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归雁的头像

归雁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6/16
分享

父亲的财富

我的父亲是一位本本分分实实在在的农民,他的一生虽然没有什么惊天伟业,但他的身后给子孙后代留下了不少财富,值得我们继承并学习!

——题记

(一)勤劳

 父亲的勤劳在方圆几十里出了名!听奶奶说父亲在七岁时就给家里担水。十二三岁念完小时放学后挽草喂免子,节假日背柴拾粪是常事。父亲从小就是个勤劳的孩子!

 在我的记忆里,七十年代农村搞农业集体制,父亲担任生产队队长,每到秋收季节,父亲半夜起床带领社员们夜干抢收,干起农活身先士卒,一个顶仨!

 八十年代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父亲为了多种点地,每到春天开垦荒地,边边沿沿舍不得丢,都种满了庄稼。春天播种时,早上四五点起床,冷水不打牙,背上化肥种子,肩扛钁头从家出发往地走,一路上爬山下沟,几度艰辛才能到地。到了地里放下化肥种子吸上一袋旱烟开始干活播种,不停地耕种洒肥,直至中午十二点才能干完回家吃早饭(城里人吃午饭的时间)。下午两点再扛上犁,背上种子化肥继续直到晚上夜色中,父亲披星戴月忙碌着,如同一颗闪烁的星星,用自己的勤劳和坚韧,编织出最美的夜空。如此这般循环往复度过几十年。

 如果遇上雨天,父亲忙里偷闲,雨天给家里制笤帚和扫帚还有刷锅刷子,给邻居们理发。一年四季,不论晴天阴天,父亲总是没歇空,几十年如一日勤劳了一生!

(二)睦邻友好

 “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父亲睦邻友好的高大形象诠释了这句俗语的深刻含义。

 当年街坊们每次来我家借用生活用具,例如邻居要去乡里赶集城里赶会,自行车轮胎没气了,常常借用我家的打气筒,父亲总是热情地拿出来给邻居们的车子打气。我家的秤、铁锹、钁头、锄头……这些农业用具更是常常出借。

 秋天家里收了葱,父亲送给东家五斤,送给隔壁邻居三斤也是常有的事。我家和勤玉家是隔壁近邻,也最友好,过中秋节炒下几个菜还要叫上勤玉来我家喝上几杯……这些睦邻友好的事情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呀! 

(三)宽容

 “善良人人常在,让人一步自己宽”。这两句是父亲的口头禅。父亲是这样说的,同时也是这样做的。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每次下雨总要摧毁街坊们的脑畔或院子,为了治理水患,街坊们决定修一条水道,水道经过的地方有一颗梨树阻挡,树主人胡搅蛮缠不让刨倒他的树,正在大家无计可施之际,父亲和树主人商议,决定让我家的宅基地换他的一棵树,树主人满口答应。街坊们看事情有了转机才把树刨倒。

 我父亲为了公家大户的事,牺牲了我家门前的一块宅基地。这是何等的肚量?何等的宽容?这是宰相肚里能撑船的状举!

(四)尽职尽责

 尽责任,有担当是父亲人格魅力的又一体现!七十年代的中国农村走的是农业生产集体制路线,当时候我父亲担任全村的粮食包管,尽管家里孩子多,吃了上顿没下顿,父亲也没有把公家的粮食带回家一粒,父亲就是那么笨!

  后来保管不当了又当上生产队的会计,白天地里除干活以外,还要给社员们记工,父亲记工认认真真,从不出错。到了晚上,来我家订工的社员络绎不绝,每晚都有三五个,订完工夜深了,社员们走了父亲才能休息。

 会计不当了又当上生产队队长,每次到地干活父亲去得最早,回得最晚,干起农活最卖力,社员们都夸队长是一顶仨的好劳力!由于父亲的尽职尽责,在乡里的颁奖典礼上,父亲曾获得“优秀会计’和“优秀队长”的奖状。为村里也为我们子女树立了榜样!

 父亲的一生是勤劳节俭的一生;父亲的一生是奉献奋斗的一生;父亲的一生是善良厚道的一生;父亲的一生是宽容的一生;父亲是那片宽广的天空,无论风雨如何,都给予我们无尽的宽容与庇护。父亲的一生是尽职尽责的一生,父亲的一生光明磊落,坦坦荡荡与人为善!

 父亲虽然离我们远去了,但留给我们的这些精神财富无比宝贵。

 作为子女的我们一定要继承父亲留给我们的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这笔财富如同流淌的江河,滋养着万代子孙。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