思维的教育,因为老师的思维本就不够新。所以,让高层次人才从事基础教育工作,这种降维打击绝对是应该鼓励和提倡的。幸运的是,网上经常看到一些民办的优质中学招聘高层次人才来做老师,我只希望他们这种做法不是哗众取宠的手段,而是真真正正为改变中国的教育所进行的尝试。
降维打击的另一个启示是,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能够在更高的层面上反思自己。小学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学过中学的内容也许就会了。更深意义上来说,当我们的生活遇到挫折,遇到不可逾越的困难时,先不用囿于当时,想想人生长河,想想宇宙星空,想想人类何其渺小,想想生命何其短暂,那些困难又算什么。事实上,在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孙连城被批评被免职,其实真不是他的错,但他无可奈何,于是他真的寄情于宇宙的浩渺,来逃避目前的困境。这也是一种降维打击,是一种真正的人生智慧。
读罢《三体》,当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