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元奎的头像

王元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11/08
分享

忆 二 叔

二叔离开我们已九年了,至今忆起,长怀不已,每一念及,感恩不尽。

二叔工巧,为人友善,人民公社时期当过石匠,干过窑匠,理发、杀猪、打铁无师自通且样样在行。不管老人、小孩理发有求必应,无论晴天的傍晚、午后,还是阴雨天,春节前夕更是应接不暇;给生产队杀年猪挣工分,大包干以后,给邻居杀猪随叫随到;二叔还和两个伙计支起了大队铁匠炉,打铁是苦累活,也是技术活,是农家不可缺少的农具加工场所,那时人们用的锨镢锄镰等这些最平常的劳动工具多出于此,全凭一把小小的铁锤打造,二叔是师傅,左手拿铁钳,右手执小锤给大锤指点锤打方位以及锤打节奏,麦收、秋收、冬季整大寨田时节是打铁最忙的季节,大铁锤上下翻飞,抡出了弧形,轻重有别,敲出了节奏,此起彼伏,叮叮当当的声响打破了山村的宁静,如同一曲优美的乡村交响乐,火红的铁器发出“呲呲”淬火的声响,泛起串串水泡,升腾起的铁性气味便弥漫开来,铁匠炉成了农村一道极具时代特色的风景线。闲暇季节也不得闲,钢钻子、铁镐、铁纤子,打扒锔、抓钩、二齿钩、担仗鼻子、担仗钩子、菜刀等各式各样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自己的杀猪工具:大砍刀、剔骨刀、杀猪刀、切肉刀、铁挺杆、磨刀铁棒等都是自制而成,古朴的工具带着俊秀、含有灵气,简洁、轻便、锋利、实用。

古语:“打铁还须自身硬”,我的体会最直接、最全面,其中硬的是指铁质的锤头自身,如果锤头不硬,怎么打铁?趁热打铁,抓住时机,就能成功,错失良机,定会失败。

自我出生起,跟二叔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听母亲说,我人生的第一次有标志意义的理发是二叔完成的,是我人生的里程碑,我长得虽不俊,瘦巴巴的骨肉结实,也颇讨人喜欢,以后我的理发二叔全承包了,再后来变得混账了,骑着木板凳双手拉动绕当门、院内咔咔作响,有时撵得鸡飞狗也跳,惹得二叔又气有喜哭笑不得,但一到二叔跟前就变得乖巧可人了,特别是理发的时候,百依百顺,一动不动,尽情享受。我五岁的时候,父亲跟二叔分家了,我找二叔理发,随去随理,后来经常肚子痛,变得更加瘦弱,二叔一给我理发肚子就不痛了,八岁的时候就上小学了,当我考上青岛师范学校带出农村户口吃上国家粮的时候,二叔更是高兴不已,开学前的中秋节,把我叫去吃饭,当着两个弟弟一个妹妹的面,夸我有出息很争气,鼓励我以后还要好好学习。

我记忆最深的二叔最大的嗜好:爱喝酒。贫穷岁月里,二叔和其他家庭一样,生活并不富裕,可对吃什么都能凑合,唯独没有酒喝是绝对不行的,一个能盛十斤酒的瓷坛子总是满满的,另有几个一斤装的葡萄糖瓶子,后来买酒换成塑料桶,一日两餐喝酒,盛满酒的锥形平底烧杯放入盛半缸热水的搪瓷茶缸内烫酒,最早是用高脖圆形平底小锡壶燎酒,当通上电灯的时候,把坏电灯泡插口灯头上的镀锌铁皮锯掉,用玻璃灯泡烫酒,白酒一开始用瓜干换,后来买瓶装栈桥白干、始皇、二锅头等,至于下酒菜从不讲究,二娘勤快贤惠,虽不能言语,但心灵手巧,简单的青菜也能调理得有滋有味,于是酒兴大浓,农忙的时候,一把韭菜、一颗大葱、一碟花生米、几根萝卜头甚至几瓣大蒜也可抵挡。

我去青岛师范学校上学的时候,二叔送我红方格单人棉床单,和我一起携带:麦秸草褥子、被褥、木衣箱、书包等,乘公交、上火轮送到青岛小港码头,再搬上学校接送货车。我去青岛上学后的每个年假,我都会给二叔买上过年礼物:两瓶白酒是必不可少的,有一年在学校小卖部买了两瓶杜康白酒,二叔收下礼物喜不自胜,一年的春节还给了我4元压岁钱。

我参加工作以后,给二叔的白酒档次也提高了,休息日、假期,二叔家有什么活,我总是去帮忙,秋天抓玉米秸,春节贴对联我也承包了,都是先给二叔家贴完再给自家贴。一次二叔在黄岛一建筑工地打工,邀到我家吃午饭,饭后一直闷闷不乐,估计酒喝得不尽兴,后来就证实了。酒后唾沫横飞,不喝酒少言寡语,我外出上学的事很少提,工作的事就不会说了,再后来嗜酒如命,只靠酒维持生活了,左臂蜷曲伸不开了,身体也变弱了,坡里的活一点也干不动了,一次我推东西的时候,见二叔踉踉跄跄的走过,眨眼间就歪到了路边,我扔掉小推车,跑步上前扶起,还好,没有受伤,多亏二娘精心照料,二叔终于走完了属于他的七十五个春秋,在火化的骨灰里我竟然找到了那蜷曲的左肘骨,悲痛万分。

二叔在饱尝了酸甜苦辣之后,默默地告别了这个世界,比远方更远的地方再没有病痛了,有的是玉液琼浆桂花酒,愿二叔安好。

忆 二 叔

王 元 奎 青岛西海岸新区黄岛初级中学教师 联系电话:13105327133

二叔离开我们已九年了,至今忆起,长怀不已,每一念及,感恩不尽。

二叔工巧,为人友善,人民公社时期当过石匠,干过窑匠,理发、杀猪、打铁无师自通且样样在行。不管老人、小孩理发有求必应,无论晴天的傍晚、午后,还是阴雨天,春节前夕更是应接不暇;给生产队杀年猪挣工分,大包干以后,给邻居杀猪随叫随到;二叔还和两个伙计支起了大队铁匠炉,打铁是苦累活,也是技术活,是农家不可缺少的农具加工场所,那时人们用的锨镢锄镰等这些最平常的劳动工具多出于此,全凭一把小小的铁锤打造,二叔是师傅,左手拿铁钳,右手执小锤给大锤指点锤打方位以及锤打节奏,麦收、秋收、冬季整大寨田时节是打铁最忙的季节,大铁锤上下翻飞,抡出了弧形,轻重有别,敲出了节奏,此起彼伏,叮叮当当的声响打破了山村的宁静,如同一曲优美的乡村交响乐,火红的铁器发出“呲呲”淬火的声响,泛起串串水泡,升腾起的铁性气味便弥漫开来,铁匠炉成了农村一道极具时代特色的风景线。闲暇季节也不得闲,钢钻子、铁镐、铁纤子,打扒锔、抓钩、二齿钩、担仗鼻子、担仗钩子、菜刀等各式各样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自己的杀猪工具:大砍刀、剔骨刀、杀猪刀、切肉刀、铁挺杆、磨刀铁棒等都是自制而成,古朴的工具带着俊秀、含有灵气,简洁、轻便、锋利、实用。

古语:“打铁还须自身硬”,我的体会最直接、最全面,其中硬的是指铁质的锤头自身,如果锤头不硬,怎么打铁?趁热打铁,抓住时机,就能成功,错失良机,定会失败。

自我出生起,跟二叔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听母亲说,我人生的第一次有标志意义的理发是二叔完成的,是我人生的里程碑,我长得虽不俊,瘦巴巴的骨肉结实,也颇讨人喜欢,以后我的理发二叔全承包了,再后来变得混账了,骑着木板凳双手拉动绕当门、院内咔咔作响,有时撵得鸡飞狗也跳,惹得二叔又气有喜哭笑不得,但一到二叔跟前就变得乖巧可人了,特别是理发的时候,百依百顺,一动不动,尽情享受。我五岁的时候,父亲跟二叔分家了,我找二叔理发,随去随理,后来经常肚子痛,变得更加瘦弱,二叔一给我理发肚子就不痛了,八岁的时候就上小学了,当我考上青岛师范学校带出农村户口吃上国家粮的时候,二叔更是高兴不已,开学前的中秋节,把我叫去吃饭,当着两个弟弟一个妹妹的面,夸我有出息很争气,鼓励我以后还要好好学习。

我记忆最深的二叔最大的嗜好:爱喝酒。贫穷岁月里,二叔和其他家庭一样,生活并不富裕,可对吃什么都能凑合,唯独没有酒喝是绝对不行的,一个能盛十斤酒的瓷坛子总是满满的,另有几个一斤装的葡萄糖瓶子,后来买酒换成塑料桶,一日两餐喝酒,盛满酒的锥形平底烧杯放入盛半缸热水的搪瓷茶缸内烫酒,最早是用高脖圆形平底小锡壶燎酒,当通上电灯的时候,把坏电灯泡插口灯头上的镀锌铁皮锯掉,用玻璃灯泡烫酒,白酒一开始用瓜干换,后来买瓶装栈桥白干、始皇、二锅头等,至于下酒菜从不讲究,二娘勤快贤惠,虽不能言语,但心灵手巧,简单的青菜也能调理得有滋有味,于是酒兴大浓,农忙的时候,一把韭菜、一颗大葱、一碟花生米、几根萝卜头甚至几瓣大蒜也可抵挡。

我去青岛师范学校上学的时候,二叔送我红方格单人棉床单,和我一起携带:麦秸草褥子、被褥、木衣箱、书包等,乘公交、上火轮送到青岛小港码头,再搬上学校接送货车。我去青岛上学后的每个年假,我都会给二叔买上过年礼物:两瓶白酒是必不可少的,有一年在学校小卖部买了两瓶杜康白酒,二叔收下礼物喜不自胜,一年的春节还给了我4元压岁钱。

我参加工作以后,给二叔的白酒档次也提高了,休息日、假期,二叔家有什么活,我总是去帮忙,秋天抓玉米秸,春节贴对联我也承包了,都是先给二叔家贴完再给自家贴。一次二叔在黄岛一建筑工地打工,邀到我家吃午饭,饭后一直闷闷不乐,估计酒喝得不尽兴,后来就证实了。酒后唾沫横飞,不喝酒少言寡语,我外出上学的事很少提,工作的事就不会说了,再后来嗜酒如命,只靠酒维持生活了,左臂蜷曲伸不开了,身体也变弱了,坡里的活一点也干不动了,一次我推东西的时候,见二叔踉踉跄跄的走过,眨眼间就歪到了路边,我扔掉小推车,跑步上前扶起,还好,没有受伤,多亏二娘精心照料,二叔终于走完了属于他的七十五个春秋,在火化的骨灰里我竟然找到了那蜷曲的左肘骨,悲痛万分。

二叔在饱尝了酸甜苦辣之后,默默地告别了这个世界,比远方更远的地方再没有病痛了,有的是玉液琼浆桂花酒,愿二叔安好。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