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信忆师
这封书信,非是家书但胜似家书,静静夹在我的书里,已经尘封十八年。出于我对写信人的敬重,信札始终保持着最初叠信的原貌——那是一截宝塔的样子,驻守在思念的长河,一股暖流娓娓道来:
小昆:
你好吗?你的来信及字画我都收到了。因为我搬家到现在近九个月了,尚未搬进新居。没有固定的地址,所以也没给你回信。再加上我这个人有不爱回信的毛病,故到现在才给你回信,请多谅解。
说实在的,小昆,你是我所教学生中,让我最惦念的一个。虽然我们之间没有什么来往,但是每当我闲暇之时,你的身影总在我的眼前晃动。不知是因为你从小缺少母爱,还是因为你有病的父亲对你不能全身心的投入,或许因为你的忠厚、老实,总之你使我放心不下。我曾在家里这样说过:“我要看看小昆的学习发展如何,假如他能考上重点高中的话,家中没有条件,我要肩负起这个担子,供他上高中,上大学。”但是遗憾你没能上高中,我想只能将来早就业了。这样也好,你的父亲也能早得济。
收到你的信之后,真的使我很开心,不知怎的,我的心里轻松了一大块,这种心情只有我自己能体会得到。我觉得,我们的小昆很了得,不但能自食其力,还能把自己的写作能力发挥出来,成为“北方文研所少年创作中心”的创作员,我为你由衷的高兴!我希望你发展自己的特长,多写些东西出来,来证实自己的能力。
王晓安、费健今年7月9号面临着高考,这是他们生活中的又一个转折点,他们又面临着考验。马上就会知道结果的,王晓安经常到我家来,费健的情况不太了解,毕业后只见过一次。
我们的新家就快收拾好了,暑假准备搬进去。拾掇这所房子很操心,总算是收拾好了,欢迎有时间来家里做客。感谢你的来信和字画,别不多谈。
崔桂芝
2000年6月29日
这是我初中班主任崔桂芝老师,至今留给我仅有的一封信。怀古伤今德师本,沐仁浴义铸品行!听说,崔老师的孩子毕业落户北京,她变卖了老家的房子,也举家迁往北京。十五年音讯全无,我常常想起崔老师,想念她的迫切不逊于我对母亲的怀念。为何这般情深义重,谁人可知?
当年我一个缺少母爱和父爱的恰少年正是风华正茂的时候,却经历着春苗凌寒之痛,时时回旋在辍学的边缘。是崔老师在此时以老师的角色,诠释了母亲的伟大。她能在走进校门的那刻,体会到我身上的寒冷,赶在早自习前就已把家里的衣物取来为我御寒;她能为了给我买一双球鞋,一上午跑市场两次;多次上心为我解决上学的困难……
崔老师一身正气,当别的老师全心全意“响应”校领导的摊派时,崔老师却从不做没有底线的事,她人格的锃亮让我在少年时就倍感钦佩。也是因此崔老师未能摘得特级、一级教师的桂冠。可她的教学成绩却在全区名列前茅,享誉全区,还被教委拍成教学专题课,全区推广学习。崔老师于一身淡的这般可爱,这是事实给予她大中至正最佳的褒奖。
我到北京工作后,崔老师还曾关心的跟我说,她儿子的名字,在中国财经大学(或是政法,我如今已经记不清了)。她担心我在北京没有人照顾,说我有困难可以去学校找他。我可以从如此响亮的高校的名字和让我提名找人的自信中,感受到这种佼佼者的成功与人品精湛的紧密结合。肯定必定证实了她教子有方和以好人好报的有力。
而今,我常常想起往事的点滴,无疑老师、同学都是我无法磨灭的记忆。饮水思源,我无比感激。他们都曾经帮助过我,他们那时还都是青涩朴实的孩子,还没有大人的思维和成熟的处事,但在老师耳濡目染的影响下,都经历了难得的成长。
可惜,中学的三年里,我深受他们的关爱,却没有向大家真诚的道一声“谢谢”!是他们在崔老师的带领下,用大爱使我在中学没有掉队,没有失去学习、成长的机会,以及做人的道理。许多同学如今已经不知身在何处,他们也无法真正体会到,毕业的二十一年里,我这个老同学还对他们无限感激和无尽怀念、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