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回达州,在一个朋友家不期而遇画家冉启泉先生。冉启泉是我老家的人,小时候去外婆家的时候经常会遇见他。他的外婆与我的外婆住在一个大院子,还是“隔壁子”(屋挨着屋),那个院子是四合院,里面住了十几户人家全部姓何,据说都是一支脉,因此那个院子就叫“何家大院子”。
与冉启泉先生这次相见,已然是30多年以后了。一番感慨之后,自然会聊起小时候走外婆家的一些事。
乡下老家有个习俗,大年初二串亲戚,称为走人户。每每想起儿时过年走人户去外婆家的情景,心里就漾起丝丝暖意。
我童年时候,正值上世纪七十年代,乡下很穷。过年记忆最深的就是走人户了。从我记事起,每年初二去外婆家,几乎都是母亲带着我一起。偶尔,父亲也会一起去,父亲去了也闲不住,总会找点活儿干,或是扎扫帚,或是编竹筐。
外婆家住在当时达县张家乡高桥水库边,离我家约8里路。我的外公外婆都出生于大户人家,据说外公的爷爷做过县令。到我外公那一辈,已经家道中落,等到解放土改时,外公家居然被划成“下中农”了。后来,好在大舅在渠江钢铁厂当工人,有工资收入的人,家境总是显得宽裕一些。
初二吃完早饭,人们便开始出门走人户拜年,按照当地习俗,家庭的女主人一般都要回娘家拜年。
那个时代的农村,村与村之间没通柏油路,走人户大都是步行。走人户不得“打甩手儿”(空手),必须要送点“情”(礼品),通常是几把挂面,比较体面点的就是送一块“弯弯儿腊肉”,我总是喜欢一蹦一跳走在母亲前面,用一根甘蔗一头挂着腊肉挑在肩上,行走在空气清新的田间小道上,远处的人家,烟囱里冒着袅袅炊烟,乡村弥漫着浓浓的年味……
还未等进入外婆家的大院子,老远就有人高呼“客来了,客来了,快出来迎客......”,舅舅舅妈们就会急切地迎出来,伸手接过我手中的“情”,把我和母亲让进屋子里烤火。
外甥来了,当然得好好招待,外婆家的气氛跟着变了。一大家人围炉而坐,吃着爆米花,说说一年的收成,聊聊各家大人孩子……外婆家自然会拿出最好的饭菜招待我们,比较正式的大餐都要上“九斗碗”。中国传统文化中,以数字“九”为尊;“斗”指“大”,“九斗碗”在名义上就是指很丰盛的席面。
外公去世的早,我没见过,三个舅舅成家了还在一起住,一大家子人,吃饭要坐一大桌还坐不下,我是客人,自然要上席的,而我的那帮表姐表妹们多数时候只能眼巴巴地望着。
临近正午时分,先有一顿加餐,叫“过午”,一般是摆一桌“干碟子”腊味儿,一碗热气腾腾的醪糟汤圆,倾刻间,把冬日的寒冷驱赶的无影无踪。
“过午”完毕,稍微晚些时候,一大家人按辈分长幼各就各位,开始正餐,正餐要喝酒,两碗酒在一张桌上转着圈,轮到谁面前就端起来咂一口。
撤下凉拼辣味儿,粉蒸肉、烧白、夹沙肉等大菜陆续粉墨登场,还有海带炖酥肉、腊猪脚等香得掉牙巴的炖菜。
尽管那是物资匮乏的年月,热情好客的舅妈们,会随时关注我碗里的动静,不断地夹菜,我那时脸皮薄,往往害羞地把碗躲一边推辞,主人一边说着“莫拘礼,莫拘礼”一边硬塞到我碗里。主人一边劝菜一边盯着客人的饭碗,看见空得差不多了,就要接过碗去给添饭,我父亲饭量大,舅妈们怕他不好意思多吃,往往乘其不备,悄悄从父亲身后添一大勺白米饭进去,堆了尖尖一大碗。
我在几个舅舅家属于特殊的客人,往往要享受留宿的优厚待遇,因为那时候几个舅舅家都没有男孩儿,见到我自然格外稀罕。
吃罢晚饭,我和院子里的几个同龄孩子玩儿的不亦乐乎。待外婆、舅妈、母亲的“龙门阵”摆的差不多了,我们这些小孩子的眼皮子也要睁不开了,就让大人领我到阁楼上去“困瞌睡”(睡觉),人多的时候,往往要打“地铺”,就是在楼板上铺上一层稻草,然后铺上篾席,加一床棉被就酣然入梦。
住过两三天,我和母亲告别外婆和她的一大家人,启程回家。每次走出“何家大院子”,走出几个田埂,回头一瞥,小脚的外婆伛偻着身躯一个人还站在岔路口,远远地张望着我和母亲的背影。
几十年过去了,外婆那弱不经风的身影,还一直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记忆里。
1987年高考之后,我离开家乡到北方上大学,后来就留在了北方工作。一晃就是三十多年,随着年龄的增长,无数次回味小时候在外婆家的情景,依然是不胜怀念,总想能够重新再来一次该多好。是的,当时走人户送的“情”尽管微薄,但那份醇厚得化不开的情意,永远让人难以忘怀。
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老家的一切都变了,那条通往外婆家的弯弯小路也只能在记忆深处延伸。
那时年少,不觉光阴流转如逝水;蓦然回首,记忆堆满旧时痕迹。几年前,当我再次地回到久别的“何家大院子”,空空荡荡的院落里,早已没有了飘荡的炊烟,没有了童年的欢声笑语、鸡鸣狗吠;没有了少年的田园牧歌;那份淳朴的亲情与温暖也渐行渐远。只有那几近坍塌的青瓦黛墙缝隙里,飘散着流年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