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彭炜的头像

彭炜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3/07
分享

慢慢游

我是湘西人和常德人的混血,流有一半的汉族一半的土家族血脉。记得小时候湘西还不发达连摩托都很少的时候,常德已经有摩托一样的慢慢游。

慢慢游,听起来名字就是说并不快。在常德安乡这个平安之乡,一切节奏并不像现代一样快,而是慢慢的,可以慢慢看风景。

三个轮轴来驱动之下,拥有防风的顶盖,有的甚至加上了两侧窗户,以至于这摩托有那么一丝先进的意味。

在那时候汽车缺乏的年代,“慢慢游”可以说是人们出行除了公交车以外最好的交通工具。

记得那时候我还小,经常跑出去,还想乘坐别人的“慢慢游”去看外面的世界。殊不知经常乘坐“慢慢游”的人也是局限早一座不大不小的县城。

是的,平安之乡安乡是一座县城,拥有乡土情怀,却也有着城市的魅力。

姑妈经常抓住我,把我捆绑在椅子上,我也因此调皮地大喊:“我要回去,我要回去,我要坐慢慢游回家!”

她那时候在上班,尽管我很吵闹,却也苦口婆心地说,“你爸妈过段时间会接你来,放一百个心。”

后来我也就在一个月时间里,学会了常德话,也是安乡话。我经常分不清LOU和LU,也就是安乡话说“路”的时候,都是要加一个“O”,以至于发音和别的地方确有不同。

我父亲更是满口的安乡话,常德方言在他几十年的岁月里几乎发挥到了极致。只是“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他和安乡的远离,也代表了和少年同学发小的远离。

他是一个“慢性子”的人,也是一个相对“古板”的人,就像安乡的“慢慢游”,存在了很多年,却还是街道上的一道风景线。

每一次听到“慢慢游”司机不紧不慢地喊着“慢慢游”,我就知道他心情一定是愉悦的。欣赏风景不一定要快节奏的旅游,仅仅在城市里花费不多的钱就能走遍,这种感觉确实不一样。

除了夏天稍显燥热,冬天倒是不冷,窗户关着一半,司机则露出头,到处接客揽生意。他们一般都是我爸那个年纪的人。

年纪大又开不了公交车,也没钱开汽车,那么作为摩托的“慢慢游”就是他们最好的交通工具和赚钱工具。

钱在安乡这个水土丰茂的地方,也像是“慢慢游”一样,简单顺遂自然地流通,不会因为“慢”而“急于求成”,这座城市也就一个圆盘状的大小经久不衰。“慢生活”可以说是这里标志性的特征。

连同我姑妈姑爷都是早早退休了,体验了什么叫做晚年的惬意。

我爸也是提前退休,当然是因病退休。只是他在安乡的日子仅仅是过节会去拜访,后来也就渐渐亲戚走的远了,很难再遇到。

这种不是“慢”,或许也是性子使然。一旦离开了这座平凡简单的城市,就不喜欢简简单单的生活了,而是希望追求更好的一些事物。

可惜我小时候坐”慢慢游”很少,也就没有养成“慢性子”,虽然这八竿子打不着关系,不过我还是认为自己天生应该不适合这座城市。

太慢了,作为写书很快的我,半小时三千字手到擒来。有些人几个小时难有笔锋,再有一些人是有灵感才能发挥。这一切与性格有关,与城市也有关。

我所在的湘西吉首并不是安乡这样“按部就班”“顺遂偏安”,这里曾经也是火热的一座城市,到了现在旅游季更是四处都是旅行团和旅行者的身影。

至于“慢慢游”,似乎印象中没有安乡存在那么多,也经历了短暂风雨就消失了。

我听说时至今日,安乡依旧有“慢慢游”,据说这座小城市需要这样的风景线。依稀记得河堤上的人们,几乎没有奔跑的,都是在散步,他们都把“慢”字放在心中,以至于“慢慢游”烙印在了骨子里。

所以说,湘西吉首人是火辣的。

常德安乡人是简单纯粹和平静的。

时至今日,父亲不在,我承担起了部分责任,每日读书虽多,也是在囫囵吞枣,机械地吸收知识,这点不得不说是我湘西人的基因在作祟。

如果我多在安乡生活几年,也许“慢节奏”也就成为了我的座右铭,我也不必急功近利写一些粗制滥造的东西。

好物需得好眼观,一笔一划是一关。

慢慢悠悠情湘土,闲闲乐乐道乡安。

我想我该放下一些东西,重新精粹自我。就像那些纯粹地“慢慢游”司机,收入不在多,但是乐在一望无际的平原,乐在飘飘荡荡的风雨。纵然人生有那么多不如意和如意,一切如常德“常常有德”,一切如安乡“平安之乡”。

“慢”是一种情怀,”游”是一种悠然。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