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秀才难金的头像

秀才难金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012/14
分享

我为什么读书

我写这东西完全不为追求什么,纯粹地在记录自己平凡生活的碎片。

最近读了许多诗集,辛波斯卡、兹维塔耶娃、黑塞、泰戈尔、石川啄木、仓英嘉措,及我最敬爱的余光中先生,徐志摩的诗集断断续续看了一些,因害怕他的文字会使我变成相近的人(也许这种担忧多余罢,总之不敢多看就是)。

谈不上多少收获吧,只觉得自己时而被它们治愈,时而因它们伤怀,非要说有,那便是识得了几位文字巨匠,几位大师,愈发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和人类种群的伟大。我喜欢暗自拿自己眼界和其他人对比,这种比较纯粹根据自己的判断,过于主观,却也能发现自己实在是太过狭隘,尤其对比宗师泰戈尔。泰戈尔的诗字里行间透露着对人类的慈爱,一生行路无数的老智者啊,你们说他能不知晓这世界这社会的破旧腐朽吗,但他仍然抱着乐观悲悯上路,不断地前行着。我常想,这位老诗人能走多远?他拄着那年迈的智慧之杖,拖着些许劳累的身躯,却带着轻松跳跃的心灵,行走在田埂间、乡路上,他眼睛定是充满光芒的,他驻足休憩时,一定是眺目远望的,他可能要将那智慧的眼睛扫遍这个世界吧。泰戈尔老师,您字里行间都充满着爱,可您仿佛不曾被爱困扰——您怎会有我们凡人的苦恼呵!相比此等大爱,我此时充满个人主观色彩的偏激情感,仿佛不值一提,仿佛此刻因喜欢而醋意盎然的情绪是一种罪过——因为我太肤浅!我诚挚地称您为老师,您若无悲悯,定不愿有我这样一个失败的学生吧。

我究竟何以要阅读?

为日后谋职?不,我不爱功利性的读书。这般读书倒容易使人的灵魂变低贱吧。

为炫耀自己?呵,我是个高调的人,总想夸炫自己得意的事,但极少将读书置于此类事。

那么你为什么?

我的朋友,我为什么?我敢说我也不知为何读书,兴许有许多因素,我慢慢给你道来。

一则我的父亲为作家。子承父业是中国人固有思想,我虽喜欢打破固有思想,但也未能幸从这般影响中逃脱。不懂事时天方夜谭般做着打游戏挣钱的梦想,身边反对的声音越响亮,我就越亢奋地想完成他,结果这一会确是过来人正确了——我读书没得到多好效果,游戏也没打多好,成了凡事只做成一半的庸人,若要我说,我灵魂兴许也只有一半。但这一切都是暂时的,我虽有一大段路踯躅不前,但我的前路却已被照亮,那终点是发出一束束温暖而耀眼的光的源头。我庆幸如此,因为,照亮我的竟是那文学史上一颗颗明星,一位位宗师泰斗,多了不起!千百年后,你们的余辉依旧在迷路的灵魂上起着作用!

父亲仿佛嗜书如命,我高中休假时,总能见他六七点钟就坐在客厅,带着老花眼镜,有时翘着二郎腿,一个人静静地读着。这种画面刻印在我脑海已久,成了挥之不去的场景。父亲那时候几乎听不到声音,我起床刷牙洗脸,他也没有丝毫理会(按照我家传统,大人们总喜欢问一句好)——我又想起他教我读书要心静,举了个例子是毛主席在图书馆看书,边上的楼塌了,朋友惊得赶忙喊他走,他都没听到,或说,没在意,也许主人翁随着时代的变迁在我记忆里有了差池,但这故事的主体大概是这样,我当然不很信,可也暗自佩服故事里那种专注。且说父亲,为家庭辛勤奔波,不辞劳累,我家终成了一个普通四线小城市的普通家庭。但这却浪费了父亲学习的宝贵时光,他时常提起曾经一起培训的同届生,一个个都成了名家。父亲的羡慕与懊悔,他未曾表现出半分,可我却发自内心地替他羡慕与懊悔。我活在父亲打拼下来的这个完整的家庭里,定要将当初支离破碎的父亲的梦想重拾起来。

二,总觉得文字这东西仿佛与我灵魂深处的某样事物绑定着,有一把难以名状的锁链把它们紧紧的捆箍在一起,于是我也成了与文字密不可分的一部分。这种情绪说不清,道不明。仿佛命中注定一般,我坚信自己是离不开文字的。许许多多的文学作品给予人们不尽相同的力量与悲喜,我混迹在此等人中,不厌其烦,乐此不疲。我倒是希望自己能遇到更多的此类人,能融入一个此类的圈子。我从不认为喜爱文学是多么高尚的事,我纯粹地喜欢接纳相似的灵魂,像最原始的渴望,我的灵魂渴求同类罢。

三是我喜爱,我疯狂地痴迷于,捧读那于悠长岁月里沉淀又漂泊的故事和感受。想象自己手里拿着的书,竟是千百年前古人历经无数商讨而决定留下警世的书籍;竟是红尘浪子奔走俗世笔耕不缀、呕心沥血记录的故事。遣词造句中,我有幸瞥见古时智囊,有幸熟知那一些改变历史的时刻。写下那一行一行感人肺腑,激人前进的字的人,大脑究竟是何等的智慧,眼界究竟是何等的开阔?我想一探究竟,便跃身而入,化为这些故事的旁观者。

今夜至此,已近凌晨,琐事扰心,文字解忧。愿我一路向前,勿忘初心。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