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刚传入中国时,人们称其为“洋灰”。在中国近代史上,舶来品前面都带一个“洋”字,那时把白布叫“白洋布”,火柴叫“洋火”,西红柿叫“洋柿子”,葱头叫“洋葱”等。我们常见的箱子是木箱,是用木头加工成的,洋灰箱子不难理解,就是用洋灰做主要材料加工成的箱子。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是以生产队为单位核算,农村人一年四季去生产队劳动挣工分,秋后以工分的多少分粮,孩子们按成成分,我仅能分到五成(大约半斤)粮,家家户户分到的口粮不够糊口,存粮用具有布袋袋、纸洞洞、瓦罐罐等,因为粮少,所以不愁没有用具存储。
八十年代,那是一个多么值得怀念的时代啊——富有朝气,充满希望,多少人热血沸腾,多少人激情澎湃!三中全会的会议精神如春风,吹遍了中国农村,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把土地承包给农民个人,新型职业农民英雄有了用武之地,把全部的热情与汗水洒在希望的田野上……农民秋收的粮食多到没有用具储存,怎么办呢?这时意识超前的个别农民请来师傅,利用初春农闲季节,给家里置办两三个洋灰箱子,提前为秋季粮食储存做准备。
以我家为例,打洋灰箱子,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和备料。
在院子中铲平见方一两米的地方,备好水泥、石砂、十二号铁丝、砖头、土、一寸宽的木条,另加一副搭扣,在压实的平地上按尺寸平铺一层砖,上抹一层薄泥。
待泥半干后,父亲把和好的灰泥(灰砂比1:2),送给泥匠师傅,只见师傅在底子上抹一层薄泥。再按间距15-20公分在底子上铺放铁丝,过一会儿抹上第二道灰,紧接着用泥浆和砖头砌起模型,在模型周围仍按同样距离用铁丝做成网格,然后上灰,一共要上三道灰。在做箱子的上面时,要在中间留一个50公分左右的口子,并在口子正中的前面安上搭扣的鼻子,还要在箱内口子的两侧安上两块木条,一个洋灰箱子就基本完成了。
打箱子的活儿不能一鼓作气进行,也不可几天做完。关键是看水泥的凝固程度,做得恰到好处,使成品达到最佳坚硬,有没有裂缝,这就要看匠人师傅的眼光和水泥了。在父亲与匠人师傅的聊天中,得知一个师傅一天能打造三尺多的箱子2一3个。
箱子打成后,必须进行养护。擦黑早晚往箱子上浇水,使之温润,以防速干变裂。特别是在夏季,烈日炎炎,暴晒如焚,必须保证充足的水,否则很容易裂缝。听人家说,水泥的凝固期为28天,前期尤为重要。打造洋灰箱子最好选在春秋两季且地点在阴凉处,对人对物都有利。
一周以后,将箱内的砖头模型拆除,箱子来个底朝天,凉干后即可使用。
两个洋灰箱子摆放在我家窑洞的右侧靠前门口,箱盖前半面是用木头做成的,揭盖时轻巧多了,为了好看,母亲又在箱底前用花布布缝了两个帘子吊上,掀起花布帘,洋灰箱子旮沓里放着全家人替换的布鞋。
家里添了两个洋灰箱子,存放谷粮方便多了,不怕老鼠尖牙齿利。也啃不烂洋灰箱子,保证了谷粮的数量和质量。家里浪漫满屋,为生活染上诗意。
如今,洋灰箱子和其它老物件一样,早已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如同一个出过力的老者,静静地坐在原地,低头沉思,回忆她年轻时的时光……
洋灰箱子,八十年代的时髦家当,曾经兴红,曾经有用,曾经令我全家人爱不释手,如今她和老宅相伴,一年又一年……留给我们的只有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