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计划经济时代的“全国通用粮票,山东省粮票、布票,山东省青岛师范教工食堂(学生食堂)粗粮、细粮票,市镇粮油供应证,煤碳供应证,鲜蛋供应证,液化气供应证,公费医疗证”等票证,我至今还完整保存着,它承载了一段难忘的“票证时代”的历史。
20世纪60年代计划经济的突出特征就是当时发行的各种票证。商品极为匮乏的“票证时代”,国家为了保障供需平衡,对城镇居民的吃、穿、用等生活必需品,实行按人口定量供应、计划发行专用购买凭证,中国票证范围之广、地域之宽、品种之全、时间之长、数量之大、世界所罕见,那时的人们视票证为“命根子”,生活中如果缺少票证,日子都没法过,没有票证,寸步难行。
我的家乡在农村,缺吃少穿的岁月,农民最看重的首先是吃饭、穿衣两件头等大事。农民没有粮证、不发粮票,靠种地打粮来解决吃饭问题,那时粮食产量低,农民的生活是最苦的,吃糠咽菜,任劳任怨,生产队打下粮食交完公粮,剩余的多多分,剩的少就少分,有一年交完公粮后每人分小麦30斤,花生2斤。粮证是计划经济时期城镇居民和国家公务人员按计划购买国家供给的商品粮的凭证,他们的户口就是非农业户口。工农、城乡差别十分悬殊的时代,能拥有一本粮证,对于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来说,真是一个十分艰难遥远的奢望,如果谁家能走出个吃商品粮的人,左邻右舍会羡慕不已。农民手中的粮票是当遇到困难,需大队开出证明用瓜干、小麦到粮所兑换的,最多换5斤,我父亲过海去青岛用鸡蛋换粮票使使用用。
一个中秋节前的一天,加之秋收的忙累,父母意欲买斤油条改善一下生活,我约一伙伴坐公交车去辛安公社供销社饭店买油条,买油条的人很多,我排队发到的序号是6,当叫到6号的时候,我急步上前,售货员看过以后,说你是9号,我无言只有默认,心想这是为啥?售货员把我拿到的号码一倒,我才恍然大悟,6倒过来就是9,有了这样的经历,后来的恶作剧、游戏屡见奇效,用6两粮票6角钱可以买1斤油条,已垂涎三尺的我迫不及待地吃上一股,润透心田,上午、下午各2班公交车,坐下午的第一班公交车回家,午饭就是油条了,努力控制着饥饿馋,到家后油条剩下的也不多了。
1981年9月13日我如愿考入了青岛师范学校,农村户口变成了非农业户口,虽还没有个人粮证,但已经是吃国家粮了,每月35斤粮,学校给30斤饭票,5斤全国通用粮票,菜票18元,每月还给2元的助学金。我规划好每天早晨3两馒头、中午4两、晚饭3两,每月就可节约下来5斤粮票,寒暑假学校发给粮票带上学校证明去粮所买面粉,暑假少买点,留到寒假多买点过年,面粉的供应价是每斤0.178元,每当我和父亲用自行车,共载百余斤白面回家时,邻居见了无不羡慕,参加工作以后终于有了自己的粮证。
“票证时代”的粮票如同货币可跨年使用,布票是按年度发放,不分大人小孩,每人每年1.65丈,一年一换,当年用不完,第二年就报废,很少有用不完而作废的,大多不够用,做新衣服、棉袄、棉裤、添置被褥,是要精打细算的,成衣太少且贵,大多用布票割布做衣服穿,衣服大多是棉布的,一季就可穿破,贫穷的岁月,每人就2套衣服,1套棉的1套单的,有的甚至把棉衣抽出棉花做成单衣,没有可更换的,每年必做的棉袄、棉裤里外全用布,大人的棉袄需1.4丈,棉裤需1.2丈,为节约用布票,棉袄、棉裤里子大多用穿碎了又缝补之后的单衣或者1尺布票可买2尺的蚊帐布或薄布,多亏那时候每家都有好几个孩子,小孩用布少,老大穿新的,小了给老二穿,缝缝补补再给老三穿,就可以节约一点布票,“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也是节约用布票的例证。
票证时代一旦有嫁娶喜事必须借布票,一般需要给女方置办六、七身衣裤需六、七丈布票,如果男方置办不齐,婚事极有可能因此告吹,想凑齐六、七丈布票,只能借,虽然布票稀少珍贵,很多人尽管缺衣少穿,但是贫穷年代人心向善,邻里和睦互帮互助,还是把家中不舍得用的布票借了出去,七拼八凑,就能帮一户人家娶上媳妇。
什么样的商品就用相应的票证去购买,对号入座,钱款、票证缺一不可。上世纪七十年代一些贵重的物品,如:结婚用品“三转一扭”,即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以及八十年代初的结婚“三大件”: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更是一票难求,望眼欲穿。
1993年粮票正式谢幕,百姓生活曾经离不开的布票、粮证及其他票证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进入了历史的博物馆,我最后一次用粮证去黄岛公社粮所买面粉是:1996年10月15日,“票证时代”宣告终结。
现在人们的吃饭,不仅解决了温饱,还有了更多的内涵,正所谓吃出享受、吃出营养、吃出健康、吃出文化。
现在人们的穿戴,不仅抛却了破衣烂衫,还向个性化、高档化发展,毛麻丝棉绫罗绸缎,长短厚薄中外西款,穿出时尚、穿出潮流、穿出健康,每季的衣服有多套多件,要啥买啥随时可换。
世事沧桑,岁月巨变,被淹没在历史尘埃中的票证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虽然限制了人们的生活,但保障了物资的供求平衡,使国民经济度过了困难时期,看似平淡无奇的方寸纸片,却记载着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艰难轨迹,功不可没。改革开放四十三年,物质极大丰富,商品琳琅满目,建党一百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国梦终将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