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70年7月进厂的那天起,毕寅生落脚嘉鱼便成为了永远的嘉鱼人,和嘉鱼结下了不解之缘,嘉鱼便是他命运中的第二故乡。
刚进湖北省嘉鱼棉纺织厂时,新建的工厂正在基建中,那时,当工人体力消耗很大,搬砖、打地基,在高空抬水泥柱水泥板,他作为“青工”工作时间要为完成主厂房的建设出力。业余时间厂里经常搞文艺活动,他的笛子独奏很受欢迎成了保留节目,因工作积极又会文艺,厂长很看重他,有一次为了排节目到县里汇演,不仅要笛子独奏,还要他创作新节目,于是他弄些玻璃瓶子,装水调音,厂木工房做了一个挂瓶子的支架,他在一个空屋里脱产练习了两天,如此这般,汇演时他的敲瓶节目“我是一个兵”大受欢迎。毕寅生多次参加县里文艺汇演,表演的笛子独奏比专业演员吹得好,被嘉鱼县剧团乐队队长刘新江老师看中了,当时各地都在普及样板戏,嘉鱼县剧团领导多次找厂里要人,要求调他到剧团工作,他想:“文艺是我一直追求的,县剧团既如此看重我,想必也不会嫌弃我眼疾”,于是他欣然地接受了调动,一板车就搬到县剧团,1971年7月当了一年工人的他,从此,当了一名专业文艺工作者,那年他21岁。
从1971年直到1985年,毕寅生在嘉鱼县剧团当了十五年专职笛子演员。为那时流行的革命“样板戏”,《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滨》等配乐,文革后嘉鱼县剧团改为汉剧团,后又改为楚剧团,一直为地方剧种《秦香莲》《十五贯》等汉戏楚戏配乐,有时跑龙套演反派人物,也兼做道具。
送戏下乡文化下基层期间,挑一担箩筐,一头是乐器一头是行李,翻山越岭趟河,到过全县每一个公社大队演出,足迹遍布乡镇农村的旮旮旯旯,走遍了嘉鱼县的山山水水,演出舞台有时是几个牛车架子上面铺芦苇杆做的,笛子伴奏或表演笛子独奏《扬鞭催马》等,晚上演出点油灯,灯光微弱看谱子视力下降,天黑睡觉,天热蚊子咬,公社办公室或是学校教室桌子一拼当床,办公室电话铃吵,桌子摇摇晃晃均可睡觉。越是逢年过节演出越是繁忙,有时住宿农户家里体验农村劳动生活,为农户放牛、犁田、插秧、收割,为五保户挑水,每到一个乡镇村子都受到当地群众热情欢迎。
一次毕寅生到下乡演出到长江边陆口古镇,住在农户家里,农户家有条水牛,全家人的生计寄托在牛身上,牛总是挨家耕地犁田。那天晚上,看见农户佝着背抱着草钻进牛棚,喂着草料,农户抚摸着牛的身子,好像对牛说着话,烈日下,农户面朝黄土和牛一起耕着地,牛拉不动犁时农人用鞭抽打牛的时候,内心的委屈和对牛的忏悔,牛是农人的命根子,他那里舍得抽打呢?眼中的泪、内心的苦啊!犁地时步履艰难,力气和汗水洒在了地里。毕寅生看见农人错综复杂的心情,叹息啊!农人和牛才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当晚毕寅生饱含深情地谱写一首曲《耕牛》初稿,反映了农人的和牛的艰辛,倾诉着作曲者对农人和牛的情感,对憨厚勤劳的劳动人民的歌唱。就这样,十多年的剧团演出,访遍嘉鱼风土人情、山山水水,熟知嘉鱼文化风俗习惯。
剧团后期,也是文化产业不景气时期,剧团经常连工资都发不出来,常常外出演戏赚工资,有次去“武汉和平剧院”演出,剧院离汉口汉正街的母亲家很近,演出结束后回家看母亲,走到家门口夜已深了,敲门,门已闩上,不忍打搅熟睡的母亲,回到剧院,门又锁了,只好在轮渡候船室坐了一晚上,那天真正体会到流浪汉的滋味了。1985年底嘉鱼县楚剧团面临困境而解散,演员、乐师、美工等多年的同事们各奔东西,毕寅生调到了嘉鱼县文化馆工作。
十五年的戏曲演奏,对戏曲音乐的研究,十六年的艺术沉淀,在艰辛的人生道路上,毕寅生对音乐艺术的追求终生不渝。毕寅生先后为京剧、楚剧、汉剧、花鼓戏、梆子等剧种的几十个剧目伴奏。他热爱文学戏曲并对中国古典戏曲音乐有了研究,中国古典戏曲实际上是诗剧或歌剧,剧中人物演唱的部分为曲,曲是从古典诗词发展而来,曲在内容上有述事、摹写、抒情功能,在形式方面的押韵、合律、规范等,特点上和诗相通。但是古典戏曲中的曲词写作更难,古人说曲有“情词移称之难”、“关目紧凑之难”、“韵律谐叶之难”。古戏曲家认为:“夫曲者,谓其曲尽人情也,诗人人可学,而词曲非才人决不能”。曲有三难有:叶律、合调、字句天然;曲有三易:可有衬字衬语、一折之中韵可重压、方言俚语皆可使用。在毕寅生老师多年的笛子演奏的剧种中,对汉曲和楚韵有较为深刻的研究,认为曲在脱稿以后,须被管弦,故择宫调须与曲情相合,联曲牌须求笛色相谐。曲重本色、重情趣,重通俗,所以毕寅生老师认为戏曲有古曲性和民俗性,长期研究戏曲音乐,精通韵律,坚持创作谱曲,多年戏曲演奏的积累,特别是对汉、楚戏的演奏,增加了他音乐研究的厚度,为他以后研究楚韵呜嘟奠定了基础。
1978年湖北省随县发掘了举世闻名的中国战国初期曾侯乙墓,出土文物达一万余件,有青铜礼器、乐器、车马器、兵器和金器、玉器、木器、漆器、简等。单乐器即有钟、磬、鼓、瑟、琴、笙、均钟、排箫、篪、埙等。曾侯乙成套编钟多达65件,是中国古代最庞大的乐器。曾侯乙编钟音域宽广,有五个八度,中心音域十二个半齐备,比现代钢琴只少一个八度,音色优美纯正,奇妙的一钟双音,可以演奏采用和声、复调以及转音等十二乐曲,能演奏悠扬悦耳的乐曲,科技和文艺工作者合作探索,用编钟奏出让世人惊叹的各种中外名曲。钟体和附件上篆刻有二千八百多字的错金铭文,记载了先秦时期的乐学理论以及曾国与诸侯国的律名和阶名的对应关系,否定了所谓“中国的七声音阶是从欧洲传来、不能旋工宫转调”的说法,被认为是世界音乐史上的最大发现。
曾侯乙古墓发掘出土的乐器有124件,一座音乐宝库揭开了中国音乐沉寂二千多年的神秘历史,为世人打开了中国先秦音乐的大门,更为后人研究中国古代乐器找到了实物和史料依据。为了让中国乐器史上的珍贵国宝重现光芒,1983年中国科技工作者和音乐研究工作者成功复制了曾侯乙编钟。
为了重现中国先秦时期古代音乐的历史辉煌,再现古典乐舞编钟神奇的艺术魅力。1983年湖北省歌舞团编演了大型歌舞剧《编钟乐舞》,第一次将《编钟乐舞》搬上舞台。该剧受湖北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编钟的启示,为展示出土乐器进行创作。全剧以楚史和楚文化为依据,音乐是从湖北民歌、地方戏剧音乐、地方曲艺音乐中选取素材,并借鉴古老的琴曲为音乐基调,以伟大诗人屈原的爱国主义思想为核心,歌词选用《楚辞》《诗经》和《古诗源》等。乐器仿制湖北曾侯乙出土的古代编钟、编磐、建鼓等,“金、石、丝、竹、匏、土、革、木”等八音合奏,运用歌、乐、舞相结合的艺术形式,来展现古代楚国的文化艺术、民俗风情、祭祀、农事、征战及宫廷宴乐等情景。既保持了古朴粗犷的荆楚风貌,又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特色。剧目有:1、雄风,2、桔颂,3、楚调,4、鸣琥·云、5吹埙·哀郢、6、排箫黄鸟、7、荆楚雄风、8关雎、9越人歌、10、慷慨歌等十个。
在《编钟乐舞》剧目中,古埙独奏是赵良山先生演奏的唯一土类吹奏乐器,古埙是赵良山先生从1980年开始研究,于1983年艰难地将古埙复鸣,与作曲家配合根据屈原楚词《九章·哀郢》创作了埙曲《哀郢》,并于1983年在《编钟乐舞》中首次将埙搬上北京的舞台,一曲《哀郢》千年绝响,孤魂呜鸣,冤曲招魂,魂魄不离,楚殇故都。1984年建国35周年《编钟乐舞》在北京怀仁堂成功汇报演出,一场穿越二千多年时空编钟古乐失而复得,从此中国先秦古乐走向了世界。
1985年,毕寅生儿时的笛子老师,湖北省歌舞团吹奏乐名师、中国土类乐器埙的研究人著名演奏家赵良山先生,因要调入厦门大学任音乐系教授,省歌舞团需要培养吹埙的演奏员,当时嘉鱼县楚剧团面临改散,赵良山老师希望他的优秀弟子、学生毕寅生顶替他在湖北省歌舞团吹埙,一来为眼疾的弟子谋个好的工作,二来了结自己埙有继承人的心愿,老师相信学生毕寅生会在音乐人的路上走得很远,并让他参加了湖北省歌舞团大型歌、乐、舞剧《舞编乐舞》的编排,希望他能参加《八音合奏》的编排和演出,并由毕寅生来完成吹埙独奏。赵良山老师将自己亲自制作的埙和创作的埙曲《哀郢》交给了毕寅生,并向学生亲自传授埙的吹奏秘籍,赵良山老师相信眼睛半盲的学生对吹奏古乐的执著,他将古埙吹奏亲授到了毕寅生手中,一支埙曲《哀郢》,七分钟的演奏时间,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学习,毕寅生熟练的掌握了埙的指法和吹奏技巧,毕寅生在省歌舞团排练厅为赵良山老师和省歌舞团领导及音乐专家表演了古埙独奏《哀郢》,众目聧睽下,他不慌不忙,按曲意情感,一气呵成,现场专家一致评价毕寅生吹奏水平是一流的。这一晚他都不知怎么等到天亮的,可谓是正跨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啊,次日上午十时,他准时敲开老师的门,探知结果,从老师脸上忧虑表情,他就猜想到了期盼难以实现。赵良山老师叹惜说:“不是吹奏的问题,是…”,能说什么?忍着内心的悲伤,礼节地告辞了老师。因为一只盲眼却没能录取通过啊!作为乐器演员,能在省歌舞团演出《编钟乐舞》是他梦寐以求的事,也是他多年的愿望,可是他明白无论他怎样努力都会输在“起跑线”上,在正常人眼里他少了一只眼睛又是个残疾人,他往往比常人付出更多心血却得不到相同的回报,无情的现实摧毁了他内心可以承受的底线,想起赵良山老师当年教他吹竹笛时的话:“你眼睛不好,好好练,将来以艺为生吧!”他独自品尝着人生的苦果,心在滴血,生与死,孰更难?无奈的毕寅生再次回到了嘉鱼县。但他没有沉沦,古老的陶土乐器埙与编钟和声为人们带来远古的音乐享受,也启示毕寅生另辟蹊径,走好自己的艺术人生路。
湖北省嘉鱼县簰洲湾镇,地处长江中下游,自古长江之水东流去,而簰洲湾长江之水向西流迂回曲折三十公里。有万里长江,茫茫沙洲,土地肥沃,芳草萋萋,一片绝好的天然牧场。
在湖北省嘉鱼县簰洲湾沿江一带,民间盛行流传一种民间响乐“泥哨”,因当地青草丰茂芦苇丛深,放牛时,牛儿喜欢钻入芦苇丛不见了,放牛娃便用江边有粘性的泥巴捏成小“泥哨子”,俗称“叫叽儿”,也叫吴嘟,用于唤出深隐在芦苇荡牛群。放牛娃自得其乐,随捏随丢,是一种民间捏吹沿习,一般3-5孔不等,能吹出简单,不规则的曲调,无固定音高,吹奏很随意,也有穷人吹着它沿村乞讨,小贩以它沿街叫卖等。
在簰洲湾镇民间,当时只是个很小泥巴坨子,开三个孔,民间俗称“吴嘟”。1982和1982年由牌洲湾镇下沙乡农民艺人陈名诗,自制的六吼呜嘟,参加过县里的业余文艺调演,用吴嘟吹奏过民间小调《放牛歌》《社会主义好》的乐曲,土类乐器的首次出现,引起了原咸宁地区群艺馆领导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1985年,毕寅生已从嘉鱼县楚剧团调到嘉鱼县文化馆任音乐辅导干部。正值开展“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比赛”,旨在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为了能在全国这样大规模比赛中获好成绩,由刚调到县文化局工作的原剧团编剧夏祖文提议,经时任嘉鱼县文化局局长何光明同意,考虑到毕寅生会吹奏笛子的绝活,又曾在省歌舞团吹奏过埙曲,吴解放时任县文化馆馆长全面负责,由业务副馆长谢忠告负责组织,最终经咸宁市群艺馆游伯樵馆长和嘉鱼县文化部门领导高度重视慎重研究,决赛由毕寅生来担当“呜嘟”演奏员参加“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比赛”,于是民间乐器“呜嘟”的发掘、研究、演奏重任历史地落在了毕寅生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