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有机会,带着孩子来到了桂林,盘桓了三日。桂林的美,没有让我们失望。
龙脊梯田
梯田,在我脑中是没有概念的。高中地理课上知道了梯田,感觉是在中西部山区,因为土地比较少,所以把山也当做土地种植作物,也是死马当做活马医的无奈之举。当然,后来看多了山,觉得山上郁郁葱葱的都是林木,并不是想象中的荒山,更不觉得梯田有什么了不起了,因为没有梯田,山峦一样长着植物,一样得到了利用。龙脊梯田,纯粹是朋友介绍的景点,去就去吧。
在往龙脊梯田的路上,导游介绍,桂林山水甲天下,但是,桂林由于面积比较大,本身景色是有多样性的,位于北部的龙脊和位于南部的阳朔风景是大不同的。北部是土山系列,大山都是山峦起伏的,和黄山、和中原很多山脉一样,而南部是喀斯特地貌,属于溶岩系列,山基本都是一座一座的,突兀而起。理解了,反正龙脊梯田的山脉是和我们平时看到的山脉差不多的。
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到了景区,首先是孩子们兴奋地指着大巴窗外:“梯田!”沿着孩子手指的方向,确实是一座小山,山上一层一层地种植着各种作物,山脊中的小路也随着作物分成一层层,正如一个个台阶。真正看到了梯田,我突然明白了先民为什么要将山脉改造成梯田而不是直接种植了,想必是因为没有改造的高山只能种植有限的高山作物,而将高山改造成平面,可以种植适于平原种植的粮食等作物。当地属于高山地带,没有平原,所以为了能够种植必不可少的粮食,只能将高山改造成梯田。这是无奈之举,但也能看出我们先民的智慧和勇敢。梯田,离我想象中的大片大片差距甚远,有的一层仅容立足,种植了几棵作物后,人站在梯田边都很危险,想想当地居民还要在此灌溉、种植、施肥、收获等等,不禁由衷感到敬意。
龙脊梯田非常大,开发了诸多景点,由于时间限制,我们只能去其中一个。我们选择了金坑梯田的金佛顶,看得出来导游不太乐意,原因是平安壮寨的七星追月和九龙五虎景点她知道,可以讲解,而金坑梯田的景点,为什么叫西山韶乐和金佛,她也不知道。当然,经她介绍,其实我已经想象出了那两个景点,一个是七个山头围住中间一个月形梯田,另一个梯田种植的线条貌似龙虎。这些景点其实都是后人臆会的,先民开发梯田的时候,只是根据山的形状和劳作的方便,决不会想到开发出景点的,他们没这个闲心。
金坑是瑶族居住区,导游介绍说,瑶族的最大特点是妇女长头发的比较多,有喜欢穿红色,故有“红瑶”之称。以前隐约听过,瑶族人的头发乌黑亮泽,好像是用淘米水洗头,问导游,导游证实了这个说法,不过,导游笑着对我们说:“你们自己是用不来这个方法的,因为瑶族用的淘米水是我们龙脊特产的米,才有这功效,而且他们是把淘米水提炼,配上自己的土药,是像洗发膏一样用的,不是你们想象中的直接用淘米水洗头发。”长知识了。听说过长发妹的故事,所以很期盼看到瑶女那乌黑亮泽的头发。我们经过一个瑶寨,确实看到了瑶女,可她们都是头发盘得紧紧的,用布包着,根本看不到。暗想,不知道瑶女的头发是不是想穆斯林女人的面容一样,谁看到就要嫁给谁,一笑。瑶寨的房子都是以木结构为主,标准的下面长方形上面三角形,明显和我们居住的房子不一样,但感觉好像少数民族的房子都那样。走进一间房子,陈设很简单,没有空调、沙发等,只有简单的电风扇和木桌椅。也许,这些居住于此的人,得天地之精华,享造化之垂青,已经不再需要让俗人感觉舒服的俗物了,因为,他们生活已经别无所求。当然,这是我这个外人的看法,也是因为这里天地之美而生发的由衷感叹,他们是不是这样想,不知道。
爬上金佛顶,从山顶眺望梯田,疲惫一扫而空,立刻觉得神清气爽,爬山的辛劳真的很值。远处云涛滚滚,雾霭涟涟,时有山峰隐约其间,近处梯田呈现一层一层不规则的图形,层层相环又似乎很有规则,一大片很有层次的绿色,让人目光不自觉的飘远,神思不自觉的飞扬。曾经在多座山上远眺,也有因阳光照射而生出层次的美景,但觉没有任何一处,能够与梯田那一层层分明的绿色相比。我们是夏天去的,导游介绍,春天灌溉期,水流自上而下灌溉梯田,水花拾阶而下,很美;秋天收获期,沉甸甸的金黄,麦浪一级级翻滚,很美;冬天,如遇雪花,天地素裹,大地如同盖了一层层棉被,还是很美。总之,梯田,只要你运气好,一年四季都可赏玩。
看到这层层叠叠的绿色,真的醉了。我不再想象那座梯田像星星,这座梯田像老虎,不规则就不规则吧,给人宏大的震撼是一样的。梯田既是自然的,因为要依山而建;梯田又是人工的,因为是先民的改造。人工和自然就这样得到了美妙的统一,形成了这无与伦比的美丽。当然,我们带着观赏的眼睛在欣赏美丽,而先民们,却是用汗水和辛劳诅咒着这大山的不如平原,让他们付出了千百倍的代价。他们自元明起的一代代的辛劳,才让我们得以欣赏这人与自然合一的杰作,而早已作古的他们,却终生与辛劳为伴,这也让人唏嘘。其实,人生本就如此,如果我们的辛劳,能够给后人留下一份财产,就已经足够了。
漓江
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山水的美,美在漓江。
在漓江上坐竹筏漂流,从哪开始,到哪结束,已经不记得了。导游介绍,漓江漂流分三段,我们是坐的中间段,是精华。说实话,漓江分几段,真的已经不重要,我们头脑中也不需要有这概念了。从坐上竹筏那一刻起,看着清澈的江流和两侧的群山,一幅盛大的山水画卷豁然展开,我们只有顶礼膜拜的份,根本无法再挑剔。
记得以前背过吴均写的《与朱元思书》,上面写“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以为天下美景。可是,潜意识内总觉得,富阳至桐庐段的江水,怎能与漓江相比,“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应该是漓江。漓江的水,确实是缥碧,是绿水,这是在其他地方看不到的。青山绿水,一直是我们努力的目标,但可惜的是,青山也许还有,绿水确实少了,也许只有山间清流还有些许绿色,如此一条绿色大江,估计是硕果仅存了。导游告诉我们,为了保证漓江的绿水配得上周围林立的青山,桂林市政府下决心,将漓江周围的工厂全部搬走了,于是,漓江保住了,但桂林的工业基础和生产总值也下来了,整个桂林,支柱产业就是旅游业,经济总量已经被北海市超过了,人民的富裕程度也不及北海市了。当然,这种取舍,孰优孰劣,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但我个人是为桂林政府的决策叫好的,因为这是对我们的子孙万代负责任的。
当然,漓江水再清澈,也达不到清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是做不到的。但是,漓江周围的群山,却是千姿百态,形态各异。这里是喀斯特地貌,所有的山都是石灰岩组成的,都是一座座突兀而起,不像我们常见的连绵不绝的山峰。也正因为此,一座山就是一座峰,就是一个细腰高挑的美人,映照着漓江梳妆打扮。小船在漓江中轻轻滑过,群山环伺,如同行走在一个个美人中间,得美人的青睐,怎能不让人心神俱醉!艄公向我们讲解,这座峰是青蛙,那座峰是老虎,我向他笑笑。真的,山像什么重要吗?一个混真无瑕的璞玉,一定要像什么吗?山就是山,突兀而起,苗条清秀,有的回首远眺,有的昂首问天,有的低头戏水,他们自得其乐,不因我们的打搅而恚怒,也不因我们的到来而忸怩,他们展示了真实的自己,让我们这些外来的刘姥姥们,一下子惊叹于他们的美丽而无法自持,这,还不够吗?
漓江的山青水秀,确实无愧于甲天下之名。记得有地方景点叫山水画廊,我只觉得,天下没有比漓江更适合这个名字的地方了。
桃源
很奇怪,桃花源怎么也来到了桂林。感觉桃源应该在武陵,以前的武陵离长沙不远,而桂林自古就是蛮荒之地,两者应该不在一起。后来细想,湖南似乎离广西也不远。管他呢,先去再说。
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一直是文人雅士的精神家园,事实上是不存在的。一个无法找到的地方,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在里面的人自得其乐,这是陶渊明的世外桃源,但经纶事务的人,是不一定会喜欢的,因为这里没有斗争,没有成败。还有,这里不是销金窟,没有花天酒地的享乐,也不一定适合有些人的胃口。桃花源中,有良田美池,所以在里面的人也是要劳动的,这是原始共产主义,并不是让人游手好闲不劳而获的地方,更会有人不适应。陶渊明的桃花源,其实就在他的心里,他种豆南山下,心远地自偏,他以自己的劳动换取了自己的生存,以清贫换取了自由,这是他的取舍。其实,如果我们每个人清心寡欲,没有那么多的欲望,我们每个人都会找到自己心中的桃源的。
这儿的桃花源,完全按照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而设计,首先是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我们在水中走,两岸桃花林,不过,桃花林应该是假花,因为这时候真的桃花已经谢了。然后走到一个小山,山有小口,船从小口穿过,豁然一个新世界。在这个新世界里,我们看到了农人劳作,看到了清水明澈,看到了鸡鸭悠闲自得,看到了儿童戏水,恍惚间真有了置身世外桃源的感觉。煞风景的是,很快景区对岸马路上的汽车鸣笛声惊醒了我们,让我们知道,这儿的世外桃源只是我们暂时的心灵栖息地,现代文明下,早已经没有了真正的世外桃源。
小船缓缓走过,良田美池桑竹终究会有尽头,我们的心灵在桃源得到了短暂的轻松,最后还是不得不走进现实世界。桃源走完,是壮寨,即壮族的民俗风情展。少数民族确实能歌善舞而又奇装异服,反正我只知道服装很漂亮,歌声很悦耳,舞姿很好看,根本分不清苗瑶壮侗有什么区别。不过,现在我一般不太喜欢看民族风情展,因为简单的展示后面,是纯粹的商业气息,是让你掏钱购买所谓的民族服饰用具,或者以花钱的方式参与民族表演。经济,金钱,就这样玷污了文化。
走过壮寨,是渊明山庄,导游说是购物点,但冲着陶渊明的大名,还是进去了。渊明山庄的对联、题跋和随处可见的牌匾,全部是陶渊明的诗词精华,一下子让人们进入了那位宁可甘心劳作、生活清苦但思想自由、精神伟大的世外桃源的缔造者。在这里,我们看到了飞鸟相与还,看到了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看到了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看到了门虽设而常关,在一步一景中回味着心中的桃源,回味着纯真的心胸。当然,这些都是想象中与五柳先生的交流。
走过了渊明山庄,终于,要离开整个景区了,最后是一座桥,名叫风雨桥。是啊,如同过了奈何桥,我们将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走过了风雨桥,我们告别了心灵的安顿,又重新走进了世俗的风雨之中。导游介绍,风雨桥的寓意,是让人走过桃源后,不再有风雨,这是美好的祝愿,但我更愿意理解为:这座风雨桥,正如桃花源的小小洞口一样,划分了桃花源和世俗的界限,让我们的心灵在短暂的停顿后,重新接受生活中风雨的洗礼。
斯是桃源,永留我心。
阳朔西街
说实话,在来桂林之前,并没有听说过阳朔西街,因为这次我们行程安排不紧,有足够的时间,导游建议我们可以到西街看看,而且告诉我们要晚上去。我们来到阳朔西街时,华灯初上,正是西街开始繁华的时候。
西街就是一个普通的步行街,两侧商铺林立,鳞次栉比。街内游人如织,摩肩接踵。阳朔本就是旅游城市,据说有90%是外来游客,所以,在西街上的,基本都是外地人。街口首先是酒楼,一道道招牌菜在勾人馋虫。也对,得先吃饭,吃饱了才有力气逛。街里面多的是叫卖当地土特产的商店,有卖糕点的,卖民族服饰的,当然还有不可或缺的儿童玩具、饮品店等等。里面比较有特色的店有:1、创意店。创意店听说过介绍,比如一张简单的卡片,一件普通的衣服,但经店主的创意,在上面妙笔生花,立即成了独一无二的艺术品。还有些类似于玩笑的整人卡、宇航员证等东西,反正以吸引人眼球为宗旨。我是带着浓厚的期待走进店里的,可扑面而来的网络低俗语言、恶俗玩笑让我直皱眉头。难道,创意就是恶搞,吸睛就是吸金?2、雪花膏店。雪花膏真是儿时的记忆,而这个店更是充满了旧上海的回忆,营业员也是一身旗袍,门口老式唱片机播放着怀旧的歌曲,里面的陈设令人恍惚间遇到了旧上海的名伶佳人,与众不同。当然,产品的质量如何,不清楚。我在想,如果我买了这样的雪花膏,即便质量不咋的或者不适应我的皮肤,也没关系,放家里当做纪念品也不错。3、音乐店。在西街,有不少在门口“砰砰”地有节奏地敲着大鼓的商家,他们自顾自地埋头于自己的演奏,根本不正眼看一下行人,你要看他们商铺的说明才知道,他们不是在卖乐器,而是将自己的演奏灌成了碟片,进行出售。不过我一直怀疑,他们是音乐家吗,他们的作品能有多吸引人?也许,这里的山歌灌成碟片,可能会更吸引人。4、乐器店。乐器店司空见惯,但西街上却有两家与众不同:一家专营陶笛,各种各样陶制的吹奏乐器,其实不用买,看着都是享受。还有一家更厉害,专营一些稀奇古怪的自制乐器,这让我想起了在电视上看到过的一个奇人,专门自己研制乐器,甚至一个土疙瘩钻个孔都能吹出调调,让人叹为观止。这一家的老板,难道就是那个奇人?5、慢递店。这是我在网上看到的一个创意,想不到在这里实实在在的看到了。所谓慢递,就是你可以寄封信或某个东西,寄给数十年后的自己或某人,让自己在若干年早已忘却此事的时候,得到一份惊喜,收获一份感动。但是,我一直好奇的是,中国一家店可以开几十年吗?如何保证店主的诚信?还有,谁知道几十年后的自己或某某在哪,也许,店主想送也无从送起啊。也正因为难得吧,如果我在五六十岁收到自己二十岁的东西,肯定会哑然失笑然后回忆满满,最后感受到岁月的沧桑和人生的巨变。从哲学的角度来说,五十岁的我和二十岁的我,是不是同一个人是存疑的,我无意于探讨哲学问题,我只是会想,人的岁月历练会怎样改变一个人,又会留下什么不变的东西?
走在这条古色古香的大街上,在阳朔这个小地方,我忽然觉得有了一种大城市的另类文化的气息。西街附近,还有一条小路,都是酒吧,里面或靡靡之音,或动感歌舞,传递着年轻人热衷的酒吧文化。有人说,酒吧是艳遇的场所,但我年青时去过,却压根没看到任何可能艳遇的迹象,只是在音乐、舞蹈和酒精中放肆休闲。在一家卖热狗的小店里,从事热狗制造的是两位德国人,立即让这个小店生意爆满应接不暇。其实,说实话,热狗价格明显高于其他店,好吃不好吃也难说,但还是有很多人买,还有很多人饶有兴趣的拍摄下两位德国大厨制作热狗的画面。我觉得,这时候,热狗好不好吃已经不再重要。
西街的繁华,连本地人都感觉奇怪。但是,说怪也不怪,逛西街,是在体会一种不同于我们日常的文化,不管你支持也罢,反对也罢,体会一下,都是值得的。而那些普通的店铺,也就借助文化的东风,被送上青云了。
遇龙河
遇龙河也是漂流。说实话,已经在漓江上漂流过,觉得天下山水应该没有超过漓江的了,所以并没有多少期待,只是既然安排了漂流,也就去吧。
遇龙河是位于阳朔农村的一条河流,应该是小河,可整个漂流下来,也要四五个小时,我们只漂流了一段。在遇龙河,和漓江一样,周围一样的青山,如同美人环绕,一样令人心旷神怡。不过,窃以为,遇龙河这个名字不响,不如御龙有气势。问导游,导游只说大概在河上有人遇过龙,所以才起了这个名字。其实,我相信,能叫这个名字,肯定是有故事的,只是导游不知道而已。
漓江的漂流是机动橡胶竹筏,更象小船,这儿的竹筏才是真正的竹筏,十根竹子绑在一起,只能并排坐两个人,艄公在后面撑船。我们坐在竹筏上时,任凭竹筏惶晃晃悠悠地在水中行使,用一柄大伞遮住天上的阳光,高兴时睁眼看看两岸的青山,不高兴则闭着眼睛,体会微风的拂拭,甚至可以脱下鞋袜,感受河水的清凉,是真正的漂流,是人与自然的真正统一。当然,为了安全起见,艄公不时提醒我们注意安全,但显然这样和水亲密接触的人太多,艄公也已经见怪不怪,所以,他的提醒更象是例行公事。
总之,漓江如一幅盛大的山水画卷,让人膜拜,让人远观而不可亵玩,而遇龙河则是乡野中的遗珠,也许没有漓江那么美,但更让人感到亲近和贴近自然。两者是不同的体验,都值得一游。
印象山水
印象山水是张艺谋导演的大型实景演出,演出场地就在阳朔。既然到了阳朔,当然要看。
在几个一看就是当地农民的人做了简单的介绍以后,黑暗中的无数火把拉开了演出的序幕。火把、中国红的幕布、银甲,一幕幕场景,超级震撼,一看就留下了鲜明的张艺谋的印记——磅礴大气、气势恢宏,用灯光和色彩的对比展示着无与伦比的美。导游问我们看懂演出没有,我们老实回答没看懂,只依稀明白张大导演是在讲述桂林各少数民族的故事。其实,看不懂没关系,在我们前排的是一大帮老外,我相信,不了解中国文化的他们是更看不懂的,但他们同样也看得如痴如醉。
整个演出中,张艺谋诉说了当地民族的生活场景,有儿童嬉戏、耕牛、撒网捕鱼、对歌等等,甚至有婚嫁场景。不过,最震撼我的是一条小船载出的水晶宫般的一个宫殿,右边同样小船承载着一棵桂树,突然在两者之间横空出现一个硕大的金黄色月牙,一个女孩在月牙上跳舞,我几乎是下意识的第一反应,立即想到了嫦娥,想到了“唯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和“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的那个美丽女子。玲珑剔透的广寒宫和桂树,婆娑起舞的广寒仙子,美轮美奂,真让人飘飘欲仙,不知今夕何夕。本来就是夜色中观看的表演,倏忽间来到了人间广寒,看到嫦娥仙子婆娑起舞,想想吧,这是何等的享受!
张艺谋的印象山水,是艺术和商业的极大成功。坦率地说,张导的编排付出了极大的心血,整场表演,从灯光和场景的转换,到民歌和简单舞蹈动作的设计,都是张导等人的无价创作,他们作为顶尖的艺术家,给了观众如此恢弘的视觉盛宴,无论给他们多少钱,都不为过。然而,当作品定型了,那就是可复制的,而且整个演出,唱的歌和舞蹈动作其实都很简单,当地农民即可,灯光控制和场景变换都是有着一定程式的,也不需耗费太多成本,所以,每次演出,所付出的成本和所带来的极大收益相比,是微不足道的。文艺演出,往往是以演出者的艺术造诣打动人,而高妙的演出者,其出场费往往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所以,一般以明星取胜的演出,基本都是不可复制的,只有这种实景演出,以一种低成本可复制的形式,让普通百姓得到视觉享受的同时,也让主办方赚得钵满盆盈。在我家乡兴化,第一届菜花节的开幕式,也曾想走这个路线,但应该是没有顶级艺术家的设计编排,后来还是邀请了成龙等明星,结果演出结束后,没有了明星的再次演出根本吸引不了观众,最终只能不了了之,所有的道具成了废品,还是成了一次性的艺术。
印象山水,是一个不纯粹的草根艺术,因为有张艺谋这个大艺术家在。然而,剔除了张导这个明星,从演员到主持,是真正的草根。其实,高手在民间,草根文化确实有不凡之处,可是,现实中,我们出自草根的优秀表演者,都是以成为明星跳出草根为目的,而不是甘于草根,沉心艺术。记得柯灵写过一部文章《草台班》,就是说的草台班,纯粹的草根,不求闻达,让最基层的普通人享受艺术的滋润,他们自甘雪中送炭,不屑锦上添花,然而,这种草台班,致命弱点就是在艺术上敷衍了事,得过且过。印象山水启示了我们,草根,只要在艺术上精益求精,做到极致,一样可以动人,一样可以成为极品,一样可以赚钱,取得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的双丰收。
靖江王府
桂林之美在山水,当然,桂林还是有一些人文景点的。毕竟近代中国,桂系还是占有一席之地的。到了桂林,我是很想看看李宗仁和白崇禧故居的,在中国近代史上大名鼎鼎的桂系两大代表人物均来自桂林,可见桂林的地灵人杰。不过,旅行社没安排游览这两人的故居,而是安排了自称名气更大的靖江王府。
没听说过靖江王,听导游说,靖江王府是流传至今的最古老的王府,比故宫都早。比故宫早有可能,但说最古老的王府,我是不相信的,因为靖江王只不过是明代的藩王,中国自古就有了那么多的藩王,焉知没有流传下来的更早的王府?而且,王府也受到了战争的破坏,是修复而成的,也不能算是完好的流传至今的。不过,王府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因为靖江王当年管辖地不仅仅是桂林,而是包括两广云贵等西南半壁,又深受明王宠爱,所以王府规制较高。
走过一道城墙的大门,发现了安静地坐落在城墙内的靖江王府。王府门上铜钉为9排7列,导游介绍说,这是仅此于皇帝的亲王规格,靖江王虽为郡王,但铜钉是按照亲王规制设置,可见明王对他的宠爱。走过大门,就是王府,无非就是靖江王由来的介绍等等。不过,在这里,居然很惊异地看到了“傩戏”表演。傩戏,是南方蛮荒之地的神秘仪式,应该是驱魔时使用,戴着恐怖的面具,颇有点新西兰毛利族战舞的意思。而且,傩戏其实是西南半壁大名鼎鼎的仪式,甚至能上溯到传说中的共工蚩尤,能欣赏到,那是意外之喜了。不过,表演的两位演员,虽然戴的是恐怖的面具,但动作及其简单,而且据说还是在祈福,显然未得傩戏精髓。
靖江王府中最有名的应该是桂林第一峰——独秀峰了。正因为背靠独秀峰,所以据说王府风水很好,靖江王有了靠山,才得以善终。独秀峰东边有福,南边有寿,取“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之意。独秀峰中还有龙脉,其实就是溶洞,里面有六十尊太岁像,传说靖江王将自己生辰对应的太岁拓片随身携带,于是有了太岁保佑,一生逢凶化吉,得以善终,所以导游建议游客也要请太岁像回去,能够逢凶化吉。想想那么多游客,如果大多数人都请了太岁,是否能逢凶化吉不知道,反正景区是财源广进大吉大利了。
穿过龙脉,来到了贡院,即西南士子科考之地。看过不少科举和儒家文化的场所,特别去过江南贡院,觉得没啥新意,无可无不可地进去了。不过,这儿有工作人员打扮成科考人员,让游客参加了一次“科考”,并且每次“科考”中还取了两名“进士”,让他们穿官服享受喝彩,倒是比较聪明的创意。
整个靖江王府,充分诠释了桂林人对旅游的开发和利用。景点其实一般,但工作人员似是而非的表演,还是让游客感到了趣味,而在这趣味中,景区也获得了利益——以科考为例,游客考试时,景区为每人拍了照,想要照片,可以,拿钱来;科考的进士,一般是景区选择旅游团中看来比较大方的游客,他们中举后,会发赏钱,中举是假的,可赏钱却是真金白银给了景区。当然,这些无伤大雅的逐利,只要给游客带来快乐,是无可厚非的,但全程导游讲解,让游客急匆匆的游完了全程,根本没有自己的游览时间,是游客的一大遗憾。例如我在独秀峰下时,其实很想登上这个桂林第一峰,俯瞰王府和市区的,可导游很快把我们带到了下一个景点,几乎连拍照的时间都没有,更遑论登山了,憾事。
两江四湖
一开始根本没明白两江四湖是什么,只是看到网上介绍,夜游两江四湖是一个难得的享受,于是,也就在晚上游览了两江四湖。
船首先在桃花江上行使。由于已经游览过漓江,曾经沧海难为水,桂林其他地方如遇龙河等,虽然风景也不错,但看了已经没有感觉了。在桃花江上也是如此。从桃花江走入内湖时,船经过一个船闸,看着我们的小船随水上升,看着天空、桥梁离我们越来越近,倒是挺有趣的体验。通过船闸,就是四湖中的榕湖,也是最大的一个湖。这时,通过导游的讲解,我们已经知道了,原来两江是漓江和桃花江,是桂林的外河,而四湖其实就是桂林的内湖,因为水系相连,所以可以泛舟全部经过,也就是游览的路线。到了内湖,两岸灯光林立,桥梁纵横,远处的山,近处的树,确实美不胜收。曾经夜游过秦淮,当时脑中闪现出朱自清《桨声灯影中的秦淮河》,但真正亲历后,还是比较失望的,觉得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然而,桂林市政府对旅游也确实开发得相当好,四湖的灯光美景不说,当船从桥下过时,桥洞都绘满了桂林山水的美景美图,还有各种可以娱人耳目的设计,桥洞下、河流边是沿河小路,还经常有游客市民在河边散步,与四湖美景相映成趣,私下以为比秦淮夜游更胜一筹。
榕湖过去是杉湖,杉湖较小,主要景点是日月双塔,其实就是一个大一点的塔和一个小点的塔,两个塔并立在湖中央,成为地标式景点。看到双塔,不自觉地想到西湖的三潭映月,其实也就是三个塔将湖水分割造成的效果。导游介绍,日月为明,所以日月双塔预示着光明,预示着明天会更好,这显然牵强,不过也算是美好的祝愿吧。从杉湖出来,我不再在船中听导游讲解了,而是直接在船舷上,感受晚上的凉风,欣赏两岸的美景,因为,是什么湖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天地之间,物我两忘,那璀璨的明灯,水晶般的小桥,天上皎洁的星月,还有不时传来的歌舞声,让人逐渐沉入天上人间的幻境。
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近两小时的游程倏忽即过,很快就走到了最后一个内湖——木龙湖。木龙湖是景区重点打造的精华,两岸有三个民族风情表演点,也算为游览增色不少。过了木龙湖,又经过船闸,来到漓江。漓江已经漂流过,但遗憾的是,没见到象鼻山,这次据说会见到,于是充满期待地等待着。盼望着,盼望着,就在游船靠岸的时候,导游告诉我们,前方就是象鼻山,于是极目远望,可是只见黑乎乎一片,看不清楚。算是遗憾吧,不过只能自我安慰,反正象鼻山的图片早就烙在脑海中了,其实就是一座山峰,长成了大象的模样,权当自己看到了吧。旅游中的遗憾,其实也是一种体验。
漓江的山水之美,需白天赏玩,但内湖的泛舟之乐,那种光影变幻的感受,却需要夜晚欣赏,又是一种截然不同的体验,同样值得人回味。这确实看出了桂林市政府的精心策划。
芦笛岩
桂林的美,美在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石,其实也就是山,因为桂林的山不是连绵不绝的山脉,就是一座座大石头。洞,是指溶洞,有石灰岩形成的钟乳石,各式各样尽皆其妙,想想都是醉了,当然不可不赏,于是我们来到了芦笛岩。
以前去过宜兴的善卷洞,印象最深的是地下的暗河,当然,石钟乳也很漂亮。可是,在芦笛岩,才算见识了什么是钟乳石。芦笛岩的钟乳石,是大片大片的,绝不像宜兴那样一小片一小片的,而钟乳石,经过人为的分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景点,这一大片钟乳是什么,那一大片是什么,饶有趣味。我一般旅游是不喜欢听导游讲解的,因为美景本天成,妙义竟曲解,这么一大片美景,像什么本来就应该凭自己想象,为什么要接受导游人为的诱导?不过,在芦笛岩,发现导游的讲解真的值得一听,这儿钟乳的分类,景色的想象,确实对游客不是束缚,而是提升。
芦笛岩据说是西游记电视中东海龙宫的拍摄地,记得善卷洞也曾拍过西游记,好像是老鼠精,显然比东海龙宫差了一个档次。不过,东海龙宫藏宝丰富,芦笛岩的宝贝只能是游客根据千奇百怪的钟乳石,自己想象了。我一直奇怪,为什么景点叫芦笛岩,看到景区中有一大块钟乳石貌似芦笛,想必因此吧。不过想想也不对,景区钟乳石像的东西多了,为啥就叫芦笛?也许,是发现溶洞的人,成天吹着芦笛居于此?不懂。
芦笛岩是国宾洞,因为接待过太多的国家元首和国际嘉宾。游览过芦笛岩,我真正明白它为什么是国宾洞了,不仅仅是景色,更是导游的服务。很多地方也会有千奇百怪的景色,但没有开发不成气候,而芦笛岩,面对同样千奇百怪的石钟乳,将其象形地人为分割成一个一个的景点,并且言之有物绘声绘色,一下子激活了景色,增添了美感。当然,导游可以从这个角度来想象,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想象,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得到美的感受。
桂林三日,是美的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