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杨满珍的头像

杨满珍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2004/08
分享

呜嘟传奇连载

第十章申遗成功

呜嘟在嘉鱼县簰洲湾、陆溪旧时称“吴嘟”,相传先秦时期流传至今,吴为吴国,嘟象声发音。据《辞海》注释:吴,古国名,姬姓,始祖是周太王之子,太伯、仲雍,建都吴(今江苏苏州),春秋后期国力始强。公元前515年,吴王阖闾派专诸刺杀吴王僚,夺取吴国王位。吴王阖闾执政时期,以楚国旧臣伍子胥为相,以齐人孙武为将军,使国势日益强盛。公元前506年,吴军在孙武、伍子胥率领下,从淮水流域西攻到汉水,五战五胜,攻克楚国都城郢都,迫使楚昭王出逃。后吴嘟传入楚国,吴嘟为吴国、楚国盛行的土类古乐器。把呜嘟写进中国音乐史,在仅有的缶、埙的后排加进一个词“呜嘟”,那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当代音乐工作者毕寅生的研究成果,是一枚文化活化石。

毕寅生所演奏的呜嘟神曲精美绝妙,美在演奏,妙在作曲。据《庄子•马蹄》记载:“古有陶者,粘土植土”。今有音乐人毕寅生用陶泥手工制作十孔音域11度呜嘟。《旬子•劝学篇》有文:“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今者演奏家毕寅生吹奏呜嘟,有曲响大雁落于牛背而静听之,民居村落公鸡闻之而打鸣的奇观。也有在古琴台演奏让人落泪的感人场面。呜嘟之曲具有灵性和魅力,其音色圆润,浑厚悠扬,低沉古朴。清幽时,让人心如止水;高亢时,令人意动神驰。

自古南有嘉鱼,钟灵毓秀,绿水青山,人杰地灵。毕寅生的乐曲创作灵感来源于长江流域,山水灵秀湖光山色的江南水乡,来自于对劳动生活的体验感悟。多年来,毕寅生在民间音乐的基础上饱含楚风楚韵,创作呜嘟乐曲有很多首,以《春雨》《野洲情趣》《耕耘》《思念》《游子吟》等尤为知名,有很高的思想和艺术欣赏性。古有作曲先有乐,而后寻乐器奏之。毕寅生是根据呜嘟音域11度而后谱曲吹奏,所作之曲千古流传。音乐美感若心灵之乐,古朴古乐,古音古韵。

早期之作呜嘟独奏曲《春雨》婉若远古之音,选四季之春,春天盼雨,雨水滴答之声为之天籁,雨落于地,泥土亦芳香,春雨贵如油,浇灌农田,长江之洲耕种人的甘苦,与远古农人刀耕火种望天收,盼雨水之情,千年相呼应,古乐之声神奇奥妙。但凡作曲,曲成于无我,不觉中为之上品。呜嘟的艺术穿透力,在于欣赏同一首曲子,读者心里听出别样的意义,生出灵魂的诗意。

呜嘟协奏曲《思念》,低沉婉转,借助扬琴伴奏,兼有箫、芦笙、古琴的韵味特点,乐曲如清风徐来,悠扬回旋,诉说了那种邂逅相遇,离别相思之情,使人心驰神往,表现了艺术的朴实和善良,称之为有缺陷的完美。《思念》是以平成基为主毕寅生辅助合作而创作的乐曲。

呜嘟独奏曲《耕耘》,毕寅生描写当代田园劳动风光,描绘拖拉机在田间地头耕种的情景,运用双音、和声、转调,音乐节奏酷似机械声。把一个民间的无音准无音律的双体呜嘟,经过研究改革重新吹响,将一首遗落千年的双音和声土乐在人间复鸣。《桂馨》是毕寅生创作的又一首呜嘟曲,写了一半便搁笔,因一时找不到适当的灵感而放下,至今也不轻易完稿,可见毕寅生对乐曲创作的严谨。

中国古代土类吹奏乐器失传,到呜嘟复鸣,跨越时空,梦回远古。毕寅生用呜嘟吹演奏古乐,呜嘟之声“入耳为佳,适心为快”。中国古乐源远流长,从《吕乐春秋•古乐》记载的史实和考古发现,七千年前,先民们用陶土制作的吹奏乐器“埙”,至1983年由湖北省歌舞团赵良山老师复鸣,并由龚国富与赵良山老师根据屈原楚词创作的埙曲《哀郢》,毕寅生用呜嘟吹奏音色较埙更为古朴圆润、穿透悲怆,表现了爱国诗人屈原“惟郢路之辽远兮,江与夏不可涉;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远离古都的爱国情怀。

南北朝时期清商乐《阳关三叠》,寓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意“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个曲调变化反复,叠唱三次,称三叠。毕寅生用呜嘟演奏《阳关三叠》,古琴伴奏,出神入心,乐感动人。

据《神奇秘谱》记载,《梅花三弄》最早是乐晋•桓伊吹奏的笛曲,其调高妙绝伦,后人入琴。毕寅生呜嘟独奏《梅花三弄》有唐代诗人李白绝唱“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之意,其音古色,其意流长。

毕寅生演奏古代名曲《昭君出塞》,演奏呜嘟运用吹奏技巧,上下滑音、变换指法、半音、气震音等,有省歌舞团万金华伴奏带配乐,表现西汉时期乡人怜昭君筑台而望之的思乡之情,乐曲情感和心贴近,演奏感情投入,曲子本身完美,吹来得心应手,将古曲《昭君出塞》吹奏得娓娓动听,天长地久会有时,思念之情绵绵不绝。

毕寅生对深奥的道教、佛教音乐研究颇深,所奏乐曲高深莫测。古有五音宫商角羽徵,表呼笑歌哭吟之情,音域不宽,特别适合呜嘟演奏,毕寅生每每演奏古乐名曲,如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生动传情,传为佳话。

读呜嘟曲,是一个灵魂与一首曲魂的相遇。一辈子了,母亲走了,而今自己头发也白了,奔七十了,放下了天地,放下了万物,却从来没有放下呜嘟,气血凝成的每一首曲子,人在吹,灵魂在飘逸,心在哭,呜嘟不死!人生与呜嘟是怎样的际遇,又是怎样的磨难,又是怎样的不舍。一个人在水上嘉鱼独奏了几十年,一直在寻找另一个世界知音,生死自古两茫茫。千年的梦,万世的音,踏遍万水千山,爱你一世——呜嘟。心灵的光,万千重,失明的眼睛打不开心理的千千结,遗世音,远古梦,孤独奏,谁来把呜嘟曲录成音像带,留给后人呢?人已老,气渐弱,呜嘟不死。抢救性录制毕寅生创作并演奏的呜嘟曲迫在眉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与保护刻不容缓。

毕寅生潜心研究发掘《嘉鱼呜嘟》,撰写的调研报告,发表数论文,声学测试,经过申报获得省级鉴定。2007年《嘉鱼呜嘟》终于列入了湖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音乐名录,是我国当代以来,至今为止唯一能演奏和音且有哨口的土类乐器,也是嘉鱼县唯一申遗成功的项目。

杨荫浏主编《中国古代音乐史》记载,在周朝见于记载的乐器约七十余种,其中见于《诗经》的只有二十九种。《诗经》保存于先秦音乐的原始材料,打击、拨弦、吹奏,分属八类,土类有缶、埙,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土类唯一有记载的只有埙,亦称陶埙,《诗经》仅存两处。《诗经•小雅•何人斯》:伯氏吹埙,仲氏吹篪;《诗经•大雅•板》:民之牖民,如埙如篪。《说文解字》记载:壎樂器也以土為之六孔从土熏聲。古代“吴嘟”未经烧制的土类乐器,没有被《诗经》录入,也许在先秦诸子散文中,有类似于泥土乐器的记载还有待研究。但在民间一直流传,千年风雨几尽失传。一种没有被《诗经》记载的乐器,但它却真实地存在着。呜嘟似埙,却区别于埙,埙有六孔,呜嘟有十孔,且有哨口能发出和声。呜嘟是历史沿革,是发现,又是创造,世上独一无二的当代最早开哨口的和声土类乐器,千百年来被一位当代半盲人毕寅生重新捏制出来且复鸣奏响。呜嘟,真想为你从中国的词典里造一个新词,放进中国厚重的文字里,让世人永远记住你的名字——呜嘟。

1993年5月出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编辑的辞书《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毕寅生和中国呜嘟被载入了《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的史册,并用近三百字的文字介绍毕寅生和中国嘉鱼呜嘟,呜嘟被誉为中国当代最早哨口的和声土类乐器。中国呜嘟问世的十多年后出现了中国陶笛,陶笛借鉴了呜嘟的哨口原理,呜嘟一直认可是陶笛的鼻祖,并聘请毕寅生老师为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第一、二届陶笛艺术委员会常务理事。2010年,毕寅生和他的“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乐团”出席了上海世博会中国展馆的演出,演出多场,把楚风楚韵呜嘟古乐带到上海世博会,走向全国传遍世界。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