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巧莲的头像

王巧莲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7/05
分享

瓮在故乡人嘴里叫“瓷器家具”,是一种容器。

故乡最穷的人家也有瓮,我家最初的瓮是祖辈分家时传下来的。数量少,容量更小。虽不起眼但也算是我家的“传家宝”。

瓮的形状上下窄,中间宽。瓮:形于缸,缩口;缸:形于瓮,敞口。故乡一带,百姓大都用瓮装粮食和水。瓮的结构不容易将里面的东西完全倒出来。

从颜色上分,我见过的有:黑瓮、铁绣红瓮、灰瓮等,不管什么颜色,本质都叫‘瓷瓮’。

从容量上分,可分为:担五瓮(一担等于三百斤)、担瓮、八斗瓮(一斗等于三十斤)、七斗瓮、六斗瓮、五斗瓮等大小不同的瓮。

装的东西不同叫法就不同,装水的叫水瓮,装米的叫米瓮,装面的叫面瓮……总之,装什么就叫什么瓮。

上世纪七十年代,农村走的是农业集体制路线,春夏两季,社员们天天去地里干活挣工分,秋季按出勤的天数和工分的多少分粮,虽然家里瓮少而小,但是分的粮装不满我家的小瓮,挨饿是肯定的,记的奶奶的口头禅是:“瓮口口上不节省,到了瓮底上节省就迟了……’尽管顿顿喝的是稀米汤,到了第二年春季,米瓮里已无米下锅,只能喝高梁糁糁饭,我家人就到田里挖苦菜,把苦菜洗净晒干存在原来的米瓮里,整个春天,家人都靠吃苦菜充饥。

那时候,我家的瓮有:开了一道缝的烂瓮用铁丝圈着装谷糠,糜糠瓮、高梁瓮、玉米瓮、泔水瓮(喂猪用)……瓮里的这些东西做成的饭难以下咽还没营养,我家人一个个面黄肌瘦,身材苗条直杆杆。

计划经济时代,家家都不富裕,进了吕梁农村人的窑里,窑洞的墙壁一面摆着一排排瓮,紧挨灶膛处肯定是水瓮,另一面摆着箱子柜子等木头家具。那时候,衡量富人的标准是看瓮里是否存粮,瓮里存粮的人家儿子娶媳很容易,瓮里没粮的人家,那怕儿子帅气如潘安转世,也没姑娘愿意跟,正所谓:“有粮娶个天仙女,没粮丑女不进门”。

到了八十年代,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承包给农民个人,大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我的父亲是村里出名的好受苦人,父母亲在田里精耕细作,到了秋天,有限的两三个小瓮装不下足够多的谷粮,于是父亲从招贤(故乡地名)买回一平板车担瓮解了我家粮多的燃眉之急。

由于瓮的深度不小,不干的粮装进去易发霉。到了八十年代末期,粮多的人家把席子卷起变成囤子存粮,意识超前的个别农户用洋灰箱子替代了瓮。瓮慢慢地退出了历史舞台,逐渐在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

关于瓮的歇后语有个“瓮中捉鳖——手到擒来”,比喻想要得到的东西已在掌握之中。俗语有:“船里不走针,瓮里不走鳖”,与前面的歇后语意思相近。故乡俗语云:“在家能爬上瓷瓮,在外爬不到草垛上”。比喻在家厉害得很,在外软弱任人欺。故乡俗语又云:“掌柜打烂瓮,两头儿都有用;窟窿套烟筒,底子当尿盆,说这是好使用”。引伸意为掌柜的无理抢三分!

故乡临县有个招贤镇,是故乡人眼中的“景德镇”,招贤生产出的瓮招牌响亮,瓮的制作过程十分复杂,用‘瓷泥’做原料,其中包括取窑泥,晒干,和泥,丘泥,揉泥,制坯,晾干,烧制,焖火等十几道工序,经过十几道工序成品古朴厚重,结实耐用。给乡人提供了很多方便。

瓮经过烈火的洗礼与烈炼,方能成器,使我悟出了一个道理,人要想成大器,必须经过凤凰涅槃的历炼,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