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2024年10月26日,上海依然飘着毛毛细雨,雨丝缠绵,将江南围绕在细腻的柔软之中,温润着每个人的心房。这一天,淑君与妞妞按旅游攻略,带我们到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华艺术宫参观。当我们从淑君的车上下来时,宏伟壮观的中华艺术宫映入眼帘,立即被这座以大红色为主色调,气势恢宏的宏伟建筑所吸引,斗拱型建筑层层叠叠酷似一顶古帽,向世界展示中华千年的文化底蕴,被命名为“东方之冠”当之无愧。而没有想到的是,此次一行,圆了自己多年的一个愿望,看敦煌莫高窟展出。
当我们步入这宏伟的艺术宫殿,一幅巨大的广告出现在眼前,“何以敦煌”艺术大展重磅亮相,“在上海看敦煌”,不免惊喜万分。到敦煌莫高窟一游是自己早年的愿望,可大半生没有条件出行,而当条件允许了,身体又不给力了。此次上海一游,圆了我梦寐以求的愿望,怎能不高兴异常。
淑君给我们每个人租了一部“电子语音导游讲解机”戴在耳朵上,妞妞指导我如何操作,每到一座石窟前,输入石窟编号,就能清晰倾听导游的讲解了。
此次“何以敦煌”聚焦敦煌莫高窟的文化、艺术,历史,以“文物+复刻经典洞窟+壁画彩塑”形式,调集了大批珍贵文物及临本,1:1原窟复刻莫高窟经典石窟群。展出许多来自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佛像、文物等珍贵艺术品。壁画中的线条细腻,色彩鲜艳,而佛像和文物,则无一不显露出我们祖先无与伦比的智慧和中华千年的历史沉淀,让人忍不住为我们的祖先匠心独具赞叹不已。
印象最深的是194窟的菩萨。菩萨的身姿端庄而轻盈,仿佛行走在云端般飘逸。头挽双鬟髻,面形丰圆,曲眉细眼,隆鼻朱唇,且蓄胡须,身着圆领无袖上衣,披巾回绕,长裙覆脚,圆润的双臂和轻盈的体态,表现地恰到好处。
在众多的石窟里又见许多佛像均蓄着胡须,感到疑惑。就与推着我轮椅的淑君探讨,蓄胡须的缘由。哦,原来佛像胡子的根源来自于古印度西北部犍陀罗初期的贵族形象,而依据则是来自译经僧们对于佛陀形象的描述,被移植在符合当地审美观所创造出来的佛像上,方结了疑惑。
而当看到61窟《五台山图》,更是令人震撼。这幅最大的全景式历史地图,描写风景、人物,寺院、佛塔、桥梁,还有佛经、农人、制陶、打猎、晚宴……场面栩栩如生,充分反映当时百姓的生活。
令人惊叹的还有莫高窟第17窟(藏经洞),从4—10世纪洞内藏有的写经、文书壁画、供奉的各种佛、菩萨、佛经故事画、手写本文献、各种文物、绢画、版画、刺绣和大量书法作品竟高达4-5万件。
导游娓娓道来,莫高窟开凿自北凉,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10个朝代,前后持续1000多年。看着石窟壁画富丽多彩,山川景物,亭台楼阁、山水画、花卉图案、莫高窟壁画上反弹琵琶的飞天仙女的形象,衣带飘举,轻盈多姿,栩栩欲活;还有当时劳动人民进行生产的各种场面,把中华民族千年的民俗风貌和历史变迁艺术再现;每到一个石窟,语音讲解机都会传来导游一个又一个的佛经故事,仿佛自己又回到童年,听那美丽的童话故事。
看敦煌莫高窟的千年历史发展过程,这座石窟艺术宝库是祖国各民族的人民共同创造、传承、发展;也展现了中国千年文化的多彩和博大精深。融合了印度、波斯、中亚和中国的艺术风格,形成了独特的敦煌艺术品味,展现了古代丝绸之路融合的多种文化元素的特色。敦煌莫高窟所珍藏艺术珍品是中外交流的瑰宝。让人们感受到了丝绸之路上文化交流的魅力,敦煌莫高窟已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在回来的车上,淑君问我的感受,我回答:“震撼,为我们的民族,我们的祖先骄傲;痛心,1000多万件的中国文物流落世界,被英国、法国、俄国、日本等国家非法掠夺、被盗,流落到世界40多个国家,怎不令人痛心疾首。”
据统计仅英国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就有23000余件中国文物,这些被掠夺的珍贵文物,包括中国整个艺术类别,石器、彩陶、青铜器、铜镜、漆器、造像、青瓷、钧窑瓷器、青花花瓶掐丝珐琅,跨越了整个中国历史。
愤慨叹息,车内沉寂,相信孩子们一定与我有同感,多么期盼这些珍贵的文物能早日回归祖国的怀抱呀!每个华夏儿女怎能不期盼,怎能不会意识到,传承保护文物,就是保护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就是维系本民族的根基和血脉呀!
“在上海看敦煌”圆了我多年的愿望,对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也定然产生深远的影响,受到思想的启示、精神的升华、灵魂的洗礼,自豪之情会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