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贵高原山高谷深,层峦叠嶂,森林密布。大山的皱褶里深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
人们常说在大山里十里不同天。离县城仅仅7.5公里的丙妹镇西南的岜(读biā)沙,竟然是那么与众不同!
这是贵州黔东南从江县的一个苗寨村寨。林木葱茏,古意盎然。树木掩映下的吊脚楼错落着,时隐时现。随处可见的上下下的青石板台阶蜿蜒着,曲折着通向幽深处不知所终。
刚到岜沙,天将欲雨,使这个原本就神秘的乡村笼罩着一层层迷雾。村子里静悄悄的,人们静静的走着。妇女们身着绣有色彩艳丽图案的民族服装,或挑着箩筐,或背着孩子,或打着雨伞,沿着坡道曲曲折折上上下下的行走在芭蕉树下吊脚楼旁,每每都是一幅幅绝好的画面!更加令人惊叹的是岜沙汉子,他们身著黑色左衽无领衫和黑色宽脚裤,肩扛火枪(要知道这是经过公安部特别批准的!),腰佩短刀与火药葫芦。更为与众不同的是他们用镰刀剃头,梳着相同的发髻,他们叫做户棍。连背着书包上学的男孩子也不例外!这些神奇的元素组合在一起,形成岜沙苗族人极具魅力的独特的民族形象。这种习俗源于一种质朴而又崇高的信念,对树的崇拜。大树通天接地吸纳自然之气,岜沙人觉得每个人都是一棵树,男子终生蓄发,头发中间绾起,周边用镰刀剃去,象征修剪后的通天树干。婴儿出生家长为其种树一棵,人和树一起成长, 离世时砍树为棺。在岜沙,树被尊为神,不允许随意砍伐,因此这里林木繁茂,大树参天,满眼葱绿。
有资料说苗族是远古九黎族首领蚩尤的后裔,逐鹿中原时,蚩尤被黄帝和炎帝联手打败,蚩尤战死,九黎族群南下逃避战乱,经过漫长的的迁徙之路,进入云贵高原的密林之中。这种说法虽然太过久远,但我想雁过留声,史过留痕。在他们远离故土的岁月里,在被迫融入当地社会与自然环境时,远古先民的生活方式被固执而又小心地保留,那是难以割舍的乡情!或者是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虽经数千年岁月磨砺依然难以磨灭,成为历史学家眼中的蛛丝马迹。
若不是在2000年被好事的摄影师发现,深山里的岜沙苗族会依然生活在自己的历史之中。
至于他们的发髻,我们在历朝历代的历史资料以及戏曲电影中已经屡见不鲜。男性的头发大都都是要绾起。但又随朝代和地域以及民族而各不相同。但岜沙苗人不同的是,到了当代,他们依然保留着这种发髻。还有他们无论男人女人都是一袭黑衣,想来是为了与环境融为一体,方便隐蔽。这似乎是中国许多高山民族的共同特点。正如云南的独龙族女人黥面的习俗,历史上是为了躲避频繁出没的土匪的抢掠强暴,她们很小就开始纹面。久而久之,美丑颠倒,以致一段时间成为一种审美。每个民族的生活习惯都有着独特的历史渊源和深层的文化原因。我们怀着敬畏之心在欣赏和了解的同时,也应该学习他们与命运抗争,与险恶的环境顽强搏斗的民族精神。
当人们纷纷用惊诧的目光打量着岜沙人的时候,他们却报以平和而友善的目光,目光中透着自信与自得。当外界猛吹现代风,时尚大潮迭起的大环境下,静处黔东南一隅的岜沙苗族人代代传承的是自己的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他们被人们称为“苗族文化的活化石”。还有西方人称他们为“活着的兵马俑”。我觉得他们是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活得很自我,骄傲着,自信着。他们与大山为伍,以树木为友,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这是他们的民族精神扎根的沃土。这种自信的力量源于对于传统的挚爱与信赖,对传统的坚守和传承又直接维系着社会的安定与和谐。所以在这里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安宁与祥和。
有人说岜沙是一座文化孤岛。但我以为这个孤岛不孤。如果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岜沙苗族的这一特殊的文化现象无疑是我们民族文化瑰宝中的一支奇葩。它植根于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沃土,只不过因为有着太强的独特性,因而具有太强的民族性。而这,正是我们需要努力学习与建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