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饶云华的头像

饶云华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1903/19
分享

大箐苗族的独门绝技:芦笙滚锅舞

这些年,经常在州县两级庆典活动的文艺表演中观看到苗族芦笙滚锅舞,因而记住了大箐村。因为大箐村,又记住了禄丰县,记住了仁兴镇。

第一次观看,就令我耳目一新。惊异于节目的唯一,估计是世间独有;惊叹于表演的难度,似乎是杂剧的歌舞;惊奇于舞姿的娴熟,不像是业余演出。但事实上,这个芦笙滚锅舞,的的确确就出自于大箐村业余文艺队,是苗族的歌舞,是农民的歌舞,是苗族祖先一代代传下来的歌舞,是苗族后人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传承下去的歌舞。

这种独特而罕见的民族歌舞,一接触就让我震惊,令我印象深刻,这是少有的。因为作家身份,我也算是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人,观看过各种各样不同民族的歌舞。有惊险的,比如上刀山下火海赤脚走炭火;有奇特的,比如舌舔烧铁脚踩烧铁口吐焰火。但这些表演,神秘色彩浓重,只局限于少数几个身怀绝技的人,甚至于只局限于祭师身份的人。并且,好几个民族都有类似的表演。只有芦笙滚锅舞例外,既不神秘,还直来直去,功力就是功力,技艺就是技艺,全凭真本领。这种舞,只属于大箐村苗族,属于大箐村苗族民众,是大箐村习以为常的歌舞,却是外界看来标新立异技艺精湛的歌舞。

也许这样说,太抽象了。那我就具体地罗嗦几句。

先说标新立异。

吹笙起舞或踏笙起舞,并不是苗族的专利,其他民族也有。区别只在于曲调和舞姿。但把芦笙舞与滚锅舞结合在一起,却是大箐村苗族的专利,为大箐村苗族艺人独创,也只有大箐村苗族艺人有这个本事表演。

表演的主要道具,除了芦笙,就是锅。锅,是大铁锅。大铁锅要变成大滚锅,就要靠吹笙之人跳进锅里舞动,把大铁锅玩转。一个人在锅里是小玩,两个人在锅里还是小玩,只有三人以上在锅里才是大玩。大玩的最高境界是在转动的锅里面叠罗汉。但不论是小玩还是大玩,大锅要转,芦笙要吹,平衡要稳,舞姿要美。具备了这几条,表演才算完美。像这种玩法,在我的认知中,尚属首次。后来又观看过几次,仍是大箐村的老面孔。我希望看到有其他的“山寨版”,但到今天,也未出现。也许是因为表演的难度吧。可见,大箐村的这个玩法,别说超越,就算摹仿,也是不那么容易的。

再说技艺精湛。

芦笙滚锅舞,与其说是舞,倒不如说是杂技。但这样说也不准确。那就综合一下,叫杂技舞吧。

这种舞可小可大。小到一口锅两口锅,大到四口锅八口锅,都可以表演,凭舞台大小而定。如果是多口锅同时表演,每口锅里面的男女演员也是多寡不一的。一般来说,中心区的锅里,演员要多一些,最多的可以到12人,叠罗汉也会达到三层。

演出时,每口大锅都是一个看点。然后合起来,组成一个大看点,构成杂技加歌舞的艺术,成为视觉加听觉的盛宴。

这时候,舞台已经不重要,那一口口转动的大锅才重要。这时候,舞台已经在观众的视线里悄然隐去,只留下那一口口转动的大锅,成为一个个摇摇晃晃的舞台。

在这摇摇晃晃的舞台上,一个芦笙手踩动锅沿吹笙起舞,两个芦笙手身体缠绕吹笙而舞,三个芦笙手腾挪俯仰吹笙飞舞,四个芦笙手叠起罗汉吹笙旋舞,五个芦笙手立起高墙吹笙劲舞,六个芦笙手三层叠加吹笙高舞……其中还有一个亮点,左右对称,助演在舞台的边角,由妙龄女子一边吹笙,一边踩动锅底旋转,在律动的器乐声中,风摆柳似的婀娜多姿仪态万千。

这就是芦笙滚锅舞留在我印象中的经典造型。正如红花要有绿叶配一样,伴随着这些造型,是一些载歌载舞的助演穿插其间。但别小看了这些助演。正是有了这些妙曼舞姿的配合,才让舞台有主有次有张有弛,才让表演有如行云流水一般一气呵成圆满结束。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要问,这个芦笙滚锅舞,为什么只有大箐苗族有而其他地区的苗族没有?

这个疑问也是我几年前的疑问。后来有一次,在禄丰,在庆典演出的后台,我特意向正在卸妆的芦笙滚锅舞演员打听,才知道,这个舞,源于他们村的一个传说。

传说,很早很早以前,大箐村的一个祖先,是山下一个头人家的佃户,在榨油坊做苦力。因不满油坊主的盘剥和欺负,就经常逃跑,但每次都被抓回。有一次抓回后,油坊主想出了一个惩治他的办法,就召集劳工到场,指着一长排滚烫的一个个大油锅对他说,如果你能从这排油锅上滚出去,我就放你走,否则,哼……

所有人都明白,这是一个不可能做到的事。但他却答应了。只是提出一个要求,要把自己心爱的芦笙带走。

接着,出乎意料的事就发生了。

只见他,吹起芦笙跳起舞,然后在大家的疑惑不解中,突然发力,几个腾空翻转,蜻蜓点水式的就从一长排的油锅上面翻滚着出门去了……事后大家才明白,他手中吹奏的芦笙,就是用来“蜻蜓点水”用的,只不过他点的是油而不是水。

为了纪念这位祖先,彰显他的英勇无畏和机智灵活,后人便编排了这个芦笙滚锅舞,并一直传承到今天。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