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杨德胜的头像

杨德胜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1/02
分享

至爱亲情

生命中,虽不生我养我,却同样如太阳月亮照耀我的,是岳父岳母。可比父母之恩的是,他们倾全部身心养育了一个优秀的女儿,并选定我做他们的女婿。儿子是树,可做房梁。女儿是竹,可歇阴凉。选女婿比选儿子难,父母选儿子,属于别无选择,也不用考察,没有参照。而选女婿不一样,至少有几年的考察期。要把女儿的一生托付给我,也是他们一生作出的重大决定之一。虽然,他们看着我出生、上学、长大,知道我出身贫寒农家,如果凭家境,他们家比我家高出几个等次,所以,他们不是让女儿追求门当户对、荣华富贵,只投着,起码他们的宝贝千金下嫁给我,不能挨饿受冻,希望能过上比较体面的生活,不至于回娘屋拿米拿布。同时,也体现在了天底下最大的信任,也是对我天恩地情。自从有千里挑一的姑娘踏进我低矮的家门,命运之神开始垂青于我。脱离父母的胎壳,有了独立的门户。我家如旭日东升,皓月普照,蓬荜生辉。

岳父母都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六七岁时,迎来新中国,赶上好时代,上夜校,上文化补习班。岳父自幼好学上进,品学兼优,上过中学。那时的初中,相当于现在的专科学历,他成为生产队百里挑一的知识分子。毕业后,参加农业社劳动,耕田耙地、栽秧割谷、背柴挑粪、打墙砌坎,样样做得精巧。劳动之余,跟师学医。十八岁当上公社卫生院医生,他切脉看病,內科外科、针灸推拿都娴熟。可在一九五九年至六一年自然灾害时期,农村闹饥荒,加之爷爷奶奶、父母年迈,家里没有强劳力,日子过得兮荒。他权衡利弊,还是尽孝为重,于是果断辞去公职,回家照顾老人。可辞职,没辞医术,回家来给社员(村民)看病,比在公社卫生院还忙。那年月,农村缺医少药,生病后,依靠土医土药土单方,大树挂红,庙里上香,老爷面前磕头,观音土当药。如治不好,大多是拖,拖不好,就看生命的造化。

大医若神,小医若佛。岳父算得上是第一代赤脚医生,方圆几十里,无论男女老少,大病小疾,都服他开出的灵丹草药。伤风感冒,发热咳漱,跌打骨损,外敷內饮,温汤祛疾,清热解毒。大山是药房,百草是药引,堂屋是诊所,鼎锅是药罐,随手采几味草药,用砂罐、鼎锅煮汁,病人喝了就好。他不仅分文不取,还贴茶水,贴工日。一有病人,家里的事总是丢在一边。生产劳动,重活累活,他从不误工,有时累得浑身无二两力,有病家来请,他空着肚子,丢下锄头,提起药箱就往病人家跑。他想着,都是在一个寨子地里刨食的乡亲,有难能不帮,有病能不抢救?治病如救火救命,来不得有半点怠慢和迟疑。

 岳父才思敏捷,能说会道,精于策划,会打算盘,字写的周正,成为生产队当然的支客师(指红白事主事的人),有砌屋开工、上梁、结婚、打喜(指生育儿女)、白事(丧事)都要请他规划,到现场安排。有邻里纠纷、婆媳矛盾、兄弟分家、争地界屋角,请他调解,要找到他拿脉决断,发句话,才有底气。他成了多面手、万金油、救火队员,艺多不养家,可少了他,一个村寨,就会停止运转。

 岳母贤淑聪慧,不仅会一手精湛的针线活,家务农活也是全能选手。屋里,虽然家具不多,但一尘不染,三和泥(石灰、河沙、土)地板,也擦得发亮发光。屋外果木葱茏,桃李杏梨,百花争春;盛夏,红果压枝;入秋,柑柚献金,井然有序。她是有名的局匠(厨师),土家十碗八扣,火锅煨汤,荤素搭配,满席溢香,打豆腐,蒸肉糕,做米酒,漓苕粉,磨橡子豆腐、魔芋豆腐,门门精通,都是原生版独创技能,都是风味独特的非物资文化产品。

爷爷的绝活是下平洛河网鱼,每次撒网,鱼儿相约往他网里钻,收获半笆篓回来,岳母用清油煎酥,放葱蒜姜末、藿香叶,文火煮几分钟,气蒸醇香,从灶屋弥漫出门,瓦缝飘逸,经风传讯,香醉一个村寨,让人羡慕得流出馋涎。每次烹鱼,孩子们馋猫一样,围着锅台站着,不时从锅里叼个鱼安慰肚里的馋虫,齿香舌醉,待一木甑金包银饭喷出横气,一家八口人围桌而坐,品尝岳母独创的藿香鱼,嚼骨喝汤,享受人间美食,提升着一家人的幸福指数。

 每年栽秧、割谷季,生产队要安排吃集体饭,全生产队男女老少来会餐。队长就安排岳母做饭,队里出米出油,借地借灶借锅,实际是借她的烹饪专利。岳母大秀厨艺,全队的二百多人吃了个锅碗钵底朝天,个个胀得嗝吔吔声,有的胀得挪不动步。社员问:您,做的米汤洋芋片,让我吃得舍不得放碗,真胀得死人!岳母说:一颗米做无数样的饭。好吃(馋嘴)包,总是别家的饭好吃。

 与妻子结婚后,我还穿过岳母做的布鞋。纳布鞋,是岳母在忙碌之余的拿手活,晚上把家人安顿好后,她就蘸着月光、油灯,开始飞针走线,如春蚕吐丝织茧,全布料铺鞋底,线索锁边,底板上,用白麻索绞出中国结吉福图案,针窝均匀,如秧如苗排矩布阵,鞋帮用白布作衬里,外面用黑色灯芯绒,捧在手上,厚重,沉甸,精致乖巧,堪称完美的工艺品。穿在脚上,如母亲用手心熨着,温润棉实。那年月,有一双布鞋,就是我最大的一笔家当。我只穿了几次,就一直放在箱里留作念想。以后,无论穿皮鞋,还是旅游鞋、休闲鞋、布鞋,都比不上岳母做的千层底慰贴,也穿不出那般亲情味道。

三十多年后,岳父岳母都近八十高龄,每次去,他们把最好的做给我们吃,时常捎来肉糕、洋芋泡、稀广椒、榨广椒、魔芋豆腐、橡子豆腐、米酒、豆腐乳,都是他们亲手做的,还是三十多年前的原味。这些食物,是土家美食的经典,好多已经失传,是现代城市生活的珍稀物、奢侈品,勾起我们对美好岁月的回味。

在岳父岳母心目中,我们永远是个长不大的孩子。愿一生有他们宠着爱着,直到地老天荒……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