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任朝政的头像

任朝政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7/20
分享

苦夏,最忆是苦瓜

伏天吃点苦,去火又进补。苦瓜,药食同源,清凉解暑。炎炎夏日,在外吃饭,我总喜欢点一份清炒苦瓜。

周末回乡下老家,路过邻居院子,院子边缘有苦瓜一架,独守一方清凉,一边开花一边结果。邻居弟媳说,这些都是自家种的纯天然无公害的苦瓜,给你摘点尝尝,遂将架上成熟的苦瓜都摘与了我。其后,又路过大姨家的院前,大姨老远见我拎着一袋子苦瓜,知道我爱吃,非得要再给我摘。

风过瓜架,吹动瓜叶,瓜果摇曳,我在瓜架前发呆,打开了尘封已久的记忆。

我的童年生活是在一个贫穷闭塞的小山村里度过的。在我们的老家,苦瓜栽种普遍。苦瓜适应能力特强,对环境要求不高,大树旁、篱园间、田埂下,只要有空地,都可以撒种,对于土质,从不挑三拣四。

苦瓜开黄色的小花,也是格外低调和散淡,默默地开,无声无息寂寂生长。

回一趟老家,满载而归,苦瓜一下吃不完,发愁怎么吃。还是家中领导聪明,把苦瓜切成片,放在阳台上晾晒,说制成苦瓜干当茶饮。手机上百度一下,苦瓜是舶来品,明朝时方有记载。郑和下西洋与郑和同行的费信写的《星槎胜览》中云:“苏门答腊国一等瓜,皮若荔枝,未剖时甚臭如烂蒜,剖开如囊,味如酥,香甜可口。”

明代朱橚编写的《救荒本草》载:“救饥采锦荔枝黄熟者食瓤”。锦荔枝即苦瓜。清代刘献廷所著《广阳杂记》中载:“衡州(今湖南衡阳)苦瓜,即北方之癞葡萄,江南之锦荔枝也。闽、广、滇、黔人皆喜食。味甚苦,非虚寒所宜也。”明代林有年编写的《安溪(福建安溪)县志》中载:“苦瓜长四五寸,皮皱味苦,瓤初生白,至熟转红。核如木鳖子而小。俗呼为癞葡萄,又呼为红瓤。”

古代文学作品中提到苦瓜的并不太多,大约是它来中国较晚,又有一定的地域局限性,并且味道偏苦,故不适合大众。不过,喜欢它的人还是留下了寥寥几笔,清代文人叶申芗写过一首《减字木兰花·锦荔枝》——黄蕤翠叶,篱畔风来香引蝶,结实离离,小字新偷锦荔枝。但求形肖,未必当他妃子笑。藤蔓瓜瓤,岂是闽南十八娘。

民间有传说——苦瓜有一种“不传己苦与他物”的特点,就是与任何菜如鱼、肉等同炒同煮,绝不会把苦味传给对方,所以有人说苦瓜“有君子之德,有君子之功”,誉之为“君子菜”。

据现代科学研究,苦瓜含有多种氨基酸、果胶、醣、微量脂肪、蛋白质、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 B1、维生素 B2、维生素 C 等。苦瓜还有药用价值。《本草纲目》中载:苦瓜具有“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之功效。清王孟英《随息居饮食谱》载:“苦瓜青则苦寒;涤热,明目,清心。可酱可腌。中寒者(寒底)勿食。熟则色赤,味甘性平,养血滋肝,润脾补肾。”

在四川,苦瓜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蔬菜,分为:碧绿的苦瓜和白玉般的苦瓜两种,相比之下,我更喜欢白玉苦瓜,大约是因为余光中先生写过一篇散文《白玉苦瓜》吧。

苦瓜在炒熟之后,清香软嫩,口感和功效都不错。虽然苦瓜有一些苦味,但并不影响人们对它的喜爱。关于苦瓜的吃法,在四川有干煸苦瓜、苦瓜排骨、酿苦瓜、苦瓜炒肉丝、油淋苦瓜、苦瓜烧鸭、炝炒苦瓜、蒸苦瓜、苦瓜炒蛋等诸多吃法。在我们四川吃苦瓜,必须吃苦的,要是苦瓜不苦,还没人愿意吃。苦瓜的苦味越重,大家还会认为苦瓜的功效更好。

在古代,喜欢苦瓜的“瓜人”颇多,大约分为三派。

“以苦为乐”派。代表人物有“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颜回;“曳尾于涂中”的庄子;“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的陶渊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范仲淹。

“先苦后甜”派。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代表人物如勾践卧薪尝胆、苏秦头悬梁锥刺股,武士的闻鸡起舞,士子的十年寒窗,都属此列。

“以苦为药”派。唐太宗用魏征,虽并不喜魏征进谏,并且有一次甚至恼羞成怒,嚷嚷着要杀了魏征,幸亏被长孙皇后劝住了。

作为吃瓜群众,对于那些以苦为乐、苦中作乐的圣贤,我辈肉体凡胎自是望尘莫及。回首自己走过的半世人生,少时食不果腹,中年四处奔波,眼看临退休之年,为了生计依然于再就业中挣扎,个中滋味,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相比苦瓜的谦卑与淡然,似乎多了一丝清高,尝以“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自励。苦行苦熬的日子,亦怀一份悲悯与良善。

其实,苦与甜关系很微妙,苦后的余味是回甘。我做苦瓜,不喜欢放太多的调料和配菜,往往喜欢最简单的烹调,切片后加少许油盐在锅里翻炒几分钟,一碟脆生生的清炒苦瓜就上桌了。拣几片苦瓜在嘴里品品、嚼嚼,一阵苦味瞬间涌上舌尖,咽下去后,一种清冽的滋味长留唇齿之间,令人回味无穷。

细品苦瓜之苦,实则是一种深味,是温厚缠绵的苦,是亲和淡雅的苦,是“无边丝雨细如愁”的浸润,是欲说还休的一往情深。台湾作家焦桐曾经如此深切地说:“苦瓜之美却是那清苦滋味,它不像黄连那么苦,而是嚼苦咽辛后衍生的一种甘味,轻淡不张扬的甜,一种美好的尾韵。”

人生亦然,万般皆苦,唯有自渡,苦尽甘来,方显真味。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