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吴需荣的头像

吴需荣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310/06
分享

典籍里的中国

尚书

以前只知道,《尚书》是记载上古时候故事的书籍,现在终于真正理解了这本书。此书之所以成为经典,有两方面的原因:1、这是中国古代政治史方面的书籍。中国是一个政治社会,儒家的所有经典都是教导人怎么从政,所以这本书绝不是简单的古代故事,而是儒家教育世人,包括统治者和有志于入世从政的人,如何学习先贤治理国家的书籍。当然,儒家思想影响着中国的方方面面,绝不仅是上层社会,当然惠及普通百姓,所以这本书中体现出的种种思想,同样不仅影响着社会精英,而是影响着整个中国社会。2、这本书是中国散文的开始。《诗》和《书》是中国两种文体之源,虽然这两本书在文学价值上,远不如后来中国文学的繁花似锦,但这是中国文学的起点。

透过那艰深的文字,戏剧展示了两个故事:一、禹定九州。戏剧认为,大禹的功绩不仅仅是治水,定九州的功绩甚至超过了治水。其实,两者并不矛盾。大禹治水不是硬堵,而是因势利导,通过疏导把洪水流入大海。所以,大禹势必疏通了中国的很多河流,这些河流和高山一起,天然把中国大地分成了一块一块的土地。古代尚“九”,于是大禹就笼统分成了九块,称为九州。九州的出现,说明大禹时代已经有了统一的国家意识,有了大局观。我猜想,这也说明农耕文明代替了游牧文明,部落要定居了,不再四处游窜了。经济决定意识,意识又反过来指导着经济发展。九州的诞生,在安土重迁的华夏文明中,肯定是重重的一笔。

《禹贡》中的九州,是徐州、冀州、兖州、青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豫州。那就是当时的天下,在我们现在看来,基本上也就是长江以北。透过历史的尘烟,我们可以鲜明地感受到,中国由弱到强的发展和经济中心的南移。

二、牧野誓师。原文很简单,戏剧丰富化了。牧野之战,是周武王伐纣的关键之战,因为殷商军队的倒戈,所以这也成了历史上有道胜无道,民心向背决定战争走向的典范。当“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的声音响起,我相信,武王的军队想到的肯定不是荣华富贵,而是为民解悬,是有死无生的勇往直前。我们的军队之所以能战胜蒋介石的军队,不也是民心的选择吗?

在《尚书》的发展史上,伏生是个重要人物。伏生以命护书,甚至妻儿为书而死的故事不知真假,我总觉得,在累累似丧家之犬的逃亡路上,带着一车竹简,太不可能了。我佩服用生命保护竹简的精神,但我想,生命都没有了,还拿什么保护竹简?古时的书不像现在,几千个字可能就需要用车装,那怎么带?其实,更为有效的办法,那就是背上得了,将竹简牢牢记在脑海中,将来复述出来就好。普通人也许很难,但对一个专门研究这本书的学者而言,并不是难事。事实上我估计也是如此,伏生在汉朝是个很有名的儒生,在《尚书》失传后,他依据自己的记忆,重新写出了《尚书》,并献给了朝廷,成为了一时佳话。

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在中国历史上是个另类。中国的经典一向以经世济用为要,只有这部书,与治世从政的康庄大道毫无关系。作者宋应星在序言中就明确说:“丐大业文人弃置案头,此书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

这本书的出现是偶然的。宋应星屡试不第,从此放弃了科举做官的康庄大道,而这条路是儒家指出的,所有中国读书人的唯一明路。所以,他本身就是个另类。中国古代文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像这样屡试不第的文人,大多诗酒放旷,逍遥度日,以显示自己的高贵人格,而从没想过和底层下里巴人同流合污。只有宋应星,他求教于社会最下层的劳动人民,研究底层劳动技术,也就是孔子说得“鄙事”,因为这些其实是真正有用的学问。想想清末废科举立新学引起的轩然大波,足可见他的另类。他又文采出众,能够将这些技艺形成文字,流传后世,这才有了这部中国独一无二的农业手工业百科全书。我一直在想,如果宋应星仕途坦荡,科举高中,从此流连官场,是不是同样还有兴趣在这些鄙事上面?在某种意义上讲,文章憎命达,诚哉斯言。

中国历来不缺技术,因为中国的经济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技术当然也不会差。只是,中国的技术一直都是口口相传,原因很简单,懂技术的人都是社会最下层的劳动者,不认识字,没法形成文字。中国还有一个欠缺就是理论科学的匮乏。原因也很简单,社会下层的技师们,他们只知道该怎么做,不知道也不关心为什么这么做。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那就是深入到中国人骨髓的儒家文化的弊端了。儒家只知道教导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不知道教导人如何种田,如何织布。纵有音乐驾车等六艺教育,也只是作为提高个人优秀素养的工具,才无人关心这些技艺的精益求精。以御为例,儒家只关心你驾驶技术的高低,驾驶时姿态仪容的涵养,从而提高自己自身的能力和品味,从不关心改进车辆制造工艺的改进,以求更快、更便捷、更舒适等等。

《天工开物》的成书,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宋应星不经意间以另一种方式名垂青史了。说是偶然,是因为宋应星太幸运了。他只是一个穷书生,精力全在研究这些技艺上,加上自己的学识,写就了这么一部著作,更为有幸的是,他有一个做官的朋友,这个朋友无条件支持他,全资帮助他刊印出书而不求回报。否则,纵然他的著作写成了,也必将弃置于荒野。原因很简单,需要的人不认识字,不会看;认识字的人没兴趣,不屑看。所以,这部书的出版,那应该感谢他的伯乐——涂绍煃。

这本书的绝响,让我想到了墨子。千载而下,宋应星和墨子应该是惺惺相惜的,因为他们都是理工技术男,都执著于技术的改善,都直接关注着民生。中国的墨家本来就是小生产者的代表,而且一度也是显学。只是可惜,墨家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首先是孟子的大加批驳,然后是统治者对其组织的不接受,百姓对其思想的不理解,特别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墨家思想式微,以致于后来的一些热衷于技艺的人,都不敢说自己是墨子思想的继承者。《墨子》之书,本身也记载着一些技艺,并从技艺出发提出了自己的哲学思想,《天工开物》不也如此吗?如贵粟思想,天人和谐思想等等,都是宋应星从技术出发形成的自己的哲学思想。

中国历史上并不缺才智之士,也不缺技术,而是缺少两者的融合,缺少科技的土壤。在这个大背景下出现的《天工开物》,尤为珍贵。

史记

司马迁写《史记》有家族原因。他家世代史官,所以他从出生开始就准备从事历史工作。当然,他是伟大的,历代史官众多,只有他完成了这部大一统的通史。不过,我们要看到,他的伟大也是机遇,因为他所处在一个大一统的世代,时代呼唤这样一部伟大的作品。英雄和时代,就这样相应而生了。

司马迁的学习,就是读万卷书,走万里路。古人多壮游,后来的李白、杜甫等都做过同样的事情,一些人还隐居深山,以得其妙。司马迁的壮游和他们有所不同。他的游历是和历史紧密相关的,他以自己渊博的历史知识,到各个历史事件的发生地点,深入感受各个事件,和历史人物对话,沉浸在这样的历史交错中。按照我们现在的分类,司马迁肯定去的都是人文景观,而李白等人更喜欢壮美河山这种自然景观,虽同为游历,目的不同自然方式各异。记得当年我游历总统府时,也曾有过这种与历史对话,与先贤交流的体会。但是,要想有这种体会,首先必须心要静,最好是一个人;然后必须要有丰富的历史知识,还有,不能嘈嘈杂杂游人如织,不能有过度的商业开发。记得游历桃花潭时,看到喧嚣的商业一条街,我怎么也不能将李白和汪伦置于其中。所以,于今之世,这种游历是可遇不可求了。古人没有这种负担,但古人也没有今人到处游历的便利,几乎都是徒步,有钱的才可以用马车,交通也很不方便。

《史记》之伟大,是因为它开创了一个传统。中国的史学自成体系,这是世界上所有文化都不具有的,所以,中国文化从未断流,这也是功劳之一。更为伟大的是,他是个人修史,魏晋以后都是官修,有机构,有预算,有资料,有各种便利。当然,个人修史也有好处,就是不受官方影响。有人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官方出钱修的史,当然符合官方的意识形态。而司马迁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古时史官秉笔直书被杀的事例比比皆是,那是史官的气节,司马迁也继承了这种气节,他直言当朝皇帝的伟大和过错,凭着自己的喜好,将朝廷的反对者项羽塑造成了英雄,朝廷的开创者刘邦反而有点无赖。正是《史记》的秉笔直书,后来的戏剧往往都以失意英雄项羽和得志小人刘邦的意象出现。想想看,这样堂而皇之的呈现在刘邦的后人面前,不是杀头的罪过吗?但司马迁就这样写了,因为他不需要对任何人负责,而只要对历史负责。我在想,他受到过腐刑,士可杀不可辱,在他心目中自已已经死了一回,之所以苟延残喘,只是为了修成《史记》这个伟大的事业,所以他不再畏惧生死,不再害怕任何人。当然,他也留了一手,他抄了两部,一部献给了皇帝,一部留给了外孙。估计他献给皇帝时,是准备接受极刑的。有幸,皇帝没杀他,但也没同意向社会公开他的书,他的书之所以能流传后世,是他外孙的功劳。

当然,个人修史会有很多不便,我一直奇怪,一些很私密的事情,比如赵高矫旨这种事,他是从哪知道的?不管怎么说吧,正是因为他品质的可信,所以他的作品被认定为信史,成了评判别的史料的依据。他是如此,后来的班固等个人修史的一样如此。这是一个伟大的传承,一种不计个人得失,只对历史负责的传承。

英雄推动了历史,所以史书当然要记载英雄。司马迁运用各种小故事,将英雄塑造得栩栩如生,体现出了英雄的伟大精神。时至今日,纵然没有读过《史记》的中国人,也都知道将相和等种种故事,从而受到了这些英雄精神的熏陶。《史记》更为可贵的,是在塑造英雄的同时,关注到了小人物——刺客,酷吏,货殖,滑稽,这些人物各有千秋,可对历史的进程并无影响,可写可不写,但司马迁写了,所以,他的作品就是当时社会的众生相,而不是像《春秋》那样,是干巴巴的历史,是政权大事的记录。我们读历史,当然不仅是读英雄,更要读时代,读当时的民生和烟火气,这样才能更好的了解历史,了解自身。所以,这些人在历史上是有价值的,只有司马迁的慧眼,才让他们活灵活现的走上了历史舞台,让我们真正了解了那个时代。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不仅仅是文笔,更是选材,是慧眼,是境界。所以,剧中司马迁由衷的感到这样评价他的鲁迅是他的知己,就是这个原因吧。

本草纲目

一直以为《本草纲目》就是一部医学著作,和《千金方》等医书差不多,现在才知道,这是一部药典。而一部药典,以个人之力完成,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李时珍做到了。一个人要完成一场伟业,首先是要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这句话说说简单,但古往今来,有几个人能做到?人生在世,有过很多理想,有过很多失落,后来逐渐意识到,活着最重要。但是,这是普通人,只有有着伟大理想的人,才会明白,活着并不重要,为了理想牺牲和活着,才重要。所以,我们的革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重要;遭受腐刑的司马迁,忍辱偷生,只为完成《史记》,重要。问题是,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什么是远大的理想?那绝不是空洞的说教,什么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为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等等。在我看来,现在的中国人确实丧失了理想信念,所以才会争名夺利利益至上。理想,说大也大,但是说简单也简单,一个普通的民兵,一辈子就守住一个小岛,宣示着国家的主权,这就是伟大的理想。一辈子只做一件事,能够做到不让自己遗憾,那就够了。扪心自问:当我们自己感到生命的浮躁时,我们有没有想到过,我们真实的理想是什么?没有了理想明灯,生活当然一片黑暗。没有理想的支撑,当然没有坚定的信念,做事情当然就会半途而废,因为我们常常在想:这件事情这么难,值得吗?

李时珍是一个医生。古之医生,强调仁心仁术,绝不会有利用自己的医术赚钱的行为。或者说,利用医术赚钱的医生,那都是登不了大雅之堂的医生,必会被历史所淘汰。医者仁心,一个好医生,所考虑的应该只是如何更好的救济病人。如果我们的医生真的都认同此心,医术会被钻研,药品回扣不在,患者福音满世。但是,很可惜,现实不是如此。对医生这个行业提道德要求不现实,因为医生也是人,是人就会自私自利,所以我们更多的医院医生,只是把行医当做一个职业,当做一门手艺,借以养家糊口过上好日子。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医生还会利用患者的无知,利用治疗达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求医难是现实的状况,当我们在大医院求医时,受到的冷眼和不耐烦,有谁能感受到医者父母心?所以,医患纠纷层出不穷,这说明制度出现了问题。我一直深信,医者救病救不了命,医生如果真正为患者着想了,即便治不好,有谁会怪罪医生?医患的不信任,责任不仅仅在医生,也不仅仅在患者,而是在整个体制。

李时珍以个人之力,穷一生之力,考量本草,著成此书。古往今来,一人而已。本草是官修,其实历代都在做,我们现代也都有《药典》,那都是煌煌巨著,甚至比《本草纲目》更详尽。那是当然,一人之力怎么和举国之力相比。不过,我们决不能因此低估了李时珍的价值。他的病人至上思想,他的谨严态度,他的科学探究,那是永远应该彪炳史册的,就此万世而不朽。更何况,他的书在他那个时代,已经超过了历朝历代,成为本草之集大成者,至今仍有借鉴意义。当然,他唯一遗憾的是,人生不过百年,上天不会应该他有伟大志向而多给他一百年,在他暮年成书以后,他知道仍有欠缺。当然,天下医书,天下人共修,就算当时他的考证毫无破绽,我们现代人也不可能就此行医,因为生物会进化,本草的性状也会有变化。做药材的都知道,同一种药材,人工种植和野生的都会有区别,更不要说几百年前和几百年后,环境变化了,生物的性状当然会随之改变。

李时珍穷一生之力写就的煌煌巨著,差点不能出版,是笑话,更是现实。很明显,刊印这样一部巨著,出版商投入巨大,风险巨大。《天工开物》遇到了涂绍煃出资,《本草纲目》没人买单。幸运的是,当时文坛领袖王世贞慧眼独具,看中了此书,为之作序,从而顺利刊行。当李时珍捧着《本草纲目》去找王世贞时,我感到了悲哀和讽刺。试想,现代某个人拿着一本医书找作协主席作序,可能吗?所以,李时珍是幸运的,《本草纲目》是幸运的。我甚至会想,历史上会不会有个张时珍或者王时珍,也有同样一本书,因为种种原因而未能流传,就此湮没无闻了。人生的境遇,又有谁能说得清?

论语

《论语》是直接记录孔子言行的最重要的典籍。孔子是中国文化的象征。说儒学深入到中国人的骨髓,一点都不为过,以至于中国的文化人都被称为大儒。儒学的功过,一言难尽,但这些,并不是孔子的功过,因为儒学肇始于孔子,但后来成为统治思想以后,已经不完全等同于孔子的思想了。正像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中国化了,成了毛泽东思想乃至邓小平理论,在西方西方化了,成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所以,近代很多批评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家们,虽然反对儒学,但对孔子还是尊崇的。所有国外的华语学校,均被命名为孔子学院,足可见孔子就是中国文化的代名词。在巴黎和会上,顾维钧为了不让山东被割让,称山东是中国的圣地,如同西方的耶路撒冷,就是因为山东是孔子的出生地。

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只是一个读书人,一个有志于拯救天下的读书人,他真心认为,天下归仁,人人向善,就会天下大同。我们可以笑他幼稚,但这真的是他的理想,并且他一生都在为这个理想而努力。事实上,他被称为“至圣”毫不为过,因为他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他一生都在践行他的理想人格,是我们遥不可及的人格典范。我在想,如果现实中有这样一位人生的导师,我也会毫不犹豫地追随他。所以,孔门子弟都是真心实意的追随他。但是,这种思想在当时,并不能救世,孔子并不是没有过机会,他在鲁国实践过,但并没有多大效果。而当时实施法家思想改革的诸侯国,无一不是富国强兵。法家思想最彻底的秦国,最终还统一了六国。事实说明,孔子的学说,在当时,比不上法家思想有用,是改变不了乱世的。后来儒学为什么能成为统治思想,是因为秦朝尚法,二世而亡,而改造后的儒学契合了统治者的统治需要,又指给了中国读书人上升的道路,所以赢得了社会的尊崇。而孔子,也被捧得越来越高。

孔子的思想救不了世,但是可以改造人。一个真正践行儒家思想的人,必然会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因为孔子的学说就是首先修身,然后齐家,最后才能治国平天下。对普通人而言,可能没有机会治国平天下,但修身是可以的。这是中国的光辉典范,中国人温文尔雅,克己容人,这是世界公认的。当然,性善论和性恶论永远在斗争,人可以是天使,也可以是恶魔,中国始终会有小人,或者有道貌岸然的假道学,但也始终会有接受儒学传承的君子。人性的较量和儒学无关,但真正的中国人,一定是会受到儒学影响的。

孔子的理想人格是君子,君子不器,当我达到君子时,有没有用?或者说,我为什么要做君子?司马迁说大舜的高尚人格导致只要他在的地方,人会自动追随他成为乡村城市乃至都邑,我觉得是神话,太不可能了,因为孔子就是一个至圣的人,一个君子的典范,但除了几个学生之外,社会上的人们并没有主动追随他,更别说成为都邑了。但是我知道,如果你孔子“君子有没有用”,孔子一定会奇怪地看着你,因为追求君子是人的本性,是没有理由的,你如果想做小人,甚至想做禽兽那都是你的自由,孔子也只会奇怪怎么会有这样的人而已。孔子提倡守孝三年以报答自己刚出生时父母对自己的三年关爱,有学生问他能不能少点,孔子也是很奇怪的问他,不守孝能不能心安理得。他说能够,那孔子就说你就别守吧,医生救不了不想活的人,一个人真心不愿意做君子,孔子也没办法,只能视你为禽兽。

孔子是至圣,因为他做到了典范。温良恭俭让是他的常态,为学为人都无可挑剔,因材施教让人如沐春风,特别是道穷而不改其宗,而且毫无怨言。高山仰止,每一个人越深入了解孔子,越感到榜样的力量。当然,至圣不一定是最高地位的人,他在当世并不如意。难得的是,在他四处碰壁累累似丧家之犬的时候,他没有绝望,没有怀疑和退缩,而是以另一种方式——教育来影响后人。孔子是永远的老师,天下读书人都称之为先师,而他,也确实是老师的典范。记得易中天先生讲到孔子万世师表时,动情地提到“孔子一生就希望做一个好老师,仅此一点,就永远值得人们尊敬。”记得游玩孔庙时,看到杏坛,看到“万世师表”巨匾,看到孔门学生在孔子身边垂拱而立,真正感到师生的和谐,感到老师的伟大。

老师,应该是道德高尚的人,因为教书育人,老师是学生的榜样,老师什么样,就会教出什么样的学生,这直接影响了国家的未来。与医疗类似,中国的教育也出现了问题。我一直想不通,老师是为了学生好,医生是为了病人好,为什么在中国,师生关系、医患关系会这么微妙,双方都像防贼一样猜疑对方?老师也是人,当然不应该道德高标,也应该考虑到他们的利益诉求,但老师教学生不是应该天经地义的吗,为什么会存在课余有偿补课?反过来说,家长给老师送礼也是应该的啊,孔子就强调“束脩”,也就是说学生要给老师送礼,这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表达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也强调学习的重要,免费的知识会不重视,正如唐僧取经到灵山,如来都说经不可轻传;二是警戒学生,学习就是约束自己,修身养性,也就是“束脩”的本义。当然,送礼多少,那就因人而异,孔子从不在意。真的很难想象,补课明码标价,老师的知识是可以换成金钱的,更有甚者,该讲的时候不讲,不该讲的时候花钱了可以讲,这种种问题,当然也不能归罪于学生、老师、家长,这些都是系统性、制度性的问题。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孔子之伟大,还在于他不计较于名利。我们的儒家经典,都是他整理修缮,但不是自己创作。也就是说,他不强调著作等身,不强调署名原创,以看到多少出版物上有自己的名字为荣,而是真真切切的希望把自己的思想传给后人,能够给别人以帮助。《论语》也不是他所写,而是他的语录集。可以说,他没写过一本书,但他的思想却反映在每一本儒家经典中。这让我们当今精力都放在出书发论文而到处拼凑的所谓学者,该有多汗颜!真正有价值的成就,从来都是以质胜而非量胜。

孙子兵法

不出所料。言及孙武,必谈伍员。原因很简单,孙武的经历简单,而伍员的经历更戏剧化。《史记》中提及孙武,就是一场战争,一部兵法。当然,还有序幕,孙武演兵,杀了吴王两个宠姬。

先说伍子胥。伍子胥为公子阖闾做了莫大贡献,当然,这是投资,当阖闾成了吴王之后,伍子胥也终于得到回报,能够一骋胸中郁垒。我一直奇怪,一个楚国人,逃亡到吴国,居然认识那么多能人异士,让阖闾称霸,吴国就没有一个伯乐吗?说伍员和孙武是刎颈之交,未免臆想,伍员就是通过孙武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孙武,也只不过通过战争建立不世之功。孙武如范蠡一般功成名就逍遥田园,而伍员如文种一般忠贞为国惨遭不幸,他们伐楚以后走向不同人生,压根就没有重合之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孙武比伍员聪明,当然不需要像剧中那样让伍员来救。另外没想到的是,田穰苴居然是孙武的叔叔,这一家真不简单。古往今来,家学渊源,几世之功成就一番伟业,数不胜数。司马迁如此,李时珍如此,孙武孙膑亦是如此。

《孙子兵法》被称为兵家始祖,既对又不对。说不对,是因为在这部书之前,亦有兵法传世,有吴起的吴子兵法,司马穰苴亦有兵法。说对,是因为孙武在短短十三篇中,不仅谈兵,更涉及到深层次的哲学思维,其中的很多思想,不限于兵法,更是为人处世,所以《孙子兵法》是第一部让后世人人修习,个个受益的兵家经典,称为始祖不为过。

孙武最重要的思想,是重战。重战分为两个方面:1、慎战。“兵者,国家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事,不可不察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能说出这样的话,绝不是一个将军,一个赳赳武夫,而是一个哲学家,有着对军事透彻认识的智者。孙武虽为兵家之圣,但他一直强调不要依赖战争,能不打就不打,战争是迫不得已的手段。这是所有兵家未达到的高度。军事家嘛,强调如何赢得战争,有了战争就有了建功立业的机会,有谁会考虑战争的危害?后世任何一个朝廷,在面对战与和的问题上,都是文人主和武将主战,亦可见孙武的修为,早已超过了一个武将,一个军事家的境界。2、不能忘战。国家无事,忘战必危,人必须居安思危,国家更应如此。“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英雄所见,总是一样。而孙武更高人一等的是,武备长修,但修武备的前提是国家的繁荣昌盛,百姓的安居乐业,否则穷兵黩武,必将走向灭亡。“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这种声音,哪是兵家,完全是看透一切的智者。

战争是政治的一部分,但可惜的是,历来的军事家,很少有政治眼光,就像岳武穆一心想着直捣黄龙,他却没想过,迎回二圣后怎么办,让高宗赵构怎么自处?孙武作为军事家,难得的是,他有政治家的眼光。“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再次伐兵,最下攻城”,能通过外交手段取得成功的,绝不要通过战争手段。战争,永远是为了和平,永远是政治的一个基础。当然,这不是说战争不重要,如果失败了,城下之盟,一切都是空谈。甲午之战后,李鸿章和日本谈判,任他巧合如簧,倾心为国,还是不得不出卖国家主权,签订合议,以致背上卖国贼的骂名。朝鲜战争,中国一胜再胜,所以有了谈判的底气,你要谈就谈,要打就打,我们随时奉陪。板门店协议是典范,正是有了强大的武备,所以才有公平的合约。战争是实现和平的手段,这是孙武的思想,更是颠簸不破的真理。

孙武的名字起得好,止戈为武。孙武在历史上是个谜,五战克郢,以弱胜强,而且胜的彻底,胜的毫无悬念,那是何等的天才!奇怪的是,这之后他就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和吴起、廉颇等终身驰骋疆场的名将不同,他选择了离开,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也许有他的榜样,他的后人孙膑亦是如此。剧中的分析很有见地,也是最大的可能,他看到阖闾穷兵黩武,知道不可能有好结果,所以选择了离开。飞鸟尽良弓藏,按理说,阖闾在时,飞鸟尚未尽,良弓应未藏,阖闾不应该放弃这么一个军事大家,怎么会让他轻易离开,这又是一个迷。当然,历史究竟如何,没有谁知道。我们只知道,孙武没有离开我们,他的兵法,带着他的光辉思想,永远伴随在我们身边,而绝不仅仅是军事家的读物。这是他,也是这部典籍最重要的价值。

楚辞

楚辞其实不是一部典籍,而是一种体裁,一类作品。勉强说是典籍,是后代人编纂了《楚辞集注》。当然,学习楚辞的人,不一定非要看这本书。楚辞的肇始和巅峰就是屈原,虽然还有宋玉和其他作者的文章,但和屈原相比,无论是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差得很远。所以看楚辞,就是看屈原。

屈原的《天问》,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部奇特的作品。他以问题为诗,以优美的语言,提出了种种问题,借以表达自己的志趣和倾向。戏剧以此出发,诠释了天眼,飞船等现代科技,其实有点偏题。屈原作天问,但他真想去解决这些问题吗?不是的,他不是科学家,才不关心答案是什么,他只是在塑造自己这个伟岸的形象,敢于对天发问,对史发问,让自己的思想在历史和时空中游弋。这是所有浪漫主义作者共同的特点。李白也会问“青天有月来几时”,但他真会去研究什么时候有月亮吗?不过,屈原有着求索精神,这倒符合我们科研工作者的钻研,虽然他求索的只是救国救民的道路,而不是天问中的问题。

屈原的《橘颂》,展示了一个爱国者的情怀。农耕文明安土重迁,必然会带来对土地、对家乡的依念,所以,中国人最爱自己的祖国,最爱自己的家乡。上到天子国君,下到黎民百姓,背井离乡都是最不能忍耐的痛楚,而叶落归根都是心中最后的祈盼。所以,屈原的《橘颂》在当时就引起了人的共情,是可以想见的,甚至楚怀王都喜爱这首诗,也是可能的。当楚怀王吟诵着这首诗客死他乡时,不知道他有没有想到屈原,有没有后悔自己的抉择。

屈原是个文学家,但不是个政治家。文学家,特别是浪漫主义文学家,有着自己的憧憬和理想,有着自己的认定和坚持,有着自己的清高和孤傲。他是一个爱国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忧国忧民的人,这毫无疑问。但是,也仅此而已,他并不是一个能救国的人。他不是没有过机会,他也曾参与政治十年,结果并没有把楚国改变什么,反而落得上下的一致埋怨。为什么?很简单,政治是利益的妥协,是权术和诈术,是求同存异以求一逞。屈原不懂,他只是凭着自己的一腔热血,自己的一片热忱,自己的一颗丹心,按照自己的理想绘制楚国政治社会的蓝图,结果当然会遭到楚国反对势力的抵制,而国君也无法再容忍他。其实,中国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晁错,王安石,甚至后来的东林党,翁同龢,都是想当然的政治家,是伪政治家。政治家需要有浪漫的理想主义追求,更要有务实的利益妥协和让步,这是屈原想不到的。屈原的犯颜直谏,也不一定对。中国古人信奉文臣死谏,但其实是不了解人性的,当一个人愤怒时,你说再多都是无用的,哪怕你说的再对,别人可能也会越听越生气,普通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一国国君?如果你再以死相威胁,国君会听你的威胁吗,君王的威严何在?所以,进谏的方式其实很重要,像东方朔那样讲求进谏方式的聪明人,才是真正的利国利民又利己。屈原这样的力谏,误人误己,根本达不到半点效果,只是让国君担了不纳忠言的恶名,更让自己更是遭到了直接的灾殃。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也确实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

当然,这并不影响他的伟大,反而是他的幸运。文章憎命达,正是因为他的落魄无助,他写下了千古名篇《离骚》。可以说,没有离骚,楚辞这种文体会在中国文学史上黯淡很多,屈原也达不到中国浪漫文学的高峰。《离骚》,充分体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清高孤傲的个性,忠贞不渝的追求。香草自喻,圣贤对话,升天入地的求索,这都是中国浪漫文学的典范,启发了一代又一代的后来文人,甚至成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中的一种固定体例。

屈原是幸运的。他虽然没有得到上层的认可,却得到了普通百姓的认可。在他投江之后,百姓自发划船救他,用粮食代替他去喂鱼,以致形成了中国的端午节文化。仅此一事,他就不朽矣。沧海桑田,岁月变幻,一切功业都会随风飘散,唯有融入普通百姓生活方式的礼仪和节日,才是最好的纪念。所有的中国人都会记得屈原,因为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端午节的

粽香和龙舟。

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被称为游圣,据说中国519旅游日就是源于徐霞客。旅游嘛,文人墨客,在游历之余有感而发,写下游记很正常,三藏法师西游时就曾写过《大唐西域记》,柳宗元等也多有游记名世。但是,这本书之所以成为经典,不仅仅是文字的优美,更是其地理学上的价值,开创了中国现代地理学。

徐霞客的旅游和我们现代的旅游不一样的,他是把旅游当做事业的。所以,他的旅游不是放松心情的,而是带有科考性质,他的游记很严谨地记载了当地的地形地貌,是地理学的第一手准确资料。难得的是,中国的地理学著作似乎天然具有文学色彩,《山海经》如此,《水经注》如此,这本书更是如此。可以理解,中国能流传下来的各个方面的著作,都是中国文人的作品,而文人嘛,文学性是第一位的,所以中国的典籍都很优美而富有底蕴,哪怕是科学地理方面的专著。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司马迁如此,徐霞客更是如此。当然,古人的游历不像我们现代方便,我们的旅游其实都是国家或社会组织已经开发方便出游的景区,而古人不是,几乎都是靠着一己之力攀登山峰或者泛舟江湖,是很危险的。当然,有利就有弊,我们的旅游缺少了古人静静观赏和思考的意趣,有的只是人潮汹涌中的匆匆一瞥,更别说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了。而且,古人的游历很率性,就是一个行囊,因为旅游不是享受,而是历练,是学习;现代的旅游,事先要做攻略,要征询注意点,准备的东西越多越好,其实就是在强调旅游的舒适度,因为我们的旅游是享受。而国家和旅行社还专门开发各种旅游产品,只为提高游客的舒适度。这当然不错,但我还是觉得,越来越舒适的旅游,逐渐远离了历练的本意,返璞归真的钟情于山水和人文,才是旅游的实质。说走就走的旅行,也符合游历的本质,但说着简单,做到却真不容易。

“朝碧海而暮苍梧”,这句话是互文,也就是说,早早晚晚都在碧海苍梧之间,这是徐霞客的志向。这也是他的夸张之语,因为在古人看来,这只有御风飞行的神仙才可以做到,普通人是无法做到早上在海边,而晚上到了苍梧之山的。不过,我们现代人确实能轻易做到朝碧海而暮苍梧。在我们出行越来越便捷的时候,那种探查未知,终身求索的勇气,应该是我们秉持的。在更便捷的时候,我们就要有更高的理想,走遍祖国的大好河山,这个古人无法企及的目标,对我们而言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如果徐霞客有幸生活在我们的年代,他的游记又会是何等的丰富和光彩夺目!

现代人方便的同时,闲暇却少了,大多要工作,要赚钱,本就不多的空闲时间还要陪家人,陪朋友,如果有谁啥都不管整天在外游玩,肯定会被认定为没有责任心而遭到口诛笔伐的。其实,古人也一样,父母在不远游,要求更严格。难得的是,徐霞客有一个好妈妈,她鼓励他游历,鼓励他记日记,甚至将游历当做事业,从而才会有了这部地理学的奠基之作。试想之,如果家中都是反对之声,徐霞客的到处跑,能达成吗?徐霞客的游记,首先是给自己的妈妈看的,所以文章中必然会有浓浓的感情,才会更加感人。

徐霞客还有一句话,何处不埋骨,深有感触。当然,古人强调叶落归根,他也就是这样说说,最终他也归了根。记得刘伶有过同样的狂放,以酒为伴,喝死即埋,那是何等的畅意人生!不过,古往今来,真正做到人生通畅的可能也只有李白了,酒后捞月而死,当然这也只是传说。窃以为,人死如灯灭,当一切还于自然,从此悄无声息,又何必烦之后人祭奠。如真有此感悟,确实,何处不埋骨,甚至曝尸荒野,以肉馁虎又如何!不过,在视死如生的人看来,那是万万使不得的,会成为孤魂野鬼甚至魂飞魄散的。真的,当死也不成为背负时,人生才是真正的通透。何处不埋骨的思想遗留到革命者身上,那就是为革命献身的豪气:“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今人在这个方面,确实超过了古人,像周恩来总理,连埋骨都不需要,那是再豁达的古人都无法企及的思想高度。

徐霞客在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考证了金沙江是长江的源头,抛弃了岷江是长江之源的说法。我就不明白了,长江本来就是众多水流汇集而成,特别是上游,几股差不多大小的水系汇成长江,哪条水系是正宗的源头,这不是见仁见智的事吗?还是哪条长就算哪条是正源?就像几个部门合并成一个新的部门,如果一个部门明显为主,可以说他为主体;如果几个部门差不多大小,那就是一个新的部门,原来的谁都没有了,谁也不是主体。当然了,不管怎样,徐霞客个人的意见,能够成为现在的正统观念,这足以说明他的科学严谨。

老子

老子和尹喜的故事,带有传奇色彩,颇符合道家炼丹飞升的玄幻之意。据说尹喜为函谷关守备,老子西出函谷,需要出关,而尹喜早就看到紫气东来,知道有圣人到来,当看到一个老者骑着青牛迤逦前来,便拒不让他出关,逼着他留下教诲,于是才有了《老子》这部经典。这个故事还诞生了一个成语:紫气东来,形容人将碰到喜事或贵人。问题来了:老子愿不愿意传书?按照故事,老子是不愿的,是被迫的。但易中天先生早就分析过,道士并不是隐者,道士是关心天下的,虽然他们主张无为而治,但并不代表自己就什么都不做,而是也都在著书立说影响世人,传达自己的主张,甚至还和儒家等学派论战的。老子当然也是士,本质上自然也希望能将自己的主张传之世人,怎会被逼写书?最多一拍即合。窃以为,这个故事和三顾茅庐一样,是中国古代读书人惺惺作态的理想情结。剧中老子感谢尹喜给自己一个安静的著书立说的机会,倒是挺新颖和符合真实值得赞赏的,颇显编剧的功力。

老子是中国先秦第一个圣人,或者说思想家,孔子还向他求过学。老子的思想是集大成的,短短五千字,言简意赅,意味深长,涵盖了哲学、政治、伦理、逻辑等等学科,涉及到治国理家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千古奇文。这部书,这个人,从而成为神话传说一点不为过。现实来说,老子之所以能这么通晓一切,与他的工作有关。他是国家图书馆馆长,肯定是个爱学习又有天赋的人,有能力又有条件,所以能融会贯通卓然大家。他悟出了道,自然想流传并指引后人,所以才有了这部奇书。我一直觉得,学习,不仅仅是自己悟道,更应该指引世人,所以孔门圣贤,我一直对颜回入圣不解,因为他学习再好,也没做任何贡献,没留下任何思想巨著,只是个老师喜欢的好学生,绝对够不上世人表率。

上善若水。原文是:“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很多人都会说上善若水,但为什么最好的善良是水,恐怕并不能说清。智者乐水,仅仅是因为水的灵动吗?再读《老子》,详细揣摩,才能明白老子从水中悟出的智慧,才会明白水的善良。有几点:1、善利万物而不争。水,给了万物以利益,但从不炫耀,这是最大的善良。施恩不图报,是最难的。当然,从西方性恶论出发,是无法理解的,只有中国性善论出发,从人的恻隐之心是人的本性出发,才可以理解。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古代思想家,除了法家,儒道墨虽然相互攻讦,但就施恩不图报这点,是共同的。2、处众人之所恶。这里的恶是厌恶,人都反感的人,儒家也提倡敬而远之,但道家却认为,最大的善良就是能以自己的力量,沉淀这些罪恶。宗教就是宗教,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佛教的地藏王菩萨也是不渡尽世间罪恶,誓不成佛。3、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居,善于因地制宜,这是典型的适应自然改造自然;心胸要像大海一样宽广;与人为善;言而有信;治国有法;能干;随机应变。水是最能随物变化因地制宜的,遇到圆的器皿则圆,遇到方的器皿则方。水又自甘其下才能成势,自己越低越有力量,这不就是越是谦虚的人,越能得到知识和力量的最好写照吗?这些,都是善良的种种表现,也是水的种种表现。总之,在老子看来,善良者像水一样,看似低下,实则能干,现代人那种将善良等同于低劣老实再等同于无能的观点,老子是不赞同的。

道家的德才观和儒家是不一样的。儒家传统都强调道德至上,而才干与道德是二元的。当然,德才兼备者最好,但是,如果德才不能兼备,还是更看重道德的。很简单,“德者,才之帅也,”如同一个汽车,德是方向,才是马力,只有方向正确,马力强大才能很快到达目标。如果方向不正确,马力越大越会南辕北辙。反之,如果方向正确,哪怕马力很小,但持之以恒也会到终点。但是,老子说了,德和才其实是一回事,没有才能的人,其实就是没有道德,或者说是伪道德。很简单,我们经常会遇到好心办错事的人,我们往往因为其是出于好意而原谅他,但其实,这些人造成的危害,有时并不亚于有意造成的伤害。比如,庸医误人,这些庸医也想看好病,却治死了人;再比如,庸君误国,典型的崇祯皇帝,也想励精图治,但能力有限最终死守社稷。在老子看来,这些人就是邪恶之人。

上善若水,首先需要我们要提高我们的能力,能够因地制宜因时而动与人为善言而有信心胸宽广,这是善良的前提,也是善良的表现。然后要面对一切邪恶不动摇,用自己的善良改造对方,至少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最终,在有了种种善良的表现和结果后,还能不衿己功。这样的善良,才不致引起灾祸,“故无尤”。当然,老子无意于功名利禄,他的最终目的就是“无尤”,养身自保并利人。我倒是觉得,这样的善良,纵然自己可以不争,但社会必须弘扬这样的正能量。

周易

周易被封为群经之首,是儒家的重要经典。奇怪的是,在一些江湖术士手中,他又和黄老之书一起,成了算命打卦的必备用书。

说奇怪也不奇怪。在上古,算命打卦被称作“卜筮”,是一件大事,是庙堂之高的事,而不是像我们今天游走于法律边缘,处江湖之远的旁门异术。所以,文王拘而演周易,就是文王被拘时,闲极无聊,于是将自己熟知的卜筮之术演化成书,这同样是一件居于庙堂之高的大事。这样的一本书之所以能成为经典中的经典,是源于孔子,孔子为文王的易经做传,被称为易传,易经易传合称周易。正因为易传的出现,一本卜筮之书成了哲学巨著,内中蕴含的很多转化、奋进的思想,成了中国士人的指路明灯。

先秦诸子分属各派,相互间还互加攻讦,似乎水火不容。但实际上,门户之见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大。从师承中就可以看出,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居然是儒家荀子的门生,而孔子也受过老子的教导。周易中有丰富的转化思想,更接近于老子的物极必反,福祸互转的思想。事实上,孔子一直强调中庸,强调过犹不及,很难说没有受到老子的启发。本来嘛,圣贤们了解社会,改造社会,自然有各人的独到见解,而英雄所见略同之处也不足为奇。

《周易》中流传最广的两句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为乾,乾为干,干则坚,也就是说,当一个人有了机会,可以作为时,必须要奋起努力,自强不息,直至成功。地为坤,坤则顺,也就是说,当一个人没有机会时,应该顺时順世,以德行宽容一切。这种境界,比后来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要高多了。乾坤为阴阳,万物皆有阴阳,任何事情都有顺逆,这是万物本源。老子说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就是说,本源为一,有阴阳则二,阴阳而成事物合为三,三就是万物。阴阳相伴相生,就是世间万事万物均有顺逆境。在乾中未必没有坤势,否则不会亢龙有悔;在坤中也未必没有乾势,才有利永贞。这简直就是道家“福祸相依”思想的翻版。当然,在更深层次上理解这句话,可以视为互文,无论是乾时坤时,君子都应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所以,当一个君子身处逆境时,必须自强不息,对未来始终抱有信心,甚至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坚守自己的学术本心,更重要的,还要讲究厚德,决不能为了脱困而改变自己的初衷,行苟且之事。当君子身处顺境时,当然龙翔九天大展身手,但也不能忘记德行,要谦卑自牧。能做到这两者的,才是真正的君子。所以,古人强调位高者卑,也就是讲,真正君子做了领导人,平易近人是应有之义。真正有学识的君子,必然虚怀若谷,海纳百川,听得进各种不同的见解。

文王拘于羑里,孔子厄于陈蔡,但君子自强不息,道穷不该其宗。坦率说,文王的脱困是有点小人的。孩子被杀,逆来顺受;卑行贿赂,君子不齿。虽说瑕不掩瑜,但以这种方式脱困,多少总是德行的污点。剧中做了很好的修正,说文王被拘,天下震动,商纣王迫于压力放了文王。历史的真实,谁又能说得清,我倒宁愿希望剧中是真实的历史,虽然明知不可能。

传习录

《传习录》是王阳明的弟子记载阳明先生语录的一本书,仿《论语》体例。书名由来也是源自曾参反省自己的话:“传不习乎?”这里的传,指流传,教导,既有教导的知识之意,更有老的风范、德行的传承。同样,习,既有学习、研究知识之意,更有练习、沿袭老师德行的作为。

阳明先生是圣人,而且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圣人,因为他立德立功立言三方面均做出了彪炳千秋的贡献。如孔子等圣贤,固然道德之高尚、思想之丰富不遑多让,但在立功方面确实不如阳明先生。一个清癯的文人,居然凭着一己之力,募兵平定藩王的叛乱,想想都不可能,但阳明先生做到了。后世的曾国藩,也做到了募兵镇压天平天国的起义,在立德立功方面不比阳明先生差,但立言方面显然就逊色多了。所以可以说,阳明先生在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阳明先生的思想不复杂,但却光芒万丈。首先是致良知。他显然接受了性善论的传统,认为人的良知是人的本心,人要依据自己的本心,也就是自己的良知行事。良知既然是本心,为什么要“致”?格物致知,研究事物得到知识,而致良知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平时研究学问的目的就是要得到自己的本心,要真正认识自己的本心。人天生都有物欲,而物欲经常会蒙蔽自己的本心,此即为儒家所说的“失其本心”。所以,阳明先生是大儒,继承的是儒家学说。大道至简,致良知简简单单的三个字,确实是人间大道。当我们去芜存菁,祛除了人间的芜杂,面对自己的本心时,会发现世界其实很简单,所有的一切熙熙攘攘,利来利往,都不是良知,都不是自己的本心。人生百年,转瞬即逝,当一个人过多的精力关注到纷纭的利益纠葛时,自然远离了大道。人只有秉承自己的本心,秉承自己的良知,无视一切外物,才会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大勇,才会有“无故加之而不怒”的大智,才会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义。

致良知之后,就是知行合一。理论和实践谁先谁后,谁更重要,是哲学中一个永恒的命题。在阳明先生看来,两者没有谁更重要,因为两者其实就是一回事。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两者本质上是同一件事情的开始和结束。你说你得到了什么知识,你知道该怎么做,但你如果不做,那你并没有得到这个知识,并不知道应该怎样。这个石破天惊的观点,获得了众多志士的高度评价,陶行知先生甚至为此改了自己名字。很简单,这个观点对有志的人是一个激励,理解了知识就要去做,不然就和没得到知识是一回事。正是在这个思想的感召下,众多的英雄们才会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将知识、理想变为现实。同样,我们认识一个人,也不是看他说得有多漂亮,是不是学富五车,如果他什么事都做不了,从不将语言化为现实,那他绝不是个有知识的人。这个思想充实了中国思想文化宝库,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补充。从此,朝闻道,不再夕死可矣,因为如果闻道不能化为行动,那和没有闻道是一样的。学以致用,也不对,因为学和用是一体的,用也是学,不存在一个有利于另一个。

两者结合起来,最简单,也最重要的知行合一就是对良知的真正实行。也就是说,一个人,得到了良知以后,应该将良知付诸实施,才是真正的致良知。于是,我所有的行为,都会秉承自己的内心,不再有利益的纷扰,也不再有犹豫和彷徨,自然君子坦荡荡,也就达到了我心光明的境界,也就是圣人的境界。

阳明先生的思想自成体系,难得的是,他身体力行,从而成圣。当然,世事多艰,世界并不因为他是圣人而对他格外眷顾,他也饱受挫折。他和历史上所有真正的圣人一样,坚守着自己的大道,坦坦荡荡,不怨天尤人,顺时安世,淬火成金。在受到廷杖,贬谪异乡的时候,他能够龙场悟道,成就自己的学术人格。在现实人生的最低处,他却达到了人生思想的最顶峰。人的一生,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很多人面对挫折会质疑自己的选择,甚至有人会放弃大道走向反面,那些人在王阳明看来,都是失去了自己的良知。君子志于道,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人在逆境中,永远要明白自己的本心,践行自己的本心,从而达到我心光明的境界,这是王阳明,也是孔子,更是中国古往今来的圣贤们所必须经过的历练。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