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神
题记:如果说赛戏、平调落子是太行山一带数不清的村庄及分布其中的世界农业文化遗产旱作石堰梯田上不停地跃动的精灵,那么传说中的戏神就是掌握那个精灵的人!
第一章
1
进入银井川,再往南行一百多里就到了晋冀豫三省交界处的马庄镇,依次分为了东南西北四个区域。那个镇子的正中间有两条旱河交叉而过,旱河的两边山梁上都是说不清什么年间就已修复下来的旱作石堰梯田,而很早以来在这些梯田一带数不清的村庄之上不停地跃动的精灵便是赛戏。后来又有了平调落子。这里的人们家家户户都偏爱赛戏,偏爱那些唱给神灵们的酬神赛戏!
唐朝诗人张籍、宋代诗人陆游、元代诗人杜仁杰都曾有“一年耕种长苦辛,田熟家家将赛神”“到家更约西邻女,明日湖桥看赛神”“又不是迎神赛社,不住的擂鼓筛锣”这样的诗句。
民国二十六年续《某县春秋志》卷九曾记载:"武俗好戏,酬神演唱无日无之,甚至有一日数台者,.....”
赛戏是一种原始的戏剧文化,最早称为塞。六朝以后称赛。元称赛社。明代称为赛戏。它借助民间祭祀这样的形式延续下来,而在马庄不是叫队戏、赛对子,就是叫凡调、呼噜腔,演唱内容多为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争战戏为主,当中虽有生、净、丑、旦诸角色,但在表演时只有诵诗念白,配有锣鼓和梆子敲打,少有吟唱之调,给人一种原始、粗犷、悲壮的感觉。
2
马家的老太爷在光绪五年去世后,马庄的酬神赛戏演出虽然没有停过,但从来没有像今年这样准备大搞一番的。马家的大相公马腾、二相公马拴、三相公马冲都相继出面过问这事,可见是要准备借此彰显体面的。
马庄镇的大人小孩都知道,从乾隆年间以来,马家的生意从贩卖小小的山货做起,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又在辽州、黎城、武安、邯郸、安阳、沙阳等县城设立白布分销店,通过发行“大兴顺”等票号,进行更广泛的贸易往来,给马家带来了不尽的财源。
进入民国时代后,马家的生意也因时局的变化受到影响,但总体来说还是向前发展的。而在最近这几年,马家还陆续办起了马帮、当铺、粮油店、车马店等经营实体,财运就像那芝麻开花一样一节一节地往起蹿哩。
如今,他们还有了十多顷上等的水浇地、沟道地,连镇上的大半个西街也是他们的地盘。通过几代人在上面大规模建造,已形成了包括祠堂、民宅、佣房、佃房在内的面积达六十多亩的建筑群,大小院落不少于四十座,各院多为四合院,有三进、二进院之分,具有明清时代的建筑风格。
另外,为了防范外贼和兵匪侵扰,还在镇西头儿的空地上建成一座含住宿、休闲、议事、祭坛及其它附设建筑的地堡式土寨。
就在这些建筑群和土寨内,也分布着众多古已有之的庙宇和楼阁,数得上名字的就有马王爷庙、火神庙、女娲奶奶庙、山神庙、土地爷庙、关帝庙、狐仙庙、五道爷庙、三官庙、文昌庙、观音庙等。
有意思的是,每一座庙前都会有一座规格不一的小戏楼。其中马王爷庙前的那座坐南朝北的戏楼,与马王爷庙内的大殿相对应,处在同一个中轴线上,台面高2米、东西宽7米、南北长10米,为立柱架构、梁檩相连结构。其中前脸为两根石柱,楼顶是琉璃瓦飞禽走兽,内有暖阁隔开,分为化妆和唱戏两个部分,整体建筑古朴典雅,具有浓郁的中国北方山区戏楼特色。
戏楼的正中间写有“马王爷戏楼”五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显然出自全镇有名的私塾名儒黑先生手笔。
马庄镇一年中的酬神演出有很多节点,包括每年二月初三的文昌庙会、二月十九的观音庙会、三月初三的真武庙会、三月十八的女娲庙会、四月初八奶奶庙会、五月十三关老爷庙会、六月二十河神庙会、六月二十八龙王庙会、七月二十二财神庙会、九月十七三官庙会、九月二十六马王爷庙会,等等,演出内容和着重点也不尽相同。
按照马家几位少相公的意思,今年酬神赛戏演出的重点定在了阴历九月二十六的马王爷庙会上,因为这一天正是马王爷的生日,也应了马家各项事业的兴旺发达,是个大吉大利的日子。
根据以往的传统,每年只是过上三到四天的庙会,唱上三到四天的赛戏。今年却要在庙会首日的戏神比赛结束后过上七到八天的庙会,唱上七到八天的赛戏。
大相公马腾不知怎么就想着要把眼光放到远远近近的赛戏窝子里去,什么禹王社呀,女娲社呀,山神社呀,等等,都要转上一转,看上一看,挑选上十来班赛戏社前来助兴,并且要从中评选出今年的戏神来。
那天晚饭后,大相公让人把其他两位相公请过来喝茶。他坐在太师椅上一边慢慢地呷几口,一边让自己的思绪慢慢地从上厚下薄的嘴唇里流泻出来,其他两位相公都被手上端着的热茶中的香气所氤氲着,又从那透出的香气中显示出完全赞同的神情。
忽然,三相公马冲放下茶杯挺起身子抖了一下,就往外抖出了一个人的名字。
三弟,你说的可是咱们马庄当地马王社的赛戏班主“银马驹”韩留根?
是呀,不是他还能有谁?
二相公不自觉地站了起来。
大相公的目光滞留在一旁,身子却始终稳稳地端坐在那里。
三相公从自己的思绪中冷不丁拎出的这个韩留根原本不是马庄的人,是他爹那一辈儿从马庄北边的大山里迁下来的。他的祖上至少有好几辈人经营着赛戏班的营生,一年四季都在 晋冀豫三省交界一带的大山中奔跑着,也在那一带有着一点小名气。
到了韩留根的父亲韩聚武这一代,觉得有点儿跑不动了,就来到了马庄一带,并且在这里安顿下来。这里的人看他实受,又懂不少戏的路子,就推举他做了马王社的赛戏班主,也算是没有离开老本行。
不过,韩聚武毕竟是跑过江湖见过世面的人,知道不少赛戏行里的山高水低,渐渐的就把希望寄托在了小儿子韩留根的身上。
那一年的冬天特别的冷,就像他常常要唱起的赛戏《做寿》台词中老寿星所描述的那样,“只有那年冷寒多,冷寒多,五黄六月降冰疙(瘩),降冰疙(瘩),东庄冻死刘员外,刘员外;西庄冻死李二哥,李二哥。冻的老仙蜷腿睡,蜷腿睡。不是老仙跑得快,把头冻成两半个!”
就在这一年的冬天,他把年仅十几岁的小儿子韩留根送到了名气很大的张家口地面儿上的一家赛戏班里,那里与马庄隔着上千里,又连着山西界儿,班主的名字就叫曹疯子。他是清代的光绪末年生人,闯过河北、河南、山西、内蒙的不少地方。他的肚子里装着大几百本赛戏,内容涉及到历朝历代的不同时期,说到哪本赛戏中的剧本剧词随口就能哼上来。
另外,他还精通道教音乐,是一位隐藏于乡野的高人。
韩聚武之所以要把这个小儿子交给他,主要是相互之间还有一段难得的情意。
那一年,曹疯子的赛戏班子曾经到太行山里闯荡,结果在山路上遇到了乱兵打劫,要不是韩聚武这一帮人凑巧路过,早把性命丢在那里。
从这以后,他就一直记着韩聚武的好,从内心深处结交下了这个朋友。
那时候,交通不便,韩聚武就带着孩子一路步行到那里。他也不知道曹疯子具体的位置在哪里,就拉着孩子一直朝着北边儿的方向走,一路走一路打听,从冬天走到了春天,终于在一座破庙里见到了曹疯子,亲手把孩子交到了他的手上。
曹老弟,这个孩子就是你的孩子,尽管放开手脚管教他,有啥不对的地方你都担待着!
韩大哥放心,俺一定会把他当作自己的孩子看待,将这一身的本事都传授给他!
韩聚武鼻子一酸,给曹疯子深深地做了一个揖,就头也不回地奔上了回乡的路。
多少年后,韩留根经过岁月风霜的磨打回到马庄后,已经成为一个有模有样儿的小伙子,个头儿变高了,腿脚壮实了,声音变粗了,特别是红红的方方的脸盘子上的那双眼睛更加明亮了。
这时韩聚武的心里说不出有多么高兴,刚刚喝完草药的他从土炕上爬起来,一会儿摸摸儿子的头,一会儿摸摸儿子的脸,再去摸摸儿子的那双满是硬茧的大手,一股暖流涌遍了全身。
不久以后,韩留根接起了老父亲的班,成为了马庄镇马王爷社赛戏班的班主。
那一天,马庄镇里的那轮太阳特别鲜亮,老早就从东面的山巅子下爬了上来,照的马王爷庙前一片光亮。不少人看到穿戴整洁的韩聚武被人搀扶着坐在了马王爷庙前的石级上,用一双平和的目光看着前方。
这时的韩留根恭恭敬敬地走上前去,每下都是额头贴地给老父亲连磕了三个响头,旁边不时地响起叫好声。
好啊,老韩家的赛戏班儿又有新的传人啦!
长江后浪推前浪。保不准要超过他爹哩!
从此以后,韩留根的赛戏班就又沿着韩聚武当年的足迹活跃起来。他们不仅在本村那些庙前的戏台上演,也到外地的台口上展示,不少人都知道了韩留根的名字。
此时此刻,他们正在山西一带的村庄里演出,演出的剧目不仅有当地特有的《祈福小调》《爬虎小调》《大头和尚戏柳翠》,还有《孙武子炮雷行兵》《大会垓》《讨荆州》《下南唐》《水困涿州》等剧目。一身戏服的韩留根一会儿是力拔山河气盖世的楚霸王项羽,一会儿是善于用人智勇双全的东吴大帝孙权,......
更为神奇的是,人们都传说这韩留根随身带着一个小石人儿,这个小石人会唱好多好多的赛戏,有人竟然还说看见小石人每天晚上都要在韩聚武家门前的大槐树下教韩留根唱戏,时辰一到便躲了起来。
没有多长时候,韩留根的名字就传遍了远近一带,一些人还背下里给他取了个艺名叫“银马驹”哩!
.......
见大相公还坐在那里,二相公又坐回到了原来的位置上。
三相公却又更加一步的走近大相公,亲自提起那把铜茶壶来给大哥把茶水续上。
大相公虽然没有表态,其实早就有了心目中的戏神人选,但他并没有对三相公言明,二相公倒是猜了个七七八八。
这时,大相公忽然站了起来,用手拉着三相公的手说,三弟呀,你的想法看好跟我不谋而合,算是想到了一块儿去。要不打小就说你是我肚子里的蛔虫呢?
大哥,我也是脑袋瓜子一热,没怎么费劲儿就把那个“银马驹”抖了出来。
抖得好,抖得好。这件事你就多费心吧。
好,好。小弟就替二位兄长代劳了!
二相公看着老大和老三在那里一问一答,不知道他们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啥药。
他这时已经猜到,大哥心里的拟定人选一定是刘二堂,艺名人送“二花脸”。之所以要选刘二堂,主要是看在他的父亲老刘头身上。这个老刘头是离马庄五十多里地的刘家坡人,现在还是马家的财务总管,掌管着马家纵横七个省的财务往来。到如今的三位相公身上,已经整整侍奉了马家三代人,可谓是马家的大功臣。
那个刘二堂就是这位老刘头的二儿子,由于是小婆儿跟前所生,还是孪生子,老刘头儿平时总要偏爱几分。按照老刘头的意思,老早就请了马庄镇里有名的私塾先生黑木炭给他吃偏饭,大人小孩都称呼人家黑先生,足见有些威望在那里摆着。可是,这个刘二堂对念书不感兴趣,对那些喊来喊去的赛戏表演却是那样超乎寻常的入迷,平时交谈都是引用赛戏里的剧词,就是饭后上厕所也要来上句“花花赛过小长安,荷花开得甚周全”,并且结交了不少这方面的朋友,还把一些脾气合得来的混混们请到家里胡吃海喝,算是学到了不少所谓的本事。
根据以前留传下来的演出规矩,剧本中的女角一般很少,并且很少有人演出戏中的女角,即使在一定的时候演出女角也要女扮男装,可这个刘二堂偏偏就喜欢演女角,什么白氏夫人、琼花夫人、正宫娘娘、小姑嫂嫂张口便来,还故意把自己打扮的花里胡哨。
这时,二相公也随声应合起来,并且提到了一个问题。
大哥、三弟,我可是听说那个银马驹正在山西一带赶台口,不知九月二十六那天能够赶得回来不?
这个不要紧,我很快就会让人四处下通知的。
那好,那好!
......
3
马庄的马王爷庙前的那座赛台布置的气氛上不浓不淡,色彩上靓丽多彩,引来了四面八方的男女老少驻足围观,并对两旁新写的一副楹联“出门三四步走遍天下,台上六七人雄兵百万”品头论足。
这样的赛台又叫赛坛,为单层木质结构。据说始建于明代以前,后来又多次维修,总体保留了古色古香的风貌。赛台也称弹口,属于演员的表演区。表演区的后台则为存放戏装道具以及演员装扮和临时休息的地方,又叫戏房。它的左侧留有一个便门,演员可以由此到达戏房并进入表演区,这里既是演员的入场处,又是出场处。既出将,又入相。
三相公马冲一手拄文明棍,一手提着鸟笼子悠哉悠哉地到台前台后转悠,目光中透射出些许满意的神情。
忽然,不远处传来一阵孩子的嘻闹声,他们正在有滋有味儿地玩捉尾巴的游戏,一下子把他吸引了过去。
捉住了,捉住了,看你还能往哪里跑?今年过年的赛戏演出你是参加定了!
咱们可要提前说好,参加是参加,我可要当周文王?
不行不行,周文王已经有人占下了!
那我来当杨六郎?
不行,当个大奸臣潘仁美还差不多?
......
捉尾巴是当地的村子里逢年过节期间临时选择赛戏小演员的一种方法,几个孩子先要藏起来,然后被别人来找。不过不能叫找,而是叫捉,只要被捉住了,就要连续当上三年,以便图个吉利。这种方式只是针对那些不图报酬、不出村演出而且是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演出的赛戏班子,有临时凑个热闹的意思。
三相公马冲想起了小时候与哥哥或同族的孩子们玩这种游戏时的快乐情形。有一次他被大家捉住了,便提出无论如何都要当姜太公的角色,可是他们非要他当申公豹,便躺在地上大哭大叫起来!
想到这些时,三相公的心里有些甜蜜地笑了下。
这时,从西边的石板路上走过几个人来,中间的那位戴着瓜瓢帽留着大辫子的老头就是刘总管,跟在他后面的一个小伙子便是他的儿子刘二堂,虽然离正式的赛戏演出比赛还有不少时间,可刘二堂在家里憋不住,就去找到老爷子到现场看场地了。
三相公的眼乖,从这里迎了上去。他内心里并没有把刘二堂当回事儿,可对刘老总管还是相当敬重的。
刘总管,您老也来这赛台转转,是给这演出增辉呀?
三相公过奖了,我也就是喜欢看个热闹。
他又往后回了一下头。
这不,贱子也跟来了。还不赶快喊三相公好?
三相公好!三相公好!
刘二堂一边喊一边使劲儿用眼瞅了一下。他的两只眼睛有些伤火,使劲儿地翻动着眼珠子。
啊!啊!这就是二堂呀!听说你也要领了赛戏班来马庄参赛。不错,不错,一定要给刘总管他老人家争光呀?
一定,一定,还要靠三相公提携呀!
好说,好说!
三相公这样说时已经想到,刘总管一定是领着儿子单独去过大哥那里了,就当什么都不知晓。
4
入秋后,天气渐渐的凉了起来,沿路两旁的柳树上落下的叶子不时地飘来飘去,直打人的眼帘。
在山西辽州通往马庄的一条土路上,有十来个人正在紧张地赶路,其中有一个手牵骡子的高个儿汉子就是韩留根。一接到赛戏演出比赛的信儿,他便和大家心急火燎地往回赶。
本来他已收到马家派人送来的通知,心里也没有太去在意。可又收到了老爹韩聚武让人捎来的信。这一前一后之间便知道其中的轻重该去如何把握了。
在他的身后,是那个穿红挂绿号称“假闺女”的小伙子,只因古辈儿传下来的规矩,赛戏演出的队伍中一般不能有女演员,但有时候又的确离不了女演员,所以便给他起下了这样一个艺名儿。
韩留根回头瞅了他一眼,又往远处的山梁上看了看,那些石堰旱作梯田一条一条地向后沿伸着,额头上的眉毛往起拢了拢。他忽然想吼叫几声赛戏,从心底里想吼叫几段。他首先想到的是《打登州》中的老杨林,便扯着嗓子仰起头来:
“威风凛凛镇山东哎,
各路响马尽闻名哎。
狼牙棒打乾坤定哎,
独坐登州老杨林哎。”
接着念白:
“吾威山王老将杨林可是。只因我主在世,坐起天下。扬州少我三年进奉,进奉官送来琼花一朵,并且放言,有人认得此花,为上邦上国;认不得此花,便为偏邦小国。满朝文武俱不认得此花,......”
看好这时有一位老汉牵着一头小毛驴从对面走了过来。小毛驴看来阅历尚浅,猛然听到了这炸雷似的声音,挣脱老汉手中的缰绳向一旁的白菜地里奔跑而去,引得一位手握铁钎正在浇地的中年妇女大声驱赶。
快走,快走,这是谁家的驴呀,踏坏了俺家白菜叫你家主人赔啊!
不要急眼嘛,踏坏白菜我赔,我赔!
老汉赶过来赔礼说话。
......
假闺女等人却嘻嘻地笑了起来。
韩留根没有笑,他又趁势来了《伏制张仁》中的一段:
“华盖层层遮碧霞哎,
织麻编履作生涯哎。
若知俺的宗和祖哎,
四百年前帝王家哎。”
接着念白:
“俺姓刘名备,表字玄德,大树楼桑村人士。幼而失势,编卖草鞋为生。后遇关张二人,......”
他们一路上说说笑笑来到高塘关,不觉已是傍晚,一弯新月挂在了头顶上的山尖尖上。这里地形险要,两下都是用刀削过般的石壁,而且中间的道路也是七拐八拐,两下吹来的风凉嗖嗖的让人心中荡起寒意。
好像是被什么人惊动,一只山鹰扑棱着翅膀从他们的头顶上飞了过去。
韩留根在一片空地上停下脚步,往前面看了看。就在这时,有一排黑影正在他们的前方蠕动着,每个人的身上都背着一把弓箭,还另外挎着一把精致的土制短枪。一个领头儿的人不断地把嘴附在别人的耳朵上密语着,又用手拍下对方的肩膀。
他们今晚的目标就是-----韩留根。
韩留根的心里也有些紧张,不过很快就镇静下来。他先看了一眼假闺女,又看了下绑在了骡子屁股蛋子上的戏神小石人,盼望着它既能照亮前行的道路,又能罩住同来的人,心理上保持着一种厚厚的安全感。
记得那年与曹疯子师傅分别时,他老人家分明说过这样的话。不管遇到什么凶险,只要有小石人在,你就会平安的!
据说,每个赛戏班子都有自己特别崇拜的戏神。有的崇拜后唐唐王李纯孝,有的崇拜山神爷,有的崇拜龙王爷,有的崇拜女娲大奶奶,有的崇拜女娲二奶奶,还有的崇拜五仙爷(刺猬、狐狸、蛇、黄鼠狼、老鼠),有的崇拜三仙爷(老雕、老龟、野鸡),......
而韩留根打心眼里崇拜这个小石人,把它作为自己的戏神。虽然这是个不会说话的物件,但每当看到它时就像是看到了师傅。
记得在他老人家身边时候的一个冬天,他们一行十多人来到了内蒙古一个叫作秃儿堡的山沟沟里,风雪迷漫,大雾遮天。这里又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一行人只得挤在一个较大的破窑洞里安顿下来。为了不让韩留根冻着,他老人家把仅有的裹在两腿上的两块狗皮解了下来,悄悄地铺在了他的腰下。当时,韩留根并不知道师傅是挺着一双老寒腿出来跑台口的。
即便如此,在后半夜的时候,他们还是被冻醒了,窑外呼啸的寒风不断地把堵在窑门口的栅栏刮倒,绑在栅栏上的麻袋片子也不知飞到哪里。
既然睡不着,与其在那里瑟瑟发抖,还不如围在一起点上把干柴天南海北地扯上些闲话,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乱扯起来。等那些师哥师弟们都扯完了,韩留根也揉着眼睛向师傅小心翼翼地提出了一个问题。
师傅,师傅,我想知道------
想知道什么你就问吧,师傅的耳朵好使着呢。
我是说已经跟了您老人家这么些年头儿,可是我到现在还不明白,到底啥叫赛戏呀?还有那些一串一串的剧词都是怎么编出来的?
是呀,师傅,我们也想知道这里面的旮旮旯旯。平时虽然在台上喊了不少,可并不知道它的来历。
哈哈哈,憋不住了吧,我就知道你小子会有一天要问这些堵在心里的东西。还有你们?
随后,他又把那颗扁头转向了其他人。
你们也想听,是吧。那好,师傅现在就跟你们来说道说道。
要俺说呀,这赛戏肯定是有些年头儿啦,太久远啦,是老祖宗们留下来的好东西。它是用来谢神或者叫那些神们高兴都不假,可那些调儿和剧词不少都是来自咱民间的东西呀。比如说那个捧鬼词吧,“生来一副牛头相哎,手执打鬼一条鞭哎,碰到恶鬼用鞭打哎,遇到好人结善缘哎。来这捧鬼叫马面哎,手拿打鬼一副锏哎。”
接着,他使劲儿吸溜了几下鼻子。
还有《智激周瑜》中那周瑜上的诗,“一不许交头接耳哎,二不许懒惰出征哎,三不许临阵退后哎,四不许私离远营哎,五不许搂抱民女哎,......”
这些词张口就来,拈手就到。可就是这些词,如果要是被那些文人们遇上,说不定要去那酸不酸甜不甜的大染缸里染上几染,等最后从里面捞出来,就全是些文诌诌酸溜溜的东西了。
比如说《登州》一剧中秦琼上的诗,什么“暑退金风觉夜长,蝉声不住送秋凉。山前满目黄花醉,雁过南楼思故乡”;什么“秋深风朔兮,四野飞霜。天寒水固兮,鸿雁悲伤。.....”
当时,韩留根并没有完全明白师傅的话语中所包含的全部寓意,直到后来才觉得眼前明亮了一些。
......
不知不觉,他们一行人已经来到了大石桥附近。
不大一会儿,一排弓箭齐刷刷地向走在最前面的韩留根射了过来,紧接着又是一阵排枪,在寂静的山道上发出沉闷的怪响。
可那排黑影射完箭放完枪还不放心,又点了两个人让他们到前方观看动静,却没有多长时间都被吓得跑了回去,差点尿到裤子里去。
黑影儿们的头头连问他们怎么啦,他们的嘴里只是老虎老虎的,别的什么也说不出来。黑影中的那个头头还有点不信,亲自跑到前面查看,可时间不长也没命似的跑了回来。
其它黑影们见状,都一阵风似的溜之乎也。
而这时的韩留根一干人仍然在地上爬着。他们一开始听到了连续的呼啸声、忙乱的脚步声,接着就看到了箭头落在石头上后溅出的火星子。不久之后,还听到了啪啪的枪声。接着,就什么也听不到了,一切如死亡般的寂静。
还是韩留根先从地上爬了起来。他到前方的一处高大的石碑上查看,又用手摸了几下,感到一股带着硝烟味儿的灼烫爬上他的指尖儿。
等他们点亮火把才知道,这是为宋代岳飞立下的一块石碑,上面说明了岳飞本人一生抗金的功劳。再回头往后面较高处的石壁上看,好像那里凿有一个石洞。往近了看,才知那里立有一座岳飞庙,内有岳飞塑像,不禁一阵唏嘘。
5
这天晚上,刘二堂又摸到了马庄镇上的相好小红鞋那里,还躺在人家的大土炕上美美地抽了两口大烟,就在那种云山雾罩的仙境中想象着明天的赛戏比赛场面。
他的嘴里不断地喊着韩留根的艺名儿银马驹,仿佛在自言自语地倾述着,银马驹,银马驹,你以为自己真的是用白花花的银子堆起来的----那为啥不叫金马驹呢?你就一个人到漫场野地里去吹吧。
等着瞧吧,从今以后,这偌大的马庄镇上就再也不会有你韩留根的身影儿了。我刘二堂才是这方圆一带的真正戏神!
哈哈!
不知什么时候,他又像死猪样的睡了过去。
看着他那一反常态的奇怪神情,小红鞋不禁有点儿害怕。后来见他睡了过去,也就在旁边儿躺下了。
就在这天夜里的后半夜,韩留根和他的赛戏班踏着星光回到了马庄镇。
6
第二天一早,一轮红彤彤的大太阳就从东山顶下跌跌撞撞地爬了上来,可是刘二堂依旧没有从小红鞋的大土炕上爬起来,把他的老爹刘总管急的够呛。从昨天晚上开始,刘总管就打发下边儿的人去找他,差一点就要把马庄镇给翻个底朝天。
按照三相公马冲的安排,除马王爷庙前外,马庄镇上其他十几座神庙前面的戏楼子全都进行了布置,每个戏楼的表演区里摆放着一桌二椅,或者一桌一椅。甚或一件也不摆设,只挂一副大幔、两副门帘。拉开大幔后可以看到正对面的山墙上悬挂有祭祀所用的旗伞和十二属相面具。
外行看热闹,内行才看门道。
别看不太起眼,这桌椅可以代表楼、床、山门等物体,这大幔可以代表铜墙铁壁,雄关万里,处处透示着一种神秘幽远的气象。
第二天一早,韩留根便和他的赛戏班的所有人员来到了赛场,先去跪拜了神龛上肃穆威严的马王爷以及其它的附属神灵,然后才来到了马王庙前的戏楼上。先是把小石人从戏箱中取出摆在了桌子上,旁边摆上香烛果品,班里的所有人员都有,一起跪在地上磕够三个响头。
这时,戏台的下面已围来了不少的男女老少,大家伙儿都想一睹银马驹韩留根的风采!
几位相公的意思是,庙会头天的上午十点之前,祭神仪式正式开始,他们进入马王爷大殿,依次祭拜各位神灵,并摆上各种供品,让马王爷尽情地体味马家子孙们的那份孝心。
然后,各个庙前的酬神大戏正式开始,按照各项程序进行。到了最后剩下的两班,再让他们在马王爷庙前的戏台上一决高下,最终胜出者为戏神,获取早已备下的酬金和物品。当然,还要在马王爷庙会的设定时间里连台演出。
这个时候,马王爷的庙前最为引人注目的当属那些摆放整齐的物品,不仅有一锭一锭的白花花的纹银,还放了整猪、整羊、整牛等。更有一面插在显要处写有“戏神”两个大字的奖牌。
大家都在指指点点的,猜测着这戏神的名号究竟能够花落谁家。
刘总管这时就跟在三位相公的后面,他的那双有点昏花的老眼一直在上下左右地转动着,以为到了这个时候,刘二堂一定到了女娲庙对面的戏楼上,并在心里面数落着这个小祖宗,我刘某人不知道造下了哪辈子的孽,竟然生下了这样一个不争气的东西,当初就不如让他娘在尿盆子里把他给淹死!
不大一会儿,有一个冒着满头大汗的人来到了他的跟前,附在耳根子上说了几句话。
老总管,二堂这时候还没有到达女娲庙前的戏楼上哩。我们都把马庄镇翻了好几遍,可就是不见他的人影儿。
那他赛戏班子中的其他人呢?
其他人倒是一个不少的都在,我也让他们撒开了人去找。
好,好,你也再去找,你也再去找!
老总管一边这样说,一边用手帕擦着额头上的虚汗。
忽然,一阵铛琅铛琅的锣声响了起来,先是假闺女一个人大摇大摆地走了出来,专门来了一出《大头和尚戏柳翠》。他自己既是老态龙钟的大头和尚,又是活泼调皮的小和尚,还是打扮妖娆美丽可爱的少女柳翠。全场都是一言不发,全靠动作和鼓点来打动观众。
到了最后,他忽然伸出手来向台下的观众要糖吃,引得大家一阵哄笑。
紧接着,一身戏装头上戴有留着三只眼的马头面具的韩留根在赛台上来来回回地亮起相来,把大家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他表演的是一出《葭萌关》。
韩留根站到了台前,随着刘备、刘璋、张鲁、张飞等角色不停转动,一句一句地念着上场诗:
“自幼行兵胆气高哎,
素袍银甲逞英豪哎。
马跨西凉银鬃兽哎,
杵白钢枪蟒一条哎。
潼关闻声惊破胆哎,
五湖四海把名标哎。
行兵不亚韩元帅哎,
万将无敌勇马超哎。”
然后是信心满满的道白:
“我乃马超是也。祖居不远,陕西凤翔府人士。我乃汉代名将伏波将军马援之后,只因我祖父流落羌地,生我父马腾,虎背熊腰,献帝驾前为臣,官居太守之职。我父生我弟兄四人,二弟马休,三弟马钦,四弟马希。......”
端坐台下的三位相公听得是津津有味儿。三相公有意无意地看下大哥的神色,大相公却在有意无意间看下刘总管的神色。二相公纹丝不动。
刘总管虽表面平静,却是如坐针毡。
韩留根这一出《葭萌关》还没演完,其他几处神庙前的赛戏班子已开始向马王爷庙这边涌动,不知马王爷庙里长了三只眼的马王爷和其他神灵看得怎么样,反正台下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呈现出如痴如醉的神态。
尤其让人讨厌的是那些小孩子们,他们手里拿着鞭炮和芝麻糖,专挑人堆里钻,难免引来一些大人的数落声。
随着更多戏班子的演员们来到,刘总管是越来越坐不下去了,脑子里面嗡嗡嗡嗡的,一句戏词也没有听进去。
等到太阳快落山时,他终于看到了自己的宝贝儿子刘二堂,这小子还是被手下的那帮人搀扶着才来到刘总管面前的。原来是刘二堂抽大烟抽过了量,又跟那个小红鞋缠绵许久,所以在几次醒来后总觉得身上软绵绵的,根本就提拿不起来。他倒是没有忘记赛戏比赛的事儿,心里想着只要韩留根不出面,即使自己躺在这里,夺取那个戏神名号也是十拿九稳的,没想到一时大意出了这么大的岔子。
刘总管使劲儿抬起手来,想着狠狠地搧上这个不成气的东西几个耳光,可就是全身软绵绵的搧不下去。
7
刘二堂一气之下又返回了小红鞋那里,可心里并不服气。他一进门就说,来两口,来两口,真正气死我了,没想到韩留根那个癞蛤蟆也能成个精!
等到傍晚静下来的时候,他又找到了老爹那里,这一会儿倒是低三下四的。
爹呀,你儿子也是一时大意才失的荆州,让那个愣头青捡了个便宜一时得意。您老人家想想,您这最疼爱的二儿子要是不把这一局扳回来,以后就没法儿在老家混了,就连您老人家也没法在马庄镇这一带混了。
刘总管还在气头儿上,本来不想理他,可听他说得也不无道理,便顺着他的话头儿说下去。
臭小子,你的意思是?
那还不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呀。今天肯定不能算是最后的定局。明天再让我们的赛戏班与韩留根的赛戏班单独来上一局!
再来上一局你就有把握啦?
我的老爹,到时您就瞧好吧。
说得倒轻巧,再来一局这么大的事儿是我能做得了主的。
刘二堂马上双腿跪在了地上。
爹呀,谁不知道您这些年来在马家的威望-----只要您开口,他们总会行个方便的。
那我就试试吧。
那就谢谢老爹了。要不说您是我亲爹呀!
快滚吧,快滚吧,我一点也不想看见你。
我滚,我滚,不过,您再把这个东西拿起来。
这是啥东西,黑乎乎的。
您老这就不懂了吧,这是牛耳屎。
要这个干啥?
干啥,用处大着呢。
刘二堂又把那张臭嘴附在了老爹的耳根子上,让他想法让人把牛耳屎掺到酒里,当晚就给韩留根送去。就说是马家对他们的奖赏!
刘总管听着听着就听不下去了,连连说着,你这臭小子,一肚子的坏水儿。我怎么就修下了你这么个不争气的东西呢。
刘二堂从这个屋子里出去好长时间,刘总管还在那里喘着粗气。
不一会儿,三位相公来屋里探望,让他不要为白天的事儿介意。刘总管站起来连连表示感谢,可又顺便说了明天的想法,大部分是按照刘二堂的意思说的。三位相公的脸上显出了为难的神情-----戏神的奖牌和奖品已经当众给了人家韩留根,再去让人家退回来,这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大相公看看三相公,三相公再看大相公。二相公那个也不看。
最后还是大相公表的态,算是给了老总管个人情。三相公的脸色虽然依旧阴着,也没有再说别的。
8
第二天,刘二堂倒是领着他的人早早就到了现场,先是祭拜马家的祖先,然后又拜戏神。不过,他们所拜的戏神是黄鼠狼,人称黄五爷,倒也在五仙的范围之内。
到了约定好的时间,韩留根赛戏班的所有人员赶到了现场,很快引来了更多的人围观。
这时,三位相公和刘总管等有排面的人也来到了现场,慢慢走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早有家里面的人把茶水端上。
这回是刘二堂的赛戏班先上的场,他因为迷恋赛戏中的周贵妃,原来点的是《崇祯失天下》那出戏,后来又觉得这个戏的名字和内容不太吉利,就特意点了《打蒋全》那场戏,自己扮演了登州《老杨林》,头上戴了黄鼠狼的面具,一上诗就是:
“天下王侯数俺强啊,
狼牙大棒世无双啊。
浑红马到烟尘灭啊,
镇守登州靠山王啊!”
接着便是道白:
“我杨林是也。只因瓦岗寨上贼兵造反,为王领定盖世人马,前来扫灭。小军来报,前离瓦岗寨不远,.....”
这时的刘二堂虽然想在气势上压住那个韩留根一头,可是由于近来过多抽食大烟的缘故,身子上下总觉得软绵绵的。不过还好,现在还能支撑着往下演去,没有当场跌到台上。
不一会儿,台下有了稀稀落落的拍掌声,都是刘二堂预先找好的人,连他的相好小红鞋都出了阵。
刘总管倒是没有去为儿子鼓掌,却时时留心着韩留根这边有什么动静。
韩留根倒是大度,主要碍于几位相公的情面,对重新比赛再定输赢没说什么,头天夜里就把奖牌和奖品退了回去,耳旁回想着老爹的那句话:这世上的东西是你的终归是你的。如果不是你的,就是到了手里也会丢掉。
轮到他这边再次上场时,照例由假闺女一个人先到台前去唱个小奠戏《吊黑虎》,吸引一下众人的目光。奇怪的是,他虽然用了吃奶的劲头儿想去向众人表白一下,却是什么也不能喊出来,光有动作没有声音,台子下面就有人喊叫起来,假闺女赶紧抱着头跑了回去。
韩留根感觉反常,也顾不得去多想,赶紧出来救场,摆上了一出《大会垓》,上来就放开嗓子喊了起来。
“两阵交兵二百场哎,
九里山前会霸王哎,
带领五虎汉八将哎,
王是兴刘灭楚汉刘邦哎。”
紧接着念起道白。
“朕姓刘名邦,表字季玉,奉了三齐王命令,九里山前迎战霸王,一概不知输赢胜败。今日升临早帐,靠了辕门,有事通报。......”
他的声音宏亮,宛如炸雷,气势上压人一头。
台下的观众马上叫起好来。不少年轻人还戏神戏神地喊叫起来。
台下的刘总管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他的儿子刘二堂也不敢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
尤其是那个刘二堂,他连连在嘴上念叨着,这牛耳屎难道不管用吗,这个白云观上的刘老道,难道是他成心要出我的洋相吗?
刘二堂怎么能够想到,自己的老子头天晚上让人以几位相公的名义把掺了牛耳屎的酒送过去后,人家韩留根根本就没有喝,只是那个假闺女一时贪嘴,在没人时抿了几口,才在戏台上出了那个洋相的。
接下来,马家再一次举行了隆重的“戏神”授牌仪式,身穿长袍短褂的三位相公走到台上,然后再由大相公亲自为韩留根授去收回来的戏神牌子。随着鼓乐的响起,韩留根把递过来的镌刻有“戏神”字样的精致木牌紧紧地抱在胸前,倒像是抱着一座大山。
不过,此时此刻的大相公心情有些复杂,他不想让自己的目光与身边的老总管相对。
而老总管的心里何尝不是五味杂陈。接连出了这样的洋相,不知这张老脸往哪搁?
在这次比赛结束后,老总管便觉得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起来。三位相公先后几次到房中探望。
大相公还在一个月光很好的晚上单独来过一次,两个人握着手说了不少的知心话。刘总管一会儿哭,一会儿笑,鼻涕一把泪一把的。大相公不断地给他递着手绢。这些都在糊着白麻纸的窗户上被灯光透出影子来,被院子里的下人们看得清清楚楚。
第二章
1
刘二堂有些绝望,这戏神没当成,脸也丢大了。他好长时间都不愿意出门,名下的那个赛戏班子也就慢慢散了摊子。他不是躺在老家刘家坡抽大烟,就是到马庄镇上去找小红鞋,钱不够花了便去老爹那里要。
一开始,刘总管还多多少少给一些。毕竟是自己的骨血。可时间一长,也觉得不是个事儿,要到啥时才能够把这个深不见底的大坑给填起来呢?就再也不见他了。
刘二堂也有感觉,眼看的在家里待不下去,便打起了出去闯荡闯荡的念头。
有一天后晌,他又晃晃悠悠地来到了小红鞋这里。奇怪的是,小红鞋不但不讨厌,还一把拉住推在了木头软垫椅子上,并且把一杯温过的酒递到了他手里。
我的心头肉呀,连着好几天都见不到你的影子,让我的心里慌慌的不行。你这是到哪个暖和旮旯去躲清静了呀?
我还能到哪里去,我又不是戏神,正像《铁关图》里李自成所唱的,“朱洪雁落逼顺帝,孤取崇祯如灯消”。我现在就是那个顺帝,就是那个崇祯。谁现在还能在乎我?
我的心头肉呀,话可不能这样说,就凭你身上的那些能耐------
小红鞋说着就把涂了口红的小扁嘴巴贴在了他的耳根子上,刘二堂一边听着一边嗯嗯地点着头。到这个时候他才知道,日本人真的把个宜安城给占下了,小红鞋前些日子到宜安城里去时真的见了世面。
哎呦,我的乖乖,这些都是真的吗?要不是从你这贴心贴肺的人口里说出这些话来,就是打死也不敢相信。
看你这个没良心的,难道谁还骗你不成?
不骗,不骗,还有啥好的消息,尽管挑稠的说出来。
那我再给你接着往出倒,管保你听了眼花缭乱,分不清东南西北!
好,好,你说,你说-------
那个刘家坡上的刘世贤可是在宜安城里做了日本人的县长,能遮住宜安城的半个天哩!
……
小红鞋的一番话让刘二堂的脑筋开动不少,正想磕睡呢有人给递上个枕头。又像《讨荆州》中周瑜喊的“我今不到别处去,庞统书房择良辰”那样,他也想着到那里去闯闯。小红鞋提到的那个在宜安城里做了县长的刘世贤正是自己的一个堂叔,多年来在南方闯荡,也许连老爹都不可能知道他的音信。要是前去投奔他,肯定能在日本人那里谋上一份上等差事?
小红鞋虽知刘二堂是刘家坡的,却不知道他与宜安县长的这一层关系,只是有机会了想让他与宜安城里的那帮汉奸们搭上钩,一来二去自己的将来也好有个依靠。
两人当然心照不宣。
刘二堂的两眼放着光,可是又想到,那个老爹肯定不同意自己去走那条路,他不想落个与鬼子汉奸勾结的名声。
他又慢慢地把一口白酒送到了口里。
2
到了晚上,刘二堂又转悠到了老爹那里。下面的人拦着不让进,他就在门外大喊大叫起来。刘总管只得让人把他领进来。
刘总管站在当地,用手扶着八仙桌连身子都没有转。
你这个逆子,又没钱啦?
不是没钱,是想来给您老人家告个别!
你滚就滚吧,还要告什么别?
您也不问问我去哪里?
你、你要去哪里?
我要去宜安城里。
去宜安城里?
对呀?
一听这话,刘总管的身上就有些打哆嗦。
刘总管的心里非常清楚,那个不争气的堂兄弟刘世贤已经当了日本鬼子任命的伪县长,还私下派人前来联系过,也送来了不少稀奇东西,可都被他硬生生地顶了回去。他的心里明白得很,那些日本人是惦记上了马家的财产,是让这个刘世贤来探探口风的。
可是现在,这个小兔崽子竟然来给自己说要去投奔人家,怎么能不让他心寒呢?
刘总管慢慢扭过身来,用眼光刺着刘二堂。
你说什么?你再给我说一遍!
还没等刘二堂开口,他就觉得嘴里一股腥味儿,慢慢地倒在地上。
旁边的人惊呼着急忙上前去扶。
看着情况不妙,刘二堂悄悄溜了出去。
3
当天夜里,刘二堂就离开了马庄镇,带着小红鞋的口信去了宜安县城。
这个时候,国民党的县政府已经跑到到了宜安县西部山区的一个村子里。不久之后,他们又一窝蜂地到了别的地方,只有共产党领导的县政府仍在这一带从事抗日活动。
刘二堂一路上专拣难走的路走,专挑人少的地方去,整个人都快变成了土人儿,浑身上下还被花椒树枝挂破了好几片。他忍不住在心里发起火来。
妈的,老子以前过的是啥日子,吃香的喝辣的,哪里受过这样的洋罪?该不是这个小红鞋来捉弄老子吧?
反过来再想想,就凭自己和小红鞋的那份交情,不太可能吧。
一天傍晚,他正从一条山路穿过,忽然听到前面有密集的脚步声传来,便爬在了一个两人来高的土堰上朝那边张望着,虽然光线有些暗淡,还是看到了一个熟悉的人影儿------那不是三相公呀,他怎么会出现在这里?你看他那腰里鼓鼓的,好像身上还带着家伙呢。
刘二堂闭上了眼睛又使劲儿睁开,屏住呼吸继续往前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刘二堂额头上的青筋直跳,两个泡泡眼也花了起来。
不知过了多大会儿,那条山路上才恢复了寂静。
在那有些死寂的月光下,刘二堂抓紧往前赶路,连大气都不敢出一下。
几天后的一个早上,刘二堂来到了一个集镇里,肚子里正在咕咕乱叫的他赶忙找到一个卖早点的地方填补肚子,隔着衣裳摸了摸身上的零钱,底气就又硬了一些。他正在那里左掏右掏着,就感到了一个硬硬的东西顶在了自己的后腰上,回头一看倒吸一口凉气。
他不知现在已经到了宜安县城的城郊,只好跟着那些人往前走去,一直被带到了一个严丝合缝的四合院里。
干什么的,看你鬼鬼祟祟不像个好东西?是共产党哪边的呀?还是国民党哪边的?
快说,快说!
你、你们是?
我们是大日本皇军的特别行动队,快说!
一听说是皇军的行动队,刘二堂的心里有点放松,连声叫喊起来。
长官,长官,误会呀,误会。我叫刘二堂儿,是临县青城刘家坡的,这回是专门到宜安县城投奔你们的呀!
刘二堂一边这样说着,一边从那双泡泡眼里挤出几颗眼泪来。
真是刘家坡的?
谁还能骗了你们不成?
你真是来投奔我们的?
是呀?是呀?
你有什么凭证?
我虽然没有什么凭证,可是我有马庄镇的小红鞋带来的口信儿,让我来找一个“刀疤脸”的队长。
一听说是小红鞋让来的,有一个高个子的家伙走了过来。刘二堂抬头一望,他的那个长脸上果然有个刀疤。
果真是小红鞋让你来的?
是呀,一点不假!
你怎么不早说呢?
我现在说也不迟呀?
对,不迟,不迟。
那个小红鞋既是刀疤脸的相好,也是刀疤脸的下线。小红鞋正是在他的授意下进一步发展下线的。
另外,我也要跟你们说一声儿,这宜安县城里的刘县长可是我的堂叔啊?
你是说能遮住宜安半个天的刘县长?
除了他老人家还能有谁?
失敬,失敬!
刀疤脸和其他人马上换了一副眼光看待刘二堂。
刘二堂这才想起,自己的肚子还在咕噜咕噜地叫着呢。
4
刘二堂作梦也没有想到的是,就在自己赶往宜安县城的路上,也就是前两天的晚上,八路军的游击队在大南峧一带跟鬼子的小分队干了一仗,这些人中就有韩留根和三相公。
宜安县城离大南峧百里以上,是山西地界上的一个狭长的山谷,也是一条重要的交通要道。大南峧是一个小村子,村子里面住着一个小队的日本兵,他们在村西最高的山岗上修建了一个炮楼子,晚上龟缩在里面,白天出去祸害老百姓。这伙小鬼子什么坏事儿都干,老百姓恨他们恨得牙根儿都疼。
大南峧一带的村子韩留根都比较熟悉,因为以前不断过来演出赛戏,没有那座神庙不知道的,没有那个大人小孩不认得的。他前些日子进一步了解情况后就把这一带的鬼子分布情况向八路军作了汇报,特别强调了这里的鬼子人数虽然不多,但武器装备较好,不仅有三八大盖、手雷,还有歪把子的重机枪。特别是那个三八大盖,射击的距离比较远,一般都在300米以上,甚至凭着地势能到了800米。这些都是被抓走的村民们在去炮楼子里送饭时亲眼看到的。
部队上对韩留根传递的情报非常重视,经过了仔细的研究和分析后才组织这次战斗的。并且把韩留根的民兵小队安排在了战斗序列里。
要说韩留根如何参加了游击队并且遇上三相公,已经是几年前的事儿啦。
那次赛戏比赛结束后,远远近近的人们都知道了“戏神”的名号,韩留根的名声从此大振。韩留根依旧赶他的赛台,就像那脚腕子上绑上了铃铛,把戏神的旗子插到哪里,他的名字就响到哪里。
不过,大家最佩服的还是他的胸怀,本来已把“戏神”的奖牌拿到了手里,可又想到东家的难处,把“戏神”的奖牌送了回去,直至再次取胜,才把戏神的奖牌保留下来。
就在演出之余,他也不断听到一些消息,都是有关日本人的。先是小鬼子占领了东三省,紧接着又占领了上海、武汉,......
一开始,他并不相信这些传闻。心说这小日本是疯了咋的,不安安生生地在那小岛上呆着过日子,来咱们中国干啥?如果排起辈份来,这些小日本也得认中国人为祖宗的。
相当初,秦始皇让徐福带着八百童男童女去寻找长生不老之药,他们才穿过大海到的日本,还在那里生男生女呢。
可是有一天,张家口那边有人过来了,是师傅身边的小秃子过来了。
你小子,不在师傅他老人家身边过来干啥?
师傅他老人家,他老人家------
他老人家咋啦?
他老人家被日本鬼子的刺刀捅死啦!
你说啥呀?
师傅他老人家是好样儿的。他亲手干掉了几个日本鬼子,其中还有一个头目。临终前,他让我来找你!
韩留根这才相信,日本鬼子是真的来了,连师傅他老人家都参加了打鬼子的队伍,并且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韩留根扶起了小秃子,在自己的心里说,我们赛戏班的弟兄们也要打鬼子!
不久之后,日本鬼子果然来到了太行山一带,到处烧杀抢掠。他觉得这赛戏是演不下去了,就去投奔了刘邓的队伍,根据组织的安排成立了这个游击队。就在这个时候他才知道,三相公也成为了组织上的人,可他在明面儿上还是那个有头有脸的三相公。
至于那一次行动,大家的建议是不用让他参加,可临行时他还是来了。他是怀着满腔的怒火来的。他是想有一番作为才来的。
本来,他参加八路前还有这样的想法,自古以来,官商为两家,大清国里有朝庭当家,我们马家照样做自己的生意;民国里有国民党政府当家,我们马家照样做自己的生意;要是将来共产党人当了家,我们马家依旧做自己的生意;要是日本人再来了,我们马家还是照旧做自己的生意!
后来,年迈多病的刘总管有一天找来了他们弟兄三个,不仅说明了那个不争气的儿子刘二堂的情况,还点透了堂弟刘世贤在暗地里做下的那些事,目的就是侵吞和抢占他们马家从乾隆年间以来的历代先人们积攒下的这些财产!
刘总管的这些话让三相公的肺都气炸了。原来他是错看了那些日本鬼子!
其他两位相公却不言语,但每个人的脸色都在发青。
这以后,他就有意无意的在暗地里跟那些八路军游击队来往起来,还与韩留跟遇到了一起。
本来嘛,他就对这个小伙子印象不错,以为是块唱戏的料儿。
.......
大南峧这一仗打得漂亮,先是派人去给鬼子送粮饷。还有几个小伙子伪装成了花姑娘的样子,这样里应外合,在前半夜里就解决了战斗。
几十个高低胖瘦不同的鬼子的尸体在石头碉堡的周围排列着,就像秋后地里丢下的烂红薯,散发着一阵阵的浊气。
战斗打响之前,大南峧附近村子里面的老百姓早早就都关上了大街门,先是听到几声激烈的枪声,然后是零星的枪声,最后一切归于寂静。
估计不足的是,韩留根这支游击队在撤退的时候,竟然遭遇了前来增援的一队鬼子,在激战中,几个队员不幸被俘,其中就包括三相公马冲。
这几个人后来被拉到宜安县城后,恰好遇到了刘二堂,他围着三相公前后左右转了好几圈才说,啊呀呀,这不是我们的三相公呀,怎么也有兴趣到这宜安县城里来转转?要不是现在亲眼看到你,我还不相信那天傍晚在山路上看到的就是你呢。
5
入夏不久之后的一个上午,通往马庄镇的土路上来了一队人马,除了骑马的人之外,还有一顶土灰色的轿子,坐在轿子里的人正是刘世贤。他现在是以宜安县县长的身份去拜访马家大院的两位相公,然后再顺便探望一下自己的堂兄刘文林总管。多年不见,他在依稀回想着这位堂兄的音容笑貌。
记得那年离家出走,他还是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先是到保定府里念了几年书,然后又到南方几个大城市游荡。本来还想到日本留学,谁知时运不济,回到这宜安城里做了县长,在这动乱年代维持一方平安。虽是在日本人的眼皮子底下做事,也算得上一方父母官。
现在,刘二堂成了他的贴身保镖,不离前后左右。
这次到马庄镇,他是想请韩留根的赛戏班子到宜安县城去为那几十名在大南峧阵亡的皇军唱唱赛戏,以示祭祀之意,让那些漂泊在异国他乡的孤魂野鬼得到安宁。
本来像这样的事,他交给身边的刘二堂去办即可,可他还想前去探看一下马家的虚实。
前一阵子,倒是想方设法与人在马家的堂兄接过几次头,可这个人就是一根筋,认死理,没怎么搭理。
颠簸了很长时间到达马庄后,已经到了大晌午,刘世贤的肚子里早已咕咕地叫了起来,可是马家的人并没有到村外来迎接。他觉得自己的这张瘦条脸有点长。
刘二堂仗着地形熟悉,一个人先下了马敞着怀在前面开着路,如入无人之境。
他们一直来到马家的大门前,才看到有人出来招呼。刘二堂忍不住发起火来,嘴里还要不干不净地骂下去,给刘世贤制止了。
二堂,来到人家马家的屋檐下,总要客气些吗?
就在这时,大相公和二相公迎出门来,并双手抱拳低声说些客气话。
县长光临,我们马家蓬荜生辉呀?
哪里,哪里,马家财大业大,不愧为一方名流,早就应该前来拜访的。
刘世贤这样说时,用那双眯缝眼扫视四周,却没有看到他的那位堂兄总管的身影。 哪里,哪里,想必还没有用过午饭,咱们到屋里叙谈吧。
两位相公往大街门里面迎接,刘世贤却不进门,两眼不停地看着不远处的马王爷庙。
不知县长屈身前来,究竟有何吩咐?
倒也没有什么吩咐?就是想让你们选出的戏神韩留根上一趟宜安县城,祭祀祭祀那前不久在大南峧阵亡的几十名皇军,为他们唱一下咱们的传统赛戏。不知二位相公......
好说,好说,只是,只是------
只是什么?有什么难处尽管说出来吧。
只是这个韩留根虽以演出赛戏为生,但向来漂泊不定,我们也说不好他现在在哪里呀?
二相公也上前补充。
自从前些年那场庙会上的赛戏比赛结束后,我们也没有见到过他呀!
放屁,你们怎么会见不到他呢?要是不让他到宜安城里为皇军演赛戏,老子现在就把你们的马王爷庙拆掉?
二堂呀,不得无礼,怎么跟两位相公说话呢?
是,是,
刘二堂一边是是着一边挤着眼。
他们这一来一往的唱双簧,着实让两位相公为难起来。一来确实不知道韩留根现在在哪里?二来就是知道了,也不一定能够请得动他们。
况且,三弟现在还在日本人的手上!
不过,场面还得应付下去。
这样吧,县长给个时间,我让下边的人现在就去找韩留根,一有消息就给县上回过去。
好,好,我刘某人素知二位相公是个开明人!
. ....
刘总管虽然没有出来迎接这位堂弟县长,但对这里发生的一切了如指掌,他觉得自己 对不起几位相公,尤其对不起三相公。
当天晚上,刘总管让人摆上香烛,再亲手放上马家列祖列宗的位牌,磕了三个头。又对着三位相公所住的方向磕了三个头,就慢慢地倒了一杯毒酒喝了下去。
6
两位相公得知这个凶信后连连摇头叹气。
等把刘总管的后事料理完毕后,他们先让人找到了韩留根的父亲韩聚武,老人家身体虚弱地躺在床上,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出门了。他也没有看到过自己的儿子。现在,他看到马家派人来找自己的儿子,还以为出了什么事儿,心里头不由得紧张起来,眼睛也湿漉漉的。
下面的人把这个情形汇报上去,两位相公没办法,再让人去外面打听韩留根的足迹,也没有个音信。
两个人的心情沉重,像是脖子上挂了一块大石头。
那天傍黑儿,两个人正在屋子里喝闷酒,忽然看到一个人影儿飘进屋子里,定睛一看,原来是韩留根,不由得怔在那里。
二位东家,我知道你们正在四处找我。我韩留根愿意去为日本人------唱那个赛戏!
两个人听清楚他的话后,不由得站了起来。
你这孩子说啥呀?你愿意去给日本鬼子唱赛戏?
你就不怕后人将来戳断你的脊梁骨?
我不怕!只要能够救出三相公,就是死了也不怕!
两个人听他这样一说,眼圈马上湿润起来。
我知道你们担心我的安危,也为我的名声着想,但我现在别无选择!
两个人抬起头来听他继续说下去。
你们放心,我已向队伍上汇报了这里的情况,并且制定了利用唱赛戏的机会营救三相公和其它同志的-----计划。
你是说的八路军还是中央军?
要是说得中央军那就等于白说啦!
你们就把心放到肚子里,当然说得是八路军!
那就好!
那就好!
7
这些天里,刘二堂也没有闲着,暗地里让人打听着韩留根的下落。
那天跟着县长到马庄镇里来,他本来想去看看小红鞋的。好些日子没见,真是怪想她的。可是时间太紧,没有去成。
自从到宜安城里攀上高枝后,他也悄悄地回来过几次,但都是带着任务回来的。在这马庄镇里,除了小红鞋以外,白云观上的刘老道、镇上小学校的张教员,甚至长期在街上要饭的小哑巴,都是他亲手培养起来的新生力量。
那次回去不久,他从小哑巴那里得到老爹去世的“情报”,虽然也有些难过,可留过几滴眼泪后,就忘到了脑门子后面,专门去干皇军让办的那些事。
这一次为了得到皇军的满意,刘二堂最后为这些干将们留下的话是,即使找不到那个韩留根,也要把他可能留在家中的戏神小石人偷到手里。如果有了小石人,万不得已的时候,自己也可以上,不至于下不了台。
就在近日,两位相公还没顾上把韩留根去演赛戏的准确日子送过去,刘二堂就预先得到消息报告了堂叔和皇军。
8
那几十具日本鬼子的尸体就停放在宜安城郊的一个村子里,并且离关押三相公等人的地方并不太远。韩留根早已带人把这个情况摸得一清二楚,定下的计划是一队人马唱赛戏,一队人马救人。一队人马掩护撤退。
出发那天,韩留根把戏神这杆旗子在骡子的脖子周围插好,又把小石人在骡子的屁股蛋子上绑好,然后仔细吩咐每个演员,一定要使出吃奶的劲儿来把这台大戏唱好。
一路上,韩留根这些人吹吹打打好不热闹。
他们到达演出地点的时候,戏台子早已搭了起来,对面的台子上就整整齐齐地摆放着鬼子的骨灰盒子,前面站了不少日本人。县长也来到这里。四周全是岗哨。
韩留根特意选了《下南唐》这出戏,在台上扮演李贺王。鬼子祭拜完毕,演出开始后,头戴马头面具的韩留根上来就是:
“鸡鸣紫陌紫光寒哎,
萦转黄州春色蓝哎,
金阙晓中开万户哎,
玉阶仙杖拥千官哎。”
然后道白:
“朕李贺王在位南唐寿周,承其天下,只因汴京赵匡胤前来避静,是俺定下撒水拿鱼之计,将其君臣困在城中。俺君臣在野仙谷避兵,不得其便,不免将军师请来,大家计议。请军师入帐。.....”
小鬼子们哪里听过这样的戏,有几个汉学通也仅是闻名,他们听得津津有味,不住地喝彩。
就在这时,另一组的游击队员们开始行动了。他们顺利地解决了守卫,把三相公等人救了出去,走出去已经多远,这边还没有任何动静。
“军师定有妙计一条来,江山妥,社稷守,官有三封。.....”
韩留根一边喊着,一边想着自己这一班人马如何脱身?
估摸着三相公等人已经走远了,他忽然大喊一声,跌倒在了台上,引来了众人的惊呼。
不得了啦,不得了啦,戏神跌倒了!
赛戏班的人都涌向了韩留根。
就在这时,看守三相公的关押地那边也乱了起来,一阵一阵乱喊着,犯人跑啦,犯人跑啦,快抓犯人啊!
这边的人又都向那边涌去,韩留根等人趁着这股乱劲儿脱了身。
等日本人反应过来,已是两头落了空,急急忙忙派人追赶。
在拦挡敌人的追赶中,一颗子弹擦伤了韩留根的右臂,殷红的鲜血从受伤处流溢出来,但他仍在奋力还击。他一边还击还一边喊着赛戏《广武山》中白袍银枪小罗成的唱词:
“不说罗成夸海口哎,
李密怎能是敌手哎,
诛军斩将如闪电哎,
三阵要捉娄金狗哎.
.....”
9
这一场赛戏唱下去,宜安城里的鬼子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气急败坏自不必提,不免把账都算在了县长刘世贤身上。刘世贤又毫不客气地算在了刘二堂的身上。刘二堂也不服气,一再为自己辩别。
恰好就在这时,马庄镇里白云观上的刘道士让小乞丐送来了一封信,由于找不到刘二堂,就去给了县长的手下,打开一看,却是一张白纸,县长不免疑惑起来。他让人抹了药水,慢慢显出几个字来:这次任务完成顺利,重奖。下次另有任务。待联系。
县长大吃一惊,从心里吐出几个字------刘二堂,你这个吃里扒外的东西!
县长不敢大意,马上汇报给了日本人。
刘二堂看着那几句话,大眼瞪小眼,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就是做梦也没有想到,现在会栽到自己人的手上。
这一切都是韩留根的主意。他原来早就觉得那个刘道士和小乞丐可疑,逐步掌握了他们的动向,正好在关键时刻将计就计来了这么一下。
10
从此,在太行深处的晋冀豫三省交界地带,都在传颂着戏神韩留根的故事,他们一边打鬼子,一边唱赛戏,还在黑先生的指导下编排了许多宣传抗日内容的剧目,得到了部队首长的夸奖哩。
不少时候,韩留根和他的队员们就像那风,又像那雨,来无影来去无踪,鬼子要找他们找不到,不找的时候偏偏又来到!
第三章
1
要说在马庄镇上真正让韩留根所佩服的人还不多,黑先生算是一个。黑先生先在马家所办的师塾里当先生,教了马家好几辈儿人,可谓尽心尽力。
后来,边区政府在马庄镇成立高级小学,黑先生又被聘请出来当教员,是所有人公认的肚子里藏着墨水的好笔杆子。
韩留根真正与黑先生的交往是在黑先生到了高级小学后,他一有时间就到学校去找黑先生,主要是请教赛戏剧本中的一些问题。这时,他才知道黑先生不但会教学,还懂得不少戏剧方面的东西。
黑先生的祖上曾是乐户出身,明末清初时从京城流放到了山西一带,专以演唱赛戏为生。而黑先生祖父这一支又不知何时来到马庄镇。黑先生虽然以教学为生,但是赛戏等诸般戏剧的印记已牢牢地镌刻在了他的身上,在这方面又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他见韩留根有着难得的戏剧天赋,便默默地把这个年轻人放到了自己的心里,乐意在戏剧方面与他交流,并把一些掏心窝子的话说与他。
时间长了,韩留根也不与黑先生打诳语,跟黑先生探讨如何才能让赛戏这种流传了不知多少辈子的好东西永远流传下去这个问题。
记得在很早的时候曹疯子师傅就说过,赛戏这种从古辈儿就流传下来的艺术好是好,但却没有一个正儿八经的腔调儿。也可以说就没有唱腔。即使有也是喊腔才对。演员在演出时只是随着锣鼓和梆子的节奏在那里往出吟诵着,虽然内容好,听着也感觉有劲儿,可就是缺少美感,在形式上不能让人完全接受。比如京剧,内容也好,形式也好,不但中国人喜欢,外国人也喜欢。
一开始的时候,韩留根并没有完全理解师傅说出这一番话的意图,只是把赛戏当做一种填饱肚子的手段。可是,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他所从事的工作不仅仅是拿起枪杆子来打鬼子,还要让更多的人知道这项工作的意义并且全身心地投入进去。
有一次在下面演出赛戏,是反映某个地方鼓励群众抗旱打蝗事迹的新编剧本,还提到一个村子的男女老少齐上阵,采用多种方式在短时间内打掉蝗虫好几万斤,既除掉了蝗害,又解决了口粮问题。内容虽然不错,可就是听起来感到有点生硬,其中有不少年轻的小后生干脆对他挑明了:要我说你们这种赛戏呀,实际上就是吼叫戏、哼哼戏,穿着老式戏装演出新内容,听着多了看着多了就厌烦了。
也难怪,你们那些赛戏是专门用来叫神仙们高兴的,只有那些庙宇里的泥人儿们能享受得了!
......
当时,韩留根并没有反驳,只是注意着周围群众的反应。
终于有一次,韩留根实在憋不住了,他就把这些群众对待赛戏的态度和自己当时的心情一股脑地全都告诉了黑先生。
后来,他又去找过几次,在探讨这些问题的时候脸上显出异常严肃的神情。
黑先生见他执意要把心中的疑问弄个明白,就对他说出了一个人的名字,韩留根马上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黑先生所说的那个人叫老铁蛋,是宜安县西一带演唱平调落子的好手,演唱过《金沙滩》《潘杨案》《吕蒙正赶斋》《借髢髢》等剧目,在边区根据地里很有影响。
可一想到这个年龄段再另打锣鼓重开张,一来觉得对不起已经去世的师傅曹疯子,二来把握平调和落子那个味道心中没底。
在这之前,他也不是没有听别人唱过,平调落子跟赛戏的喊来喊去与道白相比,不知要在嗓子眼里多拐几个弯儿呢。
黑先生知道他的心思,对着他的肩膀轻轻地拍了两下。
2
就在韩留根还在犹豫不决的时候,有个人来到了马庄镇的高级小学当教员。这个人就是刘二堂的孪生兄弟刘三堂。他跟刘二堂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连说话的神情都跟刘二堂一个样。韩留根从来没有听说过还有一个刘三堂,认为这个人就是刘二堂。这让他想起了当年在马王爷庙前参加赛戏大赛的种种情形,想起了在宜安城里演唱赛戏营救三相公时的种种情形。
这个人不是被日本人打死了吗?怎么现在又会出现在这里?
据刘三堂自己介绍,虽然在外地游历多年,但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家乡,想着家乡那让人难以忘怀的戏曲老调。可一想到自己有个当过汉奸的哥哥,心中便有许多惭愧!他也流着眼泪向人们诉说,从东北,到华北,眼看着大片领土落入敌手,我们的同胞遭到屠杀,自己的心中是多么的痛恨!不过他坚信,随着德国法西斯的覆灭,国际形势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日本小鬼子不会蹦哒太久了!
他有几次在黑先生那里看到韩留根后,又是握手,又是作揖,弄得韩留根很不好意思,一时也闹不清这个人的真实意图。
韩留根终于打定主意要学平调落子。正像黑先生所说的,中国人演唱赛戏已经有好几千年的历史,只不过是对这种戏的称呼在不同的时期有所不同。而平调落子从明末开始也就是三百多年的历史,学了平调落子也不会丢掉赛戏,都是咱们中国人的好东西哩。
老铁蛋虽然年过六旬身体仍然像铁打的一样,到台上一亮相就叫人感到有几把刷子。他是个高低调都能唱的好角色,演唱平调时声震屋瓦,连飞在房檐上的小麻雀都能震落下来;演唱落子时又声音柔和,就像流淌在山涧的小溪发出轻微的声响。
老铁蛋也有一个怪脾气,教人唱戏很少说第二遍,全靠学戏人的眼明手快和悟性。反过来再说,那些手慢和悟性低的人也没有少挨了他的打。一个动作不规范,他的巴掌就跟了上去;一个音调发不准,他的脚尖儿就点了上去。
根据几十年的经验,他当然能够看得出来,韩留根不是个笨人,一上手平调落子就有一种得心应手的感觉,一下子陶醉在其中的韵味儿中。
韩留根忙时打仗,闲时学戏,忙得不亦乐乎。
有一次,他所在的小队在符山脚下的鸡鸣铺一带参加伏击鬼子车队的战斗,天上飘着大片大片的雪花,天气很冷,他们几十个人趴在山坳上从上午趴到下午还不见鬼子的动静,他就在那里轻轻地哼起平调落子来。由于沉浸其中,还用双手比划着,身上竟然感觉增加了些许的热气。
后来,鬼子的车队最终出现时,他左一句平调,右一会儿落子,一边唱,一边打,感觉打得特别顺手,光他一个人就敲掉了八九个鬼子!
到最后,他又习惯性地想喊上一段赛戏,竟然一时不知从哪里下手,情急之下选了不知哪出剧中的最后两句:“虽是将军武艺高哎,全凭主人洪福大哎。”整个战斗就结束了。
3
这些天来,鬼子很少出来扫荡,龟缩在宜安城里不敢出来,边区根据地里有了难得的安宁。
有一天,三相公执行一个任务从敌占区回来正好路过平调落子大王老铁蛋所在的村子,听说韩留根也在这里,就专门前去看望。多日不见,他还真的有些惦念这个戏神韩留根呢。
这时,韩留根正在和师傅一起排练两部新的抗日剧目《响堂铺伏击战》和《红色太行》。他听说三相公来看自己,人已到了村公所,就一路小跑往那里赶,一见面两个人就相互拥抱在一起。
他也在内心深处想念这位三相公啊,两个人也有很长一段日子没有见面啦。他要把这些时间以来从老铁蛋师傅手里所学的所有的平调落子剧目都告诉他,并且还要为他演唱一段。
三相公,你是什么时间到的?
就是今天下午呀!听说你又学会了新的本事,特意赶来向你祝贺的!
那太好了,我现在就给你来上一段《金沙滩》的杨老将思儿吧:
“父命儿幽州扮家将,
原为儿传信早回乡。
每日里上山把儿望,
儿不回莫非遭祸殃?
不由叫人细猜想。
我好比那牛吃青草蚕吃桑。
吃牛肉怎知牛儿苦?
穿绫罗怎知蚕遭殃?
老牛力尽刀尖丧,
蚕将茧做成在滚锅里亡。
汉高祖他当年把业创,
全凭着韩信和张良,
到最后,到最后,
未央宫中韩信亡,
立逼的张良归山岗,
.....”
好啊,你把这平调戏给唱活啦!
这平调落子是冀南地区两个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产生于明末清初,发源于当地的太行山区。平调落子是平调和落子的总称,由于经常在一起演出,习惯上合称平调落子。又流行于冀晋鲁豫交界的冀南、晋东南、豫北、鲁西北聊城一带。这平调行当齐全、唱腔优美、表演奔放,善演大戏。而落子戏诙谐幽默、表演细腻、乡土味浓,善演家庭小戏。
三相公见多识广,对平调落子的历史和流传范围本来就有一定的了解,现在听了韩留根的清唱表演,发出了由衷的赞叹,说他真正是学啥像啥,不愧于戏神的称号。
演唱完后,两个人出了村公所沿着村子里曲里拐弯的小街道往前走着,一边走一边谈些家长里短和将来的打算,一些鸡呀狗呀在在旁边跑过来跑过去,为他们的谈话又增加了欢快的调子。
留根呀,上次在宜安城里要不是你们的搭救,我说不清现在还在不在这个世界上呢?
三相公你这是说到哪里去啦,要不是你当年让人通知我参加赛戏大赛,那顶戏神的帽子也不会扣到我的头上呢?
惭愧,惭愧,当时还让你把到手的“戏神”奖牌又退了回来,重新参加比赛!
我倒是没有什么。主要是想到你们马家碍着刘老总管的那份情面有难处。另外,我也知道刘二堂那货的底。他还找人在我往回赶的的路上暗杀我呢。这暗杀不成就又来了这么一出!
要是这样说呢,咱两个可就扯平了!
扯平,扯平!
两人一阵大笑。
不知什么时候,小秃子也从什么地方凑了上来,嘴上喊着师哥、师哥,刚才看你唱的高兴,俺也要来上一段平调,让三相公给评判评判!
哎,我说小秃子,我听说一开始你可是反对你师哥学习平调落子的呀。还说你师哥背叛了赛戏,背叛了曹疯子师傅,怎么自己现在也跟着师哥唱上啦?
三相公又开人家的玩笑。一开始不是脑筋转不过弯儿来呀!哎呀,不说了,不说了,我现在就唱一段《吕蒙正赶斋》吧。你可不要笑话我啊。
“人海茫茫世沧桑,
吕蒙正自幼读文章,
家住河南小西城,
吕家庄上有门庭,
上无兄来下无弟,
单生蒙正我一人,
世事无知少年计,
空怀才学在腹中,
好汉无钱人情冷,
......”
好啊,你这小秃子,还真会拿捏腔调,把这落子戏唱得有拿有放,都快超过你师哥啦!
跟我师哥那是没法比,他还请黑先生跟他一起排练秧歌剧和快板剧呢?
是嘛,那可是八路军从延安传到太行山里来的新的文艺形式!
笑完唱完说完之后,韩留根好像想起了什么,把脸转向三相公。
不知对不对,一直有个这样的感觉,这样的感觉也越来越强烈。我始终认为他还是那个刘二堂,根本不是那个刘三堂!你们马家跟刘总管打交道的时间长,应该了解更多的情况!
你说的这个问题我不是没有想过。记得刘总管在世的时候好像提起过,确实是有两个孪生儿子。其中最小的那个儿子在外地上学。学成后又长期在外面闯荡,很少回过家。但是,在这个时候,他怎么回来了呢?
是呀。
你的意思是说?
你看这样行不行?说着把嘴巴移到了三相公的耳根子下面,把自己的一个早就在琢磨着的想法说了出来。
三相公却笑了,粗声大气地说,还是你戏神有办法。我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一层呢?
4
三相公回到马庄镇后,找时间就把韩留根的想法向组织上做了汇报,不久就得到了可行的回复。
到了1945年的年初,全国各地的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日本鬼子真的就像秋后的蚂蚱一样,蹦跶不了几天啦。
初夏的时候,太行区要在马庄镇召开一个会议,研究如何配合大部队在不久的将来解放宜安城的问题,组织上在会议筹备期间就把主要内容透露了出去,并且从学校里把刘三堂抽了出来,专门做一些有关这个会议的宣传工作。黑先生明白组织的意图,有意无意地关照着这个刘三堂。
在此之后,韩留根也回到了马庄,专门找了小红鞋,还有白云观里的刘道士,让他们认清形势 ,用心配合这项工作。不然的话,肯定不能吃到好的果子。这几个人也明白是怎么回事儿,鸡啄米似的连连点头答应。
那天傍晚,黑先生找个机会出了校门,把足够的时间留给了刘三堂。
不大一会儿,带着一股洋胰子味儿的小红鞋来到了学校里。她看到后头的一个院子里亮着灯,就猜想到一定是刘三堂的住处,径直走了过去,恰好碰到刘三堂走出门来。这时,见到轻移莲步的小红鞋时,刘三堂马上一愣,一句古赛戏中的戏词像泉水一样咕嘟咕嘟地冒了出来:“高山炮石非为险,大海抛锚吃一惊!”
不过,他的反应很快,张口就来了一句,这位女士,你要找谁?现在是休息时间,别的教员都不在。你要找黑先生,先生已经出去了,不知什么时候回来。
见他这样说话,小红鞋并不应答,只是用嘴咬着手绢嘻嘻地笑着,这浪里浪气的笑声在傍晚寂静的校园里显得那样刺耳。
刘三堂的心头稍为有些慌乱,但还是没有说话。
这倒让小红鞋有些沉不住气,干脆把话挑明了来说。
刘二堂,你这是干什么?到马庄这么长时间了也不打个照面。难道忘了咱们往日的交情?不是事急我也不会抛头露面来找你。就在这几天,刀疤脸几次三番从宜安城里捎上信儿来,让咱们尽快摸清马庄一带的情况,皇军那边也要做好应对准备。
刘三堂还是不松口。
什么根据地的情况,什么应对准备,我真的不知道什么意思?你要是没有别的事儿,就赶快离开这里,我还有区上分配的张贴标语口号的任务要去完成呢?
小红鞋有些不死心,又往前挪动了几下脚步,手里还拿着一截用白布包着的东西,那里面可是上等的大烟土,不断地在眼前晃动着。
刘三堂往后退了几下,脸色也越来越难看。
小红鞋知道这样僵下去也不好看,有些悻悻的离开。她不免在心里起下了疑惑,难道真的不是那个色鬼、烟鬼刘二堂呀!
这一切,都被趴在不远处一个房顶上的黑先生听得清清楚楚。
时间不长,黑先生又带着刘三堂到白云观周边张贴抗日标语,不少时候故意躲开,刘道士有了空子就上前与刘三堂单独接触,可他就是没有一点反应,面色如铅水般沉静。
其实,改名刘三堂的刘二堂也不是不明白自己目前的处境----眼看着日本鬼子就要完蛋,再去死心塌地为他们卖命,那不就是明摆着飞蛾扑火呀?
他曾在很多个夜晚对自己说,所有的一切都只能放在心里,所有的一切都必须抛得远远的。什么小红鞋?什么刘道士?全部都是过眼云烟。什么刘二堂、刘三堂,现在只有刘三堂。那个刘二堂根本就没有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过。
当然,他已得到确切的消息,自己的孪生兄弟刘三堂已经死在了外地,再也不会开口说话啦。
那次三相公被救之后,日本人到底还是认为他有利用价值,对他网开一面,寄与了希望,并且让县长刘世贤四处散发把他当做替罪羊干掉的消息。他这次之所以借着孪生弟弟的名号回到根据地的中心地带马庄镇,就是想要探寻一条出路。
听到黑先生反映的情况后,韩留根暂时没有表态。不过他的心中依然存在着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
就在这年的秋天,宜安县城终于从日本鬼子的手里解放出来。不久之后,周边一带的县城也全部回到了广大人民的手中,并且与那些来摘桃子的敌伪顽军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刘三堂的那个堂叔县长刘世贤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现如今已成为刘三堂又是马庄镇模范教员的刘二堂在一个傍晚得到这个消息后,他用被子蒙住头,缩在了被窝里,瞪着那双眼睛一晚上都没有睡着。
而韩留根也是睡不着。如今已是马庄平调落子剧团团长的他从这一天起就开始唱大戏,不少是整套的平调落子。也编演了《解放宜安城》这类内容的新戏。
奇怪的是,韩留根站在村内新搭的土台子上唱,在当时确少扩音设备的情况下,在四五里地以外都能一字一句地听得清清楚楚:
“小鬼子,撤了兵,
敌伪军,进了城,
要钱要粮要大烟,
还想作害老百姓。
八路军再围城,
又把那云梯登,
挖坑道,装炸药,
吓得敌伪慌了神!
......”
5
这天夜里,就在韩留根的夜戏刚刚演到高潮的时候,区政府驻地通往新华广播电台的电线被人割断,跟电台用着一道线的戏台子周围陷入一片漆黑之中。
而这件事儿发生后的第二天早上,刘三堂就到区公所提供线索,说自己挑着水桶担水时在学校门前的水井里发现了被割断的电线,看到东西后就赶紧跑来了。再三问他这是什么人干的,他说由于天色还暗,自己也没有看清那个人的脸型,不过有条疤痕是看清了。凭印象好像是个高个子,往小红鞋所住的那个方向去了。
区上的民兵马上行动,竟然在小红鞋家后院的驴圈里找到了一个有条疤痕的中年人的尸体,并且从他的身上搜出一部小型电台。
后院的驴叫声和脚步声也惊动了小红鞋,她连连叫着,这跟我没关系,这跟我没关系。我现在可是向着政府这边的!不信你们可以去问戏神韩留根呀?
应该说小红鞋说的并没有错,她也是刚刚知道刀疤脸死到自己家里的。要不是民兵们背着长枪来搜查,并不清楚后院里还躺着一个死人。
这个刀疤脸与小红鞋和刘二堂都是有交情的。他的脑筋也特别好使,看到日本鬼子滚蛋了,县长刘世贤也完蛋了,他就又与国军这边挂上了勾,奉了指令来这里搜集情报,组织行动。本意是想与刘三堂先接上头,再商量下一步该怎样行动。
那时候,刘三堂在小学的操场上看到他后也吃了一惊,不知这个刀疤脸是如何找到这里的?
他并没有怎么搭理刀疤脸,连哄带吓把他支了出去。但又在远处偷偷地跟着。
这个刀疤脸还以为刘三堂看不起自己,当天夜里就在马庄镇干了件大事。作为自己的见面礼,他把新华广播电台通向区政府的电线给割了,顺手丢进了水井里后就向小红鞋的家里摸去。很长时间没有见到真人了,他想先亲热亲热再说!
刘三堂对小红鞋的住处非常熟悉,慢慢地跟到驴圈里后便趁其不备凑个猛子把他干掉了,第二天早上还报了案。
大家眼中的刘三堂立了这个功劳,还照样低调,非常的谦虚和客气。三相公就问了他一句有过想得到什么奖励的想法没有?也就是随口那么一问,他却说教学工作有点枯燥,想参加韩留根的平调落子剧团。虽然不太懂得剧团,但对这个行当感兴趣哩。也能为政府多做些工作。
三相公嘴上虽然没有马上拒绝,但在心里也感到为难。他拿不准韩留根的心里是怎么想的。更拿不准这个刘三堂是怎么想的。
三相公清楚当下的形势发展很快,平汉战役结束后,晋冀鲁豫解放区就会连成一片,成为全国根据地内最大的解放区。而几十万刘邓大军也会做出战略调整,全国解放战争的序幕也会拉开。到了那个时候,太行区肯定会组织战地剧团到前方慰问。
对于这件事,以前也或多或少跟韩留根探讨过,他张口就是自己的师弟和那些徒弟们,什么二旦子、三弦子、四愣子、五魁子,什么二梅子、三霞子、四叶子、五叶子,全是他的宝贝蛋子。他现在就是名副其实的银马驹,既是名演员,又是名导演,可以放开手脚去干,不用顾忌老辈儿在赛戏传承中留传下来的只收男演员不收女演员的老规矩了。
但是,他也知道韩留根的心里还有一个疙瘩,必须找机会与他一起解开这个疙瘩。
第四章
1
那年的年初,刘三堂到底进了韩留根所在的平调落子剧团,在各方面都很卖力,韩留根一时也说不出什么来。心里想着,也许这个刘三堂确实就是刘三堂,而且要比那个刘二堂强。
也就在当年,区上组织地方剧团到前线慰问,要从韩留根的剧团里抽调二十多个演出骨干。本来没有考虑刘三堂,但他哭着喊着要去,韩留根也就成全了他。后来才听说,这小子是看上了剧团里的小叶子,死乞百赖的要跟人家套近乎。
韩留根知道后,心里马上咯噔了一下,潜意识中想起了以前的刘二堂跟小红鞋那档子事儿。不过也没来得及往深处去想。
也就在这次慰问演出中,刘三堂与其说是演出了名气,倒不如说是演出了运气。
那一天部队赶到了安阳一带,演出的剧目是新近赶排的《赤叶河》和《王贵与李香香》,正在演出的时候,遭到了国民党飞机的轰炸,一颗炸弹恰好落在了戏台子和临时医院的附近,幸亏没有及时爆炸。这个刘三堂竟然带着几个人把这颗小炸弹移到了别处,后被成功引爆,避免了一场伤亡事件的发生。
这件事被前方的小报报道后很快传开来,还传回到了马庄去,都说刘三堂是个英雄,小叶子难免对他刮目相看。
只是刘三堂在得意之余千谨慎万谨慎,还是有一个破绽让小叶子偶尔发现了。
那一天剧团来到了一个村子里,刘三堂实在憋得不行,就躲开了众人到一个牛圈里吞云吐雾了一会儿,看好就让从外边路过的小叶子和小秃子给看到了。小秃子涨红着脸要去跟韩留根说,被小叶子拦下了。她又觉得这件事儿没法往外说,一个前些日子才做了好事的“英雄”怎么能够去抽大烟呢。
小叶子这样想,也有一点向着刘三堂,而小秃子也在暗地里喜欢着小叶子,见她的态度那样坚决,也就闭上眼不说啥啦。
2
这次慰问演出回来后,区上很看重这个剧团所发挥的作用。不久全国解放,区上又在这个基础上成立一个比较大些的专业剧团,还把原属白云观里的八九十亩山地拿出来供剧团耕种,让他们闲时排戏,忙时种地,以便有个长远的发展。
对此,三相公是有信心的。
其实,如今的三相公也不再是什么三相公,而是马庄区委的区委书记,走到哪里人们都会喊他马书记。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已与原来的马家没有了任何物质上的关系,有的只是先天性的血缘关系。
从日本鬼子入侵以来,又经过了三年的解放战争,再到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初级社、高级社,直至人民公社,昔日财源兴旺声名远扬的马家也慢慢融入到了人民群众的洪流中去,只有依旧残存的那些房屋院落城堡街道还在保留着一些过去的辉煌和体面。
三相公的两个哥哥把全部的家产给了公家后,心情还是舒畅的。不过,现在也不是吃闲饭的人,大相公年岁有些偏大,爱琢磨些写写算算方面的事儿,就被分配到了区上的供销合作社。二相公呢,爱往外面跑,就到区上的采矿队里当了采购员,一年四季不断有到外面散心的机会。
弟兄几个逢年过节时聚在一起,不免会想到刘老总管和过去的一切,相互唏嘘感叹一番。
这次马庄的平调落子剧团又拿着新排的剧目《养猪姑娘》代表县上到省里参加汇演,还拿了个一等奖牌,三相公心里有些高兴,正等着韩留根来谈谈具体情况,却是一等也不来,两等也不来,便上村里去找他。
最后,在韩家嘴的韩家老坟上才找到。他一个人坐在土堆上呆呆地傻望着。他的前方除了以前的那些老坟堆外,又多了几个新的坟堆,分别是自己的父亲韩聚武、学赛戏时的师傅曹疯子和学平调落子时的师傅老铁蛋。他就这样与他们隔着厚厚一层黄土相对着。
三相公轻轻走上前来,坐在了他的身边。
韩留根不去理会三相公,只是在嘴边儿不住地嘟囔着,丢了,丢了,都丢了!
三相公不知他说的都丢了是什么意思,到最后才知道他说的丢了是丢了戏神小石人的意思,便轻轻地拍了一下他的肩膀,一字一句地说着,你放心,小石人是不会丢的,戏神是不会丢的,永远不会丢的!
可是,戏神-----小石人已经丢了!
丢了也能种回来!
戏神还能种回来?
要是种不回来,我给你们剧团的几十亩山地不是白给啦?
韩留根的脑子马上一激灵,想起师傅说起过,那个小石人也是从地里刨出来的,就是那种裂僵石块。不知什么时候、什么原因埋在哪里的,以至经过岁月的酝酿才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可这是师傅曹疯子留给我的,我?
我知道,你看到小石人就想到了师傅他老人家,在多少次遭遇艰难困苦的时候,在多少次兴奋流泪的时候,你都是在独自地面对着小石人,是它给了你重新站立起来的勇气,是它让你在燃烧自己的时候不断冷却下来审视自己,是它.....
是呀,是呀,你说的每一个字怎么都会落到了我的心里面!
我知道你是咋想的,但是你的心中永远保留着对师傅的那份惦念,这就足够了!
对,就是对师傅的那份惦念,我要种出更多更多的小石人!
......
两个人就在那里坐着,夕阳一片一片的把他们的身影镌刻下来。
3
“文革”开始那一年,乡村上下时兴起了样板戏,韩留根就觉得有点儿赶不上了这个趟,大街小巷的人们张口闭口都能来上一段《红灯记》《杜鹃山》《沙家浜》中的台词,天地之间都成了样板剧的舞台,每个人都可以上去表演一番。
其实,不是韩留根赶不上趟,是革命的形势发展变化太快。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戏剧也必须跟上来,从内容到形式不断的调整变化。
更让韩留根接受不了的是,他以前所唱过的那些赛戏、平调落子以及剧本中所呈现的内容都成了封建流毒,唱过那些“流毒”的人也将成为被肃清的对象。这在他的内心深处是不能接受的。
眼不见,心不烦。
韩留根如今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呆在家中,躺在土炕上用手巾蒙着头想清静一会儿,可不知那个小孙子常常会打开了桌子上的收音机,样板戏的声音瞬间飘满了屋子。取掉手巾再到院子里去,大队的高音喇叭里又放开了样板戏,只得抱头蹲在了院子里。
那天中午,同样感到烦躁不安的三相公瞅了个空儿来找他说话,他已感到现在的形势越来越紧,虽然已经退到了二线,可还操着韩留根的心,要他多当心点。可院里院外就是找不到。后来才听人说,他到剧团的地里种小石人去了!
三相公笑着在心里说,这个韩留根,还真的去种小石人啦,我前些日子也就是那么一说-------
这以后,马庄革命形势的发展越来越超出韩留根的想象了。更让他想不到的是,现在的刘三堂在马庄镇一带可是一位红得发紫的人物,专门拉起了一个表演样板戏的剧团,也就是在韩留根过去所领导的那个剧团的基础上,还想把韩留根的那些徒弟们都给剔出去,唯一留下了小叶子。
有一天下午,小叶子到家里去找刘三堂,从窗户上看到刘三堂正在那里欣赏小石人,并且听到他自言自语地说着,小石人啊小石人,为了得到你我可是费了吃奶的劲儿。有谁知道我在人前说了多少的违心话?有谁知道我在人后做了多少违心事儿?现在,我终于得到了你,把你紧紧地攥在了自己的手里!
忽然,他听到外面有响动,赶紧把小石人收了起来。就在这时,小叶子推门走了进来,并且问他在看什么东西。他连忙站起来去倒水以此分散她的注意力。
是叶子啊,快坐,快坐,渴了吧,我给你倒水。
不渴,不渴。
还不坐下,我还正想找你呢?
怎么啦?又有了什么最高指示?
最高指示倒也没有,就是想给你说说心里话?
小叶子把头往起扬了一下,随着头上那头短发的一甩,来了一句。
你现在都是有家室的人了,老婆孩子一大堆,跟你还有什么心里话说的?
那你现在不还是孤身一人呀?
我孤身一人跟你有啥关系?
啊,那咱就不说心里话,先说说那个韩留根吧。
我师傅怎么啦?
倒也没怎么。你觉得这个人怎么样?
我师傅好着呢?可以说是这天底下最好的人!
可是,就是你说的这个天底下最好的人,有人要向上面反映他的情况。
反映我师傅的情况?
对头。
反映他啥呀?反映他为人耿直,热心助人?反映他视戏如天,艺高胆大?反映他.....
刘三堂硬挤着嘿嘿了两声。
我也是断断续续从别人的嘴里听到的。他的问题不小啊,谁知道还能够隐藏的这样深?
咋啦?
咋啦?光是传播赛戏和平调落子还不算,竟然到过宜安城里面为日本鬼子唱赛戏,为那些双手沾满中国人鲜血的日本鬼子招魂!还有啊,......
听着听着,小叶子的眼睛拉直了,她决不相信师傅是那样的人!
这一会儿,她连来找刘三堂干什么都忘掉了。
4
那一天晚上,手执棍棒高喊口号的“造反派”们把韩留根架到了马庄镇后的白云观里,这里早已不是宗教场所。先是成了区上的中学,现在学校全部停课。又成为了造反派们设立的临时关押所。
韩留根被单独关在一个教室里,专门配备了两个造反队员看守。
那些造反派们还让他乖乖地交出那些世代传唱的赛戏剧本,有明代天启、崇祯年间留下的剧本,有康熙、乾隆年间留下来的剧本,也有嘉庆、咸丰年间留下来的剧本,......
这些剧本不知经历了多少人的手来传递过,一本一本地从古老的历史深处走来,纸张薄薄的,颜色暗黄暗黄的,仿佛一动就能化掉似的。
他仔细地统计过这些赛戏剧本的数目,比较完整的不少于二百多本,包括《孙武子炮雷行兵》《大会垓》(前后册)《下南唐》等。
另外,还有历代留传下来的《排宴》、《破洪州》、《恩仇记》、《寇准背靴》、《天河配》、《两狼山》、《审马荣》、《奇男传》、《反西唐》、《铡美案》、《杨八姐游春》、《燕王扫北》、《斩黄袍》、《反徐州》、《李渊跑宫》、《困河东》、《李彦荣征南》、《七星归位》、《平辽东》、《豹头山》、《碧血扬州》、《金沙滩》《十五贯》《吕蒙正赶斋》《打定生》《陶公子寻亲》《桃花庵》等平调落子剧本上百本。
韩留根虽然没有能读太多的书,没有那么深的字眼子,但是这些剧本里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印到了他的骨髓里,融化在了他的血液里。
本来这些剧本都是几个不同时期的师傅传授给他的,曹疯子师傅还传给了小石人,却不小心丢掉了小石人。而现在,那些人又想千方百计的把这些剧本夺到手里,真应了“人心不足蛇吞象”那句老话。
另外,已被折磨得奄奄一息的韩留根还不清楚,早已不在区委会里任职的三相公也遭到了彻底的清算,说他是隐藏极深的混入革命队伍中的阶级异己分子,是封建地主阶级的孝子贤孙,是专喝人民群众鲜血的吸血虫!
现在,马庄公社革命委员会的一把手就是通过造反起来的刘三堂,虽已六十多岁,但就像喝了鸡血一样,张口闭口都是革命语录,精神头儿比二十多岁的小伙子还要足。他还常常在革命小将的簇拥下颐指气使地走上舞台去声讨那些反动分子们的重大罪行。当他再一次站到韩留根和三相公等人的面前时,他才觉得找回了真正的自己。多少年来忍辱负重,没想到老了老了也有现在这么一天!
他想独自站到马庄公社的最高山巅上,不,是站到太行山的最高山巅上去放声呼喊,戏神,谁是真正的戏神,我刘三堂才是真正的戏神?
而现在的韩留根也觉得头脑里的那个疑问被彻底打开了,当年的那个跟自己争夺戏神的刘二堂并没有死,他后来之所以执意要参加自己的剧团并不完全是为了小叶子,他真的是为了戏神而来。他现在已经拿到了小石人,还想拿到全部的赛戏和平调落子剧本!
满身伤痛的韩留根躺在潮湿的水泥地上无奈地望着窗外的天空。
这以后,又有韩留根的不少徒弟被陆续关押到了这里,连小秃子、假闺女都被送了进来。也有不少现任的大队和公社干部。他们有的被扣上了“国民党员”的帽子,有的被扣上“反革命”的帽子,在忍受不了羞辱和毒打的情况下,有的跳井自尽,有的服毒自杀,......
一时间,马庄一带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这还不算,刘三堂还派人拆掉了马庄镇里有着上千年历史的马王爷庙,说这也属于牛鬼神蛇神,当在扫除之列。
依着他的本意,拆除那天还想把当年的几位相公一起请到旁边看着。可惜大相公、二相公相继去世,就是三相公被批判后不久瘫痪在床也没有让他耽搁,两个胳膊上套着红袖标的小伙子把他抬到了附近。
马庄的马王爷庙是马家发迹后重新修建的,不光历史悠久,而且面积较大,在这一带都是少见的。这个庙连续拆了好几天才拆完,那些堆砌的物料把庙前的半个广场都堆严了。
刘三堂也到旁边看着,一副意味深长的样子。
有人看到,刘三堂后来把拆下来的那些能用的木料和石材一大部分运到了公社的革委会盖革命礼堂用,一部分留给小红鞋,以报答这个女人的庇护之恩。
遥想当年,韩留根让她专门找到小学校试探自己,虽然当时没去理会,可到底心里是虚的,只是在那里硬撑着,两个手心汗浸浸的。到了最后,小红鞋把嘴对在他的耳根子底下说了几句话,让他差点瘫软在地上。
你既然不是刘二堂,敢不敢把鞋脱下来让我看看你右脚的脚心,要是有颗明显的黑痣就是刘二堂,要是没有呢就是刘三堂!
幸亏小红鞋后来没有坚持让他当面脱鞋,小红鞋离开后他的心一连几天都跳的不稳。
如今想来,到底是小红鞋念在昔日那些磨肩擦肚的交情上放了一马,现在自己正在台上,正是报答人家的时机。
这个时候,就是一向明智的黑先生也被打成了黑帮,刘二堂原想让他每天在脖子上挂个纸牌子到街上与“五类分子”一起打扫卫生,可考虑到他年龄偏大,又曾和自己在镇上的小学校共过事儿,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手下留情。
连步子都迈不动的黑先生在背下里时也常常叹着气说,这个世界太离奇了,太离奇了,我老朽活了这么大年纪,现在是越来越看不懂了!
5
听说师傅和不少师哥和师弟都被关押在了白云观里,还被那些造反派们狠狠毒打,逼迫交待所谓的问题,小叶子肚子里的那颗心就悬了起来。
她想起了父亲早丧的自己是如何得到了师傅的照顾,他老人家把自己当作亲生女儿来对待,教自己学戏,教自己做人。记得上次自己到省里面去演出《养猪姑娘》,虽然夺得了全省的第一,为全县、全区争得了荣誉,可是又有谁能够知道,那部剧里倾注了师傅的多少心血啊?
有几次,她买了几包点心试着到白云观里探望师傅,可都被那些凶神恶煞般的看守们挡了回来。
实在不得已,她才决定去找刘三堂,多多少少抱着一些希望。
小叶子的双腿象灌了铅一样,一点一点地向前挪动着。
怎么,是叶子来了呀,这回咱们可以好好谈谈心了吧。
刘三堂坐在那里发出阴阳怪气的声调儿。
可以了,咱们谈谈。
小叶子咬着牙一字一句地发出了这几个字。
那好啊,咱现在就谈!
刘三堂把身上的黄大衣披好站了起来。
现在就谈-----我要你把韩师傅给放了!
好啊,那还不是我刘某人一句话的功夫。可是,咱俩的事儿呢?
我、我-------答应你!
小叶子一字一句地说,说着说着眼泪便涌了出来。
嘻嘻!
哎呀,这不就成了。咱们本来就该是一家人们啊!你可知道,我在你的身上费了多大的心事,可是我没有随便动过你一指头儿吧,可见我刘某人还是明白礼仪廉耻的!
刘二堂一边这样说着,一边来到了小叶子的身边,紧紧一把揽在了自己的怀里,那张臭嘴也不安生地乱拱着,却把自己的那排假牙拱了出来!
这个时候,已成了老叶子的小叶子的心里想到了已经过去的好多事儿,那次无意间看到他吸大烟时就该马上汇报给师傅;那次去找他在窗户外发现他偷了小石人时就该有所警觉,......
可是她没有,没有,还不让小秃子去说,仍然被那些单纯和自信蒙上了自己的脸。
一滴一滴的泪水这时落了下来,打湿了她的那些苍白的单纯和自信。
6
第二天傍晚,小叶子又到白云观里看望师傅,他带去了师傅爱吃的粉条白菜馅的水煎包子,还有师傅爱抽的老烟叶子。
这一回,看守一脸和气地打开了那间屋子的门,一缕一缕的光线慢腾腾地透了进去,小叶子看到师傅躺在地上痛苦地呻吟着,不由自主地拉着师傅痛哭起来。
听到小叶子的声音,韩留根慢慢地把眼睛睁开,努力笑着看她。
师傅,我是叶子啊,你是冤枉的,你很快就能出去了!我已经去找过了刘三堂,是他亲口对我说的。
韩留根皱纹很深的脸上挤出更多的笑来。
叶子,师傅谢谢你!不过你不值得这么做,那个刘二堂是不会放过我的。我们也是老冤家啦!
师傅,你说他是刘二堂?刘二堂不是被日本人打死了吗?
日本人当时没有把他打死,那个刘三堂是假托的。不过,你千万不要把这个事儿说出去。
我知道了,师傅!
记住,千万!
我记住了师傅!
韩留根又长长地吁了几口气,两眼再看下小叶子才声音低沉地歪了下头。
叶子,你、你受委屈了!你实在不该为了师傅这样去做!
是我自愿的师傅,只要您老人家能够安安全全地出去!
小叶子的眼泪又涌了出来。
韩留根的两个眼窝也湿润起来。
小叶子猛地站了起来,一边往外走一边说,师傅,你很快就能出去的,我先来看看,很快就会再来接你的。
师傅怎么会不相信你呢?
韩留根眼看着小叶子就要把腿迈到门外去,忽然把两手攥起来使劲儿地捣着水泥地。
叶子,你再回来,师傅还有一句紧要的话要对你说!
小叶子吓了一跳,马上扭回头来走到师傅的面前圪蹴下,把耳朵伸了过去。
你记着,师傅只把这个秘密告给你,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说出来,你记清楚了没有?
记清楚了师傅,你说吧。
师傅的那些老戏剧本就埋藏在韩家嘴上我师傅曹疯子墓门东边的大石板下,虽是放在一个小石棺里,还裹了一层又一层的羊皮,并不怕风吹雨淋,可师傅就是放心不下。这也是师傅现在在这个世界上唯一放心不下的一件事儿。师傅相信这些好东西总有重新见到天日的哪一天。师傅现在就交给你了,你有时间了多去看看呀!
一口气断断续续地说完这些话,韩留根有些喘不过气来。
我知道了师傅,你就把心放到肚子里吧,我会常去那里看看的。
现在的小叶子似乎还不完全理解师傅所说的那些话,她还在想着离开这里后尽快找到刘三堂把师傅放出来。他老人家的身子骨儿再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了。
小叶子抹去了眼泪,紧走几步离开了这里。
就在这天的夜里,马庄一带下了一场特大暴雨,为马庄近百年来所罕见的一场大雨。人们都说这些雨不是从天上下来的,而是从天上倒下来的。
就在这天的夜里,韩留根咬舌自尽,却把他的声音、他的寄托永远留在了这个世界上。
这场大雨一直持续到第二天上午,也把韩留根生前所担心的一切冲洗的干干净净。
韩留根的遗体下葬那一天,依旧下着小雨,刘三堂让人在喇叭上轮番喊话,不许人们前去送行,可还是有不少人去了,有老人,有中年人,有男人,有女人,每个人都不说话,只有那些沉重的脚步声夹杂着哭声、叹气声回响在通往韩家嘴的曲曲弯弯的山路上。
奇怪的是,就在下完葬的当天晚上,人们仿佛又听到了韩留根那铿锵有力振耳欲聋的赛戏喊唱声,还有平调落子的演唱声-----这声音是从那高高的韩家嘴上传来的,又在山镇的夜空中飞荡着,飞到了每个人的心里。
“威风凛凛镇山东哎,
各路响马尽闻名哎,
狼牙棒下乾坤定哎,
独坐登州老杨林哎!”
......
更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刘三堂竟会在当天晚上暴毙,是喝下了小叶子预先投放到酒里的毒药而身亡的。
与刘三堂一起死去的还有小叶子。
整个马庄镇哑然。
7
多少年后,人们常常看到有一位身体健壮的小伙子在逢年过节时到韩留根的坟上去祭拜一下,还把一个小石人,一个由韩留根生前从那些旱作梯田里种出来的小石人放在了墓门前面一同祭拜。虽然模样粗糙,但拿在手上细看,还真有几分神似。
这个人便是韩留根的孙子小虎。他现在已是马庄镇文化站的站长,还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吸收为会员。
这个时候,当地的文化部门为了保护和弘扬赛戏这门中国戏剧艺术的活化石,积极组织申报,终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小虎也成为了国家级的赛戏类别项目传承人。
据说,当地不少地方成立了赛戏文化保护开发演出有限公司,建起了赛戏馆,还要准备申报世界非遗呢。
后来,平调落子、四股弦等地方戏剧也被列入国家级和省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
还有,太行山上特有的以此一带为代表的旱作石堰梯田系统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遗产之一。
写在后面的话
作为不同的艺术形式,赛戏和平调落子的历史是悠久的,在从出现到发展的过程中有过自己的繁荣和辉煌,在民间有着广泛的基础。
遗憾的是,在经过了“文革”那场运动的禁锢和限制后,这些弥足珍贵的艺术形式出现了短暂的沉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喜欢的平调落子剧目重新出现在了舞台上,为看一部传统剧目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万人空村的现象。
到了20世纪80年代,仅某县一带的农村业余剧团就达到132个。并且在20世纪50年代组建的三个剧团的基础上,成立了县一级平调落子剧团,中国青年报在显著位置给予了报道。
可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形势的变化,平调落子剧的演出又步入低谷,演出人员工资没有保障,人员流失过多,演出无法正常进行;剧团服装道具陈旧,传统剧目和传统演唱技艺濒临失传;剧团人才断层,中年演员纷纷改行,青少年演员缺乏,后继无人;随着一些平调落子老艺人的相继去世,正常演出遇到了很大的挑战。
而赛戏的演出虽然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但由于受众面小,纯粹由民间自发组织,在经费、人员等方面更加没有保障,随时濒临灭绝的境地。
不过,正应了爱国诗人陆游的两句古诗:“山重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随着国家对传统戏剧艺术保护力度的加大,这些古老的艺术又重新焕发出自己夺目的光彩!
戏神
题记:如果说赛戏、平调落子是太行山一带数不清的村庄及分布其中的世界农业文化遗产旱作石堰梯田上不停地跃动的精灵,那么传说中的戏神就是掌握那个精灵的人!
第一章
1
进入银井川,再往南行一百多里就到了晋冀豫三省交界处的马庄镇,依次分为了东南西北四个区域。那个镇子的正中间有两条旱河交叉而过,旱河的两边山梁上都是说不清什么年间就已修复下来的旱作石堰梯田,而很早以来在这些梯田一带数不清的村庄之上不停地跃动的精灵便是赛戏。后来又有了平调落子。这里的人们家家户户都偏爱赛戏,偏爱那些唱给神灵们的酬神赛戏!
唐朝诗人张籍、宋代诗人陆游、元代诗人杜仁杰都曾有“一年耕种长苦辛,田熟家家将赛神”“到家更约西邻女,明日湖桥看赛神”“又不是迎神赛社,不住的擂鼓筛锣”这样的诗句。
民国二十六年续《某县春秋志》卷九曾记载:"武俗好戏,酬神演唱无日无之,甚至有一日数台者,.....”
赛戏是一种原始的戏剧文化,最早称为塞。六朝以后称赛。元称赛社。明代称为赛戏。它借助民间祭祀这样的形式延续下来,而在马庄不是叫队戏、赛对子,就是叫凡调、呼噜腔,演唱内容多为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争战戏为主,当中虽有生、净、丑、旦诸角色,但在表演时只有诵诗念白,配有锣鼓和梆子敲打,少有吟唱之调,给人一种原始、粗犷、悲壮的感觉。
2
马家的老太爷在光绪五年去世后,马庄的酬神赛戏演出虽然没有停过,但从来没有像今年这样准备大搞一番的。马家的大相公马腾、二相公马拴、三相公马冲都相继出面过问这事,可见是要准备借此彰显体面的。
马庄镇的大人小孩都知道,从乾隆年间以来,马家的生意从贩卖小小的山货做起,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又在辽州、黎城、武安、邯郸、安阳、沙阳等县城设立白布分销店,通过发行“大兴顺”等票号,进行更广泛的贸易往来,给马家带来了不尽的财源。
进入民国时代后,马家的生意也因时局的变化受到影响,但总体来说还是向前发展的。而在最近这几年,马家还陆续办起了马帮、当铺、粮油店、车马店等经营实体,财运就像那芝麻开花一样一节一节地往起蹿哩。
如今,他们还有了十多顷上等的水浇地、沟道地,连镇上的大半个西街也是他们的地盘。通过几代人在上面大规模建造,已形成了包括祠堂、民宅、佣房、佃房在内的面积达六十多亩的建筑群,大小院落不少于四十座,各院多为四合院,有三进、二进院之分,具有明清时代的建筑风格。
另外,为了防范外贼和兵匪侵扰,还在镇西头儿的空地上建成一座含住宿、休闲、议事、祭坛及其它附设建筑的地堡式土寨。
就在这些建筑群和土寨内,也分布着众多古已有之的庙宇和楼阁,数得上名字的就有马王爷庙、火神庙、女娲奶奶庙、山神庙、土地爷庙、关帝庙、狐仙庙、五道爷庙、三官庙、文昌庙、观音庙等。
有意思的是,每一座庙前都会有一座规格不一的小戏楼。其中马王爷庙前的那座坐南朝北的戏楼,与马王爷庙内的大殿相对应,处在同一个中轴线上,台面高2米、东西宽7米、南北长10米,为立柱架构、梁檩相连结构。其中前脸为两根石柱,楼顶是琉璃瓦飞禽走兽,内有暖阁隔开,分为化妆和唱戏两个部分,整体建筑古朴典雅,具有浓郁的中国北方山区戏楼特色。
戏楼的正中间写有“马王爷戏楼”五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显然出自全镇有名的私塾名儒黑先生手笔。
马庄镇一年中的酬神演出有很多节点,包括每年二月初三的文昌庙会、二月十九的观音庙会、三月初三的真武庙会、三月十八的女娲庙会、四月初八奶奶庙会、五月十三关老爷庙会、六月二十河神庙会、六月二十八龙王庙会、七月二十二财神庙会、九月十七三官庙会、九月二十六马王爷庙会,等等,演出内容和着重点也不尽相同。
按照马家几位少相公的意思,今年酬神赛戏演出的重点定在了阴历九月二十六的马王爷庙会上,因为这一天正是马王爷的生日,也应了马家各项事业的兴旺发达,是个大吉大利的日子。
根据以往的传统,每年只是过上三到四天的庙会,唱上三到四天的赛戏。今年却要在庙会首日的戏神比赛结束后过上七到八天的庙会,唱上七到八天的赛戏。
大相公马腾不知怎么就想着要把眼光放到远远近近的赛戏窝子里去,什么禹王社呀,女娲社呀,山神社呀,等等,都要转上一转,看上一看,挑选上十来班赛戏社前来助兴,并且要从中评选出今年的戏神来。
那天晚饭后,大相公让人把其他两位相公请过来喝茶。他坐在太师椅上一边慢慢地呷几口,一边让自己的思绪慢慢地从上厚下薄的嘴唇里流泻出来,其他两位相公都被手上端着的热茶中的香气所氤氲着,又从那透出的香气中显示出完全赞同的神情。
忽然,三相公马冲放下茶杯挺起身子抖了一下,就往外抖出了一个人的名字。
三弟,你说的可是咱们马庄当地马王社的赛戏班主“银马驹”韩留根?
是呀,不是他还能有谁?
二相公不自觉地站了起来。
大相公的目光滞留在一旁,身子却始终稳稳地端坐在那里。
三相公从自己的思绪中冷不丁拎出的这个韩留根原本不是马庄的人,是他爹那一辈儿从马庄北边的大山里迁下来的。他的祖上至少有好几辈人经营着赛戏班的营生,一年四季都在 晋冀豫三省交界一带的大山中奔跑着,也在那一带有着一点小名气。
到了韩留根的父亲韩聚武这一代,觉得有点儿跑不动了,就来到了马庄一带,并且在这里安顿下来。这里的人看他实受,又懂不少戏的路子,就推举他做了马王社的赛戏班主,也算是没有离开老本行。
不过,韩聚武毕竟是跑过江湖见过世面的人,知道不少赛戏行里的山高水低,渐渐的就把希望寄托在了小儿子韩留根的身上。
那一年的冬天特别的冷,就像他常常要唱起的赛戏《做寿》台词中老寿星所描述的那样,“只有那年冷寒多,冷寒多,五黄六月降冰疙(瘩),降冰疙(瘩),东庄冻死刘员外,刘员外;西庄冻死李二哥,李二哥。冻的老仙蜷腿睡,蜷腿睡。不是老仙跑得快,把头冻成两半个!”
就在这一年的冬天,他把年仅十几岁的小儿子韩留根送到了名气很大的张家口地面儿上的一家赛戏班里,那里与马庄隔着上千里,又连着山西界儿,班主的名字就叫曹疯子。他是清代的光绪末年生人,闯过河北、河南、山西、内蒙的不少地方。他的肚子里装着大几百本赛戏,内容涉及到历朝历代的不同时期,说到哪本赛戏中的剧本剧词随口就能哼上来。
另外,他还精通道教音乐,是一位隐藏于乡野的高人。
韩聚武之所以要把这个小儿子交给他,主要是相互之间还有一段难得的情意。
那一年,曹疯子的赛戏班子曾经到太行山里闯荡,结果在山路上遇到了乱兵打劫,要不是韩聚武这一帮人凑巧路过,早把性命丢在那里。
从这以后,他就一直记着韩聚武的好,从内心深处结交下了这个朋友。
那时候,交通不便,韩聚武就带着孩子一路步行到那里。他也不知道曹疯子具体的位置在哪里,就拉着孩子一直朝着北边儿的方向走,一路走一路打听,从冬天走到了春天,终于在一座破庙里见到了曹疯子,亲手把孩子交到了他的手上。
曹老弟,这个孩子就是你的孩子,尽管放开手脚管教他,有啥不对的地方你都担待着!
韩大哥放心,俺一定会把他当作自己的孩子看待,将这一身的本事都传授给他!
韩聚武鼻子一酸,给曹疯子深深地做了一个揖,就头也不回地奔上了回乡的路。
多少年后,韩留根经过岁月风霜的磨打回到马庄后,已经成为一个有模有样儿的小伙子,个头儿变高了,腿脚壮实了,声音变粗了,特别是红红的方方的脸盘子上的那双眼睛更加明亮了。
这时韩聚武的心里说不出有多么高兴,刚刚喝完草药的他从土炕上爬起来,一会儿摸摸儿子的头,一会儿摸摸儿子的脸,再去摸摸儿子的那双满是硬茧的大手,一股暖流涌遍了全身。
不久以后,韩留根接起了老父亲的班,成为了马庄镇马王爷社赛戏班的班主。
那一天,马庄镇里的那轮太阳特别鲜亮,老早就从东面的山巅子下爬了上来,照的马王爷庙前一片光亮。不少人看到穿戴整洁的韩聚武被人搀扶着坐在了马王爷庙前的石级上,用一双平和的目光看着前方。
这时的韩留根恭恭敬敬地走上前去,每下都是额头贴地给老父亲连磕了三个响头,旁边不时地响起叫好声。
好啊,老韩家的赛戏班儿又有新的传人啦!
长江后浪推前浪。保不准要超过他爹哩!
从此以后,韩留根的赛戏班就又沿着韩聚武当年的足迹活跃起来。他们不仅在本村那些庙前的戏台上演,也到外地的台口上展示,不少人都知道了韩留根的名字。
此时此刻,他们正在山西一带的村庄里演出,演出的剧目不仅有当地特有的《祈福小调》《爬虎小调》《大头和尚戏柳翠》,还有《孙武子炮雷行兵》《大会垓》《讨荆州》《下南唐》《水困涿州》等剧目。一身戏服的韩留根一会儿是力拔山河气盖世的楚霸王项羽,一会儿是善于用人智勇双全的东吴大帝孙权,......
更为神奇的是,人们都传说这韩留根随身带着一个小石人儿,这个小石人会唱好多好多的赛戏,有人竟然还说看见小石人每天晚上都要在韩聚武家门前的大槐树下教韩留根唱戏,时辰一到便躲了起来。
没有多长时候,韩留根的名字就传遍了远近一带,一些人还背下里给他取了个艺名叫“银马驹”哩!
.......
见大相公还坐在那里,二相公又坐回到了原来的位置上。
三相公却又更加一步的走近大相公,亲自提起那把铜茶壶来给大哥把茶水续上。
大相公虽然没有表态,其实早就有了心目中的戏神人选,但他并没有对三相公言明,二相公倒是猜了个七七八八。
这时,大相公忽然站了起来,用手拉着三相公的手说,三弟呀,你的想法看好跟我不谋而合,算是想到了一块儿去。要不打小就说你是我肚子里的蛔虫呢?
大哥,我也是脑袋瓜子一热,没怎么费劲儿就把那个“银马驹”抖了出来。
抖得好,抖得好。这件事你就多费心吧。
好,好。小弟就替二位兄长代劳了!
二相公看着老大和老三在那里一问一答,不知道他们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啥药。
他这时已经猜到,大哥心里的拟定人选一定是刘二堂,艺名人送“二花脸”。之所以要选刘二堂,主要是看在他的父亲老刘头身上。这个老刘头是离马庄五十多里地的刘家坡人,现在还是马家的财务总管,掌管着马家纵横七个省的财务往来。到如今的三位相公身上,已经整整侍奉了马家三代人,可谓是马家的大功臣。
那个刘二堂就是这位老刘头的二儿子,由于是小婆儿跟前所生,还是孪生子,老刘头儿平时总要偏爱几分。按照老刘头的意思,老早就请了马庄镇里有名的私塾先生黑木炭给他吃偏饭,大人小孩都称呼人家黑先生,足见有些威望在那里摆着。可是,这个刘二堂对念书不感兴趣,对那些喊来喊去的赛戏表演却是那样超乎寻常的入迷,平时交谈都是引用赛戏里的剧词,就是饭后上厕所也要来上句“花花赛过小长安,荷花开得甚周全”,并且结交了不少这方面的朋友,还把一些脾气合得来的混混们请到家里胡吃海喝,算是学到了不少所谓的本事。
根据以前留传下来的演出规矩,剧本中的女角一般很少,并且很少有人演出戏中的女角,即使在一定的时候演出女角也要女扮男装,可这个刘二堂偏偏就喜欢演女角,什么白氏夫人、琼花夫人、正宫娘娘、小姑嫂嫂张口便来,还故意把自己打扮的花里胡哨。
这时,二相公也随声应合起来,并且提到了一个问题。
大哥、三弟,我可是听说那个银马驹正在山西一带赶台口,不知九月二十六那天能够赶得回来不?
这个不要紧,我很快就会让人四处下通知的。
那好,那好!
......
3
马庄的马王爷庙前的那座赛台布置的气氛上不浓不淡,色彩上靓丽多彩,引来了四面八方的男女老少驻足围观,并对两旁新写的一副楹联“出门三四步走遍天下,台上六七人雄兵百万”品头论足。
这样的赛台又叫赛坛,为单层木质结构。据说始建于明代以前,后来又多次维修,总体保留了古色古香的风貌。赛台也称弹口,属于演员的表演区。表演区的后台则为存放戏装道具以及演员装扮和临时休息的地方,又叫戏房。它的左侧留有一个便门,演员可以由此到达戏房并进入表演区,这里既是演员的入场处,又是出场处。既出将,又入相。
三相公马冲一手拄文明棍,一手提着鸟笼子悠哉悠哉地到台前台后转悠,目光中透射出些许满意的神情。
忽然,不远处传来一阵孩子的嘻闹声,他们正在有滋有味儿地玩捉尾巴的游戏,一下子把他吸引了过去。
捉住了,捉住了,看你还能往哪里跑?今年过年的赛戏演出你是参加定了!
咱们可要提前说好,参加是参加,我可要当周文王?
不行不行,周文王已经有人占下了!
那我来当杨六郎?
不行,当个大奸臣潘仁美还差不多?
......
捉尾巴是当地的村子里逢年过节期间临时选择赛戏小演员的一种方法,几个孩子先要藏起来,然后被别人来找。不过不能叫找,而是叫捉,只要被捉住了,就要连续当上三年,以便图个吉利。这种方式只是针对那些不图报酬、不出村演出而且是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演出的赛戏班子,有临时凑个热闹的意思。
三相公马冲想起了小时候与哥哥或同族的孩子们玩这种游戏时的快乐情形。有一次他被大家捉住了,便提出无论如何都要当姜太公的角色,可是他们非要他当申公豹,便躺在地上大哭大叫起来!
想到这些时,三相公的心里有些甜蜜地笑了下。
这时,从西边的石板路上走过几个人来,中间的那位戴着瓜瓢帽留着大辫子的老头就是刘总管,跟在他后面的一个小伙子便是他的儿子刘二堂,虽然离正式的赛戏演出比赛还有不少时间,可刘二堂在家里憋不住,就去找到老爷子到现场看场地了。
三相公的眼乖,从这里迎了上去。他内心里并没有把刘二堂当回事儿,可对刘老总管还是相当敬重的。
刘总管,您老也来这赛台转转,是给这演出增辉呀?
三相公过奖了,我也就是喜欢看个热闹。
他又往后回了一下头。
这不,贱子也跟来了。还不赶快喊三相公好?
三相公好!三相公好!
刘二堂一边喊一边使劲儿用眼瞅了一下。他的两只眼睛有些伤火,使劲儿地翻动着眼珠子。
啊!啊!这就是二堂呀!听说你也要领了赛戏班来马庄参赛。不错,不错,一定要给刘总管他老人家争光呀?
一定,一定,还要靠三相公提携呀!
好说,好说!
三相公这样说时已经想到,刘总管一定是领着儿子单独去过大哥那里了,就当什么都不知晓。
4
入秋后,天气渐渐的凉了起来,沿路两旁的柳树上落下的叶子不时地飘来飘去,直打人的眼帘。
在山西辽州通往马庄的一条土路上,有十来个人正在紧张地赶路,其中有一个手牵骡子的高个儿汉子就是韩留根。一接到赛戏演出比赛的信儿,他便和大家心急火燎地往回赶。
本来他已收到马家派人送来的通知,心里也没有太去在意。可又收到了老爹韩聚武让人捎来的信。这一前一后之间便知道其中的轻重该去如何把握了。
在他的身后,是那个穿红挂绿号称“假闺女”的小伙子,只因古辈儿传下来的规矩,赛戏演出的队伍中一般不能有女演员,但有时候又的确离不了女演员,所以便给他起下了这样一个艺名儿。
韩留根回头瞅了他一眼,又往远处的山梁上看了看,那些石堰旱作梯田一条一条地向后沿伸着,额头上的眉毛往起拢了拢。他忽然想吼叫几声赛戏,从心底里想吼叫几段。他首先想到的是《打登州》中的老杨林,便扯着嗓子仰起头来:
“威风凛凛镇山东哎,
各路响马尽闻名哎。
狼牙棒打乾坤定哎,
独坐登州老杨林哎。”
接着念白:
“吾威山王老将杨林可是。只因我主在世,坐起天下。扬州少我三年进奉,进奉官送来琼花一朵,并且放言,有人认得此花,为上邦上国;认不得此花,便为偏邦小国。满朝文武俱不认得此花,......”
看好这时有一位老汉牵着一头小毛驴从对面走了过来。小毛驴看来阅历尚浅,猛然听到了这炸雷似的声音,挣脱老汉手中的缰绳向一旁的白菜地里奔跑而去,引得一位手握铁钎正在浇地的中年妇女大声驱赶。
快走,快走,这是谁家的驴呀,踏坏了俺家白菜叫你家主人赔啊!
不要急眼嘛,踏坏白菜我赔,我赔!
老汉赶过来赔礼说话。
......
假闺女等人却嘻嘻地笑了起来。
韩留根没有笑,他又趁势来了《伏制张仁》中的一段:
“华盖层层遮碧霞哎,
织麻编履作生涯哎。
若知俺的宗和祖哎,
四百年前帝王家哎。”
接着念白:
“俺姓刘名备,表字玄德,大树楼桑村人士。幼而失势,编卖草鞋为生。后遇关张二人,......”
他们一路上说说笑笑来到高塘关,不觉已是傍晚,一弯新月挂在了头顶上的山尖尖上。这里地形险要,两下都是用刀削过般的石壁,而且中间的道路也是七拐八拐,两下吹来的风凉嗖嗖的让人心中荡起寒意。
好像是被什么人惊动,一只山鹰扑棱着翅膀从他们的头顶上飞了过去。
韩留根在一片空地上停下脚步,往前面看了看。就在这时,有一排黑影正在他们的前方蠕动着,每个人的身上都背着一把弓箭,还另外挎着一把精致的土制短枪。一个领头儿的人不断地把嘴附在别人的耳朵上密语着,又用手拍下对方的肩膀。
他们今晚的目标就是-----韩留根。
韩留根的心里也有些紧张,不过很快就镇静下来。他先看了一眼假闺女,又看了下绑在了骡子屁股蛋子上的戏神小石人,盼望着它既能照亮前行的道路,又能罩住同来的人,心理上保持着一种厚厚的安全感。
记得那年与曹疯子师傅分别时,他老人家分明说过这样的话。不管遇到什么凶险,只要有小石人在,你就会平安的!
据说,每个赛戏班子都有自己特别崇拜的戏神。有的崇拜后唐唐王李纯孝,有的崇拜山神爷,有的崇拜龙王爷,有的崇拜女娲大奶奶,有的崇拜女娲二奶奶,还有的崇拜五仙爷(刺猬、狐狸、蛇、黄鼠狼、老鼠),有的崇拜三仙爷(老雕、老龟、野鸡),......
而韩留根打心眼里崇拜这个小石人,把它作为自己的戏神。虽然这是个不会说话的物件,但每当看到它时就像是看到了师傅。
记得在他老人家身边时候的一个冬天,他们一行十多人来到了内蒙古一个叫作秃儿堡的山沟沟里,风雪迷漫,大雾遮天。这里又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一行人只得挤在一个较大的破窑洞里安顿下来。为了不让韩留根冻着,他老人家把仅有的裹在两腿上的两块狗皮解了下来,悄悄地铺在了他的腰下。当时,韩留根并不知道师傅是挺着一双老寒腿出来跑台口的。
即便如此,在后半夜的时候,他们还是被冻醒了,窑外呼啸的寒风不断地把堵在窑门口的栅栏刮倒,绑在栅栏上的麻袋片子也不知飞到哪里。
既然睡不着,与其在那里瑟瑟发抖,还不如围在一起点上把干柴天南海北地扯上些闲话,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乱扯起来。等那些师哥师弟们都扯完了,韩留根也揉着眼睛向师傅小心翼翼地提出了一个问题。
师傅,师傅,我想知道------
想知道什么你就问吧,师傅的耳朵好使着呢。
我是说已经跟了您老人家这么些年头儿,可是我到现在还不明白,到底啥叫赛戏呀?还有那些一串一串的剧词都是怎么编出来的?
是呀,师傅,我们也想知道这里面的旮旮旯旯。平时虽然在台上喊了不少,可并不知道它的来历。
哈哈哈,憋不住了吧,我就知道你小子会有一天要问这些堵在心里的东西。还有你们?
随后,他又把那颗扁头转向了其他人。
你们也想听,是吧。那好,师傅现在就跟你们来说道说道。
要俺说呀,这赛戏肯定是有些年头儿啦,太久远啦,是老祖宗们留下来的好东西。它是用来谢神或者叫那些神们高兴都不假,可那些调儿和剧词不少都是来自咱民间的东西呀。比如说那个捧鬼词吧,“生来一副牛头相哎,手执打鬼一条鞭哎,碰到恶鬼用鞭打哎,遇到好人结善缘哎。来这捧鬼叫马面哎,手拿打鬼一副锏哎。”
接着,他使劲儿吸溜了几下鼻子。
还有《智激周瑜》中那周瑜上的诗,“一不许交头接耳哎,二不许懒惰出征哎,三不许临阵退后哎,四不许私离远营哎,五不许搂抱民女哎,......”
这些词张口就来,拈手就到。可就是这些词,如果要是被那些文人们遇上,说不定要去那酸不酸甜不甜的大染缸里染上几染,等最后从里面捞出来,就全是些文诌诌酸溜溜的东西了。
比如说《登州》一剧中秦琼上的诗,什么“暑退金风觉夜长,蝉声不住送秋凉。山前满目黄花醉,雁过南楼思故乡”;什么“秋深风朔兮,四野飞霜。天寒水固兮,鸿雁悲伤。.....”
当时,韩留根并没有完全明白师傅的话语中所包含的全部寓意,直到后来才觉得眼前明亮了一些。
......
不知不觉,他们一行人已经来到了大石桥附近。
不大一会儿,一排弓箭齐刷刷地向走在最前面的韩留根射了过来,紧接着又是一阵排枪,在寂静的山道上发出沉闷的怪响。
可那排黑影射完箭放完枪还不放心,又点了两个人让他们到前方观看动静,却没有多长时间都被吓得跑了回去,差点尿到裤子里去。
黑影儿们的头头连问他们怎么啦,他们的嘴里只是老虎老虎的,别的什么也说不出来。黑影中的那个头头还有点不信,亲自跑到前面查看,可时间不长也没命似的跑了回来。
其它黑影们见状,都一阵风似的溜之乎也。
而这时的韩留根一干人仍然在地上爬着。他们一开始听到了连续的呼啸声、忙乱的脚步声,接着就看到了箭头落在石头上后溅出的火星子。不久之后,还听到了啪啪的枪声。接着,就什么也听不到了,一切如死亡般的寂静。
还是韩留根先从地上爬了起来。他到前方的一处高大的石碑上查看,又用手摸了几下,感到一股带着硝烟味儿的灼烫爬上他的指尖儿。
等他们点亮火把才知道,这是为宋代岳飞立下的一块石碑,上面说明了岳飞本人一生抗金的功劳。再回头往后面较高处的石壁上看,好像那里凿有一个石洞。往近了看,才知那里立有一座岳飞庙,内有岳飞塑像,不禁一阵唏嘘。
5
这天晚上,刘二堂又摸到了马庄镇上的相好小红鞋那里,还躺在人家的大土炕上美美地抽了两口大烟,就在那种云山雾罩的仙境中想象着明天的赛戏比赛场面。
他的嘴里不断地喊着韩留根的艺名儿银马驹,仿佛在自言自语地倾述着,银马驹,银马驹,你以为自己真的是用白花花的银子堆起来的----那为啥不叫金马驹呢?你就一个人到漫场野地里去吹吧。
等着瞧吧,从今以后,这偌大的马庄镇上就再也不会有你韩留根的身影儿了。我刘二堂才是这方圆一带的真正戏神!
哈哈!
不知什么时候,他又像死猪样的睡了过去。
看着他那一反常态的奇怪神情,小红鞋不禁有点儿害怕。后来见他睡了过去,也就在旁边儿躺下了。
就在这天夜里的后半夜,韩留根和他的赛戏班踏着星光回到了马庄镇。
6
第二天一早,一轮红彤彤的大太阳就从东山顶下跌跌撞撞地爬了上来,可是刘二堂依旧没有从小红鞋的大土炕上爬起来,把他的老爹刘总管急的够呛。从昨天晚上开始,刘总管就打发下边儿的人去找他,差一点就要把马庄镇给翻个底朝天。
按照三相公马冲的安排,除马王爷庙前外,马庄镇上其他十几座神庙前面的戏楼子全都进行了布置,每个戏楼的表演区里摆放着一桌二椅,或者一桌一椅。甚或一件也不摆设,只挂一副大幔、两副门帘。拉开大幔后可以看到正对面的山墙上悬挂有祭祀所用的旗伞和十二属相面具。
外行看热闹,内行才看门道。
别看不太起眼,这桌椅可以代表楼、床、山门等物体,这大幔可以代表铜墙铁壁,雄关万里,处处透示着一种神秘幽远的气象。
第二天一早,韩留根便和他的赛戏班的所有人员来到了赛场,先去跪拜了神龛上肃穆威严的马王爷以及其它的附属神灵,然后才来到了马王庙前的戏楼上。先是把小石人从戏箱中取出摆在了桌子上,旁边摆上香烛果品,班里的所有人员都有,一起跪在地上磕够三个响头。
这时,戏台的下面已围来了不少的男女老少,大家伙儿都想一睹银马驹韩留根的风采!
几位相公的意思是,庙会头天的上午十点之前,祭神仪式正式开始,他们进入马王爷大殿,依次祭拜各位神灵,并摆上各种供品,让马王爷尽情地体味马家子孙们的那份孝心。
然后,各个庙前的酬神大戏正式开始,按照各项程序进行。到了最后剩下的两班,再让他们在马王爷庙前的戏台上一决高下,最终胜出者为戏神,获取早已备下的酬金和物品。当然,还要在马王爷庙会的设定时间里连台演出。
这个时候,马王爷的庙前最为引人注目的当属那些摆放整齐的物品,不仅有一锭一锭的白花花的纹银,还放了整猪、整羊、整牛等。更有一面插在显要处写有“戏神”两个大字的奖牌。
大家都在指指点点的,猜测着这戏神的名号究竟能够花落谁家。
刘总管这时就跟在三位相公的后面,他的那双有点昏花的老眼一直在上下左右地转动着,以为到了这个时候,刘二堂一定到了女娲庙对面的戏楼上,并在心里面数落着这个小祖宗,我刘某人不知道造下了哪辈子的孽,竟然生下了这样一个不争气的东西,当初就不如让他娘在尿盆子里把他给淹死!
不大一会儿,有一个冒着满头大汗的人来到了他的跟前,附在耳根子上说了几句话。
老总管,二堂这时候还没有到达女娲庙前的戏楼上哩。我们都把马庄镇翻了好几遍,可就是不见他的人影儿。
那他赛戏班子中的其他人呢?
其他人倒是一个不少的都在,我也让他们撒开了人去找。
好,好,你也再去找,你也再去找!
老总管一边这样说,一边用手帕擦着额头上的虚汗。
忽然,一阵铛琅铛琅的锣声响了起来,先是假闺女一个人大摇大摆地走了出来,专门来了一出《大头和尚戏柳翠》。他自己既是老态龙钟的大头和尚,又是活泼调皮的小和尚,还是打扮妖娆美丽可爱的少女柳翠。全场都是一言不发,全靠动作和鼓点来打动观众。
到了最后,他忽然伸出手来向台下的观众要糖吃,引得大家一阵哄笑。
紧接着,一身戏装头上戴有留着三只眼的马头面具的韩留根在赛台上来来回回地亮起相来,把大家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他表演的是一出《葭萌关》。
韩留根站到了台前,随着刘备、刘璋、张鲁、张飞等角色不停转动,一句一句地念着上场诗:
“自幼行兵胆气高哎,
素袍银甲逞英豪哎。
马跨西凉银鬃兽哎,
杵白钢枪蟒一条哎。
潼关闻声惊破胆哎,
五湖四海把名标哎。
行兵不亚韩元帅哎,
万将无敌勇马超哎。”
然后是信心满满的道白:
“我乃马超是也。祖居不远,陕西凤翔府人士。我乃汉代名将伏波将军马援之后,只因我祖父流落羌地,生我父马腾,虎背熊腰,献帝驾前为臣,官居太守之职。我父生我弟兄四人,二弟马休,三弟马钦,四弟马希。......”
端坐台下的三位相公听得是津津有味儿。三相公有意无意地看下大哥的神色,大相公却在有意无意间看下刘总管的神色。二相公纹丝不动。
刘总管虽表面平静,却是如坐针毡。
韩留根这一出《葭萌关》还没演完,其他几处神庙前的赛戏班子已开始向马王爷庙这边涌动,不知马王爷庙里长了三只眼的马王爷和其他神灵看得怎么样,反正台下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呈现出如痴如醉的神态。
尤其让人讨厌的是那些小孩子们,他们手里拿着鞭炮和芝麻糖,专挑人堆里钻,难免引来一些大人的数落声。
随着更多戏班子的演员们来到,刘总管是越来越坐不下去了,脑子里面嗡嗡嗡嗡的,一句戏词也没有听进去。
等到太阳快落山时,他终于看到了自己的宝贝儿子刘二堂,这小子还是被手下的那帮人搀扶着才来到刘总管面前的。原来是刘二堂抽大烟抽过了量,又跟那个小红鞋缠绵许久,所以在几次醒来后总觉得身上软绵绵的,根本就提拿不起来。他倒是没有忘记赛戏比赛的事儿,心里想着只要韩留根不出面,即使自己躺在这里,夺取那个戏神名号也是十拿九稳的,没想到一时大意出了这么大的岔子。
刘总管使劲儿抬起手来,想着狠狠地搧上这个不成气的东西几个耳光,可就是全身软绵绵的搧不下去。
7
刘二堂一气之下又返回了小红鞋那里,可心里并不服气。他一进门就说,来两口,来两口,真正气死我了,没想到韩留根那个癞蛤蟆也能成个精!
等到傍晚静下来的时候,他又找到了老爹那里,这一会儿倒是低三下四的。
爹呀,你儿子也是一时大意才失的荆州,让那个愣头青捡了个便宜一时得意。您老人家想想,您这最疼爱的二儿子要是不把这一局扳回来,以后就没法儿在老家混了,就连您老人家也没法在马庄镇这一带混了。
刘总管还在气头儿上,本来不想理他,可听他说得也不无道理,便顺着他的话头儿说下去。
臭小子,你的意思是?
那还不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呀。今天肯定不能算是最后的定局。明天再让我们的赛戏班与韩留根的赛戏班单独来上一局!
再来上一局你就有把握啦?
我的老爹,到时您就瞧好吧。
说得倒轻巧,再来一局这么大的事儿是我能做得了主的。
刘二堂马上双腿跪在了地上。
爹呀,谁不知道您这些年来在马家的威望-----只要您开口,他们总会行个方便的。
那我就试试吧。
那就谢谢老爹了。要不说您是我亲爹呀!
快滚吧,快滚吧,我一点也不想看见你。
我滚,我滚,不过,您再把这个东西拿起来。
这是啥东西,黑乎乎的。
您老这就不懂了吧,这是牛耳屎。
要这个干啥?
干啥,用处大着呢。
刘二堂又把那张臭嘴附在了老爹的耳根子上,让他想法让人把牛耳屎掺到酒里,当晚就给韩留根送去。就说是马家对他们的奖赏!
刘总管听着听着就听不下去了,连连说着,你这臭小子,一肚子的坏水儿。我怎么就修下了你这么个不争气的东西呢。
刘二堂从这个屋子里出去好长时间,刘总管还在那里喘着粗气。
不一会儿,三位相公来屋里探望,让他不要为白天的事儿介意。刘总管站起来连连表示感谢,可又顺便说了明天的想法,大部分是按照刘二堂的意思说的。三位相公的脸上显出了为难的神情-----戏神的奖牌和奖品已经当众给了人家韩留根,再去让人家退回来,这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大相公看看三相公,三相公再看大相公。二相公那个也不看。
最后还是大相公表的态,算是给了老总管个人情。三相公的脸色虽然依旧阴着,也没有再说别的。
8
第二天,刘二堂倒是领着他的人早早就到了现场,先是祭拜马家的祖先,然后又拜戏神。不过,他们所拜的戏神是黄鼠狼,人称黄五爷,倒也在五仙的范围之内。
到了约定好的时间,韩留根赛戏班的所有人员赶到了现场,很快引来了更多的人围观。
这时,三位相公和刘总管等有排面的人也来到了现场,慢慢走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早有家里面的人把茶水端上。
这回是刘二堂的赛戏班先上的场,他因为迷恋赛戏中的周贵妃,原来点的是《崇祯失天下》那出戏,后来又觉得这个戏的名字和内容不太吉利,就特意点了《打蒋全》那场戏,自己扮演了登州《老杨林》,头上戴了黄鼠狼的面具,一上诗就是:
“天下王侯数俺强啊,
狼牙大棒世无双啊。
浑红马到烟尘灭啊,
镇守登州靠山王啊!”
接着便是道白:
“我杨林是也。只因瓦岗寨上贼兵造反,为王领定盖世人马,前来扫灭。小军来报,前离瓦岗寨不远,.....”
这时的刘二堂虽然想在气势上压住那个韩留根一头,可是由于近来过多抽食大烟的缘故,身子上下总觉得软绵绵的。不过还好,现在还能支撑着往下演去,没有当场跌到台上。
不一会儿,台下有了稀稀落落的拍掌声,都是刘二堂预先找好的人,连他的相好小红鞋都出了阵。
刘总管倒是没有去为儿子鼓掌,却时时留心着韩留根这边有什么动静。
韩留根倒是大度,主要碍于几位相公的情面,对重新比赛再定输赢没说什么,头天夜里就把奖牌和奖品退了回去,耳旁回想着老爹的那句话:这世上的东西是你的终归是你的。如果不是你的,就是到了手里也会丢掉。
轮到他这边再次上场时,照例由假闺女一个人先到台前去唱个小奠戏《吊黑虎》,吸引一下众人的目光。奇怪的是,他虽然用了吃奶的劲头儿想去向众人表白一下,却是什么也不能喊出来,光有动作没有声音,台子下面就有人喊叫起来,假闺女赶紧抱着头跑了回去。
韩留根感觉反常,也顾不得去多想,赶紧出来救场,摆上了一出《大会垓》,上来就放开嗓子喊了起来。
“两阵交兵二百场哎,
九里山前会霸王哎,
带领五虎汉八将哎,
王是兴刘灭楚汉刘邦哎。”
紧接着念起道白。
“朕姓刘名邦,表字季玉,奉了三齐王命令,九里山前迎战霸王,一概不知输赢胜败。今日升临早帐,靠了辕门,有事通报。......”
他的声音宏亮,宛如炸雷,气势上压人一头。
台下的观众马上叫起好来。不少年轻人还戏神戏神地喊叫起来。
台下的刘总管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他的儿子刘二堂也不敢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
尤其是那个刘二堂,他连连在嘴上念叨着,这牛耳屎难道不管用吗,这个白云观上的刘老道,难道是他成心要出我的洋相吗?
刘二堂怎么能够想到,自己的老子头天晚上让人以几位相公的名义把掺了牛耳屎的酒送过去后,人家韩留根根本就没有喝,只是那个假闺女一时贪嘴,在没人时抿了几口,才在戏台上出了那个洋相的。
接下来,马家再一次举行了隆重的“戏神”授牌仪式,身穿长袍短褂的三位相公走到台上,然后再由大相公亲自为韩留根授去收回来的戏神牌子。随着鼓乐的响起,韩留根把递过来的镌刻有“戏神”字样的精致木牌紧紧地抱在胸前,倒像是抱着一座大山。
不过,此时此刻的大相公心情有些复杂,他不想让自己的目光与身边的老总管相对。
而老总管的心里何尝不是五味杂陈。接连出了这样的洋相,不知这张老脸往哪搁?
在这次比赛结束后,老总管便觉得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起来。三位相公先后几次到房中探望。
大相公还在一个月光很好的晚上单独来过一次,两个人握着手说了不少的知心话。刘总管一会儿哭,一会儿笑,鼻涕一把泪一把的。大相公不断地给他递着手绢。这些都在糊着白麻纸的窗户上被灯光透出影子来,被院子里的下人们看得清清楚楚。
第二章
1
刘二堂有些绝望,这戏神没当成,脸也丢大了。他好长时间都不愿意出门,名下的那个赛戏班子也就慢慢散了摊子。他不是躺在老家刘家坡抽大烟,就是到马庄镇上去找小红鞋,钱不够花了便去老爹那里要。
一开始,刘总管还多多少少给一些。毕竟是自己的骨血。可时间一长,也觉得不是个事儿,要到啥时才能够把这个深不见底的大坑给填起来呢?就再也不见他了。
刘二堂也有感觉,眼看的在家里待不下去,便打起了出去闯荡闯荡的念头。
有一天后晌,他又晃晃悠悠地来到了小红鞋这里。奇怪的是,小红鞋不但不讨厌,还一把拉住推在了木头软垫椅子上,并且把一杯温过的酒递到了他手里。
我的心头肉呀,连着好几天都见不到你的影子,让我的心里慌慌的不行。你这是到哪个暖和旮旯去躲清静了呀?
我还能到哪里去,我又不是戏神,正像《铁关图》里李自成所唱的,“朱洪雁落逼顺帝,孤取崇祯如灯消”。我现在就是那个顺帝,就是那个崇祯。谁现在还能在乎我?
我的心头肉呀,话可不能这样说,就凭你身上的那些能耐------
小红鞋说着就把涂了口红的小扁嘴巴贴在了他的耳根子上,刘二堂一边听着一边嗯嗯地点着头。到这个时候他才知道,日本人真的把个宜安城给占下了,小红鞋前些日子到宜安城里去时真的见了世面。
哎呦,我的乖乖,这些都是真的吗?要不是从你这贴心贴肺的人口里说出这些话来,就是打死也不敢相信。
看你这个没良心的,难道谁还骗你不成?
不骗,不骗,还有啥好的消息,尽管挑稠的说出来。
那我再给你接着往出倒,管保你听了眼花缭乱,分不清东南西北!
好,好,你说,你说-------
那个刘家坡上的刘世贤可是在宜安城里做了日本人的县长,能遮住宜安城的半个天哩!
……
小红鞋的一番话让刘二堂的脑筋开动不少,正想磕睡呢有人给递上个枕头。又像《讨荆州》中周瑜喊的“我今不到别处去,庞统书房择良辰”那样,他也想着到那里去闯闯。小红鞋提到的那个在宜安城里做了县长的刘世贤正是自己的一个堂叔,多年来在南方闯荡,也许连老爹都不可能知道他的音信。要是前去投奔他,肯定能在日本人那里谋上一份上等差事?
小红鞋虽知刘二堂是刘家坡的,却不知道他与宜安县长的这一层关系,只是有机会了想让他与宜安城里的那帮汉奸们搭上钩,一来二去自己的将来也好有个依靠。
两人当然心照不宣。
刘二堂的两眼放着光,可是又想到,那个老爹肯定不同意自己去走那条路,他不想落个与鬼子汉奸勾结的名声。
他又慢慢地把一口白酒送到了口里。
2
到了晚上,刘二堂又转悠到了老爹那里。下面的人拦着不让进,他就在门外大喊大叫起来。刘总管只得让人把他领进来。
刘总管站在当地,用手扶着八仙桌连身子都没有转。
你这个逆子,又没钱啦?
不是没钱,是想来给您老人家告个别!
你滚就滚吧,还要告什么别?
您也不问问我去哪里?
你、你要去哪里?
我要去宜安城里。
去宜安城里?
对呀?
一听这话,刘总管的身上就有些打哆嗦。
刘总管的心里非常清楚,那个不争气的堂兄弟刘世贤已经当了日本鬼子任命的伪县长,还私下派人前来联系过,也送来了不少稀奇东西,可都被他硬生生地顶了回去。他的心里明白得很,那些日本人是惦记上了马家的财产,是让这个刘世贤来探探口风的。
可是现在,这个小兔崽子竟然来给自己说要去投奔人家,怎么能不让他心寒呢?
刘总管慢慢扭过身来,用眼光刺着刘二堂。
你说什么?你再给我说一遍!
还没等刘二堂开口,他就觉得嘴里一股腥味儿,慢慢地倒在地上。
旁边的人惊呼着急忙上前去扶。
看着情况不妙,刘二堂悄悄溜了出去。
3
当天夜里,刘二堂就离开了马庄镇,带着小红鞋的口信去了宜安县城。
这个时候,国民党的县政府已经跑到到了宜安县西部山区的一个村子里。不久之后,他们又一窝蜂地到了别的地方,只有共产党领导的县政府仍在这一带从事抗日活动。
刘二堂一路上专拣难走的路走,专挑人少的地方去,整个人都快变成了土人儿,浑身上下还被花椒树枝挂破了好几片。他忍不住在心里发起火来。
妈的,老子以前过的是啥日子,吃香的喝辣的,哪里受过这样的洋罪?该不是这个小红鞋来捉弄老子吧?
反过来再想想,就凭自己和小红鞋的那份交情,不太可能吧。
一天傍晚,他正从一条山路穿过,忽然听到前面有密集的脚步声传来,便爬在了一个两人来高的土堰上朝那边张望着,虽然光线有些暗淡,还是看到了一个熟悉的人影儿------那不是三相公呀,他怎么会出现在这里?你看他那腰里鼓鼓的,好像身上还带着家伙呢。
刘二堂闭上了眼睛又使劲儿睁开,屏住呼吸继续往前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刘二堂额头上的青筋直跳,两个泡泡眼也花了起来。
不知过了多大会儿,那条山路上才恢复了寂静。
在那有些死寂的月光下,刘二堂抓紧往前赶路,连大气都不敢出一下。
几天后的一个早上,刘二堂来到了一个集镇里,肚子里正在咕咕乱叫的他赶忙找到一个卖早点的地方填补肚子,隔着衣裳摸了摸身上的零钱,底气就又硬了一些。他正在那里左掏右掏着,就感到了一个硬硬的东西顶在了自己的后腰上,回头一看倒吸一口凉气。
他不知现在已经到了宜安县城的城郊,只好跟着那些人往前走去,一直被带到了一个严丝合缝的四合院里。
干什么的,看你鬼鬼祟祟不像个好东西?是共产党哪边的呀?还是国民党哪边的?
快说,快说!
你、你们是?
我们是大日本皇军的特别行动队,快说!
一听说是皇军的行动队,刘二堂的心里有点放松,连声叫喊起来。
长官,长官,误会呀,误会。我叫刘二堂儿,是临县青城刘家坡的,这回是专门到宜安县城投奔你们的呀!
刘二堂一边这样说着,一边从那双泡泡眼里挤出几颗眼泪来。
真是刘家坡的?
谁还能骗了你们不成?
你真是来投奔我们的?
是呀?是呀?
你有什么凭证?
我虽然没有什么凭证,可是我有马庄镇的小红鞋带来的口信儿,让我来找一个“刀疤脸”的队长。
一听说是小红鞋让来的,有一个高个子的家伙走了过来。刘二堂抬头一望,他的那个长脸上果然有个刀疤。
果真是小红鞋让你来的?
是呀,一点不假!
你怎么不早说呢?
我现在说也不迟呀?
对,不迟,不迟。
那个小红鞋既是刀疤脸的相好,也是刀疤脸的下线。小红鞋正是在他的授意下进一步发展下线的。
另外,我也要跟你们说一声儿,这宜安县城里的刘县长可是我的堂叔啊?
你是说能遮住宜安半个天的刘县长?
除了他老人家还能有谁?
失敬,失敬!
刀疤脸和其他人马上换了一副眼光看待刘二堂。
刘二堂这才想起,自己的肚子还在咕噜咕噜地叫着呢。
4
刘二堂作梦也没有想到的是,就在自己赶往宜安县城的路上,也就是前两天的晚上,八路军的游击队在大南峧一带跟鬼子的小分队干了一仗,这些人中就有韩留根和三相公。
宜安县城离大南峧百里以上,是山西地界上的一个狭长的山谷,也是一条重要的交通要道。大南峧是一个小村子,村子里面住着一个小队的日本兵,他们在村西最高的山岗上修建了一个炮楼子,晚上龟缩在里面,白天出去祸害老百姓。这伙小鬼子什么坏事儿都干,老百姓恨他们恨得牙根儿都疼。
大南峧一带的村子韩留根都比较熟悉,因为以前不断过来演出赛戏,没有那座神庙不知道的,没有那个大人小孩不认得的。他前些日子进一步了解情况后就把这一带的鬼子分布情况向八路军作了汇报,特别强调了这里的鬼子人数虽然不多,但武器装备较好,不仅有三八大盖、手雷,还有歪把子的重机枪。特别是那个三八大盖,射击的距离比较远,一般都在300米以上,甚至凭着地势能到了800米。这些都是被抓走的村民们在去炮楼子里送饭时亲眼看到的。
部队上对韩留根传递的情报非常重视,经过了仔细的研究和分析后才组织这次战斗的。并且把韩留根的民兵小队安排在了战斗序列里。
要说韩留根如何参加了游击队并且遇上三相公,已经是几年前的事儿啦。
那次赛戏比赛结束后,远远近近的人们都知道了“戏神”的名号,韩留根的名声从此大振。韩留根依旧赶他的赛台,就像那脚腕子上绑上了铃铛,把戏神的旗子插到哪里,他的名字就响到哪里。
不过,大家最佩服的还是他的胸怀,本来已把“戏神”的奖牌拿到了手里,可又想到东家的难处,把“戏神”的奖牌送了回去,直至再次取胜,才把戏神的奖牌保留下来。
就在演出之余,他也不断听到一些消息,都是有关日本人的。先是小鬼子占领了东三省,紧接着又占领了上海、武汉,......
一开始,他并不相信这些传闻。心说这小日本是疯了咋的,不安安生生地在那小岛上呆着过日子,来咱们中国干啥?如果排起辈份来,这些小日本也得认中国人为祖宗的。
相当初,秦始皇让徐福带着八百童男童女去寻找长生不老之药,他们才穿过大海到的日本,还在那里生男生女呢。
可是有一天,张家口那边有人过来了,是师傅身边的小秃子过来了。
你小子,不在师傅他老人家身边过来干啥?
师傅他老人家,他老人家------
他老人家咋啦?
他老人家被日本鬼子的刺刀捅死啦!
你说啥呀?
师傅他老人家是好样儿的。他亲手干掉了几个日本鬼子,其中还有一个头目。临终前,他让我来找你!
韩留根这才相信,日本鬼子是真的来了,连师傅他老人家都参加了打鬼子的队伍,并且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韩留根扶起了小秃子,在自己的心里说,我们赛戏班的弟兄们也要打鬼子!
不久之后,日本鬼子果然来到了太行山一带,到处烧杀抢掠。他觉得这赛戏是演不下去了,就去投奔了刘邓的队伍,根据组织的安排成立了这个游击队。就在这个时候他才知道,三相公也成为了组织上的人,可他在明面儿上还是那个有头有脸的三相公。
至于那一次行动,大家的建议是不用让他参加,可临行时他还是来了。他是怀着满腔的怒火来的。他是想有一番作为才来的。
本来,他参加八路前还有这样的想法,自古以来,官商为两家,大清国里有朝庭当家,我们马家照样做自己的生意;民国里有国民党政府当家,我们马家照样做自己的生意;要是将来共产党人当了家,我们马家依旧做自己的生意;要是日本人再来了,我们马家还是照旧做自己的生意!
后来,年迈多病的刘总管有一天找来了他们弟兄三个,不仅说明了那个不争气的儿子刘二堂的情况,还点透了堂弟刘世贤在暗地里做下的那些事,目的就是侵吞和抢占他们马家从乾隆年间以来的历代先人们积攒下的这些财产!
刘总管的这些话让三相公的肺都气炸了。原来他是错看了那些日本鬼子!
其他两位相公却不言语,但每个人的脸色都在发青。
这以后,他就有意无意的在暗地里跟那些八路军游击队来往起来,还与韩留跟遇到了一起。
本来嘛,他就对这个小伙子印象不错,以为是块唱戏的料儿。
.......
大南峧这一仗打得漂亮,先是派人去给鬼子送粮饷。还有几个小伙子伪装成了花姑娘的样子,这样里应外合,在前半夜里就解决了战斗。
几十个高低胖瘦不同的鬼子的尸体在石头碉堡的周围排列着,就像秋后地里丢下的烂红薯,散发着一阵阵的浊气。
战斗打响之前,大南峧附近村子里面的老百姓早早就都关上了大街门,先是听到几声激烈的枪声,然后是零星的枪声,最后一切归于寂静。
估计不足的是,韩留根这支游击队在撤退的时候,竟然遭遇了前来增援的一队鬼子,在激战中,几个队员不幸被俘,其中就包括三相公马冲。
这几个人后来被拉到宜安县城后,恰好遇到了刘二堂,他围着三相公前后左右转了好几圈才说,啊呀呀,这不是我们的三相公呀,怎么也有兴趣到这宜安县城里来转转?要不是现在亲眼看到你,我还不相信那天傍晚在山路上看到的就是你呢。
5
入夏不久之后的一个上午,通往马庄镇的土路上来了一队人马,除了骑马的人之外,还有一顶土灰色的轿子,坐在轿子里的人正是刘世贤。他现在是以宜安县县长的身份去拜访马家大院的两位相公,然后再顺便探望一下自己的堂兄刘文林总管。多年不见,他在依稀回想着这位堂兄的音容笑貌。
记得那年离家出走,他还是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先是到保定府里念了几年书,然后又到南方几个大城市游荡。本来还想到日本留学,谁知时运不济,回到这宜安城里做了县长,在这动乱年代维持一方平安。虽是在日本人的眼皮子底下做事,也算得上一方父母官。
现在,刘二堂成了他的贴身保镖,不离前后左右。
这次到马庄镇,他是想请韩留根的赛戏班子到宜安县城去为那几十名在大南峧阵亡的皇军唱唱赛戏,以示祭祀之意,让那些漂泊在异国他乡的孤魂野鬼得到安宁。
本来像这样的事,他交给身边的刘二堂去办即可,可他还想前去探看一下马家的虚实。
前一阵子,倒是想方设法与人在马家的堂兄接过几次头,可这个人就是一根筋,认死理,没怎么搭理。
颠簸了很长时间到达马庄后,已经到了大晌午,刘世贤的肚子里早已咕咕地叫了起来,可是马家的人并没有到村外来迎接。他觉得自己的这张瘦条脸有点长。
刘二堂仗着地形熟悉,一个人先下了马敞着怀在前面开着路,如入无人之境。
他们一直来到马家的大门前,才看到有人出来招呼。刘二堂忍不住发起火来,嘴里还要不干不净地骂下去,给刘世贤制止了。
二堂,来到人家马家的屋檐下,总要客气些吗?
就在这时,大相公和二相公迎出门来,并双手抱拳低声说些客气话。
县长光临,我们马家蓬荜生辉呀?
哪里,哪里,马家财大业大,不愧为一方名流,早就应该前来拜访的。
刘世贤这样说时,用那双眯缝眼扫视四周,却没有看到他的那位堂兄总管的身影。 哪里,哪里,想必还没有用过午饭,咱们到屋里叙谈吧。
两位相公往大街门里面迎接,刘世贤却不进门,两眼不停地看着不远处的马王爷庙。
不知县长屈身前来,究竟有何吩咐?
倒也没有什么吩咐?就是想让你们选出的戏神韩留根上一趟宜安县城,祭祀祭祀那前不久在大南峧阵亡的几十名皇军,为他们唱一下咱们的传统赛戏。不知二位相公......
好说,好说,只是,只是------
只是什么?有什么难处尽管说出来吧。
只是这个韩留根虽以演出赛戏为生,但向来漂泊不定,我们也说不好他现在在哪里呀?
二相公也上前补充。
自从前些年那场庙会上的赛戏比赛结束后,我们也没有见到过他呀!
放屁,你们怎么会见不到他呢?要是不让他到宜安城里为皇军演赛戏,老子现在就把你们的马王爷庙拆掉?
二堂呀,不得无礼,怎么跟两位相公说话呢?
是,是,
刘二堂一边是是着一边挤着眼。
他们这一来一往的唱双簧,着实让两位相公为难起来。一来确实不知道韩留根现在在哪里?二来就是知道了,也不一定能够请得动他们。
况且,三弟现在还在日本人的手上!
不过,场面还得应付下去。
这样吧,县长给个时间,我让下边的人现在就去找韩留根,一有消息就给县上回过去。
好,好,我刘某人素知二位相公是个开明人!
. ....
刘总管虽然没有出来迎接这位堂弟县长,但对这里发生的一切了如指掌,他觉得自己 对不起几位相公,尤其对不起三相公。
当天晚上,刘总管让人摆上香烛,再亲手放上马家列祖列宗的位牌,磕了三个头。又对着三位相公所住的方向磕了三个头,就慢慢地倒了一杯毒酒喝了下去。
6
两位相公得知这个凶信后连连摇头叹气。
等把刘总管的后事料理完毕后,他们先让人找到了韩留根的父亲韩聚武,老人家身体虚弱地躺在床上,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出门了。他也没有看到过自己的儿子。现在,他看到马家派人来找自己的儿子,还以为出了什么事儿,心里头不由得紧张起来,眼睛也湿漉漉的。
下面的人把这个情形汇报上去,两位相公没办法,再让人去外面打听韩留根的足迹,也没有个音信。
两个人的心情沉重,像是脖子上挂了一块大石头。
那天傍黑儿,两个人正在屋子里喝闷酒,忽然看到一个人影儿飘进屋子里,定睛一看,原来是韩留根,不由得怔在那里。
二位东家,我知道你们正在四处找我。我韩留根愿意去为日本人------唱那个赛戏!
两个人听清楚他的话后,不由得站了起来。
你这孩子说啥呀?你愿意去给日本鬼子唱赛戏?
你就不怕后人将来戳断你的脊梁骨?
我不怕!只要能够救出三相公,就是死了也不怕!
两个人听他这样一说,眼圈马上湿润起来。
我知道你们担心我的安危,也为我的名声着想,但我现在别无选择!
两个人抬起头来听他继续说下去。
你们放心,我已向队伍上汇报了这里的情况,并且制定了利用唱赛戏的机会营救三相公和其它同志的-----计划。
你是说的八路军还是中央军?
要是说得中央军那就等于白说啦!
你们就把心放到肚子里,当然说得是八路军!
那就好!
那就好!
7
这些天里,刘二堂也没有闲着,暗地里让人打听着韩留根的下落。
那天跟着县长到马庄镇里来,他本来想去看看小红鞋的。好些日子没见,真是怪想她的。可是时间太紧,没有去成。
自从到宜安城里攀上高枝后,他也悄悄地回来过几次,但都是带着任务回来的。在这马庄镇里,除了小红鞋以外,白云观上的刘老道、镇上小学校的张教员,甚至长期在街上要饭的小哑巴,都是他亲手培养起来的新生力量。
那次回去不久,他从小哑巴那里得到老爹去世的“情报”,虽然也有些难过,可留过几滴眼泪后,就忘到了脑门子后面,专门去干皇军让办的那些事。
这一次为了得到皇军的满意,刘二堂最后为这些干将们留下的话是,即使找不到那个韩留根,也要把他可能留在家中的戏神小石人偷到手里。如果有了小石人,万不得已的时候,自己也可以上,不至于下不了台。
就在近日,两位相公还没顾上把韩留根去演赛戏的准确日子送过去,刘二堂就预先得到消息报告了堂叔和皇军。
8
那几十具日本鬼子的尸体就停放在宜安城郊的一个村子里,并且离关押三相公等人的地方并不太远。韩留根早已带人把这个情况摸得一清二楚,定下的计划是一队人马唱赛戏,一队人马救人。一队人马掩护撤退。
出发那天,韩留根把戏神这杆旗子在骡子的脖子周围插好,又把小石人在骡子的屁股蛋子上绑好,然后仔细吩咐每个演员,一定要使出吃奶的劲儿来把这台大戏唱好。
一路上,韩留根这些人吹吹打打好不热闹。
他们到达演出地点的时候,戏台子早已搭了起来,对面的台子上就整整齐齐地摆放着鬼子的骨灰盒子,前面站了不少日本人。县长也来到这里。四周全是岗哨。
韩留根特意选了《下南唐》这出戏,在台上扮演李贺王。鬼子祭拜完毕,演出开始后,头戴马头面具的韩留根上来就是:
“鸡鸣紫陌紫光寒哎,
萦转黄州春色蓝哎,
金阙晓中开万户哎,
玉阶仙杖拥千官哎。”
然后道白:
“朕李贺王在位南唐寿周,承其天下,只因汴京赵匡胤前来避静,是俺定下撒水拿鱼之计,将其君臣困在城中。俺君臣在野仙谷避兵,不得其便,不免将军师请来,大家计议。请军师入帐。.....”
小鬼子们哪里听过这样的戏,有几个汉学通也仅是闻名,他们听得津津有味,不住地喝彩。
就在这时,另一组的游击队员们开始行动了。他们顺利地解决了守卫,把三相公等人救了出去,走出去已经多远,这边还没有任何动静。
“军师定有妙计一条来,江山妥,社稷守,官有三封。.....”
韩留根一边喊着,一边想着自己这一班人马如何脱身?
估摸着三相公等人已经走远了,他忽然大喊一声,跌倒在了台上,引来了众人的惊呼。
不得了啦,不得了啦,戏神跌倒了!
赛戏班的人都涌向了韩留根。
就在这时,看守三相公的关押地那边也乱了起来,一阵一阵乱喊着,犯人跑啦,犯人跑啦,快抓犯人啊!
这边的人又都向那边涌去,韩留根等人趁着这股乱劲儿脱了身。
等日本人反应过来,已是两头落了空,急急忙忙派人追赶。
在拦挡敌人的追赶中,一颗子弹擦伤了韩留根的右臂,殷红的鲜血从受伤处流溢出来,但他仍在奋力还击。他一边还击还一边喊着赛戏《广武山》中白袍银枪小罗成的唱词:
“不说罗成夸海口哎,
李密怎能是敌手哎,
诛军斩将如闪电哎,
三阵要捉娄金狗哎.
.....”
9
这一场赛戏唱下去,宜安城里的鬼子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气急败坏自不必提,不免把账都算在了县长刘世贤身上。刘世贤又毫不客气地算在了刘二堂的身上。刘二堂也不服气,一再为自己辩别。
恰好就在这时,马庄镇里白云观上的刘道士让小乞丐送来了一封信,由于找不到刘二堂,就去给了县长的手下,打开一看,却是一张白纸,县长不免疑惑起来。他让人抹了药水,慢慢显出几个字来:这次任务完成顺利,重奖。下次另有任务。待联系。
县长大吃一惊,从心里吐出几个字------刘二堂,你这个吃里扒外的东西!
县长不敢大意,马上汇报给了日本人。
刘二堂看着那几句话,大眼瞪小眼,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就是做梦也没有想到,现在会栽到自己人的手上。
这一切都是韩留根的主意。他原来早就觉得那个刘道士和小乞丐可疑,逐步掌握了他们的动向,正好在关键时刻将计就计来了这么一下。
10
从此,在太行深处的晋冀豫三省交界地带,都在传颂着戏神韩留根的故事,他们一边打鬼子,一边唱赛戏,还在黑先生的指导下编排了许多宣传抗日内容的剧目,得到了部队首长的夸奖哩。
不少时候,韩留根和他的队员们就像那风,又像那雨,来无影来去无踪,鬼子要找他们找不到,不找的时候偏偏又来到!
第三章
1
要说在马庄镇上真正让韩留根所佩服的人还不多,黑先生算是一个。黑先生先在马家所办的师塾里当先生,教了马家好几辈儿人,可谓尽心尽力。
后来,边区政府在马庄镇成立高级小学,黑先生又被聘请出来当教员,是所有人公认的肚子里藏着墨水的好笔杆子。
韩留根真正与黑先生的交往是在黑先生到了高级小学后,他一有时间就到学校去找黑先生,主要是请教赛戏剧本中的一些问题。这时,他才知道黑先生不但会教学,还懂得不少戏剧方面的东西。
黑先生的祖上曾是乐户出身,明末清初时从京城流放到了山西一带,专以演唱赛戏为生。而黑先生祖父这一支又不知何时来到马庄镇。黑先生虽然以教学为生,但是赛戏等诸般戏剧的印记已牢牢地镌刻在了他的身上,在这方面又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他见韩留根有着难得的戏剧天赋,便默默地把这个年轻人放到了自己的心里,乐意在戏剧方面与他交流,并把一些掏心窝子的话说与他。
时间长了,韩留根也不与黑先生打诳语,跟黑先生探讨如何才能让赛戏这种流传了不知多少辈子的好东西永远流传下去这个问题。
记得在很早的时候曹疯子师傅就说过,赛戏这种从古辈儿就流传下来的艺术好是好,但却没有一个正儿八经的腔调儿。也可以说就没有唱腔。即使有也是喊腔才对。演员在演出时只是随着锣鼓和梆子的节奏在那里往出吟诵着,虽然内容好,听着也感觉有劲儿,可就是缺少美感,在形式上不能让人完全接受。比如京剧,内容也好,形式也好,不但中国人喜欢,外国人也喜欢。
一开始的时候,韩留根并没有完全理解师傅说出这一番话的意图,只是把赛戏当做一种填饱肚子的手段。可是,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他所从事的工作不仅仅是拿起枪杆子来打鬼子,还要让更多的人知道这项工作的意义并且全身心地投入进去。
有一次在下面演出赛戏,是反映某个地方鼓励群众抗旱打蝗事迹的新编剧本,还提到一个村子的男女老少齐上阵,采用多种方式在短时间内打掉蝗虫好几万斤,既除掉了蝗害,又解决了口粮问题。内容虽然不错,可就是听起来感到有点生硬,其中有不少年轻的小后生干脆对他挑明了:要我说你们这种赛戏呀,实际上就是吼叫戏、哼哼戏,穿着老式戏装演出新内容,听着多了看着多了就厌烦了。
也难怪,你们那些赛戏是专门用来叫神仙们高兴的,只有那些庙宇里的泥人儿们能享受得了!
......
当时,韩留根并没有反驳,只是注意着周围群众的反应。
终于有一次,韩留根实在憋不住了,他就把这些群众对待赛戏的态度和自己当时的心情一股脑地全都告诉了黑先生。
后来,他又去找过几次,在探讨这些问题的时候脸上显出异常严肃的神情。
黑先生见他执意要把心中的疑问弄个明白,就对他说出了一个人的名字,韩留根马上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黑先生所说的那个人叫老铁蛋,是宜安县西一带演唱平调落子的好手,演唱过《金沙滩》《潘杨案》《吕蒙正赶斋》《借髢髢》等剧目,在边区根据地里很有影响。
可一想到这个年龄段再另打锣鼓重开张,一来觉得对不起已经去世的师傅曹疯子,二来把握平调和落子那个味道心中没底。
在这之前,他也不是没有听别人唱过,平调落子跟赛戏的喊来喊去与道白相比,不知要在嗓子眼里多拐几个弯儿呢。
黑先生知道他的心思,对着他的肩膀轻轻地拍了两下。
2
就在韩留根还在犹豫不决的时候,有个人来到了马庄镇的高级小学当教员。这个人就是刘二堂的孪生兄弟刘三堂。他跟刘二堂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连说话的神情都跟刘二堂一个样。韩留根从来没有听说过还有一个刘三堂,认为这个人就是刘二堂。这让他想起了当年在马王爷庙前参加赛戏大赛的种种情形,想起了在宜安城里演唱赛戏营救三相公时的种种情形。
这个人不是被日本人打死了吗?怎么现在又会出现在这里?
据刘三堂自己介绍,虽然在外地游历多年,但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家乡,想着家乡那让人难以忘怀的戏曲老调。可一想到自己有个当过汉奸的哥哥,心中便有许多惭愧!他也流着眼泪向人们诉说,从东北,到华北,眼看着大片领土落入敌手,我们的同胞遭到屠杀,自己的心中是多么的痛恨!不过他坚信,随着德国法西斯的覆灭,国际形势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日本小鬼子不会蹦哒太久了!
他有几次在黑先生那里看到韩留根后,又是握手,又是作揖,弄得韩留根很不好意思,一时也闹不清这个人的真实意图。
韩留根终于打定主意要学平调落子。正像黑先生所说的,中国人演唱赛戏已经有好几千年的历史,只不过是对这种戏的称呼在不同的时期有所不同。而平调落子从明末开始也就是三百多年的历史,学了平调落子也不会丢掉赛戏,都是咱们中国人的好东西哩。
老铁蛋虽然年过六旬身体仍然像铁打的一样,到台上一亮相就叫人感到有几把刷子。他是个高低调都能唱的好角色,演唱平调时声震屋瓦,连飞在房檐上的小麻雀都能震落下来;演唱落子时又声音柔和,就像流淌在山涧的小溪发出轻微的声响。
老铁蛋也有一个怪脾气,教人唱戏很少说第二遍,全靠学戏人的眼明手快和悟性。反过来再说,那些手慢和悟性低的人也没有少挨了他的打。一个动作不规范,他的巴掌就跟了上去;一个音调发不准,他的脚尖儿就点了上去。
根据几十年的经验,他当然能够看得出来,韩留根不是个笨人,一上手平调落子就有一种得心应手的感觉,一下子陶醉在其中的韵味儿中。
韩留根忙时打仗,闲时学戏,忙得不亦乐乎。
有一次,他所在的小队在符山脚下的鸡鸣铺一带参加伏击鬼子车队的战斗,天上飘着大片大片的雪花,天气很冷,他们几十个人趴在山坳上从上午趴到下午还不见鬼子的动静,他就在那里轻轻地哼起平调落子来。由于沉浸其中,还用双手比划着,身上竟然感觉增加了些许的热气。
后来,鬼子的车队最终出现时,他左一句平调,右一会儿落子,一边唱,一边打,感觉打得特别顺手,光他一个人就敲掉了八九个鬼子!
到最后,他又习惯性地想喊上一段赛戏,竟然一时不知从哪里下手,情急之下选了不知哪出剧中的最后两句:“虽是将军武艺高哎,全凭主人洪福大哎。”整个战斗就结束了。
3
这些天来,鬼子很少出来扫荡,龟缩在宜安城里不敢出来,边区根据地里有了难得的安宁。
有一天,三相公执行一个任务从敌占区回来正好路过平调落子大王老铁蛋所在的村子,听说韩留根也在这里,就专门前去看望。多日不见,他还真的有些惦念这个戏神韩留根呢。
这时,韩留根正在和师傅一起排练两部新的抗日剧目《响堂铺伏击战》和《红色太行》。他听说三相公来看自己,人已到了村公所,就一路小跑往那里赶,一见面两个人就相互拥抱在一起。
他也在内心深处想念这位三相公啊,两个人也有很长一段日子没有见面啦。他要把这些时间以来从老铁蛋师傅手里所学的所有的平调落子剧目都告诉他,并且还要为他演唱一段。
三相公,你是什么时间到的?
就是今天下午呀!听说你又学会了新的本事,特意赶来向你祝贺的!
那太好了,我现在就给你来上一段《金沙滩》的杨老将思儿吧:
“父命儿幽州扮家将,
原为儿传信早回乡。
每日里上山把儿望,
儿不回莫非遭祸殃?
不由叫人细猜想。
我好比那牛吃青草蚕吃桑。
吃牛肉怎知牛儿苦?
穿绫罗怎知蚕遭殃?
老牛力尽刀尖丧,
蚕将茧做成在滚锅里亡。
汉高祖他当年把业创,
全凭着韩信和张良,
到最后,到最后,
未央宫中韩信亡,
立逼的张良归山岗,
.....”
好啊,你把这平调戏给唱活啦!
这平调落子是冀南地区两个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产生于明末清初,发源于当地的太行山区。平调落子是平调和落子的总称,由于经常在一起演出,习惯上合称平调落子。又流行于冀晋鲁豫交界的冀南、晋东南、豫北、鲁西北聊城一带。这平调行当齐全、唱腔优美、表演奔放,善演大戏。而落子戏诙谐幽默、表演细腻、乡土味浓,善演家庭小戏。
三相公见多识广,对平调落子的历史和流传范围本来就有一定的了解,现在听了韩留根的清唱表演,发出了由衷的赞叹,说他真正是学啥像啥,不愧于戏神的称号。
演唱完后,两个人出了村公所沿着村子里曲里拐弯的小街道往前走着,一边走一边谈些家长里短和将来的打算,一些鸡呀狗呀在在旁边跑过来跑过去,为他们的谈话又增加了欢快的调子。
留根呀,上次在宜安城里要不是你们的搭救,我说不清现在还在不在这个世界上呢?
三相公你这是说到哪里去啦,要不是你当年让人通知我参加赛戏大赛,那顶戏神的帽子也不会扣到我的头上呢?
惭愧,惭愧,当时还让你把到手的“戏神”奖牌又退了回来,重新参加比赛!
我倒是没有什么。主要是想到你们马家碍着刘老总管的那份情面有难处。另外,我也知道刘二堂那货的底。他还找人在我往回赶的的路上暗杀我呢。这暗杀不成就又来了这么一出!
要是这样说呢,咱两个可就扯平了!
扯平,扯平!
两人一阵大笑。
不知什么时候,小秃子也从什么地方凑了上来,嘴上喊着师哥、师哥,刚才看你唱的高兴,俺也要来上一段平调,让三相公给评判评判!
哎,我说小秃子,我听说一开始你可是反对你师哥学习平调落子的呀。还说你师哥背叛了赛戏,背叛了曹疯子师傅,怎么自己现在也跟着师哥唱上啦?
三相公又开人家的玩笑。一开始不是脑筋转不过弯儿来呀!哎呀,不说了,不说了,我现在就唱一段《吕蒙正赶斋》吧。你可不要笑话我啊。
“人海茫茫世沧桑,
吕蒙正自幼读文章,
家住河南小西城,
吕家庄上有门庭,
上无兄来下无弟,
单生蒙正我一人,
世事无知少年计,
空怀才学在腹中,
好汉无钱人情冷,
......”
好啊,你这小秃子,还真会拿捏腔调,把这落子戏唱得有拿有放,都快超过你师哥啦!
跟我师哥那是没法比,他还请黑先生跟他一起排练秧歌剧和快板剧呢?
是嘛,那可是八路军从延安传到太行山里来的新的文艺形式!
笑完唱完说完之后,韩留根好像想起了什么,把脸转向三相公。
不知对不对,一直有个这样的感觉,这样的感觉也越来越强烈。我始终认为他还是那个刘二堂,根本不是那个刘三堂!你们马家跟刘总管打交道的时间长,应该了解更多的情况!
你说的这个问题我不是没有想过。记得刘总管在世的时候好像提起过,确实是有两个孪生儿子。其中最小的那个儿子在外地上学。学成后又长期在外面闯荡,很少回过家。但是,在这个时候,他怎么回来了呢?
是呀。
你的意思是说?
你看这样行不行?说着把嘴巴移到了三相公的耳根子下面,把自己的一个早就在琢磨着的想法说了出来。
三相公却笑了,粗声大气地说,还是你戏神有办法。我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一层呢?
4
三相公回到马庄镇后,找时间就把韩留根的想法向组织上做了汇报,不久就得到了可行的回复。
到了1945年的年初,全国各地的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日本鬼子真的就像秋后的蚂蚱一样,蹦跶不了几天啦。
初夏的时候,太行区要在马庄镇召开一个会议,研究如何配合大部队在不久的将来解放宜安城的问题,组织上在会议筹备期间就把主要内容透露了出去,并且从学校里把刘三堂抽了出来,专门做一些有关这个会议的宣传工作。黑先生明白组织的意图,有意无意地关照着这个刘三堂。
在此之后,韩留根也回到了马庄,专门找了小红鞋,还有白云观里的刘道士,让他们认清形势 ,用心配合这项工作。不然的话,肯定不能吃到好的果子。这几个人也明白是怎么回事儿,鸡啄米似的连连点头答应。
那天傍晚,黑先生找个机会出了校门,把足够的时间留给了刘三堂。
不大一会儿,带着一股洋胰子味儿的小红鞋来到了学校里。她看到后头的一个院子里亮着灯,就猜想到一定是刘三堂的住处,径直走了过去,恰好碰到刘三堂走出门来。这时,见到轻移莲步的小红鞋时,刘三堂马上一愣,一句古赛戏中的戏词像泉水一样咕嘟咕嘟地冒了出来:“高山炮石非为险,大海抛锚吃一惊!”
不过,他的反应很快,张口就来了一句,这位女士,你要找谁?现在是休息时间,别的教员都不在。你要找黑先生,先生已经出去了,不知什么时候回来。
见他这样说话,小红鞋并不应答,只是用嘴咬着手绢嘻嘻地笑着,这浪里浪气的笑声在傍晚寂静的校园里显得那样刺耳。
刘三堂的心头稍为有些慌乱,但还是没有说话。
这倒让小红鞋有些沉不住气,干脆把话挑明了来说。
刘二堂,你这是干什么?到马庄这么长时间了也不打个照面。难道忘了咱们往日的交情?不是事急我也不会抛头露面来找你。就在这几天,刀疤脸几次三番从宜安城里捎上信儿来,让咱们尽快摸清马庄一带的情况,皇军那边也要做好应对准备。
刘三堂还是不松口。
什么根据地的情况,什么应对准备,我真的不知道什么意思?你要是没有别的事儿,就赶快离开这里,我还有区上分配的张贴标语口号的任务要去完成呢?
小红鞋有些不死心,又往前挪动了几下脚步,手里还拿着一截用白布包着的东西,那里面可是上等的大烟土,不断地在眼前晃动着。
刘三堂往后退了几下,脸色也越来越难看。
小红鞋知道这样僵下去也不好看,有些悻悻的离开。她不免在心里起下了疑惑,难道真的不是那个色鬼、烟鬼刘二堂呀!
这一切,都被趴在不远处一个房顶上的黑先生听得清清楚楚。
时间不长,黑先生又带着刘三堂到白云观周边张贴抗日标语,不少时候故意躲开,刘道士有了空子就上前与刘三堂单独接触,可他就是没有一点反应,面色如铅水般沉静。
其实,改名刘三堂的刘二堂也不是不明白自己目前的处境----眼看着日本鬼子就要完蛋,再去死心塌地为他们卖命,那不就是明摆着飞蛾扑火呀?
他曾在很多个夜晚对自己说,所有的一切都只能放在心里,所有的一切都必须抛得远远的。什么小红鞋?什么刘道士?全部都是过眼云烟。什么刘二堂、刘三堂,现在只有刘三堂。那个刘二堂根本就没有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过。
当然,他已得到确切的消息,自己的孪生兄弟刘三堂已经死在了外地,再也不会开口说话啦。
那次三相公被救之后,日本人到底还是认为他有利用价值,对他网开一面,寄与了希望,并且让县长刘世贤四处散发把他当做替罪羊干掉的消息。他这次之所以借着孪生弟弟的名号回到根据地的中心地带马庄镇,就是想要探寻一条出路。
听到黑先生反映的情况后,韩留根暂时没有表态。不过他的心中依然存在着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
就在这年的秋天,宜安县城终于从日本鬼子的手里解放出来。不久之后,周边一带的县城也全部回到了广大人民的手中,并且与那些来摘桃子的敌伪顽军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刘三堂的那个堂叔县长刘世贤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现如今已成为刘三堂又是马庄镇模范教员的刘二堂在一个傍晚得到这个消息后,他用被子蒙住头,缩在了被窝里,瞪着那双眼睛一晚上都没有睡着。
而韩留根也是睡不着。如今已是马庄平调落子剧团团长的他从这一天起就开始唱大戏,不少是整套的平调落子。也编演了《解放宜安城》这类内容的新戏。
奇怪的是,韩留根站在村内新搭的土台子上唱,在当时确少扩音设备的情况下,在四五里地以外都能一字一句地听得清清楚楚:
“小鬼子,撤了兵,
敌伪军,进了城,
要钱要粮要大烟,
还想作害老百姓。
八路军再围城,
又把那云梯登,
挖坑道,装炸药,
吓得敌伪慌了神!
......”
5
这天夜里,就在韩留根的夜戏刚刚演到高潮的时候,区政府驻地通往新华广播电台的电线被人割断,跟电台用着一道线的戏台子周围陷入一片漆黑之中。
而这件事儿发生后的第二天早上,刘三堂就到区公所提供线索,说自己挑着水桶担水时在学校门前的水井里发现了被割断的电线,看到东西后就赶紧跑来了。再三问他这是什么人干的,他说由于天色还暗,自己也没有看清那个人的脸型,不过有条疤痕是看清了。凭印象好像是个高个子,往小红鞋所住的那个方向去了。
区上的民兵马上行动,竟然在小红鞋家后院的驴圈里找到了一个有条疤痕的中年人的尸体,并且从他的身上搜出一部小型电台。
后院的驴叫声和脚步声也惊动了小红鞋,她连连叫着,这跟我没关系,这跟我没关系。我现在可是向着政府这边的!不信你们可以去问戏神韩留根呀?
应该说小红鞋说的并没有错,她也是刚刚知道刀疤脸死到自己家里的。要不是民兵们背着长枪来搜查,并不清楚后院里还躺着一个死人。
这个刀疤脸与小红鞋和刘二堂都是有交情的。他的脑筋也特别好使,看到日本鬼子滚蛋了,县长刘世贤也完蛋了,他就又与国军这边挂上了勾,奉了指令来这里搜集情报,组织行动。本意是想与刘三堂先接上头,再商量下一步该怎样行动。
那时候,刘三堂在小学的操场上看到他后也吃了一惊,不知这个刀疤脸是如何找到这里的?
他并没有怎么搭理刀疤脸,连哄带吓把他支了出去。但又在远处偷偷地跟着。
这个刀疤脸还以为刘三堂看不起自己,当天夜里就在马庄镇干了件大事。作为自己的见面礼,他把新华广播电台通向区政府的电线给割了,顺手丢进了水井里后就向小红鞋的家里摸去。很长时间没有见到真人了,他想先亲热亲热再说!
刘三堂对小红鞋的住处非常熟悉,慢慢地跟到驴圈里后便趁其不备凑个猛子把他干掉了,第二天早上还报了案。
大家眼中的刘三堂立了这个功劳,还照样低调,非常的谦虚和客气。三相公就问了他一句有过想得到什么奖励的想法没有?也就是随口那么一问,他却说教学工作有点枯燥,想参加韩留根的平调落子剧团。虽然不太懂得剧团,但对这个行当感兴趣哩。也能为政府多做些工作。
三相公嘴上虽然没有马上拒绝,但在心里也感到为难。他拿不准韩留根的心里是怎么想的。更拿不准这个刘三堂是怎么想的。
三相公清楚当下的形势发展很快,平汉战役结束后,晋冀鲁豫解放区就会连成一片,成为全国根据地内最大的解放区。而几十万刘邓大军也会做出战略调整,全国解放战争的序幕也会拉开。到了那个时候,太行区肯定会组织战地剧团到前方慰问。
对于这件事,以前也或多或少跟韩留根探讨过,他张口就是自己的师弟和那些徒弟们,什么二旦子、三弦子、四愣子、五魁子,什么二梅子、三霞子、四叶子、五叶子,全是他的宝贝蛋子。他现在就是名副其实的银马驹,既是名演员,又是名导演,可以放开手脚去干,不用顾忌老辈儿在赛戏传承中留传下来的只收男演员不收女演员的老规矩了。
但是,他也知道韩留根的心里还有一个疙瘩,必须找机会与他一起解开这个疙瘩。
第四章
1
那年的年初,刘三堂到底进了韩留根所在的平调落子剧团,在各方面都很卖力,韩留根一时也说不出什么来。心里想着,也许这个刘三堂确实就是刘三堂,而且要比那个刘二堂强。
也就在当年,区上组织地方剧团到前线慰问,要从韩留根的剧团里抽调二十多个演出骨干。本来没有考虑刘三堂,但他哭着喊着要去,韩留根也就成全了他。后来才听说,这小子是看上了剧团里的小叶子,死乞百赖的要跟人家套近乎。
韩留根知道后,心里马上咯噔了一下,潜意识中想起了以前的刘二堂跟小红鞋那档子事儿。不过也没来得及往深处去想。
也就在这次慰问演出中,刘三堂与其说是演出了名气,倒不如说是演出了运气。
那一天部队赶到了安阳一带,演出的剧目是新近赶排的《赤叶河》和《王贵与李香香》,正在演出的时候,遭到了国民党飞机的轰炸,一颗炸弹恰好落在了戏台子和临时医院的附近,幸亏没有及时爆炸。这个刘三堂竟然带着几个人把这颗小炸弹移到了别处,后被成功引爆,避免了一场伤亡事件的发生。
这件事被前方的小报报道后很快传开来,还传回到了马庄去,都说刘三堂是个英雄,小叶子难免对他刮目相看。
只是刘三堂在得意之余千谨慎万谨慎,还是有一个破绽让小叶子偶尔发现了。
那一天剧团来到了一个村子里,刘三堂实在憋得不行,就躲开了众人到一个牛圈里吞云吐雾了一会儿,看好就让从外边路过的小叶子和小秃子给看到了。小秃子涨红着脸要去跟韩留根说,被小叶子拦下了。她又觉得这件事儿没法往外说,一个前些日子才做了好事的“英雄”怎么能够去抽大烟呢。
小叶子这样想,也有一点向着刘三堂,而小秃子也在暗地里喜欢着小叶子,见她的态度那样坚决,也就闭上眼不说啥啦。
2
这次慰问演出回来后,区上很看重这个剧团所发挥的作用。不久全国解放,区上又在这个基础上成立一个比较大些的专业剧团,还把原属白云观里的八九十亩山地拿出来供剧团耕种,让他们闲时排戏,忙时种地,以便有个长远的发展。
对此,三相公是有信心的。
其实,如今的三相公也不再是什么三相公,而是马庄区委的区委书记,走到哪里人们都会喊他马书记。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已与原来的马家没有了任何物质上的关系,有的只是先天性的血缘关系。
从日本鬼子入侵以来,又经过了三年的解放战争,再到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初级社、高级社,直至人民公社,昔日财源兴旺声名远扬的马家也慢慢融入到了人民群众的洪流中去,只有依旧残存的那些房屋院落城堡街道还在保留着一些过去的辉煌和体面。
三相公的两个哥哥把全部的家产给了公家后,心情还是舒畅的。不过,现在也不是吃闲饭的人,大相公年岁有些偏大,爱琢磨些写写算算方面的事儿,就被分配到了区上的供销合作社。二相公呢,爱往外面跑,就到区上的采矿队里当了采购员,一年四季不断有到外面散心的机会。
弟兄几个逢年过节时聚在一起,不免会想到刘老总管和过去的一切,相互唏嘘感叹一番。
这次马庄的平调落子剧团又拿着新排的剧目《养猪姑娘》代表县上到省里参加汇演,还拿了个一等奖牌,三相公心里有些高兴,正等着韩留根来谈谈具体情况,却是一等也不来,两等也不来,便上村里去找他。
最后,在韩家嘴的韩家老坟上才找到。他一个人坐在土堆上呆呆地傻望着。他的前方除了以前的那些老坟堆外,又多了几个新的坟堆,分别是自己的父亲韩聚武、学赛戏时的师傅曹疯子和学平调落子时的师傅老铁蛋。他就这样与他们隔着厚厚一层黄土相对着。
三相公轻轻走上前来,坐在了他的身边。
韩留根不去理会三相公,只是在嘴边儿不住地嘟囔着,丢了,丢了,都丢了!
三相公不知他说的都丢了是什么意思,到最后才知道他说的丢了是丢了戏神小石人的意思,便轻轻地拍了一下他的肩膀,一字一句地说着,你放心,小石人是不会丢的,戏神是不会丢的,永远不会丢的!
可是,戏神-----小石人已经丢了!
丢了也能种回来!
戏神还能种回来?
要是种不回来,我给你们剧团的几十亩山地不是白给啦?
韩留根的脑子马上一激灵,想起师傅说起过,那个小石人也是从地里刨出来的,就是那种裂僵石块。不知什么时候、什么原因埋在哪里的,以至经过岁月的酝酿才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可这是师傅曹疯子留给我的,我?
我知道,你看到小石人就想到了师傅他老人家,在多少次遭遇艰难困苦的时候,在多少次兴奋流泪的时候,你都是在独自地面对着小石人,是它给了你重新站立起来的勇气,是它让你在燃烧自己的时候不断冷却下来审视自己,是它.....
是呀,是呀,你说的每一个字怎么都会落到了我的心里面!
我知道你是咋想的,但是你的心中永远保留着对师傅的那份惦念,这就足够了!
对,就是对师傅的那份惦念,我要种出更多更多的小石人!
......
两个人就在那里坐着,夕阳一片一片的把他们的身影镌刻下来。
3
“文革”开始那一年,乡村上下时兴起了样板戏,韩留根就觉得有点儿赶不上了这个趟,大街小巷的人们张口闭口都能来上一段《红灯记》《杜鹃山》《沙家浜》中的台词,天地之间都成了样板剧的舞台,每个人都可以上去表演一番。
其实,不是韩留根赶不上趟,是革命的形势发展变化太快。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戏剧也必须跟上来,从内容到形式不断的调整变化。
更让韩留根接受不了的是,他以前所唱过的那些赛戏、平调落子以及剧本中所呈现的内容都成了封建流毒,唱过那些“流毒”的人也将成为被肃清的对象。这在他的内心深处是不能接受的。
眼不见,心不烦。
韩留根如今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呆在家中,躺在土炕上用手巾蒙着头想清静一会儿,可不知那个小孙子常常会打开了桌子上的收音机,样板戏的声音瞬间飘满了屋子。取掉手巾再到院子里去,大队的高音喇叭里又放开了样板戏,只得抱头蹲在了院子里。
那天中午,同样感到烦躁不安的三相公瞅了个空儿来找他说话,他已感到现在的形势越来越紧,虽然已经退到了二线,可还操着韩留根的心,要他多当心点。可院里院外就是找不到。后来才听人说,他到剧团的地里种小石人去了!
三相公笑着在心里说,这个韩留根,还真的去种小石人啦,我前些日子也就是那么一说-------
这以后,马庄革命形势的发展越来越超出韩留根的想象了。更让他想不到的是,现在的刘三堂在马庄镇一带可是一位红得发紫的人物,专门拉起了一个表演样板戏的剧团,也就是在韩留根过去所领导的那个剧团的基础上,还想把韩留根的那些徒弟们都给剔出去,唯一留下了小叶子。
有一天下午,小叶子到家里去找刘三堂,从窗户上看到刘三堂正在那里欣赏小石人,并且听到他自言自语地说着,小石人啊小石人,为了得到你我可是费了吃奶的劲儿。有谁知道我在人前说了多少的违心话?有谁知道我在人后做了多少违心事儿?现在,我终于得到了你,把你紧紧地攥在了自己的手里!
忽然,他听到外面有响动,赶紧把小石人收了起来。就在这时,小叶子推门走了进来,并且问他在看什么东西。他连忙站起来去倒水以此分散她的注意力。
是叶子啊,快坐,快坐,渴了吧,我给你倒水。
不渴,不渴。
还不坐下,我还正想找你呢?
怎么啦?又有了什么最高指示?
最高指示倒也没有,就是想给你说说心里话?
小叶子把头往起扬了一下,随着头上那头短发的一甩,来了一句。
你现在都是有家室的人了,老婆孩子一大堆,跟你还有什么心里话说的?
那你现在不还是孤身一人呀?
我孤身一人跟你有啥关系?
啊,那咱就不说心里话,先说说那个韩留根吧。
我师傅怎么啦?
倒也没怎么。你觉得这个人怎么样?
我师傅好着呢?可以说是这天底下最好的人!
可是,就是你说的这个天底下最好的人,有人要向上面反映他的情况。
反映我师傅的情况?
对头。
反映他啥呀?反映他为人耿直,热心助人?反映他视戏如天,艺高胆大?反映他.....
刘三堂硬挤着嘿嘿了两声。
我也是断断续续从别人的嘴里听到的。他的问题不小啊,谁知道还能够隐藏的这样深?
咋啦?
咋啦?光是传播赛戏和平调落子还不算,竟然到过宜安城里面为日本鬼子唱赛戏,为那些双手沾满中国人鲜血的日本鬼子招魂!还有啊,......
听着听着,小叶子的眼睛拉直了,她决不相信师傅是那样的人!
这一会儿,她连来找刘三堂干什么都忘掉了。
4
那一天晚上,手执棍棒高喊口号的“造反派”们把韩留根架到了马庄镇后的白云观里,这里早已不是宗教场所。先是成了区上的中学,现在学校全部停课。又成为了造反派们设立的临时关押所。
韩留根被单独关在一个教室里,专门配备了两个造反队员看守。
那些造反派们还让他乖乖地交出那些世代传唱的赛戏剧本,有明代天启、崇祯年间留下的剧本,有康熙、乾隆年间留下来的剧本,也有嘉庆、咸丰年间留下来的剧本,......
这些剧本不知经历了多少人的手来传递过,一本一本地从古老的历史深处走来,纸张薄薄的,颜色暗黄暗黄的,仿佛一动就能化掉似的。
他仔细地统计过这些赛戏剧本的数目,比较完整的不少于二百多本,包括《孙武子炮雷行兵》《大会垓》(前后册)《下南唐》等。
另外,还有历代留传下来的《排宴》、《破洪州》、《恩仇记》、《寇准背靴》、《天河配》、《两狼山》、《审马荣》、《奇男传》、《反西唐》、《铡美案》、《杨八姐游春》、《燕王扫北》、《斩黄袍》、《反徐州》、《李渊跑宫》、《困河东》、《李彦荣征南》、《七星归位》、《平辽东》、《豹头山》、《碧血扬州》、《金沙滩》《十五贯》《吕蒙正赶斋》《打定生》《陶公子寻亲》《桃花庵》等平调落子剧本上百本。
韩留根虽然没有能读太多的书,没有那么深的字眼子,但是这些剧本里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印到了他的骨髓里,融化在了他的血液里。
本来这些剧本都是几个不同时期的师傅传授给他的,曹疯子师傅还传给了小石人,却不小心丢掉了小石人。而现在,那些人又想千方百计的把这些剧本夺到手里,真应了“人心不足蛇吞象”那句老话。
另外,已被折磨得奄奄一息的韩留根还不清楚,早已不在区委会里任职的三相公也遭到了彻底的清算,说他是隐藏极深的混入革命队伍中的阶级异己分子,是封建地主阶级的孝子贤孙,是专喝人民群众鲜血的吸血虫!
现在,马庄公社革命委员会的一把手就是通过造反起来的刘三堂,虽已六十多岁,但就像喝了鸡血一样,张口闭口都是革命语录,精神头儿比二十多岁的小伙子还要足。他还常常在革命小将的簇拥下颐指气使地走上舞台去声讨那些反动分子们的重大罪行。当他再一次站到韩留根和三相公等人的面前时,他才觉得找回了真正的自己。多少年来忍辱负重,没想到老了老了也有现在这么一天!
他想独自站到马庄公社的最高山巅上,不,是站到太行山的最高山巅上去放声呼喊,戏神,谁是真正的戏神,我刘三堂才是真正的戏神?
而现在的韩留根也觉得头脑里的那个疑问被彻底打开了,当年的那个跟自己争夺戏神的刘二堂并没有死,他后来之所以执意要参加自己的剧团并不完全是为了小叶子,他真的是为了戏神而来。他现在已经拿到了小石人,还想拿到全部的赛戏和平调落子剧本!
满身伤痛的韩留根躺在潮湿的水泥地上无奈地望着窗外的天空。
这以后,又有韩留根的不少徒弟被陆续关押到了这里,连小秃子、假闺女都被送了进来。也有不少现任的大队和公社干部。他们有的被扣上了“国民党员”的帽子,有的被扣上“反革命”的帽子,在忍受不了羞辱和毒打的情况下,有的跳井自尽,有的服毒自杀,......
一时间,马庄一带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这还不算,刘三堂还派人拆掉了马庄镇里有着上千年历史的马王爷庙,说这也属于牛鬼神蛇神,当在扫除之列。
依着他的本意,拆除那天还想把当年的几位相公一起请到旁边看着。可惜大相公、二相公相继去世,就是三相公被批判后不久瘫痪在床也没有让他耽搁,两个胳膊上套着红袖标的小伙子把他抬到了附近。
马庄的马王爷庙是马家发迹后重新修建的,不光历史悠久,而且面积较大,在这一带都是少见的。这个庙连续拆了好几天才拆完,那些堆砌的物料把庙前的半个广场都堆严了。
刘三堂也到旁边看着,一副意味深长的样子。
有人看到,刘三堂后来把拆下来的那些能用的木料和石材一大部分运到了公社的革委会盖革命礼堂用,一部分留给小红鞋,以报答这个女人的庇护之恩。
遥想当年,韩留根让她专门找到小学校试探自己,虽然当时没去理会,可到底心里是虚的,只是在那里硬撑着,两个手心汗浸浸的。到了最后,小红鞋把嘴对在他的耳根子底下说了几句话,让他差点瘫软在地上。
你既然不是刘二堂,敢不敢把鞋脱下来让我看看你右脚的脚心,要是有颗明显的黑痣就是刘二堂,要是没有呢就是刘三堂!
幸亏小红鞋后来没有坚持让他当面脱鞋,小红鞋离开后他的心一连几天都跳的不稳。
如今想来,到底是小红鞋念在昔日那些磨肩擦肚的交情上放了一马,现在自己正在台上,正是报答人家的时机。
这个时候,就是一向明智的黑先生也被打成了黑帮,刘二堂原想让他每天在脖子上挂个纸牌子到街上与“五类分子”一起打扫卫生,可考虑到他年龄偏大,又曾和自己在镇上的小学校共过事儿,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手下留情。
连步子都迈不动的黑先生在背下里时也常常叹着气说,这个世界太离奇了,太离奇了,我老朽活了这么大年纪,现在是越来越看不懂了!
5
听说师傅和不少师哥和师弟都被关押在了白云观里,还被那些造反派们狠狠毒打,逼迫交待所谓的问题,小叶子肚子里的那颗心就悬了起来。
她想起了父亲早丧的自己是如何得到了师傅的照顾,他老人家把自己当作亲生女儿来对待,教自己学戏,教自己做人。记得上次自己到省里面去演出《养猪姑娘》,虽然夺得了全省的第一,为全县、全区争得了荣誉,可是又有谁能够知道,那部剧里倾注了师傅的多少心血啊?
有几次,她买了几包点心试着到白云观里探望师傅,可都被那些凶神恶煞般的看守们挡了回来。
实在不得已,她才决定去找刘三堂,多多少少抱着一些希望。
小叶子的双腿象灌了铅一样,一点一点地向前挪动着。
怎么,是叶子来了呀,这回咱们可以好好谈谈心了吧。
刘三堂坐在那里发出阴阳怪气的声调儿。
可以了,咱们谈谈。
小叶子咬着牙一字一句地发出了这几个字。
那好啊,咱现在就谈!
刘三堂把身上的黄大衣披好站了起来。
现在就谈-----我要你把韩师傅给放了!
好啊,那还不是我刘某人一句话的功夫。可是,咱俩的事儿呢?
我、我-------答应你!
小叶子一字一句地说,说着说着眼泪便涌了出来。
嘻嘻!
哎呀,这不就成了。咱们本来就该是一家人们啊!你可知道,我在你的身上费了多大的心事,可是我没有随便动过你一指头儿吧,可见我刘某人还是明白礼仪廉耻的!
刘二堂一边这样说着,一边来到了小叶子的身边,紧紧一把揽在了自己的怀里,那张臭嘴也不安生地乱拱着,却把自己的那排假牙拱了出来!
这个时候,已成了老叶子的小叶子的心里想到了已经过去的好多事儿,那次无意间看到他吸大烟时就该马上汇报给师傅;那次去找他在窗户外发现他偷了小石人时就该有所警觉,......
可是她没有,没有,还不让小秃子去说,仍然被那些单纯和自信蒙上了自己的脸。
一滴一滴的泪水这时落了下来,打湿了她的那些苍白的单纯和自信。
6
第二天傍晚,小叶子又到白云观里看望师傅,他带去了师傅爱吃的粉条白菜馅的水煎包子,还有师傅爱抽的老烟叶子。
这一回,看守一脸和气地打开了那间屋子的门,一缕一缕的光线慢腾腾地透了进去,小叶子看到师傅躺在地上痛苦地呻吟着,不由自主地拉着师傅痛哭起来。
听到小叶子的声音,韩留根慢慢地把眼睛睁开,努力笑着看她。
师傅,我是叶子啊,你是冤枉的,你很快就能出去了!我已经去找过了刘三堂,是他亲口对我说的。
韩留根皱纹很深的脸上挤出更多的笑来。
叶子,师傅谢谢你!不过你不值得这么做,那个刘二堂是不会放过我的。我们也是老冤家啦!
师傅,你说他是刘二堂?刘二堂不是被日本人打死了吗?
日本人当时没有把他打死,那个刘三堂是假托的。不过,你千万不要把这个事儿说出去。
我知道了,师傅!
记住,千万!
我记住了师傅!
韩留根又长长地吁了几口气,两眼再看下小叶子才声音低沉地歪了下头。
叶子,你、你受委屈了!你实在不该为了师傅这样去做!
是我自愿的师傅,只要您老人家能够安安全全地出去!
小叶子的眼泪又涌了出来。
韩留根的两个眼窝也湿润起来。
小叶子猛地站了起来,一边往外走一边说,师傅,你很快就能出去的,我先来看看,很快就会再来接你的。
师傅怎么会不相信你呢?
韩留根眼看着小叶子就要把腿迈到门外去,忽然把两手攥起来使劲儿地捣着水泥地。
叶子,你再回来,师傅还有一句紧要的话要对你说!
小叶子吓了一跳,马上扭回头来走到师傅的面前圪蹴下,把耳朵伸了过去。
你记着,师傅只把这个秘密告给你,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说出来,你记清楚了没有?
记清楚了师傅,你说吧。
师傅的那些老戏剧本就埋藏在韩家嘴上我师傅曹疯子墓门东边的大石板下,虽是放在一个小石棺里,还裹了一层又一层的羊皮,并不怕风吹雨淋,可师傅就是放心不下。这也是师傅现在在这个世界上唯一放心不下的一件事儿。师傅相信这些好东西总有重新见到天日的哪一天。师傅现在就交给你了,你有时间了多去看看呀!
一口气断断续续地说完这些话,韩留根有些喘不过气来。
我知道了师傅,你就把心放到肚子里吧,我会常去那里看看的。
现在的小叶子似乎还不完全理解师傅所说的那些话,她还在想着离开这里后尽快找到刘三堂把师傅放出来。他老人家的身子骨儿再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了。
小叶子抹去了眼泪,紧走几步离开了这里。
就在这天的夜里,马庄一带下了一场特大暴雨,为马庄近百年来所罕见的一场大雨。人们都说这些雨不是从天上下来的,而是从天上倒下来的。
就在这天的夜里,韩留根咬舌自尽,却把他的声音、他的寄托永远留在了这个世界上。
这场大雨一直持续到第二天上午,也把韩留根生前所担心的一切冲洗的干干净净。
韩留根的遗体下葬那一天,依旧下着小雨,刘三堂让人在喇叭上轮番喊话,不许人们前去送行,可还是有不少人去了,有老人,有中年人,有男人,有女人,每个人都不说话,只有那些沉重的脚步声夹杂着哭声、叹气声回响在通往韩家嘴的曲曲弯弯的山路上。
奇怪的是,就在下完葬的当天晚上,人们仿佛又听到了韩留根那铿锵有力振耳欲聋的赛戏喊唱声,还有平调落子的演唱声-----这声音是从那高高的韩家嘴上传来的,又在山镇的夜空中飞荡着,飞到了每个人的心里。
“威风凛凛镇山东哎,
各路响马尽闻名哎,
狼牙棒下乾坤定哎,
独坐登州老杨林哎!”
......
更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刘三堂竟会在当天晚上暴毙,是喝下了小叶子预先投放到酒里的毒药而身亡的。
与刘三堂一起死去的还有小叶子。
整个马庄镇哑然。
7
多少年后,人们常常看到有一位身体健壮的小伙子在逢年过节时到韩留根的坟上去祭拜一下,还把一个小石人,一个由韩留根生前从那些旱作梯田里种出来的小石人放在了墓门前面一同祭拜。虽然模样粗糙,但拿在手上细看,还真有几分神似。
这个人便是韩留根的孙子小虎。他现在已是马庄镇文化站的站长,还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吸收为会员。
这个时候,当地的文化部门为了保护和弘扬赛戏这门中国戏剧艺术的活化石,积极组织申报,终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小虎也成为了国家级的赛戏类别项目传承人。
据说,当地不少地方成立了赛戏文化保护开发演出有限公司,建起了赛戏馆,还要准备申报世界非遗呢。
后来,平调落子、四股弦等地方戏剧也被列入国家级和省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
还有,太行山上特有的以此一带为代表的旱作石堰梯田系统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遗产之一。
写在后面的话
作为不同的艺术形式,赛戏和平调落子的历史是悠久的,在从出现到发展的过程中有过自己的繁荣和辉煌,在民间有着广泛的基础。
遗憾的是,在经过了“文革”那场运动的禁锢和限制后,这些弥足珍贵的艺术形式出现了短暂的沉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喜欢的平调落子剧目重新出现在了舞台上,为看一部传统剧目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万人空村的现象。
到了20世纪80年代,仅某县一带的农村业余剧团就达到132个。并且在20世纪50年代组建的三个剧团的基础上,成立了县一级平调落子剧团,中国青年报在显著位置给予了报道。
可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形势的变化,平调落子剧的演出又步入低谷,演出人员工资没有保障,人员流失过多,演出无法正常进行;剧团服装道具陈旧,传统剧目和传统演唱技艺濒临失传;剧团人才断层,中年演员纷纷改行,青少年演员缺乏,后继无人;随着一些平调落子老艺人的相继去世,正常演出遇到了很大的挑战。
而赛戏的演出虽然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但由于受众面小,纯粹由民间自发组织,在经费、人员等方面更加没有保障,随时濒临灭绝的境地。
不过,正应了爱国诗人陆游的两句古诗:“山重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随着国家对传统戏剧艺术保护力度的加大,这些古老的艺术又重新焕发出自己夺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