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德峰的头像

李德峰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7/29
分享

行走在字里行间

想来自己在完成从一名青年学生到军人再到人民警察的两次转身之间,与文字打交道的岁月已有三十多个春秋。长年累月与各种各样的现场、事件、人物相约,或惊喜或伤感,或悲悯或愤怒,或敬佩或鄙视,无一不触动着我的神经,陶染着我的情感,催促着我不断思考。时光就这样消弭在各种文稿中,定格于各种媒体里,陪伴在我一路走来的字里行间。

已成过往的“爬格子”

记得那是1995年深秋,我军校毕业不久便被推荐到集团军宣传处以工代训。那时我们的稿子还基本是“写”出来的,称其为“爬格子”仍名副其实。这个对写作者最形象的别称,一个“爬”字道出了作者“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宿寒”的清苦与执着。一页页方格稿纸的字里行间,倾注的是作者的心血与情感。

那时宣传处里的“四通”打字机刚被淘汰,新换的一台“486”电脑成了宝贝,由一名战士负责管理实用,他也就成了处里的专职打字员,手写的稿子经修改、誊写后,决定向报刊投递时,经处长同意才能输入打印。为提高效率,有时还得买点零食给加班的打字员小王鼓劲。从手写到打印的转变,将过去每分钟抄六七个字的速度一下子提高了十几倍。由于当时写作习惯和现实条件,稿子都是先手写初稿,再进行打印的,而今绝大多数作者都是敲击键盘进行无纸化创作了。

对于在写作中需要核实的细节、查阅的资料,大都可通过电话、“百度”解决,翻剪报、查字典也觉得有点过时,至于文章的引用,通过复制、粘贴就搞定。即便是想引用不能直接编辑的文字资料,也可通过专用软件进行文字识别转换为可编辑文档。九十年代文稿的传递与投送主要还是通过邮局,少数是通过传真电报方式,这在当时也大大提高了发稿周期,而现在则是秒级速度,电子邮箱、QQ、网盘、飞秋、微信、钉钉等任你选用……

过去发表了文章叫“变成铅字”,因为当时报刊是铅印,如今印刷都是激光照排,给年轻人说“变成铅字”,估计他们就不知所云了。我“变成铅字”的文章始于高中时代,到了部队后,写稿渐成主业,发表文章也便成了常态。

这些年,从“豆腐块”到专题、专版,再到头版头条、系列报道;从消息、特写、通讯到综述、评论,再到文学创作;从写信、打电话进行通联,到如今网上随时与编辑老师互动……几十个寒来暑往,我执着其中,不断成长,真切地体验到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可以说,过去的稿子是“爬”出来,如今有“飞”的感觉。

风生水起的“新媒体”

对于写稿人而言,投出的稿子就是生出的一份希望。稿子没发出来的时候是一种期待,发出来后,则是一种满足,会滋生出一种成就感。这是我的感受,也许大多数写稿者会有同感。

其实,这种体验与感觉主要来自于报纸、期刊等传统媒体。传统媒体从收稿、编辑到播出或印刷的周期,至少需要几个小时,多则几个月。报刊独领风骚的年代,媒体资源少、周期长,文稿质量、编辑水平也普遍要求高,通讯员发篇稿子是很难的事,当年有发稿率为五十分之一的说法,现在年轻作者怕是难以相信的。就是因为难,当发表了作品,手里拿着用散发着墨香的样报样刊,心里又怎么能不激动啊。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各种网站应运而生,网站信息发布快、更新快,在网络上发稿就便捷容易得多了,当然稿件质量良莠不齐的新问题也随之而来,尤其是许多热点、舆情也开始从网上引发。从这个角度说,这也给我们这些撰稿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是对敏感问题的表述与把握需要十分慎重,绝不能由着性了来。

而到了“新媒体时代”,博客、微博、微信、头条号、小红书、简书等传播媒介不断涌现,单位和个人用户井喷式增长。就我而言就拥有微博、微信、百家号等7个新媒体账号,从过去的“投稿者”,转变成新媒体的“记者”“编辑”。这必然势不可当地蚕食着传统媒体生存空间,许多报刊被迫合并、转型,甚至停刊,媒体融合成为热门话题和着力尝试的新途径。“融媒体”开始从概念化向实体化转变,融媒体中心建设从“央媒”到各级政府部门逐步形成体系,借力发挥媒体集群优势,从而赢得更多受众。

在这种情势下,必然导致撰稿者在报刊上发稿越来越难,在新媒体上发稿越来易的巨大反差。如何从传统的采写模式中走出来,创作满足新媒体需要的高质量作品,成为我这个老作者的新任务。

2019年初,我开通了“问心求是”百家号和新华号,旨在为全市喜欢写作爱好者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为了编辑出高质量的文章,我也是倾其所能而为之,没有思路的煎熬与拟出眼前一亮标题的兴奋相互交融,可以说痛苦并快乐着。这个号以散文和故事为主,记录了民警的所见、所思。目前已发文700多篇,超过200万字,总阅读量过了1000万,成为喜欢文字者的一个精神家园。

悄然而生的“订制式”

在媒体多元化、个体化不断发展变化的当下,传统媒体在发挥权威、高质等优势的同时,围绕降成本、提时效、重质量上作出许多努力,以期拓展以“发行量”为标尺的生存空间。而新兴媒体在内容、形式、标题等环节上做足了文章,赢得“点击量”和“爆款”的背后,获取的是广告收入。

作者、编辑和媒体的目标大体是一致的,都是让作品赢得更多读者。如今从过去单一的读报刊、听广播、看电视模式发展起来多元、多彩的各种媒体,让读者有了全方位、全时制、全手段的信息获取渠道,从而也导致了读者求新、求快、图方便的“惰性”心态,灵活多变的新媒体便有了学法类、诗词类、育儿类、生活类等等,为特定读者群所设的名目繁多的APP、公众号来“吸粉”。

不仅如此,一些新媒体还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处理和分析读者所关注资讯的类型、习惯等信息,实现了资讯流的定向、定人、定时推送,我不得不叹服信息化、全媒体时代的“定制式”对传统阅读的颠覆,各个平台的“小编”“段子手”“评论员”也穷其所能,大显身手。当然我也在其中不懈努力。

习惯使然,我仍倾向于传统媒体的报刊编辑与新闻采写,与新媒体的同事交流,更多的话题还是在文案的运用上,而对新媒体的一些功能、样式、网言网语等,已经有了跟不上节奏的感觉。看来还是应了“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老话。

三十多年来,我有幸融入这富有无限魅力的文字世界,用刻在骨子里的那份热爱,端坐于电脑前,奋笔于子夜后,历经寒来暑往,沉醉字里行间,用胸中情、手中笔,传递着正义的力量。

一路走来,当“字警”,无悔!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