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吴需荣的头像

吴需荣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310/11
分享

典籍里的中国(二)

永乐大典

一直以为,《永乐大典》是有点类似于四库全书的书集,只是书本的简单聚集。读罢《典籍里的中国》,才知道,永乐大典是一部多么值得关注的传奇。

首先,永乐大典是各种书本的聚集,但又不是简单的聚集,而是类书。所谓类书,就是分类收藏的书籍。永乐大典的分类不是简单的按照经史子集分类,而是为了方便检索,使用了因韵以考字,因字以求事的编排方式。因韵考字,实际上就是和我们现代的按汉语拼音排列所有的字是一样的,因字求事也类似于我们现代的词典,在每一个字下面都有着若干词条。区别的是,其浩瀚繁杂程度,远不是我们哪怕最齐全的词典所想象的,因为在他的每个词条下面,往往不是一个简单的解释,而是一部典籍作为附录。这种编纂方式,是最方便学习的,你只需一个字一个字往下看,就能学习好很多相关的典籍;更是最方便查询的,当你需要查询哪一个知识点时,很容易就能查到相关的典籍。在我们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的检索太不算什么的,但在几百年前古代,知识可能只是凭记忆而去查找,那么,寻找一种检索的方法,就是有利于天下读书人的大好之事了。

这种编书,当然只有盛世奇人才能完成。当世界出于动乱纷争时,没有谁有闲心编写这种大书,所以陈济的老师虽有其心,但处于乱世,只能徒唤奈何。当永乐盛世来临时,编写这部大书的责任,历史性的落在了陈济身上。他简直就是为编书而生——被称为两脚书橱,对知识的掌握太惊人了,几乎过目不忘,任何知识点都存在于脑海中;但他对书籍的理解运用可能并不咋的,所以最终并没有功名,只是布衣。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陈济在现实中是有缺陷的,他的两脚书橱可能并不是美称,而有着书呆子之意,就像他自己所说,自己是两啃,一啃书,二啃老。这样的人,学不能致用,并不值得人效仿,也并非一个真正学有所成的读书人,但机缘凑巧,他却成了最好的编书人——每当有人咨询哪个知识点时,他几乎能毫不迟疑的说出该知识点的由来和相关知识,赢得了所有编书人的尊敬。所以,陈济是幸运的,大明王朝也是幸运的,更为幸运的是繁盛的大明找到了陈济编写永乐大典。试想下,如果大明没有陈济,总有解缙姚广孝等人,纵然会完成大典,要多花费多少的时间和人力?而如果陈济没有参与该工作,他可能更会成为书呆子的代名词,成为社会的反面教材吧?盛世,奇人,就这样奇妙的结合在一起,铸就了这样一部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有两万多卷,光目录就六十卷,书籍一万多册。这么多的书,都是靠读书人一笔一划的写成,一幅一幅的画成,所以,最终只会有一部。随着历史的沧桑,这样的一部大书,几乎不可能传留至今。先不说火灾,仅就朝代变迁时的乱世,就有谁能保留这样一部大书?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的时候,越大的书,越容易流失。更不要说民国乱世,中国多少珍宝流传国外,这部大典能保得住吗?确实也是,历史也没有特别眷顾这部大书,这部书还是散佚了。当我们新中国成立后,强盛的国家对那些流散在国外的国之瑰宝们,都想方设法让他们回归故国,洗刷曾经的耻辱。永乐大典也是,“珠还合浦,历劫重光”之愿望永远不变,这项工作也永远在做。目前留存于国家图书馆的一百余册大典,每一册都是镇馆之宝,而我相信,他们会静静地躺在图书馆里,等待着自己越来越多的兄弟们过来会合,重现中国历史文明之光。

汉书

汉书虽然和史记并称,但毕竟没有无韵之离骚之誉,所以向来只被视为史学之典籍。

司马迁的《史记》洋洋洒洒,从三皇五帝开始,一直写到自己生活的时代,那是何等的汪洋恣睢。提及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不作第二人想。所以,史记一出,后来的编史者无不接续史记。所以,我以前还有点奇怪,班固的汉书不是应该从汉武帝开始吗,他写了整个西汉,不是和史记有重合了吗?

现在我明白了,《汉书》之所以被写成断代史,绝不仅仅是因为是史记的补充,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含义的。史书是一面镜子,断代史就是描写的一个朝代,这个朝代的兴盛、灭亡,从中可以得出很多结论的。所以,断代史的体例,是更容易让统治者从上个朝代的兴亡中得到借鉴,而不是只是单纯的维护正史的延续。这是汉书的伟大功绩,也是班固的伟大功绩。从这个层面上讲,断代史和通史只是两个选择,没有孰优孰劣之分。

班固自有自己的创新,也有不及司马迁的地方,或者说,两人的观点有不同。就像他在艺文志中把小说家放到了重要位置,而司马迁没有提及。当然,司马迁把项羽列为本纪,但班固则简单列传,而且都不是单人传记,可见两人对项羽的态度。

汉书主要是班固完成,但始于其父班彪,终于其妹班昭。令人想象不到的是,班家不是修史的书生,班固兄弟都热心政治,而且参与了政治生活,并都有着不错的功绩。班超平定西域不消说了,班昭后来俨然通过自己的学生掌握了政权,班固相对差一点,但也曾征战边疆获得战功。进而为政,退而著史,虽说他们后来的名声是史学家,但他们的政治能力是不弱的。这,才是顶级的史学家——读史使人明智,而史学知识丰富的班家人在政治上太过拉胯的话,确实说不过去。

唯一让人诟病的是,从班固开始,个人修史变成了官修。班固本来延续了个人修史的传统,但被抓了。这时候,班超主动找到了汉明帝,献上了班固修的史书,皇帝看了比较满意,从而把班固加官进爵,让他从个人修史变成了官修。当然,这时候的修史毕竟还是个人,只是依附于皇帝的威权,还不是后来直接由皇帝成立一个机构专门修史。有了皇帝的支持,修史当然方便很多,查资料,采访,一切均没有了后顾之忧,史学家可以全身心投入,但终究缺少了独立的人格,用语结论等绝不敢违背皇帝的意思的。当然,前四史还好些,毕竟班固和后来的陈寿范晔还有着史学良知,后来皇帝设立的机构修史,则更是直接体现出了皇帝的意志了,这正是中国官修正史让人诟病的地方。

礼记

礼记有多重要,只要看看礼在儒家文化中的地位就知道了。

在儒家的经典代表人物中,相对来说,孔子求仁,孟子取义,荀子守礼,也就是说,礼是荀子整个思想的核心。当然,这只是相对来说,因为孔子实际上也是很看重礼的,他终其一生,都只是为在世上能够恢复周礼的礼制,他对仁的定义,有一个就是“克己复礼”。

为什么礼如此重要?很简单,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仁义等等都是内在的思想价值取向,只有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一个人是不是仁人义士,平时不一定看得出,只有到了利益纠葛时的取舍才可以看出。而一个人是不是守礼,却是一举一动就可以看出的。而且,仁义可以作假,一个人满口仁义道德而实际上居心叵测是可能的,但守不守礼是无法作假的。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只要一举一动都遵守礼仪的规范,这个人必然会将外在的礼仪内化为内心的道德规范,从而成为君子。而世界上每个人都能遵守礼仪的规范,自然人人成为君子,从而实现世界大同。所以,孔子开始就十分注重礼仪。

礼仪,反映了一种等级制度,这也是儒家文化特别强调的。儒家的仁爱本身就是有等级的,所以,儒家从来没有博爱思想,这点是符合封建文化规范的。所以,孔子看到“八佾舞于庭”,认为是可忍孰不可忍。其实,即便到现在,中国的等级制度还是有的,哪一级的干部可以享受什么样的福利,都是很明确的,你一个普通的公务员敢随意享用单位上的公车是要查处的,但到了某一级干部,单位是可以为你配一部专车的。这只是个比方,说明中国的礼制等级是深入人心的,就像谁也不会觉得高官享受一些福利有什么不公平。

当然,从孔子的求仁,到孟子的取义,再到荀子的守礼,可以看到随着社会的发展,儒家文化越来越受到的挑战。孔子求仁,成功了吗?没有。所以孟子不再求仁,而只是在求义。可惜,孟子同样没有成功,所以到了荀子时代,只是在求礼,而且荀子认为人生本恶,必须要用礼来规范。可荀子也没有成功,于是他的学生背离了儒家思想,开始用外在的法强行规范世人的行为。很奇怪,儒家孕育了法家代表人物,这其中,礼制就是重要一环。当礼制不能规范社会生活时,很容易就会想到法制。

儒家的礼制虽然很容易会孕育出法制,但从根本上还是与法制相背离的。原因很简单,礼虽然是行为规范,但是内在要求,并不是强制的,一个人不遵守礼,只会受到道德的谴责,而不会受到法律的制约。所以,儒家特别强调教化,强调德行。这也是中国的德治传统。从人性本恶的角度上来讲,德治是落后的,社会要实行法治,这几乎已经成了现代社会的共识,但德治思想就真的一无是处吗?从西方的哲学王思想,到中国新时代强调的共产党员行为规范,德治思想其实从未离开过我们生活。精华也罢,糟粕也罢,礼制作为儒家的核心思想不会改变,就像《礼记》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典籍,永远也不会改变。

诗经

诗经,作为中国文学的起点,已经成为公认。

诗经,是来自民间的诗歌总集。当然,也有官方颂词。但其成就最高者,还是那些被称为“风”的民间歌词。诗歌,特别是严格格律以后,逐渐远离了普通人,成了文人间显示才情的一种方式,但诗歌的起源,其实很亲民,就是老百姓在生活中编的一些朗朗上口方便传唱的顺口溜。当然,这些顺口溜,免不了不上台面的荤段子,所以经过了大贤孔子的整理删改,十中留一,成了儒家文化的经典,更成了中国文学的起点。更让人感动的是,古代这些民间诗歌之所以能够流传,是因为统治者的重视,专门设立了采诗官。而这些统治者重视这些民间诗歌,绝不是我们现代采集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单纯为了流传和保护,而是统治者想从这些歌谣中,侦知民情民意,从而获得民心。仅此一举,就足以让后世者深思。

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这里的思无邪什么意思?毛亨认为,思无邪,就是所思所想都可以示人,没什么可隐瞒的。所以,诗三百,就是反映普通百姓的所思所想,不管是对爱情的希冀,不管是对官吏的痛恨,不管是劳作的埋怨,不管是战争的悲叹,都是真实可以示人的。唯其真实,所以感人。当世界进化到了两千年以后,我们的科技水平,思维能力,说话方式都有了很大的变化,甚至同样的中国人,现代人和当时的人语言根本不通的,但人的情感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变化,这也是古人的诗歌还能感动现代人的原因。我们学习古代文学作品,不是为了多知道点唐诗宋词,多知道几个李白苏轼,而是从这些文学作品中感受到了情感的共鸣,感到了他们说出了我们想说但说不出来的思想感触,这种共情,才是文学作品的魅力。

诗三百,是上古到先秦的诗歌总集。那个时代,虽有儒家崇尚的尧舜禹及周公盛世,实际上是物质能力低下,民众衣食困顿的时代,还有春秋时战争频仍,民众朝不虑夕的时代。所以,安居足食成为人们最迫切最直接的希冀。我们从诗歌中也可以看到,民众对指导百姓农作的后稷等圣贤的景仰,对安定生活的期盼。我们以前一直有一个观点,认为文化的繁荣必然在社会的繁荣之后,就像“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但实际上,文化的大繁荣也存在于乱世,就像中国历史上两次思想文化的大碰撞大繁荣,一次是先秦,一次是中华民国时期,都是乱世。实际上,劳者歌其事,我们无需把文学想象的多么高大上,百姓们在生活中、劳作中的随口编出的话,反映出真实思想情感的语言,就是文学的种子,就能够直达人心引起共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学的创作,技巧远没有真实的情感重要。

我们现在看来佶屈聱牙的诗经,实际上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古汉语和现代语言的隔阂,当时的诗经就是百姓随口吟唱的,几乎平白如话的语言。当然,诗经中开创了一唱三叹的反复强化的方式,这也是现代歌曲经常使用的方式。诗经作为中国文化的起点,它开创了中国文化中丰富的联想,细腻的感触,类比的思索,这不但影响了中国文学,甚至影响了中国人的性格,直至后来辜鸿铭教授分析中外人格差异时,总强调中国人是温柔的,敏感的,而西方人是直接的。想想也确实是,西方神话中宙斯喜欢上某个女子,就是想方设法得到,然后生了一个半神人,哪有中国文学中温婉反侧的情感。文化的源头决定了民族的性格差异,这无法做好坏的评价,但我们身为中国人,当为中国人的文化情感而自豪,更为中国文化之源的精彩而喝彩。

越绝书

越绝书是地方志。地方志总觉得不登大雅之堂,因为总觉得地方志嘛,地方上的人编纂的,一没有大局眼光,二总有点歌功颂德,三编纂的人能力有限,所以无论从艺术性或学术性上来讲,都不及正史。其实,好的地方志并不比正史差的,因为着眼于地方,对史料更熟悉,论述更详备。

看了《越绝书》,心中暗愧。总以为自己很喜欢勾践灭吴的故事,也知道勾践的越国就是以会稽为中心,而会稽就是现在的绍兴,当年到绍兴旅游时也曾寻访勾践遗迹,但看了越绝书,才知道自己终究了解了皮毛,连会稽山都不知道。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再次造访会稽山,体会下勾践负隅顽抗不得不忍辱投降的那段历史。

越国是大禹的后代,勾践是大禹的后代,而会稽山也是大禹陵所在地。总觉得三皇五帝时期,中国就是指黄河流域,以致于后来孔子时代的周游列国,转来转去都在如今的河南境内。所以,当时的会稽应该是蛮荒之地,是东夷所在,没想到竟然是大禹陵所在地。不过,按照史书的说法,当时的会稽隶属于扬州,也确实是蛮荒之地,是中华文明之边界,但大禹之所以重视这个边界,正说明禹皇的高瞻远瞩——越是边界越要重视,越不能丢。任何事物要破损,都是从边界开始,所以,中华文明之流传,中华民族的兴盛,都不能忽视文明的边界。这是真正有道理有眼光的观点。想想满清王朝放弃新疆放弃西藏的观点,他们应该好好在禹王陵前静静地反思。

吴越之间的争霸,是越国最为人熟知的大事,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中华的史书都不会忽略。而《越绝书》,更是描述的详尽备至。整个故事,让我们可以反思的点太多了。

一、伍子胥,该如何评价?伍奢无辜被擒,楚王对他的两个儿子说:你们过来乖乖投案,这样我就放了你父亲,接到这样的通牒,我们会怎么做?明知回来是死,明知楚王不一定讲信用,但只要有万分之一的希望,回来代父而死是孝,所以,伍子胥的哥哥毫不犹豫的回来了,死了,被称为仁勇;而伍子胥却没有乖乖束手就擒,他回来了,见势不妙就立即逃跑了,被称为智勇。说明他们兄弟俩做的都没错,至少史官是这样认为的。伍子胥逃跑过程中,百姓怜其孤勇,私放了他,而他反复提及不要泄露他的行踪,导致百姓的自杀,按书中所说还不止一起,这说明百姓感到受到了侮辱。伍员到吴国后,肯定时刻想到复仇,难得的是,他没有急于一时,甚至劝阻吴王攻楚的意见,他是真正为吴国着想,有了必胜的把握后才对楚国动手,这点颇为难得。掘墓鞭尸,各人有各人的评价。最后,伍员忠心为吴,却不受吴王信任,最终自杀于胥门。我不否认伍员的忠心,但凭着自己的忠心不讲进谏的方法,也未必能有好的结果。当年刘璋迎刘备入西川,很多忠臣都看出了这是引狼入室,王累以极端的方式进谏,阻挡在城门,如果刘璋不听就自杀,他固然是忠臣,但这种方式是进谏吗?这明明是逼宫啊,哪个君王肯听?伍子胥刚到吴国时,很注意自己的身份,后来官越做越大,位置越来越重要,也和吴王越来越亲密,殊不知物极必反,他忘记了自己终究是臣的身份,不再注意进谏方式了,最终引起了吴王的反感,他虽然是忠臣,但他的死是个悲剧,就没有他自己的责任吗?

二、勾践,该怎么评价?我们很多史书中都是提到了勾践的隐忍,坚毅,最终卧薪尝胆大功告成,但那只是两个巨头或者说是两个军阀之间的斗争,他的胜利值得人们赞赏,但阴谋诡计的胜利,总觉得也没多大价值。但是,这部书把勾践的胜利看成了道义的胜利。历史究竟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我宁愿相信这部书的说法。所以,勾践的休养生息不是单纯为了报复,而是为了越国在危难中重生,最终灭吴也只是为了破除高悬在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所以,勾践灭吴不是有了实力就急于求成,而是有了充足的物资保障,甚至准备好了给吴国子民的物资,又有了机会才灭吴国的。灭吴国后,他对吴国子民一视同仁,赢得了吴越两国子民的共同爱戴,从此吴越一家。如果勾践真是这样的人,那他是做不出给吴国炒熟的粮食做种子,让吴国饥荒的事情来的。所以,越绝书上确实没有这样的史料。

三、子贡也是一绝。子贡搅合进吴越争霸纯是偶然,是因为齐国要进攻鲁国,而鲁国是孔子的故国,孔子当然不希望自己的父母之邦被灭国,所以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出面救国。这时候,什么学习最好的颜回,没有用;什么最勇敢的子路,没有用;而这个纵横捭阖的子贡,派上了用场。这家伙真是绝了,完全凭借对人性的洞察,将所有大国玩弄于股掌之中,居然还让他们对自己感恩戴德!我们看他的操作——1、找到齐国的权臣,告诉他不应该打鲁国,而应该打吴国,不应该打胜仗而应该打败仗。奇葩吧?对权臣而言,确实败仗更有利,齐国败了,君王才更侧重他,胜了,君王会骄横,将军们地位会上升,这些都不利于权臣。厉害吧?白起这样一个军事天才不就死于帝王心术吗?2、找到吴国,告诉吴王有了争霸的机会,齐国伐鲁不义,只要出兵战胜齐国就可以赢下霸权,让吴王心痒痒的;3、告诉晋国,吴王败齐之后,必然会想一鼓作气击败晋国争夺霸权,所以晋国应以逸待劳,必然打败吴国;4、告诉勾践,吴王出征之时,就是越国灭吴之时。当然,其中还有些细节,但总体思路就是如此。最终,一切按他的料想发生了,于是,一个人单枪匹马,不费一兵一卒,仅仅凭口舌之能,存鲁,弱齐,强晋,灭吴,霸越,一个人搅动了五国,甚至影响了整个华夏诸国的战略形势。这,比起历史上著名的合纵连横,也不遑多让吧?

《越绝书》,让我们知道,一部好的地方史志,同样可以成为经典。

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成为经典是历史的必然。中国以农为本,没有农书作为经典才是咄咄怪事。

齐民要术,贾思勰著。贾思勰,史上无传,没人知道他的情况,只有他的一本书留于后人,还有他在书上自称的高阳太守。但是,足矣。我们可以想象,古时的农业为鄙事,为君子所不齿,已经进入官僚体系的贾思勰,其康庄大道应该是沿袭儒家经典,搞好社会关系,从而一步步进入官场上层。但是,这位太守就是热衷于鄙事,劝课农桑,甚至不惜花费大量精力,就只为百姓能够过得好一些,这才是真正的循吏。

贾思勰的功绩,并不在于他在任时的父母官。我们可以相信,将自己的精力不是花在逢迎往来上,而是劝课农桑上的官吏,肯定会造福一方。但是,他的齐民要术,不仅仅泽被他为太守的一地苍生,而是泽及全国各地,甚至子孙万代。直至现代,我们仍然知道齐民要术,知道贾思勰,而同时代位置比他高的官宦,我们还记得谁?

在中国,立德立功立言是所有知识分子的理想。所以,一些颇有建树的官宦,都喜欢著书立说,哪怕其实空洞无物。出书,是成名的捷径,直至今日皆然。当然,现代的评价标准,有论文,有专著,成为专家学者或者官僚的立身之本。至于这些著作,能不能对社会有所帮助,不重要,重要的是,对自己很有帮助,可以名利双收。所以,中国的研究成果满天飞,但真正泽被苍生的绝无仅有,更多的是官员学者们加官进爵的敲门砖。当然,这不怪我们的读书人,而是社会评价体系的问题,社会上充斥着急功近利之风,充斥着争名夺利之举,真正能沉下心来,板凳要做十年冷,从而形成一部真正的著作,真正可以济世救民的著作,绝无仅有。从这个利益上来讲,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中国官员的典范。

把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和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相对比,可以看到,掌握着国家政权的官员们,终究有着出书的捷径。无论是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还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能够刊行于世,都是源于幸运,有贵人扶持。但是,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根本没有这样的担心,作为一方官僚,有职有权,出一本书自然不费吹灰之力。不过,我们的官僚们,有如此得天独厚的条件,真正能沉下心来为民著述的又有几人!

齐民要术,是贾思勰博采众长所作,难得的是,他继承了中国谨严的学术传统,没有人云亦云,对任何一个能够列入书中的技术,都要先行实验一遍。这是贾思勰,是李时珍,是宋应星,是中国科技学者的光辉传统。难能可贵的是,贾思勰还记载了自己失败的实验,而失败,是成功之母,他把他失败的经验享之于众,从而避免了农人的弯路,这是极富价值的。很简单,他经得起失败,但以农业为生的农民,可能不一定经得起失败。

农书的集大成者,有趣的是,他不仅著述了农业科技,著述了怎样使农林牧副渔的高产,他还著述了产品的效用,以致于吃货们都热爱这部书,因为他描述了这些产品的消费,如炒鸡蛋等等。种,收,用,不仅仅是农人,可能世上每一个人都会从中受益,这才是集大成者。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贾思勰非常看重天时地利,因为农业的需求。他没有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雄心,而是延续客观规律,什么样的地方,可以种植什么样的作物才好,才会得到最大的受益。这,其实也是天人合一的思想。这是中国科学典籍中体现出来的哲学,宋应星是,贾思勰也是。

水经注

在中国,历来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之说。山的巍峨和从容,可以承载一切,正是厚德载物的反映。而水的灵动,正是智者因时而变,顺应万物的反映。老子《道德经》中曾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在老子看来,水是最聪明的,总是顺应外在的形状,随遇而安;但水又是最善于把握机会的,一旦形成洪流,那就会浩浩荡荡,荡涤一切。这完美的阐述了老子柔弱胜刚强的哲学智慧。

我相信,郦道元是非常喜爱水的,要不然也不会写下鸿篇巨著《水经注》。可以想见,为了这部作品,他要花多少时间去看水,花多少时间去研究古往今来对水道的记载。可是,他却没有水的智慧,或者说,他只看到了水浩浩荡荡荡涤一切的勇气,而没有看到水委曲求全以待时机的智慧。他的一生非常刚强,政绩卓著,但也得罪了不少权贵,最终被权贵们借刀杀人,死于叛贼之手。

郦道元的人生是个悲剧。在他初入官场时,当时的皇帝是北魏孝文帝,那可是个在中国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明君,忠臣明君风云际会,本来他可以有一番作为的,可惜的是,孝文帝死的太早了,宏图伟业还来不及施展就中道崩殂。他遗留下来的北魏朝政,各方势力潮流涌动,一个孤高刚强的郦道元,焉能成为这些政治势力的对手,只能成为政治的牺牲品。

有幸的是,他留下了一部足以照耀千古的奇书——水经注。这虽然是给水经做的注,但实际上,体量远远超过了水经,以致于后世均将其看成一部独立的作品。郦道元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查访水道,从而真正掌握水道,控制水患,换来天下大治。在农耕时代的中国,水患肯定是中国百姓的大敌,历来有作为的君王,都会把治理水患放在生产的首要位置。为此,他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将中国的水系几乎囊括在自己的作品中,关键是,他不是简单的陈述水道,而是以艺术的笔法,描写了水道沿岸的风土人情甚至神话传说,完全是一篇篇优美的散文游记。所以,这部作品达到了实用和艺术的双高峰。

在他的作品中,有段话很能表明他的主旨:“天下之多者,水也,浮天载地,高下无所不至,万物无所不润。”看得出,他既有治水的雄心,更有以水为榜样,润泽一切泽被苍生的雄心。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是失败了,因为中国的水患远不是这一部详尽的水系作品所能涵盖,而是政治经济文化相融合的产物,能不能解决水患,很多时候不是技术难题而是社会难题。但是,从另一层意义上来讲,他成功了,他的作品让世人受益匪浅,懂技术的人,可以作为治理水患的参考,喜爱文学的人,可以看做优美的文学作品加以吟诵,爱旅游的人,更可以作为旅游指南,在游历中看看水经注,能够知道更多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传说故事等知识,旅游也会更有趣。所以,这部书成了经典,但是不是符合郦先生的本意,那已经不重要了。事实上,中国的经典很多时候都是有心开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作者本想这样,最终却在另一方面影响了世人,这也是经典的魅力所在吧。

茶经

在中国,茶文化是个不得不提的文化现象。

中国的茶,上至达官贵族,下至贩夫走卒,无人不爱。由此雅俗共赏的,在中国,恐怕也只有酒可以和之媲美了。不过,茶相对可能更亲民些,因为百姓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似乎成了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情了,而酒还没有到这个程度。

所以,这里的茶,在我看来,应该是像北京大碗茶之类的茶,是百姓渴了可以直接大口大口喝了解渴的茶,是贵族名媛们斥之为牛饮的茶。那些贵族们,是另有一种茶的,从茶叶、水、器皿都极具讲究,我们可以看看《红楼名》中妙玉请宝黛钗喝的体己茶。即便到现代,茶道还是中国文化之一,穿着古朴的女性,以一系列极富仪式感的程序烧茶,让你在静心诚意中感受茶的芬芳。

也许可能我本质上就是平民吧,我是不喜欢茶道的,认为那是有闲阶级附庸风雅之举。喝茶就是为了解渴,茶叶冲泡出来的茶,比白开水喝了解渴有味,仅此而已。当然,茶叶有高下之分,坦率说,我是不懂的,正像对名烟名酒,我很大程度上分不清他们价格之高是高在何处,因为分不出好坏。好的茶叶比差的茶叶,喝起来香气扑鼻,诚然,但我不会刻意去追求好的茶叶。现实生活中,我有好多朋友,不喝酒只喝茶,而且他们对茶是讲究的,都自己带上茶杯,泡好茶叶,不去喝别人的茶的,因为觉得自己的茶叶好。对这样的习性,我是尊重的,虽然我做不到。

不管怎样的茶,我还是觉得冲泡好,方便。最不济简单煮下。只要看到茶艺中一大套的工具器皿,我就回觉得头疼,更别说那一整套极具仪式感的规范动作了。那是一门艺术,而不是百姓需要的开门七件事之一。当然了,有人肯定会认为我是小白,正如速溶咖啡没有咖啡豆磨煮出来的咖啡纯正,我喝的茶不如茶艺有意境,我承认。但正如我喜欢速溶咖啡一样,我就是喜欢直接冲泡的茶,简单易行。而且,我坚定的认为,茶能够流传四方,流传千古,靠的绝不是茶艺,而是方便的冲泡方式。世间无论什么事物,至简才能大行其道,至简才能影响深远。

所以,作为茶文化经典的《茶经》,作为茶文化的集大成者,更是一本制茶工艺的教科书,他指导茶的种植生产、烹饪制作,各种茶的差异习性,唯独没有纷繁复杂的茶艺流程。

当然,我们喝的茶,并不是直接从茶树上采下就可以,还要烘焙、炮制,以前参观过茶文化博物馆,中国不同种类的茶,烹制的方法很不一样,如白茶、红茶、绿茶等等,都大不同,所以也很为感慨,茶农的艰辛,烹制的辛苦。茶经在这方面,肯定是对茶叶的生产繁荣起了指导作用的,这就是经典的价值。事实上,正是由于茶农的辛苦,我们才能省事,喝到简单冲泡就香气扑鼻的好茶,这样的茶也才能够畅销。如果每一种茶,都需要普通消费者繁复的蒸煮才能享用,我相信,茶绝对不会成为普通百姓必备的事物,也不会影响如此深远。

茶经的茶文化,还是以茶论茶为好。至于君子从茶中反思的君子之道,那是君子的格物致知,君子可以从任何事物中反思自己的君子之道,不必过于深究。如果我们过于强调茶中的文化意味,以茶艺作为茶文化的正统,最终只会让茶文化越来越小众,从而无法流传。文化嘛,还是越简单越能普及。事实上,正如陆羽在《茶经》中所说,“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所谓精行俭德,是致力于内在的修为,而对外物不过分贪念,所以,像妙玉的体己茶,那是达官显贵的炫耀,与茶文化是根本背道而驰的。

说文解字

提及《说文解字》,总感觉就是一部字典,没什么了不起。

看了《典籍里的中国》,才明白许慎的了不起。首先,中国的汉字是有演变的,从上古如图画般的象形文字,到后来规范统一的隶书,直到现在的简化汉字。当年钱玄同破天荒的提出废除汉字,被骂数典忘祖,不冤,事实上即便新文化阵营中支持他这个观点的可能也没有。但知道汉字的流变以后,我倒是能理解他的拳拳之心了。中国汉字最早是象形文字,象形文字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便于阅读,看字就能知道大致意思,问题是难于书写,一个字就想一幅画一样,这样的文字是不会流传的。大道至简,越简单的文字越能够流传,所以世界上绝大多数文字都失去了象形的功能,而只是字母的排列组合。后来我们的汉字越来越进化,也就越来越失去了原来象形的内涵,而是作为部首笔画的排列组合。直至建国后我们实施了汉字简化,更使汉字失去了很多的文化内涵,但更便于流传发展。最方便的语言,当然是字母的排列组合,这就是钱先生废除汉字的初衷。但是,可惜的是,如果这样,就完全失去了中国汉字的文化传承,这当然是国人无法接受的,那些保守派更是群起而攻之,即便陈独秀先生也不敢为他说话。扯远了。在许慎时代,汉字正是从小篆向隶书演变的过程中,是从象形到规范汉字演变的过程中,这正是文化的传承和流失的关键时期,许慎敏锐地感到了这一点,觉得应该让后人明白原初汉字的形态和本义,明白古人造字的原由,仅凭这一点,他就足以列为先贤,他的作品就足以列入典籍。其次,他严谨治学的作风。许慎,字叔重,汉代人的名和字是有联系的,他的名字加起来就是慎重,他也始终牢记着自己的名字,以十分慎重的态度治学,每一字都言之有据,否则宁可缺失。这种严谨的作风,让他对字的理解,可以作为今人的范本。据说,中国很多古文字学家,正是通过这部说文解字,认出了很多甲骨文和古器具铭文。还有,是他开创的文字整理的体例。在他之前,中国的文字是没有部首的概念的,正是他的开创,让中国汉字得以分类,部首分类法不但是后世所有字典的规范分类法,是我们汉字简化的基本规则,更是汉字输入法的根本。中国的五笔汉字输入法,至今仍是中国优秀专业打字员必备技能。

我们现代人说中国的文字,意义是不分的,但在许慎看来,文和字是不一样的。文,就是描述自然,实际上就是象形文字。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理解,个人的文和纹是通假的,纹理就是文,就是描述事物的表面,甚至可以引申为掩饰,例如文过饰非。而字,实际上是文的组合,是部首组合成的多体字。所以,许慎的书名叫做说文解字,因为文只能解释,而字却需要分解。

说文解字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最重要的原因,还是许慎写这本书的初心。许慎在书的序言中明确了作者的初心:“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也就是说,文字是学习知识的本原,是后人能够汲取前人的知识,能够上下通达管理社会的本原。说实话,中国的每一部典籍,作者无不是有大志向的人,他们写书的目的不是为了个人的名垂千古,而是希望作用于万民,能够对社会、对历史有所贡献,所以他们往往能够排除千难万险,殚精竭虑甚至穷其一生精力,甚至放弃荣华富贵,成就了一部某方面的专著。仅仅是为了沽名钓誉,是成就不了经典的,这也正是我们现代学术的考评体系,逼着教授学者们短时间内出成果,结果论文数量是有了,质量只能说不敢恭维。许慎亦然。许慎的初衷,就是让后人认识每一个字,能够从每一个具体的字中读懂经典,而绝非显摆自己的学问。正是有了宏伟的志向,人才能有皓首穷经的决心,坐冷板凳,求真学问。这,应该是所有学者的初心。

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是刘勰文艺评论的著作。

文心雕龙能不能够指导人们写作?戏剧中认为是可以的,同时赋予刘勰创作作品的伟大动机——指导天下人做出好文章。理论上讲,文艺评论确实对文学创作有指导作用,因为他告诉了人们,什么样的文章才是好文章,写作有什么样的技巧。

按照这个进行推理,文艺评论家应该是最会写文章的人。可事实上,文艺评论家同时也是作家的虽然有,却少之又少,包括刘勰本人,也没有像样的文学作品流传于世。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有学者分析,说奇怪也不奇怪,搞文学创作的人,往往头脑中无拘无束,老子天下第一,什么都敢写,什么都敢尝试,这种深刻到骨子里的自信,是一个优秀作家的基本素质。而文学评论,却需要卑躬屈膝,绝不敢妄自尊大,对优秀文学作品要顶礼膜拜。他知道什么是好的作品,可自己想往好的作品创作的时候,头脑中不知不觉的就出现了经典,从而觉得自己无法企及这个高度,从而不敢落笔下文。这种奇怪的现象,其实也是文学作品的特色——好的文学作品,绝非技巧的堆砌,更多的是性情,才华,真情流露甚至就是天赋。

那么,文艺创作就只是天赋而无法学习了?当然也不是,作为顶级作家需要天赋,其实何止文学创作,任何行业到了顶级高手,往往都需要天赋的,光勤奋往往到不了顶级。这当然不是贬低勤奋的价值,作为普通人,只要持之以恒的勤奋,往往也能达到很高的高度,甚至是普通人只能仰望的高度,是一些有天赋但不学习的人无法达到的高度。世事皆如此,文艺创作也然。文学创作的学习,最好的方式就是阅读经典。古人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道香菱学诗,也是通过大量阅读好诗来提高自己。熟读经典的文学作品,潜移默化的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同时增强自己对作品、对生活的感悟,这是一个人能成为作家的不二法门。

那么,文学评论的价值何在?就只是对别人说三道四?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你说李白好,我偏认为杜甫强,文学作品由于流派众多,特色各异,往往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学武之人很简单,无论什么流派,打一架,赢的人就是第一,而文学作品不一样,你写一篇文章,我写一篇文章,有的人认为你的好,有的人认为我的好,这是常事。就像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的评价标准,其实也只是他的一家之言,后世的评论家随着个人喜好和社会风气的不同,又会有不同的评价标准。文学评论就没用了吗?不然,文学评论最大的作用就是文艺导向,一部好的文学评论著作,如刘勰的《文心雕龙》,可以直接改变社会风气,其对作品的评价,往往是时人乃至后人创作的标杆。

刘勰本是平民,在那个崇尚门阀的时代,他的才华是无处施展的,看看左思就知道。他写成了作品,无人问津,想出书流传后世更是天方夜谭。历史没有埋没他,他有幸认识了当时文坛领袖沈约,得到了赞赏;更有幸认识了昭明太子萧统,并在太子府中任职,两人共同生活了一段时间。刘勰和萧统的组合,是珠联璧合,两个人的遇见,简直就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奇迹,其影响甚至超出李白和杜甫的遇见。两人惺惺相惜,互相欣赏,观点相近,天作之合。刘勰的文艺评论思想深得萧统赞赏,而萧统以此思想作为指导,对当时的文章进行了筛选,选出了心目中的优秀作品组成文集,史称《昭明文选》。而文选的普及,对时人及后人的文艺创作有了极具深远的影响。“文选烂秀才半”,文选的影响如此之大,简直成了一代读书人的必读书,从而又将刘勰文心雕龙中的学术观点深入人心,并对后世起了深远的影响。

备急千金要方

中国古代有个好笑的现象:写出《本草纲目》的李时珍,是医学代表人物,可与医圣比肩,可本草却是药物大典;而写出《备急千金要方》的孙思邈,被称为药王,可千金方却是医书。当然了,说奇怪也不奇怪,古时医药不分家的,不懂药何以医?医药分类监管是现代分工细化,特别是西医将医学细分后的结果,而中医是不太细分的,即便到了现代,很多中医大家,虽有自己擅长领域和科室,但他们基本是全科的,对非自己科室领域的疾病治疗也是有一定造诣的,对中药的了解更是了如指掌。

孙思邈出身贫寒,由于自己在医学上的造诣,得到唐太宗皇帝的赏识,从而登堂入室,成为太医署的老师,名利都有了,出本书就容易了,所以千金方的出版流传毫不费力,甚至孙思邈以书未能在太宗皇帝驾崩前写成,未能进献给太宗皇帝为憾。相比李时珍,他是幸运的。不过,位高权重也正看出了他不计名利的高贵——他出身贫寒但是个学习神童,在整个家族都在指望他学而优则仕的时候,他却选择了济世救人的医学;在他在太医署顺风顺水的时候,他却急流勇退,放弃了职位,走访民间,一方面行医救人,一方面搜集药方,一生的精力没有放在争名逐利上,而是出于济世救人的目的,写出了一部让普通人一看就能掌握疾病治疗的备急药方。回想起以前看过的一个笑话,一个医学院毕业的学生治好了他爸爸一辈子都没治好的病人,向他爸爸炫耀,他爸爸却告诉他:“你知道吗,这个病人的诊金扶持你上了小学、中学、大学,你却断了财路。”这是个笑话,但现实中,有多少医院名义上喊着治病救人,实际上却在算计着钱财,追逐着利益?孙思邈正是出于真正的悲悯情怀,他希望芸芸众生不要受疾病的困扰,能够在疾病到来时知道怎么应对,而从不考虑医生个人的收益,这才是真正的医家圣人!他甚至还考虑到药物精贵,于是指导鼓励百姓自己种植药物,从而将药物的价格降下来,惠及民生。也许正是这个原因,他才被老百姓称作“药王”吧。所以,只有他,才有资格提大医精诚,才有资格提医德至上,因为他就是这样身体力行的。

以前知道千金方,总以为书名的意义是说自己的方子好,价值千金,有点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意思,也希望读者重视,也算正常的营销手段吧。真正读到千金方,才发现自己肤浅了,典型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人家的意思是: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就是说,人命重于千金,医方救命意义重于千金。仅此误解,我就要对药王致以深深的敬意。千金方以为人命至贵,而人命中又以妇孺为贵,所以先妇人病,后儿童病,然后才是其他诸多疾病,这种对妇女儿童的敬重,不是为了显示个人的绅士,而是出自内心的对生命的敬重——妇人能孕育生命,儿童是生命的长成。这远比弱者至上的强者思维更为高贵得多。

我们所说的大医精诚,有很多医院和药店也会将这四个字挂在堂上,可谁仔细深思过,何为大医精诚,自己做到了吗?大医精诚是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所提,他有资格说,因为他做到了。他甚至用一个章节专门说大医精诚,说医生的医德。让我们重温他的文字吧,他比任何人说得都好:“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生命。”可贵可爱可敬的药王啊,若后世的习医者真能传承你的精神,患者对医生感激保护还来不及,何来的医患纠纷!

其实,中国很多技艺的传承,首先是匠人精神的传承,是悲悯情怀的传承。当我们缺少了悲悯和匠人精神,技艺的高超只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会达到古人的高度,更何来传承和发扬光大。这才是《备急千金要方》给我们真正应该深思的内涵。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