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杨满珍的头像

杨满珍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2004/01
分享

呜嘟传奇连载

 

 

第七章  复鸣呜嘟

毕寅生自幼习笛,16岁登台,少年从师于笛子名师孔建华和古埙名师赵良山名下,并得到了两位名师笛子和埙的嫡传。毕寅生吹奏竹笛时,高音晶莹清澈,低音细若游丝。他在吹奏艺术上征引浩博随类相从,不仅尤擅笛子,从吹竹笛发展到会吹其他吹奏类的乐器,如:笛子、埙、洞箫、排箫、唢呐、笙、巴乌等,同时会弹奏键盘乐钢琴为他发掘研究“呜嘟”奠定了基础。

毕寅生接受发掘整理任务后,便和咸宁地区群艺馆的游伯樵老师一同到簰洲湾镇民间采风、调研,拜访了75岁的金选立大爷,据老人介绍泥哨子在牌洲湾镇乡下俗称“吴嘟”,在民间沿习至少有近千年的历史,现在只能发出简单的音节当时牌洲湾镇农民艺人已有6孔“吴嘟”在民间流传。笔者再次采访了现年九十岁时任县文化馆主管业务的副馆长谢忠告老人,据老人讲当时咸宁地区文化馆要到嘉鱼来检查节目,要求簰洲镇文化站站长金玉树送“吴嘟”到县文化馆来,金玉树说做了几个放在窗台上叫小孩子偷跑了。后来因为时间紧,谢忠告老师要求金玉树做一个外形是鱼形的,意为嘉鱼的鱼图腾,金玉树做了一个没有开孔的泥哨胚子,送到县文化馆交给了谢忠告老师,谢忠告老师便转交了毕寅生研究。一个较简单的泥哨子,当地很多人都会做,毕寅生一看就知道怎样弄的,他本人就是和腔体共震乐器打交道的,由于时间紧,咸宁地区群艺馆和湖北省群艺馆检查节目的时间将至,再做一个待干已经来不及了。毕寅生手里拿着这把泥胚子陷入了深深地沉思。1986年是他的本命年,三十六岁的他正值年富力强,他将要改变“吴嘟”怎样的命运呢?

毕寅生要为一只徒有其“形”的泥哨子赋予其“神”的奇迹,他要找到为一具僵尸复活还魂的创作灵感。他带着九岁的女儿毕琴乘车来到了省城武汉市,找到了湖北省图书馆,将女儿放到省图书馆门口的武昌阅马场公园内的石桌上做作业,自己在书库里查阅资料,翻阅中国古代音乐史,上午进去直到下午天快黑了才出来,恍然想起女儿毕琴,惊慌中跑去一看,饿了一天的女儿趴在石桌上睡着了,想起来又伤感又后怕。他又到了湖北省博物馆,一尊复原了的曾侯乙塑像摆放在展厅,他要寻找随县出土的古乐器,一百多件先秦的古代乐器啊!怎么也找不到没烧制的土类乐器呢,唯一仅有的只有烧制了的陶埙。他叩问曾侯乙:“在您豪华的音乐盛典里可曾有一只土笛在这里奏响?”他想到即将离开武汉去厦门大学任教的赵良山老师,想到了省歌舞团《编钟乐舞》的排练厅,想到恩师曾秘授他吹埙时的情景。毕寅生再一次到了湖北省歌舞团,赵良山老师把他带到了剧场演出后台,一同观看感受《编钟乐舞》神奇的艺术魅力。《编钟乐舞》银幕徐徐拉开,随县出土的一百多件古乐器亮相舞台,先秦时期的古乐器如幽灵般奏响了楚韵,古曲哀乐,编钟奏响,八音合鸣,远古时期的乐曲穿透了毕寅生一个半盲音乐人的灵魂,神思随着交响曲梦回遥远的古代,幻想着自己就是先秦那只土笛的演奏人,站在中国古代音乐的殿堂,沉寂了二千多年的天籁之音重新奏响。穿越时空悠思远游,夜晚借着舞台的灯光,在豪华的地下宫殿,二千多年前的一部音乐史诗穿过尘封的烟云,赵良山老师古埙独奏曲《哀郢》,一曲奏响如孤魂呜鸣,冤曲招魂,划破夜空,如泣如诉,在音乐的圣殿中,那是一个音乐人灵魂飘逸的居所,毕寅生感觉突然睁开了明亮的双眼,看到了遥远天边的光,寻找到了最远古土笛,遥想在很久很久以前,一只带着泥土芳香的土笛“吴嘟”,在古埙之前曾在这里奏响,“吴嘟”之乐幽灵般地在脑海里游荡,在古埙之前一定有一只未经烧制的土乐“吴嘟”,在几千年的风雨变幻中湮灭,他泪如雨注隐面而泣,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音乐的辉煌而震撼,中国古代音乐在世界的舞台上鹤立辉煌,编钟再次敲响,撞击着他的灵魂,毕寅生拜别了恩师回到了嘉鱼县文化馆,一头埋进了工作室。

在嘉鱼县文化馆的“吴嘟研究办公室”,毕寅生在这个泥哨胚上,要用他音乐人的灵感为“吴嘟”还魂,凭藉20多年演奏竹笛经验,设法在泥胚子上扩大共鸣体内腔、开指孔、吹口、哨口、壁厚、斜口,音准、音域、试吹等。每增加半个音域都要试吹几百次,嘴都吹裂口了,既要音域,也要音色,还要音准,从第一个孔开到第十个孔,反复的摸索试验,将音域拓宽为一个八度加一个大三度,并能不用“按半孔”的方法奏出全部半音阶,同时将吹口改为“劈风式”(即如竹笛吹口),不仅音色比过去三孔更为厚重古朴,穿透力强,而且气息控制用舌的演技都能得到很好的运用,音准有突破性改善。他边研究边感叹,金玉树特意为他做一个完整的泥胚,没给泥胚开孔,否则不好调整孔位,发出的音也会有破音,感谢金玉树一根红线手中牵!毕寅生把自己关在文化馆的工作室里,常常一关就是一个多月不回家,没白天没黑夜。那是个天冻地寒的冬天,满桌子的灰土,桌子上的水都结了冰,冰冷的泥巴拿在手上,冻得不行,因为要研究试吹,口和手都冻裂了,饿了吃饼干充饿,渴了喝自来水解渴,浑身的泥土蓬头垢面,而且仅有一只左眼还患有“玻璃体混浊”毛病,常常伴有刺痛,半边脸都是麻木的,右边义眼时常胀痛,人更加消瘦了,潜心入骨啊!泪水滴土染泥,心在哭泣!人半醒半痴的,神魂颠倒到日夜不分。为“吴嘟”一个一个开了10孔,又开了一个哨口,音域11度,终于给予了“吴嘟”一个新的生命,终于可以吹音乐了,毕寅生将这个研发满意的土乐器叫“泥哇呜”,意为新诞生的生命,半夜三更起床为“泥哇呜”谱曲创作,赋予“吴嘟”活的灵魂,初取名“吴嘟”曲《春雨》,后他又根据谢忠告副馆长提供的嘉鱼民歌《放牛娃》作了改编,嘉鱼县文化馆作家黄金辉老师认为“春雨”二字太文雅,后由谢忠告老师取前两个字“野洲”,黄金辉老师取后两个字“情趣”,毕寅生用他“得之如心,方能应之于器”的演奏心理感受,为“吴嘟”奏响了还魂曲——《野洲情趣》,乐声“古朴低沉,圆润穿透”,一个新生命的诞生,意味着曾经逝去的生命已经复活,一个遗落在人间几千年的古乐终于复鸣了,作家黄金辉取其象声将“吴嘟”正式命名为“呜嘟”。当咸宁地区群艺馆馆长游伯樵一行领导到我县检查(选拔)节目时,毕寅生从容地演奏了自己作曲的节目呜嘟独奏——《野洲情趣》,宛如怀抱的婴孩向世人展示他生命的奇迹,游伯樵馆长赞叹:“旷世之音,闻所未闻”,充分肯定毕寅生呜嘟研发成果,呜嘟独奏被评为咸宁地区一等奖,并推荐呜嘟独奏参加全省民间音乐舞蹈比赛。

毕寅生带着他没经烧制质土柔软的十孔“呜嘟”,在武汉市洪山礼堂,湖北省民间音乐舞蹈比赛现场,独奏《野洲情趣》,获得《湖北省民间音乐舞蹈比赛》创作和演奏二等奖,省专家评委评价嘉鱼“呜嘟”是继中国古代土类乐器埙之后的又一土类乐器,并被推荐参加“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比赛”。

谢忠告老师将毕寅生参加“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比赛”的呜嘟曲《野洲情趣》的录音带,交给了湖北省群艺馆音乐部主任柯玉春,由柯玉春主任亲自送到北京参加了“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比赛”,毕寅生荣获国家文化部、国家广电部颁发的创作和演奏两项铜奖。柯玉春、咸宁地区群艺馆馆长游伯樵和嘉鱼县文化馆副馆长谢忠告同时获得国家文化部、国家广电部颁发的辅导三等奖。谢忠告老师的辅导奖堪比伯乐奖,千里马遇伯乐一鸣惊人,他以一个老文化工作者的姿态维护毕寅生艰难的研发比赛环境,谢忠告老师以公正、严谨、积极的工作态度,圆满成功地完成湖北嘉鱼“呜嘟”比赛的全部推选过程,并以“佳文”(意为嘉鱼县文化馆)的笔名将“呜嘟”比赛获奖报道发表在《湖北日报》、《湖北音乐》和《咸宁日报》等报刊上。

曲已响,古乐鸣,人未醒。千年“呜嘟”复鸣的曲声,毕寅生双手捂住双眼自悟:“感恩上帝取走我的一只眼睛,补偿给了我奇妙的乐感和音乐的天赋,让我去寻找中国远古失落的文明古乐,那就是先秦前楚风楚韵的土乐呜嘟,心尤滴血啊!”愿他借着天边的光寻找中国音乐长河上最璀璨的瑰宝,那枚眼睛是从他心上摘下的,那是他心灵的眼睛,仿佛随着《编钟乐舞》的徐徐落幕,他的眼睛放射出夺目的光芒,一支土笛“呜嘟”奏响唤醒了全世界沉睡的灵魂,一支“呜嘟”曲《野洲情趣》,古朴纯厚,低沉圆润,转而欢快明亮,让世人洞听从远古传来的牧童唤牛的古乐,“一曲奏鸣万方静,千年绝响民族魂”。

第八章  呜嘟科研与鉴定

呜嘟正式命名后,毕寅生从理论和实践上不断探索,被专家和权威部门认可。1987年为展示湖北省歌舞团的编钟科研成果,湖北省文化节厅、湖北省电视台拍摄了“编钟成果展演会”专题片,主题是“编钟革新与呜嘟改革”,嘉鱼“呜嘟”作为编钟系列研究发掘整理成果参加了展演会,专家们一致认为:“呜嘟的研究成功,为发展湖北特色的土类乐器做出了贡献”。毕寅生完成了两个音乐文化研究课题,展演会后,毕寅生撰写了《呜嘟研究报告》和《呜嘟改革简况》在武汉音乐学院举办的“湖北省民间音乐理论研讨会”上发表,并刊发在《武汉音乐学院报》和《湖北群众文学报》上。

1988年湖北省民间音乐电视比赛,继续研发中的毕寅生用自己新研制的G.D两呜嘟参赛,演奏自己创作的乐曲《游子吟》荣获湖北省文化厅、湖北省广播电影电视厅创作和演奏二等奖。 毕寅生认识到呜嘟这一民间乐器发展应用前景是可观的,但改革的任务是艰巨的,为繁荣发展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他撰写论文《鄂南民间乐器呜嘟浅论》,论述了1987年对呜嘟进行新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对吹口的改革,并论证了双体呜嘟能吹出和声,即一体双音,论证了中国土类乐器自古就有和声的说法,证实了编钟能发出一钟双音与呜嘟古乐能发出和声如出一辙,并根据共振腔音孔频率及气柱形态的需要、演奏时乐器自身支撑的需要和必须是最方便的三点要素设计出呜嘟的指法,列出指法演奏表。

1988年通过声学专业科学测试,作者:毕寅生,作品:手工制作呜嘟,地点:武汉701声学研究所,声呐权威机构,采用丹麦仪器,每个音都经过测试显示声波图,测试结果:音频符合音律,主持测试人:于书吉。

1989湖北省文化厅、湖北省科委(登记号:EK890647)科技成果鉴定意见如下:国内首创土类乐器“呜嘟”,保持南方传统造型古朴特点,孔位、孔径设计准确,腔体内壁设计合理,音域增加到十一度。音色饱满、圆润、古朴,较有特点,穿透力较强,是一种较好的独奏乐器,并可丰富乐队中音声部,研制是成功的,为发掘湖北特色的土类乐器作出了贡献。

1989年毕寅生撰写长篇论文《呜嘟研究报告》发表在武汉音乐报上。作家黄金辉写稿《土地的心声——记民间土乐器呜嘟》,介绍了毕寅生呜嘟研究成果,发表在“武汉晚报”上。毕寅生呜嘟2000年申请获国家专利。

199011月,毕寅生带着研制成功的双音呜嘟参加了国家文化部在南京召开的“全国文化科研成果评审鉴定大会”,各类乐种革新成果汇集大会,会上毕寅生成功地演奏了创作的和音“呜嘟”独奏曲《耕耘》,乐曲饱满圆润、古朴穿透,表现了远古时期劳动人民刀耕火种劳作的神韵,间有现代机械耕作的音响,引起了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广泛关注,并把能完整发出和音的双音“呜嘟”独奏选为优秀节目参加了大会汇报演出,获得大会高度赞扬,对中国土类吹奏乐器改革起到了推动作用。在“全国文化科技评审大会”上,中央民族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词典》编辑人,一位白胡子长者黄翔鹏先生指出:“埙无哨口,呜嘟是有哨口的,应当保持它的特点。”他还告诉人们,不要将二者混淆,科技大会上双音“呜嘟”被誉为是继中国古代土类打击乐器缶、吹奏乐器埙之后的又一土类吹奏乐器,高度赞扬了毕寅生双音呜嘟研究成果,保持并发扬了中国土类乐器特色。江苏电视台编入《全国文化科技大会节目选播》。同年《耕耘》在全国电视音乐比赛中获文化节部、教育部颁发的一等奖。

1991年,湖北电视台在通山县九宫山拍摄了由毕寅生演奏的《嘉鱼呜嘟》专题片,录制了介绍嘉鱼和毕寅生创作并演奏的呜嘟曲《游子吟》,由中央电视台在《海峡两岸元宵晚会》播映,获得了中央电视台“中国民间艺术片”湖北电视台选送节目一等奖。

1992年,代表县、地、省赴云南昆明参加第三届中国艺术节,在“昆明剧院”毕寅生的呜嘟独奏《思念》,作为湖北省群艺界的优秀节目连续演出五场,获中外专家的一致好评。《思念》获湖北省调演节目一等奖。中国文化报、上海文汇报、湖北画报刊登了嘉鱼呜嘟参加中国艺术节的盛事,赞誉嘉鱼呜嘟代表中国艺术。作家黄金辉先生曾撰文“用呜嘟唱出的歌——记嘉鱼县文化馆音乐工作者毕寅生”,报道了嘉鱼呜嘟参加第三届中国艺术节的成果,发表在1992.5.6《湖北日报》上。

毕寅生为“呜嘟”撰写论文,告诉人们“呜嘟”的前世今生,将“呜嘟”的身世告诉世人。毕寅生在湖北省民间音乐研讨会(武汉音乐学院报)上发表论文《古代土类吹奏乐衍变走向》,其核心论点:一、劳动创造了音乐,泥哨不可出土,唯有历史传承的沿习。二、世上土泥吹乐均起源于泥哨。三、漫长的衍变,而致风格、形制不同。阐述了,远古时代人类狩猎、放牧、耕种,创造了生产工具,也创造了音乐,敲击和吹奏乐器是最简便的,如鼓、陶哨、骨哨,而陶哨乐器,势必先有泥哨,没有呢哨哪来陶哨。古代人们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泥哨,一则用于呼唤禽兽,再则自娱自乐。火的利用,为泥哨的烧制提供了条件,哨类吹乐,一部分走进宫廷,是乐工的成绩,充分利用唇吹,比哨口类更凸显表达,于是有了陶埙;而民间流传的自然状态纯泥哨口类吹乐,因未烧制则是既无出土可见,亦是自生自灭,呈世代沿袭状态。中国古代音乐以材质划分类别: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各类音乐(乐器)均博大精深,分布广泛,唯有土类,十分局限,所能见的,只有缶(敲击)、古埙,而呜嘟则是又一土类乐器。嘉鱼“呜嘟”唯留下千百年来自生自灭的流传沿习,亘古的鱼形泥哨委实佐证了先民们祭事图腾意识方面的一种崇拜共性。据考证,呜嘟埙的先祖,曾作为一种较完善的乐器流行于古代吴国、楚国一带,而其最终失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它系泥土制成,湮灭于风雨,其实物不可能像陶器的埙一样成为地下文物保留下来。经过烧制的陶埙应从未经烧制的泥哨呜嘟衍化而来。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