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彭炜的头像

彭炜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5/05
分享

弹珠

小时候,有一种奇特的趣味,叫做“弹弹珠”。好像很久没有再看见,这一项本该载入时代的“童年”,不知何时烟消云散了。

记得小学每次下课,中午或者黄昏,我们几个小伙伴都会聚在一起,手里握着罐子,或者是提着裤腰带,一起到干瘪的土壤上,松松土,然后放下弹珠,摩拳擦掌。

我们这个游戏就从弹射开始。

如何弹出去,其实很简单,只需要大拇指捏着,其他四指窜着大拇指上面,挤一挤就能固握,带来力量轻轻一弹。

弹珠飞出去了,会在土壤上打圈圈,转动一阵,最终停下来。看起来,这是一个简单游戏。殊不知这是技术活。

依稀记得我们把弹珠当做“珍藏”。

比较差的就是“单色弹珠”,好一点的“彩弹”,更好的则是“奶弹”,好像还有那种近乎于翡翠的“翠玉弹珠”。

不管哪一种弹珠,在技术面前不分高低贵贱。往往善于弹射的是人,不是弹珠本身。

光溜溜的,有时候甚至很难在手里停留,稍有不慎一滑,满盘皆输。

所以我们很少在雨天打弹珠,第一是家长不允许淋雨,第二则是湿漉漉的土壤无法发挥真正的“实力”。

记得有一次我们遇到了弹珠高手。

他仅仅拿着一颗简单的单色弹珠,说是要赢下我们手中的珍惜弹珠。这简直痴心妄想,那时候我们三人都本着自身的“富足”,完全认为对方无法较量。

我们拿着枯枝,在土壤转了转,当坑挖好之后,再将周围设下坡度,以防止一步登天打入坑洞的情况。

本来万无一失,我们怀着满满的弹珠,罐子还是口袋里,不少稀罕玩意儿。

可是我们忘了那家伙是“扮猪吃虎”。

午后阳光落下,借着半边阴影,他让我们先来。我们三人分别运用手法,针锋相对,非要让对方那单色弹珠脱离赛场。

毕竟我们都是“土豪”,奶弹才是真正的富贵人用的。

第一回合我们失策了,他的弹珠恰好没有进洞,而是被弹到了另一边。三个人的手法都没能一次搞定,我们怪这事是地显得泥泞。

第二回合到了那家伙,看到他相似的手法,手如弹弓松开,一瞬间,一颗“奶弹”直接撞入洞中。

接着他乘胜追击,反复施展他的“功力”,我们三人的奶弹几乎都进了洞。

他拿着我们的奶弹沾沾自喜。

“你不能就这样走!”记得我们中有个霸道的小子,死死拉住他,“再来一局!”

奶弹输了,我们只剩下其他颜色甚至彩色的。

这家伙看我们都不愿他离去,于是打算再战一回。

令人没想到的事,这家伙再次发挥功力,我们又一个回合失败。不多时,我们的好弹珠都被对方拿去,还追加了两个装弹珠的罐子。

本来就不快的我们,差点和他打起来。小时候要知道这弹珠就是生命,就是我们快乐的源泉。

好在一个家长走来,叫住了我们,带走了他的孩子,这才为那家伙解围。

记得那家伙离开的时候,在夕阳下,仿佛一个战神。我们哪怕愤愤不平,可也无能为力。

这件事一晃过去。到了小学毕业之后,我们之间见面的时候少了很多,也很少再看到院子内外的打弹珠身影,在黑网吧里却多了很多孩子。

此刻的我,走到回家的路上,回想那时候夕阳下我们汗流浃背,大声叫好,为弹珠拼尽全力的时候,心头不免有些伤怀。

时间真是不等人,一眼过去小学毕业,再一眼初中毕业,再就是高中,大学……孩子们因为时代变化,他们追求的也不再是这简单的快乐。

或许有的人被安排进了补习班,有的人则是偷偷进了黑网吧上网,再有的人也许只是枯燥的读书,很少进行仅有的户外运动。

如果说非要为现代小孩追加一个运动项目,我想“弹珠”是他们的不二之选。毕竟这东西一不贵重,二有成就感,第三还能锻炼手脑协调能力。

不过岁月不饶人,当年的孩子们已经长大,我们追求的弹珠换成了真钞实票,我们所求的也是父母安康,家庭和睦。

那时候的友情,逐渐成了三点一线的饭店烧烤聚会,或者是钓鱼等养老项目。

真是怀念那时候的我们。只可惜,现在哪怕一个圆滚滚的完美奶弹,也不如金银珠宝,家有余财来的好。

当我又一次聚会,和发小们提及此事,他们则是淡淡一笑,说:“是么,这件事我们都忘记好多,我似乎记得你玩弹珠很菜。”

我笑笑。

他们大概记错了,可我没忘,这长长的一生,有着稍纵即逝的孩童趣味———真好,希望下一代回味他们的趣味童年,能像我们一样轻描淡写,但弥足珍贵。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