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伍楠的头像

伍楠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401/06
分享

情系北大荒,泪洒白桦林

走在生命旅途的人类,总会遇到:生、老、病、死。其间有幸福,有荣耀,有痛苦、有低谷。人生之路如同行走在平衡木上。困难激励强者,颓废拥抱弱者。谁战胜了苦难,谁就获取自身的社会价值;谁失败了,像一片枯叶,消亡于尘埃之中。而内心强大的人,不惧怕“失败”,他们擦净伤口重新伫立在天地之间,向前,向前……正如巴尔扎克所说,“苦难是人生的踢脚石,强者的财富,弱者的深渊”

读 韩湘生的作品集《那一片遥远的山林》,读懂了在那特殊的年代,一群热血青年,他们将青春奉献给了那片广袤的黑土地,他们性格善良,纯情,乐于献身,以顽强的意志得到当地农民的赞许,并在战友们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特殊的环境,艰苦的岁月,这一切给强者历练了意志。几年后,他们成为国家的栋梁。他们生活过、战斗的地方被编成了一幕幕戏剧。

《那一片遥远的山林》是作家在1969年下乡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参加劳动,历经九个春秋。多少年后,作家满怀真挚的情感,用饱满而细腻的笔尖抒写那段艰苦的岁月战友情,老乡情,人和动物之爱。作者对这片黑土地的一草一花、一情一景,用激情写下九年来第二个故乡,令人感怀一件件故事。大兴安岭每一帧帧画卷,在作家笔下显现轻松,欢快,深情;与人为善,与物为友。读这本书让人感悟到:“人与动物之间的亲密无间,成为了一种永恒的信仰,让人们深信和谐共生是世间最美的风景。”虽说此事已隔四十多年,在今天读来能使每一人,身临其境,感怀于胸。

作者现任《黄土文学》副主编,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小说学会会员,中华知青作家学会副主席团成员。多篇文章全国获奖,被读者称为从黄土地走出来的优秀作家。

作家用六年多的日日夜夜,边写作边采访很多亲人、战友、当事人。《那一片遥远的山林》书中每段文字都是对白桦林,白雪,蓝天的敬畏与爱恋;对黑土地的小动物的善待,对那里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都是感动,有激情,有泪水,有思念;作家同亲人们,战友们的悲欢离合向读者呈现出一篇篇带着泪水的文字。

每篇文章突出一个“情”字。作者对动物的情,对战友的情,对乡亲们的情,以“情”字为主题构建一段段感人的故事。作家以饱满热情激励着自己,同艰苦的生活做顽强的斗争,在今天看来也是一部正能量的作品。尽管我们现在的青年人对那段岁月非常陌生,但是通过作家朴实的文字,得知那段历史,知青们火热的青春在沧桑的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读一文:《荒原上的狼》写的是孤狼吃掉作者饲养的“老妖婆”的母猪,最后被肖连长和战友将狼击毙。“老妖婆”和孤狼一同被食堂做成了一锅肉食。作者并没有心思去吃,他的心潮是翻滚的,文中写:“我含着泪水对着小猪们说,你们都是那天晚上,我冒着凛冽刺骨的寒风和飘飞的大雪接生出来了,从此以后,你们再也见不到你们的妈妈了。”读来不觉让人眼睛湿润。

读一文《我与枣红马“161”》讲的是从沈阳军区军马场淘汰下来的一批战马。作家也经常把家中寄的食品分给战马吃,有时偷偷把豆饼送到战马嘴里。两年来同战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走的那天,风萧萧,灰蒙蒙的,天上飘着细细的小雨,我亦步亦趋是那么依依不舍,那群小猪一直追了我很远,我才让其他饲养员把小猪哄回去,那天走时我没看到“161”。那天我也深深的知道,“161”一定也会想我的,因为那天我感觉到自己的心跳是如此的极剧烈和不安……”

读一文《一窝小老鼠》的背景是作家被派到毛兰河的一个林场去教林业工人们排练节目。一个星期后他回到了连队,到晚上睡觉时被窝里有十几只小老鼠。提起老鼠没有一个人不讨厌的。而作者细致写道:“它们红嘟嘟地互相拥挤着,张着小嘴,好像向我要吃的,被子被老鼠咬得乱七八糟全是窟窿,连褥子都是鼠尿,这种场面把作者气得都蒙头转向了,因为这被子是妈妈省吃俭用向邻居家借了好几尺布票买的,为了给自己的儿子……”作者当时非常的气愤,从门后操一块大土坯,一心把这些可恶可气的小老鼠拍死,但是看到小老鼠那粉红色的小嘴,小舌头,互相挤着簇拥着,他的心软了,他把这一窝小老鼠放到了小仓库的旮旯里。“我想小老鼠的妈妈闻到气味,一定会找到自己的儿女,我总是还喃喃对这些小老鼠说,我不怕你们了,肯定长大以后不要去做坏事好不好?省得让人们都讨厌你们啊。”这些令我们非常厌恶的老鼠在作家的笔下都写得那么的有情,那么怜爱,用他怜悯之心,人性洁净的“善”字,在笔下淋漓尽致地描述了出来。

作家同战友三人为一组去二抚路的地方砍柴。在白桦林中看到一只雪白的野兔子,被套子套住,雪白的毛同积雪化为一体,兔子的眼睛像蓝宝石一样美丽。“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雪白漂亮的兔子,它那么可怜,那么无奈,那么令人心痛。我轻轻走到这只兔子跟前时它几乎不会动,我仿佛看到它的眼里流着泪水。……我紧紧地把这只兔子抱在怀里,用手掸掉了它身上粘着的雪花。我怕猎人马上会赶到,又怕同事们发现这只受伤的兔子,我紧张地掏出了兜里的手绢,细心地裹在它那条受伤的腿上,生怕弄疼的,还自言自语:你赶快回到你的窝里去吧!千万千万不让人再抓住你,愿上天保佑你,我把它放在雪地上,看到那只漂亮的雪兔子,一瘸一拐地回头张望着我后,我随手折断一根树条,把兔子跑的方向的脚印扫掉了,抬头望着北大荒湛蓝湛蓝的天空,它像镜子那样明净。我长出一口气,心里十分舒畅,感觉一切是那么美好,那么令我欣慰。”这是《那只受伤的野兔》文中,作家重“情”描写一段文字。

我记得有一位作家写道:这个世界上从来都不缺少心存善意的好人,缺的是历经生活的艰难和痛苦,生活的打击,在泥泞中前行但仍然保持善良的人。在当今的社会越来越多的人,面对善良这个选项时,选择绕道而行,冷眼旁观。而这本书的作家对“人之初,性本善”的诠释,在他的笔下产生那么多的灵性,那么多的爱。其中《我与那只黄鼠狼》属于作品中的佳作。

作者写动物到达了一个更高的境界,展现更高的人性化,一个充满真挚感情的人与动物友好的画面,读后让人回味。“我为它打开笼子那一刻,那只黄鼠狼高兴地不停在地上转着圈,在灶台上窜上窜下的,眼睛瞪得圆圆的,望了我片刻之后,才从帐篷里,它每天偷馒头,偷大饼那个洞中迅速窜出去。我也紧跟着走出帐篷,发现这只黄鼠狼并没有走得太远,它远远地冲着我使劲地晃悠着那蓬松美丽的大尾巴,尾巴抽打在尚没融化的积雪上,晶莹的雪花在地上飞舞,闪着层层亮光。它不停地转着圈,好像在感谢我,又好似为我跳一段优美的舞蹈。”这一段人与动物共情的文字具有艺术的感染力。

南怀瑾先生说:生物跟人的智慧是相通的,这是层次的差别。凡是宇宙间的生物,有血有肉的,思想和智慧差距不会太远。我们看到生物就说没有智慧,一条鱼,一条虫,它们有语言,有它们心态。

有一次作家和战友们到林中深处伐木时候,不知从哪里突然蹿出十几头大大小小的狼群呼噜噜从他们面前奔逃,把大家吓得腿都颤抖,眼睛发直,手心都冒了汗;两个女同志吓得妈呀,妈呀,一直哭坐在那里瘫在地上起不来了。 “万物皆有灵”动物是有灵性的,你不去伤害他们,有可能它们也不去伤害人类。记得几个月以前,云南的大象向北迁移的时候,人类并没有驱赶大象家族,而是建造一个“人象平和”的世界。森林消防人员和村民们用菠萝、玉米在大象的过往之地给它们送上爱吃的食物,让它们尽快地返回自己的家园。这本书的这篇文章,对当今读者来说也很有教育意义,值得我们这一代人认真地阅读。

作家第二个“情”,体现在战友情,老乡情,这种“情”化作了与他们之间的爱,如《兵团情战友情(之一,之二)》《我的病友卢同善(之一,之二)》还有,《小四》,《邂逅》《漫漫回家路》《忆战友隋玉和》等作家用深情细腻的笔调,写出一幕幕人性间的爱,并折射出人性的闪光点。

正如薄伽丘说过:友谊真是一样最神圣的东西,不仅值得特别推崇,而是值得永远赞扬。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艰苦的生活中,作者有坚强,善良和感恩之心。他热爱大自然的美丽,也珍惜自己的生活和那些通人性的动物都给作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人生的磨难,不一定让你变得更加优秀,但让你变得坚强,让你变得更温柔更善良,更变得关爱他人。

正如文章最后,作家饱含热情地写道:“北大荒的沃野孕育着绚丽的生命之花,让他们怒放光彩,那一点一滴在我们心中闪烁闪烁。这是一切万物与大自然的赋予,才能让我们谱写出一曲荡气回肠的、北大荒兵团战士的豪迈的颂歌……”作家一字一句记录了自己在北大荒生活的那一段难忘的岁月,每字都是“情”字对黑土地的情,对战友的情,对动物的情,对老乡的情,处处都有“情”字;艰苦的岁月,用“情”字把所有痛苦完美地淡化了;用“情”字写出了黑土地人的心灵与动物之美。

通读全文每段文字,每句话在书中闪烁着人性光辉的亮点,一个对世界充满爱的亮点,很值得在那艰苦年代生活过的人们和生活在现代人们,还有不知道哪些年代的人们值得一读。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