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子尘的头像

子尘

网站用户

小说
202009/15
分享

小编大伟

大伟最近很得意,逢人就说,你们知道张卫吗?他是我们编辑部培养出来的业余作者,荣获多项优秀小说奖,是真正的作家,大腕。

大伟是州群艺馆文学刊物的编辑,整个编辑部只有他一人,还是非编制,从审稿、排版、校对,到送稿样去宣传部终审,都他一个人,可谓是大权独揽。好在是季刊,不到一百张的页码,再忙也被时间化解了。

说张卫是他一手培养出来的,一点不过份。几年前,张卫投到州刊的作品,且不提什么刻划人物形象和细节描写,就连句子写出来都是语法不通,逻辑混乱,满篇错别字层出不穷。

大伟没有把他的稿子丢入纸篓,而是耐心逐段逐句地指出他的错处,不断给他灌输写作方法和技巧。

他以为,一个人一辈子有个爱好不容易,当不当作家不重要,有梦就是好。

想当年,他只是个玻璃厂普通工人,私下也常常偷偷写作,再悄悄贴上八分钱邮票,投入邮局信箱。那时的水平,也和张卫一样,什么是小说、故事、散文都分不清。

他总是在张卫消沉的时候劝他,有梦要坚持,只要不放弃,就会有结果。当年他百来封稿件寄出,才有第一篇一千多字的小说,让编辑浓缩成不到二百字的生活小幽默,被省日报采用。虽然是在第四版不显眼处的报屁股刊出,也算是努力的成果。

他知道张卫是个建筑工人,每天拌水泥,浇模板,所以大伟总是拿自己来说事,激励他。

不过,他那时,正是八十年代初,什么都遇上了春天,科学之春,艺术之春、医学之春等等,文学也理所当然跻身在春天之列。

可惜州里没有这方面的人才,纯属文学沙漠,春天来了也不行,编辑部牌子挂在群艺馆腾出的办公室门口,都快要生尘了。

恰好,大伟正值此时腾空出世,在全国刊物发了几篇作品,文化局领导把他视同如宝,直接找到劳动局下了调令,要大伟到群艺馆工作。可惜,群艺馆是事业单位,不是干部,也必须是全民制,而大伟只是个大集体,不符合编制要求,只好先借用,等以后有转正名额再说。

调也好,借也罢,对大伟来说,是一步登天,摆脱了那烤得毛发生焦的锅炉,还可以跟自己喜欢的文字打交道,想都没想,欣然上班了。

所以,他告诉张卫,理想往往能左右和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如果不是因为爱好文学,也许玻璃厂破产后,自已还不知道在哪处建筑工地搬砖头呢。现在,至少算是有个安定的归宿。

当然,他没有把一些负面告诉张卫。当了几年编辑,别说转正,很快,春天的蜜月就过去了。社会上开始一切向钱看,文学,慢慢地被挤到被遗忘的边缘。若不是他嗜文如命,勤勤恳恳地工作,得到文化局领导的首肯,也早就取消了这个编制。

过二天,张卫就要从省城应邀来州里参加恳谈会,大伟开始忙起来,逐个通知州里的文学爱好者前往参加,以此激励他们的创作热情。

打完所有人电话,他又想起了一个人,他是企业老总,不写作多年了。

“李平吗?张卫过二天要来指导州里的文学创作,你有空来听听。”大伟拨通电话后,兴奋说。

电话那头,李平颇感意外,这张卫认识,当年自己的文学灵性胜过他几倍:“什么?他指导州里的文学创作?”

“对呀,我苦口婆心劝你别放弃写作,你不听。张卫成功了,现在人家是大作家,约稿函满天飞,名校都要预约,才能请到他演讲。”大伟有意挪挤他,当年李平是他看上的最有潜力的业余作者,他劝他别放弃,可李平却在业余作者圈散布,什么年头了,还文学,那呕心沥血编岀的文字,不如街上算命先生随意描出的鬼画符值钱。

李平才不后悔,他扫视三百多平方的楼中楼一眼,心想,当初若听你的,也许现在还寄人篱下,一天为三餐奔波:“好呀,我请客,你约他出来吃顿饭,也帮我的产品来个名人效应,润笔费一定丰厚,不会亏待他。”

李平好笑,这大伟做了一辈子文学梦,老了依旧执迷不悟,到现在还是光根一条。听说他年青时也风光了一阵,州里几个部委的小姑娘,不计较他的寒士身份,纷纷向他伸出橄榄枝,可他偏偏不识抬举,放言,只有文学才是他的终身情人。结果等他想明白,事过时迁,已经不再是人家喜欢的菜。

张卫来的那天,大伟一下班就赶到了他下榻的大酒店,通报后,张卫让服务员转告他,现在有重要客人,抽不出身。

大伟在大堂坐了好久,摇着头去理解,名人就是名人,时间都不由自主。

第二天,大伟一大早就赶到州小礼堂,来听演讲的不少,前面三列安排就座的都是些机关干部和企业老总,桌子上放着各种饮料和水果,文学爱好者们紧挨在后排,想挤进去,先头坐下来的人还得欠身让路。

谁都知道张卫是从州刊物飞出的金凤凰,大伟算得上是他恩师,没想到老师考不上状元,却教出个状元学生。宣传部特意把他位置安排在张卫左边,贴上了标签。

张卫准时到了,大伟连忙迎了上去,满脸欢欣,像是看到自己在大刊物上发表的优秀作品:“张卫,真棒,我代表州业余文学爱好者欢迎你前来授课。”

张卫并没去握他伸出的手,淡淡一笑:“谢谢大家了。”

边说边在一群人的拥簇下步入礼堂。

大伟心想,名人就是名人,言行都有范了,不像以前,大咧咧的,见面就是,大伟老师,别客气,那篇习作哪里不足,你就骂吧!

大伟没多想,连忙跟进去,在张卫左边准备就座。右边陪张卫一同前来的省作协主席客气地站起来,朝大伟点点头,问张卫:“这位老师是?”

张卫拉拉主席的手,让他坐下:“文友,刚开始走上创作之路,他总是我的第一个读者。”

说完,朝前面一位漂亮女士招招手,指着旁边大伟还没坐下来的位子,说:“我的大记者,先别忙,坐下来喝口水。”

大伟见自己座位被人占了,脸红一阵,白一阵,扭头走了。

大伟回到编辑室,酸甜苦辣,五味俱全,这几十年来,当作家的信心是没有了,但培养新人的愿望是越来越强,因为自己是编辑呀。可是没想到,成功了,却编辑出张卫这号人。

唉,以后有时间还是多看些书,或者钓钓鱼去,别太认真,落个清闲。

就在他郁闷的时候,收发室老刘走了进来,冲大伟说:“又有人投稿了,还挺厚的。”

大伟迫不及待地习惯性剪开信封,粗粗过一遍,自言自语道:“文笔不错,立意新颖,就是主题挖掘还不够深,好好培养,是颗好苗。”

他从笔简取出水笔,又开始埋头审编起稿件。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