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晓文的头像

刘晓文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4/23
分享

五味绍兴

 

最初知道绍兴是在少年时代,在语文课上知道鲁迅知道孔已己知道茴香豆;稍长,知道有一个巾帼英雄秋瑾和一个悲情诗人陆游,他们都和绍兴有直接关系;及至成年,读《兰亭集序》,了解到那美名千古的兰亭也在绍兴……

我久已向往的地方。去年四月底在绍兴的两天几十个小时,它给我的感受是那末不寻常。

 

              无  法  安  息  的  鲁  迅

鲁迅一定不会想到,他给他的故乡带来那样大的福祉。

 四月二十六日,小雨如酥。绍兴城一派朦胧。黄金周未到,人们就提前启动,细雨之中的鲁迅故居前姹紫嫣红,锦簇花繁。拥挤不堪的游人手中的雨伞流淌成川流不息的五彩河。把个鲁迅故居搞得像双休日的王府井,圣诞节的天津步行街,儿童节的游乐园,全没有那种适于名人故居的肃穆与宁静的氛围。

人们几乎无法自己决定去那里,被前呼后拥的人群裹挟着走过一进又进院子,更无法停下心来静观默想——象在欧洲许多国家的博物馆与名人故居那样,也无法拍照:一个闪亮的后脑勺或一只硕大的酒糟鼻子随时会进入你的镜头。身边一片刮噪声——好几拨儿旅游团被手持喇叭的导游小姐引导着站在我的身前身后,讲解声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几个导游手中的小红旗远远近近地在那里招摇。

一些家长满怀期望,趁黄金周休息带孩子到这位大文豪的故居来接受教育,用心良苦。但许多孩子却像到了游乐园里,东奔西跑,急着打问百草园在哪儿,把受教育的事留给大呼小叫寻找孩子的家长。

还好,这会儿书屋前人少一点儿,一个导游小姐在我身边讲道:大家看,那最里边的的座位是少年鲁迅的,鲁迅为了不让同学们的出出入入打搅自己学习,就坐到后边一个单独的位子。我听的身后一位母亲的声音:“你看鲁迅学习多用心呀!”我不由得回头去看那孩子。

 

那孩子跂而望之, 目光神往。啊,真是个好孩子,我心里想。但有意思的是,那个座位距离通向后边一进院子的屏风只有一步之遥,我似乎觉得如果讲解为鲁迅为了方便跑出去到后边的园子里捉蟋蟀更符合鲁迅的叛逆性格,不然鲁迅怎么会有那么生动的充满童趣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呢?

 鲁迅故居卖的报纸上的一张老照片引起我的注意,那是在过去许多年中有关鲁迅的回忆录及传记中很少提及的鲁迅的原配夫人朱安。那张脸漫长而瘦削, 凹陷的双眼透着平和与温良还有一丝忧郁。多少年来已经习惯了鲁迅的夫人是许广平,所以怎么看这女人怎么像鲁迅的一个远房亲戚。

   

 作为一个伟大的文学家,鲁迅与许广平的爱情与婚姻几十年来一直为人们称道,似乎伟大的人物必定有着伟大的爱情。但许多人同时也似乎有意无意地回避一个事实,那就是鲁迅与朱安的包办婚姻。很久以来这似乎成为鲁迅思想研究的一个盲区。

 鲁迅故居的管理者尊重历史的态度令人称道。对鲁迅家世的客观了解有助于我们认识以往被神化了的鲁迅的凡人情结。作为一个斗士,鲁迅的文章思想深刻语言犀利,痛斥封建礼教的吃人害人;作为青年的导师,激进的思想家、鲁迅对学生、对文学青年循循善诱,谆谆教诲,极具亲和力;但面对自己的母亲,这个不幸婚姻的包办者,面对朱安这个不幸婚姻的牺牲品,以及自己内心的委屈,鲁迅又是那样无奈。可怜朱安自嫁进周家到鲁迅逝世,三十年中面对自己的丈夫却可望不可及,那是何等残酷?鲁迅能为唤醒愚昧的国民而开出救治的良药,却不能为身边的可怜女人做点什么,而忍看朱安几十年泡在母亲酿制的苦酒之中终其一生,这种状况无论对朱安还是对鲁迅都是一种悲哀。尽管鲁迅长时间在外工作,尽管鲁迅一直与朱安分居,但朱安是个活生生的人,是无法忽视的现实存在,四十年朱安空守着一个名份,这对朱安而言是一生的悲剧,我想这也是鲁迅一生难以摆脱的精神困扰,研究鲁迅思想,这是不能回避也不应该回避的问题。

 这个隐痛也写在那张被翻印过无数次的经典肖像中,一丝忧郁透过那被描绘为深邃的目光流露出来,使这张文学巨匠的脸成为世纪之酷。

 

 我想,鲁迅的许多作品与其说在为许多祥林嫂一样的封建礼教的受害者呐喊,倒不如说也包括了鲁迅先生自己内心的呐喊。

 我站在朱安女士的卧室前胡乱想着,一任身后往来游人的碰撞与推挪而毫不察觉,然后怀着惆怅离开这进院子。

在接下来的一进院子里有一个蜡染工艺品商店,一些女人在那里忙着挑选手包、试上衣、试头巾。这里的情景与鲁迅突然没了关系。我搜肠刮肚,回忆着:鲁迅哪篇作品里提到了蜡染?好像没有嘛!真不知道鲁迅本人和这些蜡染工艺品有什么关系?把个名人故居搞得像个大卖场!鲁迅一向嫉恶如仇,如果他知道故乡人把他的故居当作卖场牟其利,他该作何感想?

濛濛细雨中的百草园与我的想象中相似。灰蒙蒙的天空下,湿漉漉的小径上,水淋淋的绿草丛中,小孩子们热情不减,东奔西跑,似乎在寻找什么,找蟋蟀?覆盆子?还是希望找到一只斑蝥看它“放屁”?抑或是在寻找童年鲁迅的身影?如果不是下雨,我也想见到个把蜈蚣,看它扭动婀娜的身躯、百足传动前行的生动情景。

 哦,再见了百草园!再见了鲁迅故居,这个我少年时就那么向往的地方! 它带给我的是一种难以言说的复杂滋味。

              " 火 ” 了  茴  香  豆

鲁迅先生的一篇文章《孔已己》不意间令茴香豆成了中国家喻户晓的名吃,也成为来绍兴旅游的人们的一“课”。自然为鲁迅故乡人赚回可观的经济收入。如果说当年孔乙己的名言说茴香豆“多乎哉,不多也”,那末我以为今天应该说是“多乎哉,太多了!”满街卖茴香豆,不知道谁是正宗,又都说自己是正宗——反正都叫茴香豆就是了。那些饥肠辘辘的游客,那些吃遍大江南北的饮食男女,看见咸亨酒店的牌匾,就忙不迭地一头扎进店里吃茴香豆下酒去了,把张着手憨态十足的老夫子尴尬地甩在酒店的门旁。还好,在孔乙己的塑像前,总有女孩子伸出手嗲声嗲气地 “多乎哉,不多也!”和孔已己勾肩搭背地一起照相。看着这情景,我禁不住想:那潦倒的老夫子若知道自己百年之后竟还有这等艳福,一定会得意地酸酸地说:“多乎哉,不多也!”

   

 我们也进了咸亨酒店。只见前边的店里、后面的一幢二层楼上上下下,楼前的院子中间,坐满了慕名而来的食客。正在吃喝的许多人红头涨脸,鼻子放光;还未等到菜的人则目光焦急的追随着服务员,还有的看着人家桌子上的菜肴,两眼放出攫取的光。正像在路上听许多游人在找乌篷船一样,真没想到鲁迅先生的文章居然产生这么大的广告效应!

及至茴香豆上桌,才看到心中神秘兮兮地猜想了几十年的茴香豆原来是就是蚕豆!蚕豆就蚕豆吧,那不过是原料。味道一定不错。我忙不迭地拿了一颗送到嘴里做出一付陶醉的样子,准备好生品尝一下,但没想到它那么硬,甚至有些咯牙!全没有“韧软耐嚼,清香味甜”的感觉。至于那黄酒,也不敢称道,我只能说自己喝不惯。

一想到这咸亨酒家一天要接待数以千计的旅游者,他怎么能做得过来?怎么能做到“韧软耐嚼”?那是需要功夫的!

茴香豆也叫罗汉豆——这个名字更好听,但咸亨酒家的茴香豆实在是好听不好吃。倒是在电视剧《冬至》拍摄地的一处民居中吃到了我理想中的茴香豆。那是一位中年妇女卖的茴香豆。真正绵软有韧性,甜咸适中,齿颊留香。我想在小说《孔已己》中令孩子们垂涎的应该是这个味道。那里茴香与桂皮的味道依稀辨得出,还有陌生的香味,是我所不知晓的,我想那应该是属于孔乙己的,属于老咸亨酒家的。而不是现在的这个食客如云的咸亨酒家。

 在走过的许多地方我都有相似的感觉,那些原汁原味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的精髓在开发的过程中往往被“开发”掉了,或在走向市场化的过程中被淡化了。倒是在民间、在行走当中不经意地会发现我们寻觅复寻觅的珍贵物品以及珍贵情感。这种情感深藏在中华民族伟岸身躯的每个细胞之中,流淌在血脉中,滋养着根基深厚的民族的文化。

                 寂  寞  秋  瑾

未及进入秋瑾故居大门,一股香气扑面而来,问了管理人员他们说是香柚树。高大的树冠伸出墙外,却把浓郁的香气洒向整个故居的角角落落。

     

 故居里只我一个人在静静地参观。

 就从这座绍兴普通的五进院落里,走出了中国近代革命史上第一位巾帼英雄侠女秋瑾。

 和人头攒动的鲁迅故居相比,这里太过冷清。这对秋瑾未免不公,但这并不是谁的责任。在我参观的两个小时当中来过一拨儿旅游团。在导游小姐与游客们一阵喧嚣、又一阵风似的离开之后,故居又归于宁静,却更加冷清了。

 这对我却再好不过了,我正好可以全身心地表达对这位巾帼英雄的崇敬。她是我少年期就崇拜的偶像。站在秋瑾居室窗前,呼吸着醉人的香味儿,想象着这位女中豪杰当年的生活斗争的情景。

     

这是一个富足的小康家庭。但秋瑾却不安于这样的生活。“肉食朝臣尽素餐,精忠报国彰红颜。壮哉奇女谈军事,鼎足当年花木兰。”

少女时的秋瑾就已经在诗中表达对巾帼英雄赞美与仰慕之情,和对那些尸位素餐的腐败官吏的愤懑。

秋瑾提倡妇女独立,而且亲身践行。“平生不借春光力,几度开来斗晚风?”

她东渡日本寻求妇女解放的真理。“万里乘风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她主张男女平权,提倡女学:“上可以扶助父母,下可以助夫教子,使男女无坐食之人,其国焉能不强也?”

   

 

1905年秋瑾在日本由黄兴介绍谒见同盟会总理孙中山。八月加入了同盟会。

秋瑾立下誓言“吾自庚子以来,正置吾生命于不顾,即不获成功而死,亦无悔也。”我伫立在一张老照片前: 透过秋瑾的眼神,坐姿和服饰可以感受到这位女英雄独立不羁的性格。

在故居的结束语中,周恩来这样评价秋瑾:

“秋瑾是个新女性,自从秋瑾带头打破三从四德这种封建束缚以来,社会风气为之一变。在反帝反封建的口号还没有喊出来之前, 她敢于仗剑而起,和黑暗势力战斗,真不愧为一个先驱者。”

由此我突然想到几个历史时间:

1904年中秋节,秋瑾参与创办的《白话报》正式出版。秋瑾署名"鉴湖女侠秋瑾"发表文章。在第二号刊物上秋瑾发表文章《敬告中国二万万女同胞》,提倡男女平等,反对男尊女卑,直言抨击那些主张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子只能呆在家里相夫教子的传统观念。

“唉!世界上最不平的事,就是我们二万万女同胞了。从小生下来 ,遇着好老子, 还说得过; 遇着脾气杂冒、不讲情理的,满嘴连说: ‘晦气,又是一个没用的。’恨不得拿起来摔死。总抱着 ‘将来是别人家的人’ 这句话, 冷一眼、白一眼的看待;没到几岁, 也不问好歹,就把一双雪白粉嫩 的天足脚,用白布缠着,连睡觉的时候,也不许放松一点,到了后来肉也烂尽了,骨也折断了,不过讨亲戚、朋友、邻居们一声‘某人家姑娘脚小’罢了”。

1906年秋瑾在上海创办《中国女报》。她发表的《敬告姊妹们》,是一篇精美的白话文,语言直白通俗,勇气过人:

 “唉!但凡一个人,只怕自己没有志气;如有志气,何尝不可求一个自立的基础,自活的艺业呢……如再志趣高的,思想好的,或受高等的名誉,或为伟大的功业,中外称扬,通国敬慕。这样美丽文明的世界,你说好不好?难道我诸姊妹,真个安于牛马奴隶的生涯,不思自拔么?”

秋瑾的号召妇女解放的长篇小说《精卫石》无论从思想性文学性革命性都是当时无人可比的,而且书法也很了得。那是真正的白话文。它比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早了十一年,又是那样通俗易懂,平易近人。

十一年后的1917年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才发表, 却语言艰涩。

秋瑾不仅以自己的文章宣扬妇女解放独立,开一代社会新风,而且以“精忠报国彰红颜”的牺牲精神无愧为中国革命的先驱者。

当时的的秋瑾并不寂寞。

秋瑾就义后孙中山先生题词赞誉她为“巾帼英雄”。

1912年孙中山等革命先驱在杭州祭奠秋瑾。

于右任题词的秋瑾纪念碑矗立在解放北路马路中心。蔡元培先生撰写的碑记定格在民国十九年三月。

但是,一位不退却不躲藏迎着反动派的屠刀而上的女子,到了当代,为什么有关她的宣传却那样寥落?

中国历史每一个阶段都有着灿若群星的英雄,如果把中国的史籍比作浩淼的原始森林。那么,独木不成林,这是孩童都明白的道理,但为什么中国革命史的某一段成了一个人的历史,文学史的某一段也成了一个人的文学史?

读史可以明志。相比秋瑾面对反动统治者屠刀的大义凛然,我们应当叩问自己的内心:如果修史者本身心胸狭隘,厚此薄彼,或是躲躲闪闪,只是记载一己之见或一家之言,那让我们的后代学习和传承的是什么呢?历史的公正和真实又在哪里呢?

令我更为不解的是,到了当代,同在绍兴,相隔不到一公里远,这样一位伟大的女性的故居为何如此落寞?个中原因不是我可以知晓的。

 静静的我徜徉在静静的秋瑾故居后花园,品味着这份跨越时空的寂莫。

我想,假如秋瑾再晚几年牺牲,她可以做更多事情,中国历史的某一时段很可能因她而发生改变也未可知。她壮志未酬身先死,留给历史太多遗憾,也留给后人太多感慨。但仅从1904年到1907牺牲的三年期之中她的所作所为就足以令所有的中国女性甚至须眉对她表示崇敬!

寂寞的我走出寂寞的秋瑾故居,依依不舍地跟过来的还是那浓郁的花香。

     

                 凄  美  沈  园

 这原是一处沈姓园林。荷塘水榭,假山竹林,回廊幽径,典型的江南园林。八百多年前,诗人陆游和他深爱的表妹唐婉曾在这里流连复流连。他们忠贞不渝的爱情缠绵复缠绵,流传千古而余韵不绝,沈园因此而有一种别样的美

 

在一处亭子里,播放着著名电影配音演员乔榛与丁建华朗诵的《钗头凤》词,配上哀婉的音乐,令人愁肠百转。在陆游著名的《钗头凤》词题壁旁,一对年轻人头靠在一起小声动情地朗诵着:“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然后挽着手静静地走开了。他们显然比陆游唐琬幸运得多,我想。

我走过去接着读唐琬的《钗头凤》:“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询问,咽泪妆欢。瞒,瞒,瞒!”。

近年来,作为一种文学形式,诗歌特别是古诗词似乎已经逐渐淡出我们这个浮躁的社会。但在特定的地方听者着特定的诗词,还是令不少前来寻梦的人感慨万端。

那是他们和着泪水写下的痛断肝肠的词句,怎不令人伤感!

更令我感动的是为国事奔忙的陆游四十年后又来到沈园,一首《沈园》表达了对亡故爱人的恒久而深沉的怀恋: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棉。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沈园留下了太多令人伤心的记忆,但沈园也是地老天荒不朽爱情的见证。就在陆游去世的前一年还写下了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当陆游以八十四岁的垂老之年最后一次游沈园时,我想那是他决心追随唐琬亡灵的爱情之旅。隔着阴阳界,诗人向挚爱的人表达至死不渝的情感: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最伤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 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我相信在那一刻爱是可以超越时空的。死者为爱而死,为了抗拒难以逾越的阻隔;生者为爱而活着,为了长久的怀恋,为了表达无尽的情思。

我突然由陆游想到鲁迅:一个是想爱却爱不成,一个是牛不喝水强按头。真不知道这些封建老母亲们是怎么想的。弄得好端端的世界到处是悲剧!

漫步在沈园,觉得脚下的每一弯小径、水榭的每一片木板都浸润着唐琬的心血与泪水,都写满诗人陆游寻觅的足印。凤吹竹叶簌簌响,仿佛是唐琬在啜泣,亦像是陆游在轻声问询。

此时乔榛丁建华的配乐朗诵响彻在沈园的各个角落,那是令人荡气回肠的爱的绝响啊!

一个寻常的沈园因了陆游与唐琬竟是这样凄美!

     

               小桥·小巷·乌篷船

 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太多的名人故居,浓烈的民俗风情,使古老的绍兴散发着浓酽的历史韵味儿。

乌篷船是绍兴独有的民俗风情。独就独在那船桨不是用手划的,而是用脚划的。划桨人半躺在座位上用脚掌划桨。所以乌篷船又叫脚躅船。乌黑油亮的船篷,透着一股精灵气儿,看上去那样坚实耐用,又那么古朴。

乌篷船载着绍兴的历史穿过一座座小桥、一条条水巷,走过悠悠岁月。也陪伴文学家鲁迅走过一段快活的童年时光。以往只从《社戏》那篇文章中想象乌篷船的样子,想象水上观戏的情景。及至见到乌篷船,想到满河的乌篷船上站着大大小小的人们,嚼着霉干菜,边喝黄酒,边吃茴香豆,边看社戏的情景一定很老派,非常有韵味儿。啊,那是一幅多美的画面!      如今载着中外游客的乌篷船成又为绍兴一道流淌着的独特的人文景观。那一个个船家脚躅船桨、悠然自得。我想:没有哪一件古董能像乌篷船这样兼有观赏性与实用性。

绍兴古属越。“民性敏柔而慧”。在小巷里子行走,常看到老人们步态稳重,边走边操着吴侬软语小声交谈,虽然听不懂他们在谈些什么,但话语是那样温和自得。

 那些小巷子很老,房子也矮小,但你会觉得很亲切,好像走回童年,仿佛祖母或母亲在小巷子的深处等着你回家,手里举着茴香豆。一种如归的暖意会从你的心底油然而生。

窄窄的小巷子里洋溢着温暖的邻里情。女人们站在自家门口相互聊天,顺便打量过往的的游人,当你看她们时你会得到和善笑意的回报,那是在北方的许多大城市中难以见到的。当你问路时他们会用夹生的普通话不厌其烦地告诉你,还会自豪地建议:“来绍兴一定要看八字桥的!”

可我偏偏错过了八字桥,是因为急着去沈园。

但绍兴的每一座桥都各有情趣,小的只有两条石板,简简单单,只可一人容身。但那被千万只脚磨得发亮的地方以及侧面挂着的潮湿的绿苔都透着厚重的沧桑感。

不但如此,绍兴的桥典故甚多,那是浸润着历史的“湿”文化: 因陆游的诗句“伤心桥下春波绿”而得名的“春波桥”,因乾隆皇帝掉下珠宝而得名的“珠宝桥”,因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善举而得名的“题扇桥”……当你跨越那一座座桥的时候仿佛在跨跃千百年的历史啊!

 在拱桥背上看乌篷船走过也是一种享受,那是比坐在船上还要美的。全方位看着那船家用脚躅船,从你脚下的桥洞穿过,然后到桥的那一侧目送着船家的背影渐行渐远,水波带走了留恋,水涡留下的是忆念,心中感受到的是独特的绍兴文化的巨大张力。

然后坐看那一座座被绿叶包裹起来的桥身:“春风又绿江南岸”、无处不在又是那样令人赏心悦目,实在是惬意之极!

在绍兴的两天匆匆,太匆匆!有收获有遗憾,还有更多的向往。

这里留下太多的名人足迹;大书法家,大文学家,著名诗人,革命领袖,巾帼英雄,……他们曾经的存在与过往令古城绍兴散发着一种令人仰望的不凡气度!

                                2006年初稿

                              2020年4月发稿

註:文中所有插图均为2005年现场拍摄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