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杨发恒的头像

杨发恒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11/16
分享

女排夺冠三十年


1981年11月16日,中国女子排球队在日本举办的第三届世界杯上,首次夺得世界冠军。三大球,率先冲出来的是女子排球,就是从这儿说起的。如今,已经整整三十年。

那个时候,我读高一,正一心向学。单纯,青涩,如同一张白纸,对外界的事物一无所知,对女子排球这一运动项目也知之甚少,直至郎平她们打出了名堂。

教体育的老师姓丁,身板高大、挺拔,黑红脸膛,白色背心配上两侧镶着白条条的运动裤,胳膊和胸脯上的肌肉清晰可见,人显得特别彪悍、精神。学校里有两个“右派”出身的老师,丁老师是其中一个,他讲话口音,跟我们不太一样,老家在哪儿,当时不知道,现在也没搞清楚。他有一个儿子,才上小学二年级,父子俩就住在学校的一间单身宿舍内。

丁老师长相凶巴,其实人和善,性格很好。班上有几个调皮学生,书读不进去,体育课也不安生,爱嘀嘀咕咕你推我搡地捣乱,他也很少怄气发火。大概是以为课堂学习已经很累,体育课上多些“小动作”,也是可以原谅的吧!

有一天,体育课少有的改在了室内进行,时间大概是11月18日或19日的下午。丁老师开门见山,一登上讲台就以高亢喜庆的语言说,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中国女排夺得世界冠军了!这节课我们学报纸!请大家一定要遵守课堂纪律!丁老师第一次特别强调了教学纪律,神情很激动,也很严肃,这在以前是没有过的。

为什么没第一时间学习,因为学校离县城较远,邮递交通不便,一天的报纸,要滞后二三天才能到。他把学校订的他能找得到的所有刊登有女排夺冠消息的报纸都拿来了,有厚厚一沓。

这届世界杯,中国女排共有7场比赛,每一场对手是谁,比分多少,谁得了个人奖项,都被丁老师介绍得清清楚楚。特别是对日本队的决赛,有一家报纸报道详细,中国队的一招一式、每一个得分细节都写到了,丁老师不但一字不拉地读,还加上自己的讲解,我们听得比现在看现场直播都明白、都兴奋。丁老师读得激情豪迈,富有感染力。袁伟民、孙晋芳、郎平、张蓉芳、曹慧英、周晓兰、陈招娣、陈亚琼,当教练员、运动员的名字出现时,他们仿佛就在我们面前,就在我们的课堂上。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丁老师读到“‘铁榔头’郎平”时,两个lang读音本来是一样的,在他读来却不同了,一高一低,一起一伏,加上他鲜明的外地口音,听起来格外有味道。下了课,丁老师的“‘铁榔头’郎平”仍久久地萦绕在耳边,女排战胜日本队夺冠的整个场面还展现在我面前。坐在后排的几个调皮生,笑他的“‘铁榔头’郎平”,他厉声批评了他们,甚至还让其中的一位站起来亮相。

郎平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世界女子排球“三大主攻手”之一,中国乃至世界女排的骄傲。退役后,她一直从事女子排球工作,曾出任中国、美国女排国家队主教练,意大利、土耳其等知名女排俱乐部主教练,现执教广东恒大女排。不管是任国家队还是俱乐部队主帅,也不管是在本土还是异国他乡,她身上始终洋溢着女排精神。

夺冠之后,一场学习女排拼搏精神的活动在全国迅速发起。才从十年文革走出来的中国,还有起步不久的改革开放,一切的一切,都太需要一种特殊的力量支撑和推动了。女排的横空出世,树起了一根赶超的标杆,也为人们注入一针强心剂,成为时代的最强音。作为学生,我们提出的口号是:学习女排苦拼搏,拼死也要考大学。不管结果如何,都要立足于“拼”,努力去争取。我们被女排精神感动着,即使是高考征程中的失败者,也懂得了女排精神的实质是什么。这对以后走好人生之路大有裨益。

我年幼时,只知道黄土、庄稼和身边的父老乡亲。上学,以为只是读书写字,不知道还有体育课一说。等到有体育课了,也没有明确的项目和从事的活动。尽管如此,学生们还是热切盼望着,因为上体育课不需要背着双手端坐在教室里啃那些枯燥的书本,等于放了风,老师哄着大家玩上一会儿,课时就打发过去了。到了小学高年级,见有老师和高年级的学生在打球,中间隔着一道网,拍过来打过去的怪有趣,才懂得是排球。

中国女子乒乓球厉害,很小我就知道。我家一面搪瓷盆的盆底上,就印有女运动员挥拍击球的图像,下面是“世界冠军”四个字。丁老师的读报体育课,让我知道了女子也能把排球打得这么好。此前,雄居世界排坛的是“东洋魔女”日本女排,这一次中国女排在日本家门口击败魔女,首次登上世界之巅,震撼人心,意义非凡。

从开天辟地,到完成“五连冠”的霸业,女排开创了一个辉煌时代。

因了那次体育课的全面学习,因了丁老师的深刻解读,女排、女排精神成了我们心中最美的风景。三十年来一路追着女排,看女排的报道,听女排的故事,欣赏女排的图片,所有关于女排的信息点滴都不肯放过,自己也从中感受到一种无穷的力量。

在这儿,不能不提到报告文学《中国姑娘》。这是一篇获得全国大奖的作品,写于1981年7月,发表于当年《当代》第五期。作品专门用一个章节的篇幅写了一位陪打教练,一个“女儿国里的小伙子”的故事,主角就是年轻帅气的陈忠和,当时才二十四岁,队员们亲切地称他为“小陈指导”,一说话还脸红。就是这位年轻人,在经过与多任主教练的磨合和地方队的摔打后,逐步成长起来。

2001年2月,陈忠和正式接过女排教鞭,并时隔多年,再一次把中国女排带上了世界的巅峰,2003年他率队以全胜战绩获得第九届女排世界杯冠军。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排决赛,中国姑娘们在0比2落后,看似绝望的险峻形势下,一个球一个球拼,一分一分去争,最终力挽狂澜,一举击败了志在必得的俄罗斯队。到嘴边的美食没吃着,那一刻,全世界球迷都欣赏到了中国姑娘们喜极而泣的欢庆场景,也看到了俄罗斯女排的领军人物莎拉诺娃以泪洗面的悲情。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前两个月,我奉命到福建沿海一线部队工作。有一次,外出执行任务,经过福清市音西镇,当听本地人讲徐云丽就是音西镇人时,我们很激动,都在为徐云丽、为中国女排能在家门口举办的奥运会上取得好成绩呐喊加油。

女排夺冠30年纪念日,也即2011年11月16日,在第11 届女排世界杯上,中国女排没能献上一场胜利,看似遗憾,但还是得到宝贵的一分,在争夺前三名、直接取得伦敦奥运会入场券的门票上,仍处于十分有利的局势。

对德国队的收官之战,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战,胜则直接进军伦敦奥运会,负则还要与其他队打更为玄妙的附加赛。在第二局中,身高1米96的徐云丽一人拿下8分,其中拦网得到了6分,堪称新的网上长城。第三局,又是徐云丽一锤定音结束战斗,3比0,中国队砍瓜切菜,干净利落地取得了胜利。徐云丽经常以替补的身份登场,有人说她是假替补、真主力、大杀手。

这是一支原本并不被看好的球队,年轻,缺少大赛经验,世界排名也不特别靠前。所以,赛后,主教练的一句话“你们可以去伦敦了”,姑娘们再也控制不住,一下子泪如雨下。也许,只有她们自己知道,哭意味着什么。

这一次,她们的拼搏没有白费、汗水没有白流,她们顽强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再一次得到了完美地体现。女排姑娘们表现出来的水准,令人刮目相看。8场比赛,场场有收获,所有比赛中都获得了积分,在参赛的队伍中是惟一的。

女排姑娘们善于用歌声表达自己的心声。从未尝过冠军滋味,她们唱出的是《洪湖赤卫队》的插曲,“没有眼泪,没有悲伤······”。如今,中国女排始终保持着以歌言志的传统,唱过很多歌,像《我的未来不是梦》《真心英雄》《相信自己》《让世界与我们共成长》《爱拼才会赢》。近些年唱得最多的当数《阳光总在风雨后》。

“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

是啊,风雨过后的彩虹最美,用拼搏用汗水换来的果实,最是丰硕、诱人!

三十年过去了,忘不了袁伟民、邓若曾、张蓉芳、陈忠和这些金牌教练,忘不了那么多的优秀球员,忘不了带我们读报,把“‘铁榔头’郎平”说得那么动听的丁老师,更忘不了激励着人们前行的女排精神。

                                                                            

                                                                                       2011年12月7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