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的东方——中国,有条从远古走来的东方巨龙——万里长江;在长江流域的楚汉大地上,有一支从先秦走来的中国土类乐器——嘉鱼“呜嘟”千年绝响。一曲曲音色古朴浑厚、哀怨长鸣的呜嘟独奏曲《橘颂》《哀郢》《国殇》等动人心魄,仿佛向人们诉说着爱国诗人屈原忧国忧民的悲伤情怀,又仿佛把人们带到了二千多年前列国分争古乐哀鸣的先秦春秋时期。在《诗经·小雅·南有嘉鱼》的江南水乡,故国神游的三国东吴圣地二乔故里——湖北嘉鱼,一曲曲音色圆润、浑厚悠扬、古香清幽的《野洲情趣》《耕耘》《思念》《游子吟》等的原创呜嘟曲在水上之城旷世绝响。呜嘟是从荆楚文化遗存中发掘出的乡土乐器,是我国迄今为止唯一能演奏和声的土类乐器。伴着奔流不息的长江之水,如泣如诉地传颂着一个中国当代土类哨口吹奏乐器发掘人,世界上唯一的土类民间乐器“呜嘟”传承人,被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誉为发出“来自人类最初的声音”的“东方之子”,开中国土类哨口乐器之先河的呜嘟发掘者,湖北土类音乐人——毕寅生嘉鱼呜嘟的传奇故事。
湖北省嘉鱼县地处长江冲积平原,云梦泽八百里,位于鄂东南长江中游南岸。上接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渺;下连九省之通衢,商贾云集。有《诗经·小雅·南有嘉鱼》云:
南有嘉鱼,烝然罩罩。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
南有嘉鱼,烝然汕汕。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衎。
南有樛木,甘瓠累之。君子有酒,嘉宾式燕绥之。
翩翩者鵻,烝然来思。君子有酒,嘉宾式燕又思。
嘉鱼县因取诗经之义而得名。嘉鱼县古名沙阳堡,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置沙阳县,属武昌郡。
“呜嘟”作为一种民间的土类吹奏乐器流行于春秋时期吴国、楚国一带,常为酒宴助兴乐器之一,可能属隋州曾候乙编钟之和乐。历经几千年风雨几尽湮灭。20世纪80年代,但在嘉鱼县陆溪、簰洲湾、渡普、朱砂一带民间仍然流传着牧童唤牛晚归的简易“吴嘟”,也称“叫叽儿”,旧社会叫花子有用泥哨子沿街乞讨。簰洲和陆溪一带民间俗称“吴嘟”。
呜嘟是中国土类音乐文化的根,是当代世界独一无二的民间土类乐器,迄今为止中国唯一能演奏和音且有哨口的土类乐器,现存于湖北省嘉鱼县。1993年43岁的毕寅生名字已编入了《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嘉鱼呜嘟2007年列入湖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音乐名录,增加了嘉鱼文化的底蕴。1995年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东方之子》栏目一至四频道播出了毕寅生的呜嘟探索与发现成就。2012年中央电视台《北纬30度·中国行·远方的家》播出了专题制作片《楚韵呜嘟》。毕寅生携呜嘟出访美国、韩国、泰国等。嘉鱼呜嘟闻名全国,享誉海内外。一个基层文化科技工作者——毕寅生,三十多年的呜嘟研究历程,为中国古代土类音乐史增加了沿革厚度。
一种地方特色乐器,说它是乐器,一是因为在改良发展过程中它是通过省级鉴定的;二是全国文化科技大会(南京)上,土类乐器革新它是唯一项目;三是在第三届中国艺术节(昆明)上,被誉为“为中国民族乐器做出了贡献”。
传统捏吹呜嘟的历史沿袭,是民俗文化的一部分,民俗文化又是中国音乐文化的根基,坚守民族文化根基,就是继承弘扬民族文化的具体表现,不让中国音乐元素丢失,坚守中国音乐文化精髓,坚守中国音乐文化精神家园。继承与发展,都应是在保持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元素中进行,而不是西化,丢掉自己的东西。呜嘟,正是这样的继承与发展,改良后的呜嘟,在音域、音准、音色和规范演奏等方面在中国土类吹乐领域,作出了里程碑的贡献。呜嘟,不是凭空而来的,有着漫长的民间传统沿袭,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之瑰宝。
从嘉鱼牧童手中的泥哨到音乐殿堂的呜嘟,走过了挖掘发展,调研报告,声学测试,研制扩大音域音量音色音准,发表论文,创作呜嘟曲,全国各地演奏,国家级的比赛,出访海外文化交流漫漫之路;从嘉鱼乡村走进省城、首都,进而走向世界,形成具有民族风格的土类音乐文化,经历了三十年的推敲打磨,艰难曲折的人生经历,得天独厚的音乐禀赋,凝聚了一位半盲残疾音乐人毕寅生的心血和汗水,从而成就了中国呜嘟,也成就了毕寅生。
毕寅生男1950年出生,湖北省嘉鱼县文化馆呜嘟演奏家。自幼半盲,13岁学习竹笛演奏,16岁登台独奏高难乐曲。早年在武汉从师于全国著名笛子大师孔建华老师,后又在孔建华老师引荐下,从师于中国古埙演奏第一人——赵良山先生。毕寅生,一位中国社会音乐研究会会员,副研究员,国家二级演奏员,共产党员,湖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咸宁地区音协常务理事。自1985年开始,潜心寻找、挖掘、研究远古失传土类古乐器“呜嘟”,用他音乐人的天赋和才智,历尽千辛万苦,用他失落的右眼和只有弱光的左眼寻找音乐遗世的光,用心灵的眼睛探索发现人类最远古的土类乐器,耗尽毕生心血,饱尝人间辛酸,历尽世间沧桑,可谓“一生音乐半世泪,呜嘟不死艺术魂”,最终寻找到了人类最早的土类吹奏乐器,挖掘开发出了楚韵呜嘟。由毕寅生亲手制作的呜嘟,并为呜嘟创作谱曲,以他精湛的吹奏技艺,在中国当代土类吹奏音乐历史上,第一个将千年绝响《嘉鱼·呜嘟》搬上了中国·北京的神圣音乐舞台。1986年,毕寅生带着他研制的中国土类和声乐器呜嘟和自己创作的呜嘟曲《野洲情趣》参加了“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比赛”,首次在北京获得了国家文化部、广电部颁发的创作和演奏两项铜奖。呜嘟之声,一曲奏响,万物空灵,低沉圆润,古朴醇厚,穿透时空,远古飘逸。毕寅生艰难曲折的人生经历,得天独厚的音乐禀赋,造就了毕寅生的呜嘟传奇。
1950刚刚诞生的共和国从战乱的旧中国走来,正遇土地改革时期。1950年7月毕寅生出生在了湖北省浠水县关口镇偏僻小山村的一个旧式文人家庭,因出生在庚寅年属虎,故而父亲为他取名寅生。父亲是个旧时代的文人,早年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当过编辑,战争年代随徐向前部队做过随行中医,后回老家做了乡村小学的语文教师。母亲一位朴实善良慈祥的劳动妇女,没文化干了一辈子粗重体力活,母亲十三岁从湖北襄阳远嫁到湖北浠水,跟了比她大十多岁的父亲,共生育兄妹五男二女,因战争饥荒贫病交迫,只剩下兄弟三人,两个哥哥和他且皆留下残疾,毕寅生排行老三。毕寅生三岁那年,一场灾难降临到他身上,他和村里的其他孩子一样被传染上了麻疹,发热高烧险些夺去了他的生命,当他从死神手中挣扎过来的时候,无情的麻疹病毒残蚀了他的眼睛,从此他右眼失明左眼只剩下微光,三岁的孩童一双无罪的眼睛还没来得及看懂这个世界,就这样失明了。若是罪孽加在了一个三岁无辜孩子的身上,只是不知要他经历怎样的磨难,又要加在他身上怎样的重任呢?
土地改革是让在土地上劳作的人们有田种,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那时期,他全家人住的是三间土砖茅草屋,父母亲为了让全家老小有饭吃有衣穿,早出晚归地忙着干地里的活,家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三岁的他常常站在家门口,用左眼微弱的光守望着屋檐下的蜘蛛织网,静听蜘蛛吐丝微微的丝丝声;下雨天他坐在门坎上,听着从草檐子滴落到墙脚的雨水点点滴答声;起风了,屋后的山上传来树木的唰唰声;幼小的他用耳语聆听声音,用心感知一个未知的世界,他自三岁开始记事,他相信天下三岁会记事的人不只他一人。
苦难的母亲和天下千千万万的母亲一样,深爱着自己的儿子。得了眼疾的毕寅生因眼球坏死肿痛难忍,整天伤心地哭啊喊啊,听到儿子的哭声,做娘的心里是撕心裂肺的痛,母亲不忍眼睁睁地看着心爱的儿子双目失明,为了医治儿子的眼睛,给孩子一个正常人的未来,带着三岁多的他含恨离开了鄂东这个偏僻的小山村,离开了给孩子们带来灾难使儿子眼睛终身残疾的老家。
那是1954年初,母亲一担箩筐挑着三岁多的儿子流落到了汉阳,为了养儿糊口,母亲在汉阳船码头做码头搬运工,那年夏季汉江、长江遭百年一遇的大水,他跟着逃荒的母亲随船工继父漂泊到了汉口,后落户到了汉口汉正街,旧汉口汉正街是个繁华的商业城市。1954年发大水,在汉口租住的木板屋里,满屋都进了水,常常在深夜,母亲在他睡着的时候用舌头舔他的眼睛,泪水滴在儿的脸上他都不出声,好想安抚母亲啊!又怕惊动了伤心的母亲。一天傍晚,已经熟睡的他感觉右眼球被针重重的扎了一下,醒来后看见母亲用补衣的针在煤油灯上烧,然后一针针地扎他坏死的右眼球放血减压,缓解右眼的胀痛,可是一点也减轻不了儿子心里的痛苦,这也是母亲在外面寻医问疹来的偏方,以后母亲常用这个偏方为他扎右眼白眼球,真是母子连心的痛啊,针针扎在儿的眼上痛在娘的心上,母亲的泪水和儿子眼里流出的血水儿混在一起,伴着儿子痛苦地呻吟声和娘的哭泣声,母子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苦难!
1958年大跃进时期,上了一年私塾的毕寅生已经八岁了,见邻居的小孩子都开始上学,吵着母亲要上学,母亲说:“不是娘不让你去上学,你只有一只眼睛怕你受人欺侮,娘给了你生命,却给不了你一个完整的人生”,倔强他坚持要去上学,报名那天读过一年私塾的他顺利地通过了入学考试。为了让儿子上学有饱饭吃,继父在汉水上走船摇橹拉纤,母亲到汉阳船码头做搬运工,有时一大船货杠包卸货,打起坡一做就是好多天不回家,家里只剩下他一个人在家上学。大跃进时期,街道开了大食堂,母亲把买好的一叠饭菜票用橡皮筋匝着交给儿子,有了饭菜票就不会饿肚子,那时候一顿饭也就一小钵饭和几根豆芽菜。毕寅生常常呆呆地看着饭票开始拨弄起那根橡皮筋,橡皮筋发出嗡嗡嗡的响声,那声音特别的好听像是妈妈发出的呼唤,对于一个内心饥渴孤独的残疾孩子来说,那是妈妈给他全部的爱,那一声声音响恰似妈妈的单弦琴拨动了他幼小的心弦,他常常弹着琴弦似的橡皮筋发出不同的乐声,那是妈妈给他的第一把琴,开启了他的音乐心扉。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