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杨发恒的头像

杨发恒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7/21
分享

渴望的心

这些年,我多数时候是居住在不同的城市里,看惯了耸入云天的楼宇和斑斓多彩的霓虹。多少个日子里,都特别渴望看到乡野没有亮光浸染的夜色,还有夜色笼罩下的宁静和纯粹。

每次回到乡下,一天的忙碌过后,我会选择把自己孤独地融入夜的黑暗之中。在庄稼夹道的村路上游走,在自然生长的密林间穿行,在什么也看不到却又偏偏想看到些什么的夜幕下徘徊、观望。在我看来,这是不可多得的消遣和怡情方式,别有情趣。每每如此,我都会如获至宝,羽化一般兴奋异常。

村里人是极不情愿走夜路的,除非万不得已,非出门不可。什么事呀那么急,不能等到天明吗?!不糊涂而又对乡下生活略有所知的人,都会这样说。见天强体力劳动,压榨得人一到天黑就想着倒头睡觉,很难再去想着别的。如果硬要脚底下摸着到哪儿去,无异于雪上加霜,多遭罪。

时至今日,村民黑夜抢收时的情景,还经常在我心头闪现。眼看大雨将至,打麦场上等待脱粒的麦子没垛起来,才晒下的红薯片还摊在地里,没采摘完的棉花还白花花地开在枝头,人们便果断出击,与天气赛跑,眼前的黑暗仿佛被焦急的目光驱散、剥离。摸索着,匆忙将即将到手的劳动成果归拢或收回,尽可能地在雨来之前,把它们安顿妥帖。如果没有这样急救式的夜间劳作,就可能因一场雨的浇淋,毁坏掉一个季节的收成。

去年回河南老家,有一天吃过晚饭,我又照例到村外沐浴夜色。快出村口时,我猛然发现有个男孩蹲在一栋房子的后面,手机屏幕在他面前闪动着微弱的亮光。要不是收脚快,差一点儿踢在孩子的身上,我吓了一跳。天已经很热不说,那孩子穿着小短裤,光膀子,脚穿的也极可能是拖鞋,没有看清楚,要多招蚊子有多招蚊子。我问他是谁家的孩子,怎么在这儿。

孩子说,他一会儿就回,只差最后一道题了。

我顿时明白了,孩子为完成作业,在寻求网络的帮助。回家上网不好吗?

孩子说,他这就回去了,明天还要起早上学。

第二天,见到孩子的父亲,是一个比我小几岁的晚辈。这位父亲说,还不是自己的学问浅吗,要是能解答孩子的问题,也不至于在人家屋后面上网求解题的方法了。他的手机流量有限,时常处于脱网状态。孩子因为急用,就去蹭了网。那wifi四处漫流、散发,不用不也可惜了,孩子的父亲憨憨地笑了。最近数学教学进度快,他的儿子有了不会的题目,一时又不方便请教老师和同学,就走上网求解的捷径。

城里的孩子,有了作业难题,也会扒拉着在网上寻求答案。同是求学,这一点上,倒不存在城乡差别。还是同为求学,古有凿壁借光和囊萤映雪,古往今来,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同样可见一斑。

一张纸就能把阳光挡着,无线信号的生命力却强大无比,一层钢板也休想阻隔。那个凿壁借光读书的少年,最后一定被借了光的邻居发现了,邻居什么态度,不得而知。现在蹲在墙跟蹭wifi的少年,学习抓得紧,是想通过无线信号,探知未知的世界。

晚上同游的侄儿说,说不定那孩子在玩网络游戏。出现这种情况,也有可能吧,爱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可是不,此时我宁愿相信,在他尚未成年的天性里,一定在迸发着求知向学的愿望,那么顽强,那么执着。这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和未来,也是社会的。

不同时代的少年,不管当下情景如何,他们都拥有一颗渴望的心。

                                                                           二○一七年五月二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