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巧莲的头像

王巧莲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8/15
分享

儿时的炒面

炒面,对于不同时代的人来说,是两种吃食,我今天说的炒面,不是用白面加工成的面条,而是把高梁和黑豆炒熟后混合在一起,再用石硙磨成的面,故乡人把它称之为“炒面”。

儿时的记忆里,炒面是乡人家家户户的必备食品,无论是小米饭拌炒面,还是熟土豆和熟红薯拌炒面,都是儿时最喜欢吃的好饭,此炒面不仅可以当饭吃,还可以顶零食,儿时勤工俭学拾麦穗时,带上一文具盒炒面,休息时吃几口解解饥,那味道,至今想起来仍回味无穷。

春秋两季,故乡人都会炒炒面,加工炒面,须用一种特殊材料——黄土。黄土必须是阳崖上的,何为阳崖?就是日照充足的悬崖。可见取土有讲究,红胶泥土和黑土绝对不行。

取回的土倒在院子里用铁锹拍碎,其中的小土块用力踩踏,弄碎的土用筛子筛入大盆中,筛子把黄土中的石子和树枝分离。加工后的这盆土放置一旁,一会它将大有用处。

高梁是制作炒面的主要原料。把木柴放入灶内点火,烧开一大锅开水,开水中放入一个筛子,筛子里倒进高梁搅伴几分钟,杂质经筛子过滤后,把干净的高梁捞出来晾在萝筐里,待高梁半干后备用。自家地产的黑豆是制炒面的另一种材料,选好的多半袋黑豆和晾晒过的高梁紧挨放置。院子厨房门口奶奶点火烧灶,爸爸穿上烂衣服,嘴上捂着防毒面具,准备工作就绪。

这时锅已烧热,一碗筛好的黄土入锅,温度适宜,好戏拉开序幕,把黄土在滚烫锅中来回翻炒,高温让土发生了质变,颜色渐深,这是向人传达讯号,爸爸舀一碗高梁倒入土中,用扫帚来回翻炒高梁,这不仅是一项力气活,更是一项技术活,翻炒的慢了高梁容易糊,动作快了食材不能均匀受热,爸爸干这个是行家里手,翻炒动手既快又均匀,高梁在热锅中飞舞,哔哔啵啵的爆裂声此起彼伏,好一派热闹的画面。扫帚飞舞间,圆圆的高梁颗粒爆裂开来,宛如朵朵绽放的杏花。炒好的高梁花过两次筛,过滤掉土和扫帚枝,留在一旁备用。

炒完高梁再炒黑豆,与炒高梁同样的步骤,炒高梁要炒至开花花为至,炒黑豆要爆出豆香味还不能糊锅,急火旺灶才能出一锅炒豆子,技术和力度是关键,在扫帚的飞舞下,豆皮紧缩变色裂开缝,豆香味开始弥漫,豆子可以出锅了。

炒好的黑豆和高梁要混合在一起,混合时两种食材要按比例,多少斤高梁配多少斤黑豆,家家都有祖传秘诀,记忆中爸爸说过,豆子配多了炒面好吃。混合后的两种食材在石硙上磨成面,足够一年吃的炒面终于加工成了。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炒面是一种新奇的食物;对于老年人来说,一碗炒面是时代留下的印记,更是一种童年的回忆;对于我来说,看见炒面,想起父亲和奶奶在尘土飞扬中炒高梁和豆豆的情景,尘土飞扬也抵不过炒面的芳香啊!那个时代虽然过去了,记忆永远留在我们这代人的心中。

     现如今,白面制作的蛋炒面,肉炒面上了饭桌,代替了儿时的炒面,两种炒面,两个时代,令我感慨万千,社会发展太快了,人民生活提高了,富裕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