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瑞芬维生素的头像

王瑞芬维生素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5/23
分享

从容的爱

  每年母亲节,祝福母亲、歌颂母亲、思念母亲的文章,铺天盖地,赞美母亲柔韧若水的精神;博爱慈善的胸怀;关爱子女的忘我。而母亲留给我的是从容的爱。

   隐隐约约记得,大约三四岁初冬的一天,母亲给我们做棉衣,我非要帮她做不可,她拿布料,我跟着扯;她拿棉花,我从她手里夺;她拿针线,我过去捏。无奈,母亲把她的方围巾递给我,给我一根没有尖的针,让我和她一起做。

  我学着母亲,把围巾铺平,一半放上棉花与另一半对折,开始我的针线活。等母亲做好棉衣,在我身上比量合不合适时,我已把母亲的围巾缝成了一朵花,有样学样地拿起来往母亲身上比量,母亲把我缝好的围巾放在胸前,竖起大拇指夸我真悟灵(悟性高、聪明、心灵手巧的意思)。从那以后,“悟灵”深深地种在我的脑海里,每每碰到有点难度的事,它就会给我动力和勇气。

   过年做馒头,我们姐妹无论大小齐上阵,我和姐姐帮着母亲揉面,妹妹也跟着干,母亲通常给她块黑面,让她在面板一头揉。那时小麦产量低,过年做两色馒头,全白面的和多层黑白面叠加的。小妹见我们揉得是白面,她也跟着要,母亲便揪一块给她。

  二娘嗔怪母亲惯孩子,母亲看着我们笑笑说,早晚得学,让她们从小跟着干,谁做的谁吃。于是我们家过年的馒头,会有各种各样四不像的小动物,都是我和妹妹的杰作,不过,吃着自己做的馒头,感觉格外香。

  等我们都上学后,过年做馒头根本不需要母亲沾手,我们姐妹仨做的馒头一个比一个漂亮,特别是大姐做的那些动物,拿在手里都不忍心吃。

  由此我想起来自德国汉堡的卢安克,在我国广西板烈村支教十年,他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实践着这样一个理念:人真正的归属和安慰是爱和陪伴,让孩子体验生命本身的美好,比灌输知识更重要。母亲虽然说不出什么大道理,她不正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从容地陪伴我们,让我们亲身体验生命的美好和生活吗。

  我们那个年代高考,一般数理化成绩不好的同学选择考文科,我从不偏科,又是数学课代表,理所当然选择考理科。

  班主任教语文,是五十年代的大学生,数学和英语老师都是下乡知青,他们一起合计着,在班里挑几个数学成绩好又不偏科的同学考文科,理由是靠数学成绩出胜,我有幸入选。从高一下学期开始,四个被选出的同学,理化课改学史地。老师们还说女孩学文科,毕业分配到机关的可能性大,工作轻松文明。

  等到高二分文理班时,我回家跟父亲说要学文科,并说明理由,没想到父亲不同意我将来进机关工作,他希望我们姊妹每人学一门专业知识,靠专业技能吃饭,无论什么时代都不会失业。经过沟通,最终我上了理科班。

   毕业那年,虽然高一第二学期理化没学,因其它科底子好,轻松通过预选,高考却名落孙山。

   考取的同学陆陆续续都走了,我返校复习,刚开始信心百倍,后来接触到高一下学期的理化,感觉有点吃力,好像做夹生了的饭,食之不得下咽。学校安排的课程进度很快,我模模糊糊跟着走下来,高考结果可想而知。

  第二年家里人都劝我继续复习,我却想放弃高考回家务农。父亲说你小女孩回来能干啥,我说什么都能干,母亲问我想好了,我很坚决地回答想好了。母亲同意让我回来锻炼锻炼,我便成为名副其实的农民。老师和同学都为我惋惜。

  作为农民,让我刻骨铭心的一件事是跟着父亲去给玉米惯毒沙。这是一种给玉米杀虫的方法,玉米长到齐腰高的时候,把农药和细沙按一定比例搅拌均匀,放到箢篼里,左胳膊拐着,右手从箢篼里捏一小撮放进玉米顶部的心里。那时节天已经很热,在茂密的玉米地里劳作,火辣辣的太阳烤在脸上,酷暑一般炙热难耐,浑身汗淋淋的,胳膊让玉米叶一剌,火辣辣的疼。

   一天下来,精疲力尽,晚饭后躺在炕上, 看着窗外天空忽隐忽现流动在云中的月亮,她似乎时不时探出云层向我微笑。寻着她的“笑颜”,抚摸着红肿的胳膊,那隐隐的痛,将我带回校园。清脆的铃声、有些斑驳的黑板、老旧但总被同学们擦得干干净净的讲台和课桌,还有讲台上唰唰板书的老师以及课桌前端坐的同学们。我仿佛又听到老师谆谆地教诲;同学们朗朗的书声;课间活动操场上的嘻戏声;课后自习图书馆里沙沙的翻书声。美好的回忆萦绕着我进入梦乡。

  虽然天天在地里干农活,我却时刻关注着高考动向。那年高考分数线出来,许多平时学习成绩差我老远的同学都能考取大学,我心里开始不好受了。母亲发现我整天忧心忡忡,郁郁寡欢,问为什么,我把心事告诉她。母亲又问我还想上学吗,我用手指反复缠着衣襟,泪水夺眶而出,连连点头说想。

  父亲多次去学校跟校领导商量,我得以重新返校复习。

  体会到田间劳作的艰辛,格外珍惜来自不易的学习机会,我毫不犹豫一边在复习班复习,一边去一年级跟学理化课。那一年,我心无旁骛,吃饭时用筷子比划数学公式,放学路上背英语和古文,做梦都在做练习题。最后终于如愿以偿。

  现在想来,我真真佩服母亲,哪来的底气,如此镇定自若地给我时间尝试。

  小妹学习一贯优秀,上高一时,成绩直线下降,也许是因为我放弃高考,她心里有所波动。老师着急,父亲和大哥更是心急如焚,尤其大哥,经常训小妹,每当这时,妈妈就说,不用着急,船到桥头自然直。

   我考取后,小妹学习突飞猛进,后来成为我们村第一个女研究生。

   正应了支教老师卢安克对学生们说的话:人不需要那么急,一步一步来,太急了,来不及打好基础。

   母亲重来不打骂孩子,好像也不会着急,她给我们的财富是好奇心和自信。在我们人生旅途中,始终那么从容地等待我们成长。

  愿天下所有母亲都能给孩子从容的爱。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